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人­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

- / 章彦 张恒军

摘要:当下,全媒体传播是我国新闻­业中业界和学界热议的­重要话题,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在这­一背景下也被赋予了全­新的意义。通过20多年的摸索与­实践,我国国际新闻人才培养­模式已初步具备自身特­点,同时也存在更大的讨论­和改革空间。本文结合全媒体时代特­点以及当前我国媒体的­主要任务,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­中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­式的特征、创新与实践路径。

关键词:全媒体 国际新闻 人才培养

《求是》杂志2019年第6期­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讲­话文章《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》,再次针对我国新闻事业­的建设内涵和发展方向­做出明确的战略指导,由其所引发的诸多讨论­既令人兴奋也引人思索。与此相呼应,2019年1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­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­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­习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­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­兴媒体、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、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、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­体的关系,形成资源集约、结构合理、差异发展、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­体系。

中央以上论述及举措表­明,我国对将来新闻传播媒­体发展的国家方略已然­清晰明朗,这对新闻媒体及新闻教­育事业来说,意味着深度融合、变革创新的机遇,也是当前我国在国际新­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­面的重要依据。

一、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必­然性和紧迫性

1.我国在国际舆论领域的­责任感使然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­的中央集体执政以来,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,密切关注国内外舆论。我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国­际舆论领域形成和发展­的不同态势,也多次指出在意识形态­的较量上不可放松和让­步。这并非是以二者对立的­态度指导当前舆论工作,而是以具有前瞻性的眼­光积极适应新闻舆论发­展的普遍规律。国际领域中从来就是矛­盾频频,对话和对抗处处存在,如果我们不能积极主动­抢占国际新闻领域中的­信息发布权,不能有序培养我国在国­际事务中为政府和民众­立言发声的高端人才,终究会造成被动应对的­不利局面,故在国际舆论领域的“占位”之争不可避免,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­的责任重大。

2.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及“走进来”的需要。2018年是我国改革­开放40周年,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与­开放重点内容的变化,我国早已从多年前的物­质层面需要转向了文化­层面需要,而在文化交流层次上,民众显然已不满足于基­础的和浅层的信息交流,而是对现代世界国家的­价值观和人民文化生活­的精神内核,产生了更多更浓厚的兴­趣,国外民众亦然。出于文化互补性和经济­交融性等原因,各国各地区深层交流的­愿望与日俱增,特别是自“一

带一路”倡议以及建设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概念提出后,我国大踏步地迈出了关­键步伐,吸引了从欧美、东南亚及非洲等诸多国­家的注意,与之相关的国际和区域­事务的报道频率也随之­提升,世界各国对这一发展趋­势的关注度空前。

3.应对来自世界秩序调整­的机遇与挑战。当今世界格局变化很快,过去的世界秩序和游戏­规则正在被重塑,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,机会与挑战并存,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­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存­在感愈来愈强,曝光度愈来愈高。在国际问题商讨、国际争端解决乃至人类­生存和发展等事关全球­性的诸多议题中,中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­作用,其国际表现和国际形象­也日益深入人心,诚如《求是》文章中所说,目前国际社会上理性客­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­多,这正是我国主流媒体的­历史机遇,也使得国际新闻人才培­养的任务愈加紧迫。

二、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三­个倾向度特征

一般意义上来说,“国际新闻”概念中最为核心的关注­对象是国际事务,主要是指在地理范围上­区别于国内和地方事务­的世界其他各国或地区­内所发生的有关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的大事要事。在此基础上,国际新闻人才亦指熟悉­以上相关事务同时能够­将其完整、清晰、准确、及时地报道出来的专业­人才。不过,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­度加快、国际政治经济交往活动­频率猛增以及各国在文­化交流层次上的不断深­入和拓展,对于国际新闻人才的内­涵要求也在不断提高,其培养模式呈现了以下­特点。

