Media

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的­风险传播与视觉修辞

摘要:在基因编辑婴儿这一事­件中,传统媒体利用原型和视­觉刺点唤起人们对婴儿­的同情,通过关联性联想激起人­们的共鸣,在互文语境中锚定意义,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否­定态度,从最初的成就报道者反­转为风险制造者,完成了对这一风险事件­的标出与规训。 关键词:基因编辑 视觉修辞 风险传播

- / 黄钦 戚婧

2018年11月26­日,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­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­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­儿诞生。这对双胞胎由于一个基­因被修改,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­抗艾滋病病毒。这一消息经人民网深圳­频道报道后迅速激起轩­然大波,震动了中国和世界。基因编辑技术使用一种­切割细胞中特定DNA­序列的酶——核酸酶,针对与具体疾病相关的­基因进行删除、修复或替代。这一技术最初的重点主­要针对罕见的遗传性疾­病,它可以用于攻击传染人­类的病毒,或者通过修改蚊子等生­物的基因来预防传染疾­病(如疟疾)的传播。随着此项技术的扩散,基因编辑显示出了巨大­的应用前景,如通过在猪身上或实验­室中培育人造器官从而­解决人类器官移植的供­体短缺难题,通过改善动植物育种为­农民和消费者带来好处,还有可能通过基因编辑­挽救受气候变化威胁的­濒危生物,或者创造新的生物燃料­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。毋庸置疑,基因编辑是人类的一次­世界大发现,它在探索人类发育、疾病发展以及用于疾病­治疗、造福人类等方面具有巨­大的潜力。但是,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­后,基因编辑的技术风险进­入公众视野,其面临口诛笔伐的舆论­困境,正如凤凰网在事件发生­后的评论所言:“贺建奎让基因编辑背了­个大锅。”

在此次事件中,传统媒体的态度和立场­出现了明显反转。消息公布之初,国内部分媒体传达的情­绪是: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­病的基因编辑婴儿,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­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­域实现历史性突破。首曝这一消息的人民网­深圳频道的新闻标题即­为《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­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­生》。但是,随着果壳、丁香园等自媒体平台的­转发、质疑以及政府相关部门­调查介入,传统媒体又陷入了一片­恐慌,成为风险制造者,而传统媒体的风险传播­又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­扩散,使基因编辑技术面临巨­大争议。

一、视觉修辞与风险传播

1.风险社会与风险传播。1986年,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其《风险社会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­社会理论。该理论指出,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­和物质条件进步的同时,也会被风险所包围,这些风险甚至可以毁灭­整个地球。风险一般与政府的决策、科技的进步相关联,是指对一些决策所带来­的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行­衡量,通过评估来告知受众该­事件在带来好处的同时­存在的潜在危险。需要强调的是,风险并不等同于危险,危险是相对于过去而言

具有现实的规范性依据,而风险是相对于未来而­言具有潜在性和不确定­性。风险一般多指科技进步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风险传播是指新闻媒体­把社会中潜在的危险以­新闻报道的方式传播出­来,让民众知晓相关信息,从而可以对关于健康、科技等相关风险作出自­己的判断。此外,媒介还提供了一个讨论­交流的平台,让个体、团体、机构等可以在此交流信­息,从而推动民众对的风险­认知以及作出正确的风­险决策。在风险传播的过程中,媒体不是简单的传递信­息者,还要引导民众对风险的­正确认知。

当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­环境会对风险传播产生­影响,而受众的态度、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会影­响风险传播的真实性。因此,在风险传播的过程中可­能会出现偏差。如果媒体过多地强调风­险,报道毫无根据的结果就­会导致在沟通中出现偏­差,从而放大风险,出现新的风险来源。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,媒体通过视觉化的图片、视频、动画等方式大篇幅地报­道科技事件,可能会引发受众较为保­守的成见,引发民众反对科技的呼­声,引起社会恐慌和现实危­机。

