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“体验为王”:融媒时代政务新媒体的­创新路径

——以“粤省事”为例

- / 邓咏涛

融媒时代,政务新媒体不断推陈出­新。由广东省政府发布的“粤省事”,是全国首个“民生服务大集合”式的微信小程序,一经推出,便引起各省市级政府和­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,掀起了数字便民服务平­台建设的热潮。“粤省事”三字一语双关,既凸显出广东一带的当­地特色,也是“越来越省事方便”的谐音,亮出政务服务本地化和­便捷性的特色。这一政务服务平台,在上线之初就推出了便­民的线上办事小程序,配合同名公众号进行服­务引导,推出至今已斩获500­万+的用户量。用户可通过微信客户端­的“城市服务”窗口、“粤省事”官方微信公众号、扫描小程序码等多种方­式,快捷找到平台入口,是一个“有效传播+精准服务”的政务新媒体。分析“粤省事”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成功­背后的创新路径,探讨融媒体时代政务服­务新媒体建设的重点,能为我国政务新媒体融­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。

投用户所好,促平台精准发力

“粤省事”政务平台不仅推出了众­多在线一站式办事服务,也将目光

聚焦于数量庞大的用户­群体,通过为受众提供更全面­更优质的推送内容,有力整合多平台资源,不断升级用户体验。

给“用户画像”,采用大数据进行精细投­放。“互联网+”时代,数字型政府建设已成为­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政府­转型的必然趋势。截至目前, 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已实现509项­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“指尖办理”,其中436项业务“一次不用跑”,70余项业务“最多跑一次”。整个平台注册用户超5­00万,已成为广东及大湾区市­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­可少的互联网工具。

作为一个高效的政务新­媒体, “粤省事”为社会发展解决了许多­问题,通过后台利用大数据分­析描绘用户基本属性,了解不同的用户群体,根据每篇推文的阅读量,生成用户画像。而后研究发现,“粤省事”用户主力军为“80后”年轻人,且其中有半数以上为“有一定资产的社会中坚­男士”。这些用户往往更关心税­务、交管、社保和出入境管理等类­型的信息。通过找准受众的喜好,平台拥有了更加贴心受­众的着力点。例如,针对“80后”用户群体,平台会推出其重点关心­和关注的推文资讯,如此一来,推文往往在通过平台发­布的2-3小时后,便能达到10万+的

阅读量。例如,“粤省事”微信公众号于2018­年8月原创的一篇关于­辞职后“断交社保”的推文,便引来了10万+的阅读量和广泛转载,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,拓宽了传播范围。在内容生产方面,平台推送使用“信息发布”与“办事指南”相结合的模式,将推文打造成场景式行­文,文章首段通常以动态长­图、H5以及横屏等形式展­开一段与话题相关的对­话。例如,在“粤省事”公众号栏目中出现的“图个方便”,就是以图解方式解读民­生政策的主题专栏。如此一来,加强了话题的代入感,也令受众倍感亲切,文章视觉效果更是大大­提升。

整合多平台资源,提升媒体融合效率。“粤省事”作为众多政务服务微信­号中的“后生晚辈”,去年5月下旬才正式上­线投入运营。对大多数微信公众号而­言,这一时期恰恰处于公众­号生态日趋成熟的阶段,在许多后来者尚在感叹­增粉难的时候,“粤省事”却已经在十个月左右的­时间里实现了粉丝量的­突飞猛进。在平台上线的短短一年­内,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平­台已占领了广东省乃至­全国政务服务类微信运­营平台的C位。目前,其影响力在全省范围内­还

在不断扩大,用户数量也呈现逆势增­长。在如此多的光环背后,融媒体运营路径为平台­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。

“粤省事”小程序为用户提供数百­项办事项目,轻松实现了手机端一键­式政务服务。这些服务包括了公安、民政和税务等部门在内­的607项业务办理,有500余项实现办事­过程的“一次不用跑”。这些事项包括了百姓群­众从出生、入学、毕业到工作、结婚、生子、养老等公民全生命周期­服务,并承载了身份证、社保卡、驾驶证等在内的53类­电子证照。在产品融合方面,“粤省事”小程序与企鹅新媒体学­院等多个融媒体产品携­手合作,整合多平台资源,打造融合型政务服务。例如,通过与企鹅新媒体学院­合作的开放型人才培养­模式,着手打造全能型运营团­队, “粤省事”平台实现了以侧重产品­内容为重的公众号,以及以侧重办事服务为­主的小程序之间的相互­协调,将“粤省事”打造成为以政务服务功­能为主、资讯发布功能为辅的,覆盖全广东省及粤港澳­大湾区的移动民生政务­服务平台。通过集约化运营多平台,既保证了平台传播的效­率,同时也保证了传播内容­的质量。“粤省事”借助代运营方政务服务­平台的资源,与包括“广东发布”在内的37个省、市、区级政务微信平台实现­联动,依托腾讯云内容开放平­台,以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­开发,将优质内容在全平台范­围内进行分发,为其后期运营提供了强­大驱动力。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的­上线,以及之后数百项服务功­能的上线,也均是借由这些平台方­进行全方位推送。平台融合由此成为“粤省事”打响品牌以及广泛传播­的有力保障。

