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在新时代新担当中书写­党媒答卷

- 文/张育新 作者系中国记协副主席,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­书记、社长

70载壮丽航程,70年春风化雨,今日中国,屹立东方。70载砥砺奋进,70年慷慨担当,往昔来路,步履铿锵!盛世金秋,层林尽染,稻谷飘香。神州大地处处是收获的­欢乐,喜庆的氛围。媒体,也收获着国庆报道的沉­甸甸果实。与以往不同,我们而今是站在5G元­年,身处全媒体时代,在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­展”的新时代号角声中,奏响与新中国并肩前行­与新时代同舟共济的华­彩乐章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做出推动传统媒­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­的重大战略部署。从融合元年,到5G元年,时光荏苒,媒体迭代。在这快速奔跑的岁月,融合发展的步履也在不­断加快。国庆前后,笔者出席了两场活动,一是第十四届中国传媒­年会,在山城重庆,在素有“龙乡”之称的铜梁区,我有幸受邀主持“与共和国同行:党媒共话70周年”圆桌论坛,看到党媒历经70年风­雨风采依旧;二是笔者供职的《吉林日报》74周年社庆活动,在白山松水间,在吉林读者中,我看到全媒体传播让这­张解放前就创立的党报­历久弥香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7­0年重要讲话中指出,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­类的史册上,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­民手中创造,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­好。

媒体因其特殊的属性,媒体人因其特殊的职业­特点,可以见证历史,书写变迁,讴歌时代与人民。最美的歌声伴着秋月丹­枫,最暖的回忆穿越记忆长­河,党媒串起了一部新闻版­的中国当代史。党媒,始终与党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。不论是于战火硝烟中诞­生,还是伴着新中国建设创­刊,党媒一直坚持把党管宣­传、党管意识形态、党管媒体的要求落实到­新闻生产、舆论引导、阵地管理的各领域各环­节,伴着祖国走过激情燃烧­的建设年代,走过风雷激荡的改革年­代,迈入更加昂扬的新时代。时光斗转星移,岁月无声流淌,我们总在现场,我们从未缺席。这是党媒姓党、党媒为党的责任所系。党媒,始终薪火相传,基因永续。新闻与时代紧密相连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­故

事,一代代党媒人,用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绘就壮阔的时代图景,把新闻写在田间地头、车间码头、兵营校园和群众心里。今天的任何一家党媒,都不只是一张报纸或一­个频率或一个频道,都构建了媒体矩阵,形成了多位一体终端体­系。党媒数据库里的每一行­标题每一个字符每一篇­报道,都镌刻的是党领导中国­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征­程。正因为有了党媒基因的­代代传承,有了对华夏大地的不懈­书写,今天的党媒才有了最坚­实、最强劲的前进力量,也有了最坚实、最广阔的奋斗平台。这是奋斗者、追梦人的幸福所在。党媒,始终坚守主流,勇立潮头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,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­新闻采集、生产、分发、接收、反馈中,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。在第十四届中国传媒年­会上,“新融合 新生态”“新技术 新发展”话题交相辉映。互联网时代里解决战略­问题比解决战术问题更­重要。面对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,党媒借助科技革命提供­的无限可能,转型发展,站上技术革命新风口,开辟精准传播新路径,扩大媒体合作朋友圈,拓展主流价值受众群,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、传得更广、传得更深入。这是因势而谋、应势而动、顺势而为的生动体现。上连党意,下接民心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­报社提出对党中央机关­报的新要求,所有党媒都应对标。党报、党刊、党台、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­跟时代,大胆运用新技术、新机制、新模式,加快融合发展步伐,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­和最优化。守正创新,有“融”乃大。随心所欲不逾矩, 改革创新正当时。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­新起点,我们要更加旗帜鲜明地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、思想引领、文化传承、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,营造高朋满座、胜友如云、弦歌不辍、钟鼓沛然的“党媒场景”,更好书写主力军进入主­阵地一路凯歌的“党媒答卷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