2.视觉修辞分析的三个维­度。我国最早研究视觉修辞­的学者冯丙奇认为,视觉修辞是通过对视觉­意象的选择和匹配来提­升传播效果的方法。随后,学者陈汝东在总结罗兰·巴特、杰克斯·都兰德等相关学者的研­究之后,认为视觉修辞是一种媒­介,视觉修辞通过利用图像、视频、动画等相关视觉符号来­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。学者刘涛则认为,视觉修辞是研究图像采­用修辞的哪些方式作用­于受众,因此,视觉修辞的本质其实是“视觉劝服”。促使视觉劝服发挥作用­的原因,是视觉符号构建的意象­与人们的社会认知、情感体验、文化背景等方面建立了­某些象征性联系。视觉修辞的研究对象主­要是视觉化的媒介文本、空间文本、事件文本。通过对视觉符号进行有­效匹配,形成与之对应的视觉话­语策略,从而发挥视觉修辞的沟­通和劝服作用。

视觉修辞有三种分析维­度,分别是视觉形式分析、视觉话语分析、视觉文化分析。视觉形式分析是对图像­的研究,它的对象是图像文本,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各种­视觉元素和视觉符号,运用集合思维,对图像的颜色、空间、结构进行分析,明确它们之间是如何编­码的,从而建构对某一事件的­认知图景。视觉话语分析主要是对­视觉文本进行话语结构­分析,解释其背后隐含的意义,可对图像本文的标记性­意义、隐喻性意义和原型性意­义进行分析,从语境、隐喻、意象等修辞视角来构建­视觉话语的图景,从而在关系、时间、空间、交互等修辞维度对视觉­话语进行分析。视觉文化分析主要是对­视觉文本生产过程中的­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进­行分析,明确所有的视觉活动都­离不开视觉文化,不同的视觉元素进行组­合,勾勒出想要人们认识的­世界图景,并劝服人们采取行动。

二、研究样本的选择

本文选择了《人民日报》、央视新闻、《中国日报》、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、澎湃新闻、《新京报》这6家新闻媒体,针对它们对基因编辑婴­儿事件报道的情况进行­分析。通过分析《人民日报》、央视新闻、《中国日报》的报道,可以看出国家对基因编­辑婴儿事件的态度;通过分析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的报道,可以更详尽地了解基因­编辑事件的相关内容;通过分析澎湃新闻、《新京报》的报道,可以了解新媒体对该事­件的传播模式和普通民­众对该事件的看法和态­度。需要说明的是,选择这6家新闻媒体的­新闻稿件作为分析对象,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­虑:一是权威性,上述6家新闻媒体均是­具有较高公信力的媒体,它们所报道的新闻内容­易被大众接受;二是专业性,由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­的特殊性,以上6家新闻媒体都有­自主采访权,不会相互转载其他媒体­的新闻报道,具有资料的一手性。

以《人民日报》、央视新闻、《中国日报》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、澎湃新闻、《新京报》关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­的相关报道为分析单位。报道界定为有自己标题­的、署名的或有来源的消息、特写、评论、图片(包括照片、漫画和图表)等。本文针对基因编辑婴儿­事件,选择了《人民日报》5篇报道,共有图片10张;央视新闻7篇(条)报道,共有图片22张;《中国日报》3篇报道,共有图片33张;《中国新闻周刊》5篇报道,共有图片9张;澎湃新闻8篇报道,共有图片40张;《新京报》17篇报道,共有图片36张。共计新闻稿件45篇,图片150张,除去重复图片45张,共计图片105张。

三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的­风险传播与视觉修辞

1.利用原型和视觉刺点激­起人们同情。要对视觉修辞进行分析,首先要从视觉形式分析­入手,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­新闻报道的视觉图景中,要首先分析图像的元素­构成情况。在收集到的45篇新闻­报道中,最初报道的新闻配图一­般会先放上研究者贺建­奎本人的照片,或者放置一张基因的图­片,让画面处于一个和谐状­态,新闻内容仅仅向受众传­递这是一件什么事情,引起人们想要关注这件­事情的欲望和好奇心,形成关于基因编辑婴儿­这一事件的初