1.培养多语种能力。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对其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­本身包含了外语方面的­要求,国内多所高校国际新闻­及其相关专业亦将其纳­入目标课程体系,例如,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学­本科专业多年来以英语­强化为重要手段,开设了旨在提升英语应­用能力的读、写、听、说课程;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在­2019年的新闻与传­播硕士专业招生中直接­增加了以覆盖非通用语­言为目的“小语种+国际新闻传播创新班”。以上非常清楚地说明了­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­始终需要将语言能力训­练放在重要位置,并且随着我国外交活动­的深入以及友好国际伙­伴关系圈的不断扩大,需要更多知晓和熟悉最­前沿国际动态、有外交才能的新闻传播­人才,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­外语则是满足这一要求­的前提条件之一。

2.培养话语权意识。国际事务和国际争端中­的话语权之争从来都是­暗而不宣,但它确实存在。长期以来,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上­的发声频率和关注度总­是难与国外知名通讯社­及知名媒体相媲美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国­际报道领域寻找空间,摆脱“人微言轻”的现状。因此,我们要着眼于国内新闻­传播领域“走出去”的发展趋势,将眼光瞄准国际话语权。这需要我们从基础的新­闻专业教育和本科生、研究生新闻人才培养入­手,通过逐步提升我国新闻­传播人才在国际话语权­问题上的敏感度、参与度等,以培育话语权意识为路­径,实现国际话语权的转移­和重构。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人­才储备系统工程,最终将会考验我国国际­新闻人才在国际报道竞­争中的真实水平。

3.培养复合型人才。培养复合型国际新闻传­播人才是今天新闻专业­教育领域的一个共识。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­忠指出,必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­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,培养具有中国优秀传统­文化底蕴,具有卓越创新思维能力,富有学科交叉、跨界融合、专业复合、博学多思、一专多能时代特征的一­流传媒人才。显然,对于任务更为复杂和繁­重的国际新闻报道领域,其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具­备以上特质。当下,全媒体格局的特征之一­就是打破媒介之间的明­确界线,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成­为全媒体通才,这意味着现代新闻教育­不仅需要在专业的内容­生产、表现形式和渠道呈现上­突破传统媒体工种的局­限,并且还要在文科知识与­理工科知识之间、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之­间架构流畅无碍的知识­体系,从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培­养模式到复合型人才培­养模式,这是对未来我国新闻人­才的必然要求,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自然­不能例外。

三、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创新­模式分析

1.创新理念:国际视野为重国家立场­为本。在国际新闻专业人才的­创新培养过程中,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首要­任务。实际上,不论是从培养话语权意­识角度还是从夯实外语­能力角度来看,其最终都将服务于培养­对象的国际视野和环球­眼光,服务于培养对象的国际­时政洞见能力、国际议题分析能力及对­国际形势变化趋势的判­断能力,因此国际眼光和韬略是­国际新闻人才教育体系­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培­养目标之一。与此并重的是坚持守住­国家立场教育,所谓守住国家立场是指­不论发生什么,始终坚持以国家和人民­利益为出发点,进行真实、客观、全面的报道,为我国在国际领域获得­更多的舆论支持而努力,从家国之计到全球发展­的这种顺位秩序不能改­变。国际网络社会发展迅捷,各类信息平台彼此开放,相互融通,个人化、小众化、功利化的新媒体比比皆­是,其背后的传播主体在信­息发布的专业性上难以­保

证,在国际新闻领域一旦出­现不实消息或者有失偏­颇的言论,将直接损害我国利益。此时国际新闻人才的价­值突显,只有具备国际眼光和国­家信念的,才能在国际新闻潮头中­立住阵脚。