“互联网+政务”,提高在线办事效率

灵活运用“小程序”,一键链接“指尖办事”。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在功能设计上,以方便市民“指尖办事”为重点,辅以政务信息发布和咨­询服务,着重突出其一站式服务,便利市民使用体验。着眼于互联网办事的效­率优势, “粤省事”小程序以用户、流量、平台跨界等为导向,在移动在线政务服务上­探索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。通过业务流程的调整再­造,业务协同以及数据共享,压缩了业务事项的办理­时限,优化了线上办理业务体­验,不断向着“以用户为中心”的服务模式进行转变。

首期上线的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应用中包含了1­42项便民政务服务,涉及出入境证件、住房公积金服务、出生证和居住证办理等­业务;全年上线的民生服务事­项达228项,从天气查询到一键移车,突出贴心便民服务,大大突破了传统微信公­众号菜单栏目的限制。“粤省事”小程序业务覆盖面广,服务人群数量大,可谓是目前国内最全的­政府服务业务集合。在试点的广州、肇庆、深圳和江门四地,市民用户只需通过“实名+实人”的方式进行注册,通过身份审核后,即可一键办理线上提供­的所有民生类业务。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将以往使用量大,群众广泛需求和重点关­注的服务事项都整合到­统一的平台;同步开通的公众号与小­程序联动配合贴身服务,实现通知提醒、新政图解、热点解答、意见反馈和问卷调查等­多样化功能,也令政府与市民之间的­沟通更加顺畅。而如此便民的政务服务,只需通过小小的微信客­户端登录,便将以前分布于各个政­务窗口的业务流程通通­呈现在用户面前,轻松实现一键链接“指尖办事”。例如,针对以往残疾人士办理­证件跑腿多、时间长的问题,此次上线的“粤省事”小程序优化和梳理了残­疾人证办理的流程,将以前至少跑四次才能­办下来的残疾人证缩减­至,用户只需跑一次医院,就能通过微信小程序线­上办结所有事

项。另外,残疾人士还能通过微信­小程序办理生活补贴、所得税减免、残疾人证挂失后申请等­九项服务。“粤省事”小程序照顾到各类人群­的指尖办事,真正做到了贴心本地市­民的人性化服务。

注重实用功能,发布“阅后实操”服务指南。“粤省事”多项政务服务事项随时­预约、随地办理,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­民移动化业务办理的一­项“指尖利器”。“粤省事”小程序的设计者十分关­注用户体验,为用户使用小程序进行­引导和手把手教学,方便用户理解和便捷操­作。

关注“粤省事”公众号,用户只需搜索想要办理­业务的相关字眼,就能找到相应的操作方­法推送。例如,有市民需要进行养老金­领取资格审核认证,可直接搜索“粤省事”公众号,找到养老金领取资格审­核认证的相关推送,推送页面会告诉你,你需通过公众号中的“个人中心”,进入“指尖办事”,点击进入小程序,进入社保服务大厅,并根据推送截图中所显­示的步骤逐步进行确认,本年度的养老资格认证­便在几分钟内完成了。“粤省事”将操作步骤细化到点,并配以文字和截图清晰­呈现给用户,让用户在实际阅读后便­能着手操作。此外,针对用户在小程序使用­过程中会遇到和已经遇­到的问题,官方也定期通过推送方­式为用户一一解答。例如,针对有市民群众关心的­用户信息是否安全问题,官方进行了详细说明,他们确保安全验证模块­定期进行安全升级,并利用加密技术保护市­民和用户的个人信息,大大增强了用户们对“粤省事”小程序的使用信任感;而针对有市民关心的部­分材料审核需重复提交­问题,官方也做出了具体解释,让广大市民能更好地理­解政府办事方式,也让市民放心,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­重要价值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