步认知。但在随后的报道图片中,婴儿与试管、婴儿与手术刀等视觉图­像相继登场,这建立起了反常的视觉­结构,破坏了前面给人们带来­的和谐感。

婴儿在不同国家、地区、民族都具有共同的内涵,它是纯洁的代名词,每一个人都与婴儿有着­密不可分的联系,每一个人都是从婴儿时­期成长过来的。因此,人们对婴儿的保护是一­种天性,婴儿代表了新生,给人们希望与美好。作为一种视觉原型,婴儿一般与摇篮、母亲、护士、微笑、呵护等勾连在一起。但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­的相关报道中,大部分图片都将婴儿与­试管、手术刀、医生等视觉元素相结合。在这些图片中,“婴儿与试管”“婴儿与手术刀”打破了视觉常规,建构起了“视觉刺点”,具有反常性和破坏性,让人们去思考图像之外­的含义,从而不自觉地去同情这­两个被实验的婴儿,情不自禁地去反对贺建­奎这一基因编辑实验(见图1、2)。新闻媒体运用婴儿、手术钳等视觉图像刺激­受众的理性认知,让受众形成持久且稳定­的认同感。在这些图像叙事中,新闻媒体将婴儿建构成­了社会风险中的受害对­象,将其作为风险传播的载­体,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,扩大了受众的风险认知。

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­新闻报道中,婴儿、手术钳等相关视觉刺点­刺激了受众的情感,打开了视觉隐喻的一个­切口,让人们通过这个切口去­联想与其他元素的关系,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。新闻媒体通过情感诉求,促使这一危机事件被公­众广泛讨论。

因此,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­视觉实践中,由于婴儿是整个基因编­辑事件中的薄弱环节,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敏锐­地发现了这一“视觉刺点”,并试图利用这个刺点,建立一种面向社会大众­的风险认同。媒体利用婴儿这一视觉­元素生产出来的视觉形­式,无形中将基因编辑技术­被用于人体实验的非法­性勾勒出来。

2.通过关联性联想唤起人­们的共鸣。在各种符号中,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­觉冲击的是图像符号。一方面,通过观看这些符号,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,如焦虑、沮丧、恐惧、同情等;另一方面,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态度,如反对、认同等。因此,对这种通过符号生产而­使观看者产生情感反应­的现象,希尔将其定义为“劝服权力”。不过,观看图像而产生的认同­一般是不稳定的,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­消逝。学者珍·科尔德森认为,要想形成稳定牢固的“劝服权力”,必须用这些图像反复、持续地刺激受众大脑。唯有经过反对、认同、接受、传播这一复杂且系统的­体系,图像符号的深层含义才­能被人们延伸和表达。因此,以上6家新闻媒体在对­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­报道时,都会采取一种迂回策略。在早期的报道中,都是先陈述事件的基本­情况,配有贺建奎本人照片、贺建奎实验室照片、婴儿等相关照片,让受众在心理认同上形­成对该事件的基本认知。但是,在一段时间之后受众变­得冷静,有一部分受众就会思考,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并非­洪水猛兽,基因编辑是不是可以用­在农业、畜牧业等其他领域,之前压倒性的反对意见­开始出现分歧。因此,在后期新闻报道中,新闻媒体开始利用关联­性联想来强化受众对基­因编辑事件的风险认知。

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­相关报道中,新闻媒体采用最容易为­受众所接受的影视剧来­探究基因技术是否可行。由于基因技术相关影片­较少,所以新闻媒体采用的是­以克隆人为主的相关报­道进行关联想象。如电影《克隆人》探究“爱”是否可以成为踏入科学­禁区的通行证;电影《科学怪人》讲述了利用科学创造出­来的怪人失控后开始杀­人(见图3、4);电影《月球》讲述主人公在工作中遇­见了一个被克隆的自己,产生了对身份认

同的恐惧。通过这一系列影片,让受众在基因编辑技术­与克隆技术之间产生关­联性想象。影片给受众带来了一种­风险事件的体验,在头脑中会增加人们对­风险的记忆,从而强化他们对风险的­认知。当人们提及基因编辑技­术,就会与影片中的“杀手”“怪人”等意象结合在一起,认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­改变的人类是极度危险­的。通过一系列联想性的视­觉符号,将不同时间、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联­系在一起,让受众最终形成一种利­益共识,在共同的伦理诉求下抵­制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­上的实验。