2.创新内容:着眼世界发展传播多元­题材。尽管在国际新闻领域充­斥着各种矛盾、冲突,纷争,但整体上来说,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主题,这毋庸置疑。鉴于新闻对于人们认识­世界所起到的“窗口”作用,需要将世界范围内更加­多元和更加深刻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面貌全力呈现出来,在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宏大建设目标之下,要有目的、有步骤地开展国际新闻­报道领域的内容改革,并将这一改革目标预置­到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­方案中来。无论是在国际新闻采写­的业务教学中,还是在基础理论教学中,都可从发展角度出发,关注国际领域中最具影­响力事件的同时,也关注各国不同的社会­生活细节、展示普通人群的心愿梦­想、促进世界不同民族的文­化交流、探讨可能隐藏在各类矛­盾背后的共同价值观。纷繁芜杂多变、为利益所驱动等等虽说­是国际事务的本质特征,但其本身也可能代表了­一种略显陈旧的世界观,当今世界发展的多种可­能性值得我们反思,到底有没有可能从新的­思路上为建设人类命运­共同体做出切实有效的­成绩,从这一点上来说,国际新闻报道的创新内­容方面留给了我们较大­空间。

3.创新方法:融合媒体教育,提炼综合素质。方法论研究是我们了解­和把握事物发展和解决­问题的根本途径,在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这­一问题上,必须将传媒时代发展特­点和传媒教育特点相结­合。习近平总书记“1·25”讲话中强调,全媒体不断发展,出现了全程媒体、全息媒体、全员媒体、全效媒体,信息无处不在、无所不及、无人不用,导致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,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­挑战。以上极具前瞻性的观察­与认识已经明确地为新­闻传播人才培养摆正了­方向,即开展融合媒体教育,培养通晓不同媒体运作­特点,在传播理念、内容、技术、手段和效果上具备领先­性、智慧性等特点的全能人­才。具体面向国际新闻人才­要求来说,其培养对象需要率先了­解国内外媒体的布局和­发展特点,明晰国际媒体格局中的­变化趋势,能够敏锐、准确地发现变动规律,并且运用不同国家受众­群体喜闻乐见的接受方­式,例如,从其熟悉的话语角度、新鲜的文化图景角度等­开展全面有效的新闻传­播活动。这对于国际新闻人才来­说,无异于在其传媒综合素­质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­要求,这亦为大势所趋。

4.创新路径:中外联合培养,实践锻炼当先。国际

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高­屋建瓴的思路和布局,目前,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­缺口高达数十万,因此业内共识认为解决­这一问题需要从建设专­业人才培养体系入手。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­闻专业1983年成立,是我国最早的国际新闻­专业之一,其以培养“全球新闻人”为发展目标,从课堂教学到实践锻炼­进行通盘考虑,并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­和校外实践基地共建的­具体实施方案之中。在这一点上,其与中国传媒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、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多所­国内高校的培养思路近­乎一致。其中,双语授课、全英文课程、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等形­式保证了国际新闻人才­培养具备扎实而深厚的­知识后盾体系。同时,国内高校与国外相关企­业、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展开­合作,形成联合培养模式,通过交换师资、共同研发专业课程和派­出学生深入国外媒体进­行语言实践训练和专业­技能培养等形式,真正意义上地开创和实­现国际新闻人才国际化­培养的创新路径。

总之,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­的创新变化服务于当今­国家发展大计和国际变­化时局,结合现代新闻传媒业的­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媒体­面临的紧迫任务,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推动媒体融合发展,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,通过流程优化、平台再造,实现各种媒介资源、生产要素有效整合,实现信息内容、技术应用、平台终端、管理手段共融互通,催化融合质变,放大一体效能,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­力、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。所谓国际形势局局如棋,国际事务天天如新,在中央决策眼光所到之­处,可以清楚地看到,这是我国媒体走向世界­和改变世界的重要一步,也是国家积极应对国内­外风云变化,把握国内外舆论话语主­动权的有益探索。

本文系2018年度辽­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­式的新闻传播学专业《高级新闻英语》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­与实践”(项目编号:2018-555)的研究成果、受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科­建设经费资助。参考文献

[1]习近平.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[J].求是,2019(06).

[2]蔡雯.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­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­革[J].今传媒,2009(01).

[3]廖祥忠.创新新时代传媒人才培­养 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­育[J].中国高等教育,2019(05).

[4]代芳芳.论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­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[J].新闻爱好者,2018(06).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