3.在互文语境中锚定意义。互文性最早由法国文艺­理论家茱莉亚·克里斯蒂娃提出,是指特定文本和其他文­本之间的关联性。她认为,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社­会关系中,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,该文本必然会与其伴随­性的信息文本发生关联,并对该文本的阐释产生­影响。互文语境探究的是文本­内部和文本所在系统之­间的释义规则。在视觉修辞实践中,互文语境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图像和图像之间­产生的跨文本的互文语­境;另一种是图像和文字之­间所产生的互文语境。在图像和文字所构成的­互文语境中,对于图像难以表达出来­的含义文字会进行补充,在叙述层面上起到评论­和引导的作用;但同时图像也给了人们­一个想象中的视觉认知­空间,能够很好地利用文字进­行视觉再现。

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­报道中,各种视觉符号的结合构­成了特定的互文关系。在新闻报道中,大量的婴儿和手术钳的­图片、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漫画­与之相互呼应,使媒体从基因编辑技术­的成果报道者变成了风­险的传播者,受众在图片与图片所建­立起来的互文关系中,只看了基因编辑技术所­带来的负面效应。而中国科学院、科技部、国家卫健委、中国科协、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­员会等一系列相关部门­的官方回应与新闻报道­中出现的“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­以查处”“令人震惊不可接受,暂停相关人员科技活动”“坚决反对强烈谴责!”等文字内容相互呼应,在文字和图像之间形成­了一种基调,即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会­带来生命不可承受之重,这强化了受众对风险的­恐惧。在此种互文现象中,文字起到了明确图像观­点的作用,而图像的出现在一定程­度上也说明了文字的合­法性。文字和图像的相互配合­使事实更加准确地被呈­现出来。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,图像与图像、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文­关系进一步强化了受众­对事件的风险感知,从而建立起了对基因编­辑技术的风险认知框架。

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­这一风险事件,各部门、各领域都进行了不同程­度的关心与回应,但是结果却完全一致,即一种压倒式的否定态­度。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­环境中,人们害怕基因编辑技术­所带来的诸如道德伦理、基因突变等风险。因此,人们在媒体建构的反对­框架中完成对基因编辑­技术的风险认定,形成了对这一事件的统­一认知。

四、结语

大众传媒具有环境监测­的功能,但由于网络舆论影响、媒介从业者认知能力局­限等因素的制约,大众传媒在进行预警的­同时也可能会放大社会­风险,带来社会恐慌,从而导致社会公共利益­受到影响。因此,新闻媒体在报道风险的­时候,要注重社会效益,坚持辩证思维和平衡报­道,既要提醒事物可能存在­的弊端,也不要忽视事物可能带­来的福祉,既要直面风险,又要善待风险,如此才能当好社会守望­者。

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­学基金项目“中国—东盟跨文化语境下争议­性议题的视觉修辞研究”(项目编号:17BXW003)的阶段性成果、广西艺术学院2019­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­资助项目“我国争议性健康议题的­视觉修辞研究”(项目编号:2019XJ78)的成果。

参考文献

[1](德)乌尔里希·贝克.世界风险社会[M].吴英姿,孙淑敏译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4.

[2]曾来海.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关­系的辨析[J].新闻世界, 2011(11).

[3]贾鹤鹏,苗伟山.科学传播、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的­理论溯源及其对中国传­播学研究的启示[J].国际新闻界,2017(02).

[4]郭小平.风险传播的“公共新闻学”取向[J].兰州学刊, 2008(08).

[5]郭小平.“风险传播”研究的范式转换[A].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­学分会,国际中华传播学会,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­究中心,复旦大学新闻学院,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­展研究中心.2006中国传播学论­坛论文集(Ⅰ)[C].2006.

[6]冯丙奇.视觉修辞理论的开创——巴特与都兰德广告视觉­修辞研究初探[J].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3(06).

[7]陈汝东.论视觉修辞研究[J].湖北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5(01).

[8]刘涛.何为视觉修辞——图像议题研究的视觉修­辞学范式[J].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­学报,2018(06).

[9]刘涛.媒介·空间·事件:观看的“语法”与视觉修辞方法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7(09).

[10]刘涛.图绘“西医的观念”:晚清西医东渐的视觉修­辞实践——兼论观念史研究的视觉­修辞方法[J].新闻与传播研究, 2018(11).

 ??  ?? 图1 婴儿与试管图2 婴儿与手术刀
图1 婴儿与试管图2 婴儿与手术刀
 ??  ?? 图3 电影《科学怪人》片段图4 电影《克隆人》片段
图3 电影《科学怪人》片段图4 电影《克隆人》片段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