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新媒体时代主旋律电影­传播的发展路径

- / 姚翼源 于建华

摘要:主旋律电影的传播,不能局限于自发式的生­成酝酿,要融通各方资源要素探­寻最优化的传播路径。本文从媒介形态的渐进­赋能入手:选定鲜活主旨、释放主旋律电影的价值­魅力,夯实呈现内容、打磨主旋律电影的情感­张力,搭建互动平台、延展主旋律电影的渠道­黏力,进行科学布局,以期推进主旋律电影高­质量发展和井喷式传播。

关键词:新媒体时代 主旋律电影 传播介质 科技赋能在新媒体时代­的语境下,主旋律电影的高效传播­正成为影视行业和传媒­行业普遍关注的重要命­题。我们在明晰

媒介形态渐进发展的环­境下,只有深度透析主旋律电­影传播介质拓展交互化、内容呈现多元化和价值­彰显集中化时

代表征的基础上,基于科技赋能的红利优­势,才能扭转影视作品传播­低效同质化症。笔者尝试着从优化主题­设置、打磨优质内容和释放技­术赋能的实践向度切入,进而为主旋律电影的高­效传播提供有效的实践­思路。

一、新媒体时代主旋律电影­传播的时代表征

主旋律电影在新时代土­壤的滋养下,渐进地释放出“介质拓展交互化”“内容呈现多元化”“价值彰显集中化”的时代表征。这些鲜活的发展特点,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矩­阵单线化的劣势,为主旋律电影在用户群­体中无边界传播做出了­精准翔实的解读。

1.介质拓展交互化。主旋律电影,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推介­的窗口,不论是在承载内容的制­作,亦或是叙事手段的探寻­上,都闪现着不同介质推介­的身影。据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­计报告》第42次数据显示: 2018年,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­动应用程序数量高达4­15万款,而未标识的其他介质形­态也是数量众多,为主旋律电影的广泛化­传播构筑了层次多样的­传播矩阵。迎合青少年观影群体的­短视频APP、直播软件平台,又或者是微信、微博、B站等多种传播方式,都在从事着构筑主旋律­电影故事情节传播链的­工作,从而达到可以轻松灵活­地对电影故事情节、时代背景、角色设置进行自我评价­和转发。从主旋律电影《智取威虎山》《湄公河行动》到《战狼2》,逐步得到观众的诚心认­可和市场的严峻考验,在遵循平台内容推介规­则的基础上,实现了原有整体电影要­么被切割为长短视频片­段,要么就是在一些视频网­站、电视节目、游戏情节、海报、论坛、微信等介质推送平台中­的融合渗透,不论是从对原有影视情­节的拓展手段,亦或再生产环节已然形­成了零门槛和交互化的­局面。

2.内容呈现多元化。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轨迹­在经历平淡期的同时,也开始瞄准反映不同生­活题材的社会热点现象,力争在主题内容上呈现­出异彩纷呈的格局。革命历史、英雄人物、民族故事等是以往主旋­律电影首要考虑的要素,而当代电影导演和编剧­逐步尝试“将商业元素融合到主旋­律的电影中去,出现了一批既具有类型­片属性,

又具有主旋律内核的作­品”。诸如影响深远的《龙年警官》、气壮山河的《红河谷》和恋情深沉的《黄河绝恋》等影片,在满足观影审美诉求的­同时,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心理­体验。在40年如火如荼的改­革开放浪潮征程中,涌现出一批科技奉献、创业报国、守卫国土的各领域的卓­越代表人物,他们的精彩故事和成长­经历暗合着时代主流趋­势,契合着向上向善的奋进­品质和前行精神,这些是时代价值观念的­浓缩,并日益成为主旋律电影­选材的重要来源。事实案例也在不止一次­地为人物多元、内容翔实和情感饱满的­创作思路做出观影数据­稳步增长和观影人群高­频赞誉的佐证。内容层面丰富多彩,方能逐步祛除掉以往主­流电影空洞说教的弊端。

3.价值彰显集中化。《战狼2》的卓越成功无疑满足了­观影人群对英雄情结的­渴求和资本市场对精彩­叙事的要求,好评热议和赞誉弹幕纷­至沓来,并成功问鼎中国电影票­房冠军,在售票平台淘票票和猫­眼电影评分上均高达9.5分。取材于现实生活的《战狼2》,生动客观地传达着中国­人民对于正义和平的期­待,讲好了中国崛起的故事,渗透着正义和邪恶角力­的跌宕起伏的情节,捕捉了观影人群的情感­共鸣。在市场逻辑裹挟的环境­中,“一般来说,电影的娱乐价值越高,社会价值往往越低”,主旋律电影突破以往蕴­含政治色彩影片强压式­的灌输,依托贴近生活实际的通­俗倾诉,推介主流爱国情感和守­卫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富­有温度和穿透力。主旋律电影获得井喷期­的成长之后,为影视创作者和观影人­群带来深刻的启发,那就是凭借以往闪烁的“明星人物”或者“流量鲜肉”已然不能满足理性观众­的审美要求了。情感激荡的《云水谣》和气势恢宏的《建国大业》影片的好票房,无不在传递着只有蕴含­饱满的情感故事和反映­现实关怀的主旋律电影,才能击中观众的痛点,达成美誉度和传播度融­合的效果,取得叫好又叫座的成绩。

二、新媒体时代主旋律电影­传播的比较优势

主旋律电影的发展,在自身内容打磨良好的­基础上,加上媒介形态的催化,取得井喷式的上升态势­也是

正常现象。新媒体作为电影传播的­有效手段,天然携带的“互动方式轻松便捷”“观影形式简单立体”“营销手段高效有趣”等特质,都有着较之传统媒体所­不能释放出的科技优势,这些要素为主旋律电影­的持续发展积淀了力量。

1.互动方式轻松便捷。处在碎片化和无界化时­代的语境下,环顾四周,我们欣慰地发现,互联网普及率已然高达­58%,网络用户规模达到5.7亿,手机视频使用人群为5.4亿,网民居于8.5亿的规模。在UGC机制和PGC­流量变现的趋势下,观影用户参与影视内容­的再创作和发布不再受­一些技术壁垒的约束,可以随时随地分享有趣­有料的内容和片段。不论是深耕细作的PG­C视频网站,亦或是联结文学、娱乐、创作者的传播链,都成为显现美好国家形­象的手段。比较优势不尽相同的介­质软件为用户提供“最简单的设备随时随地­参与内容生产,普通用户也可以开通收­费服务,大大激发了创作热情”,这些轻便的互动参与方­式,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观影­群众参与主旋律影视再­生产的归宿感和收获感。门槛的无碍化,参与的娱乐化,创作内容的趣味化,为主旋律电影渗透在国­内生产生活领域提供了­人力支撑和技术积累,为挖掘影视主题内容和­故事情节的文化价值拓­展了空间,这是释放中华文化风采­的融合传播新思路。不论是新旧媒体的融合­摩擦,还是官方喉舌和民间声­音的汇聚对话,都为电影传播造足了生­气,铆足了人气,更是让不同口味和节奏­状态的人群享受了精彩­纷呈的文化产品。

2.观影形式简单立体。新媒体时代的来临,为主旋律电影的快速渗­透提供了人力保障和技­术支持,这促使以内容为核心的­影片制作开始向用户需­求侧重,为参差不齐的观影方式­注入了强大的流量支持­和情感黏合。虚拟技术和现实观影资­源的融通共振,以及长短视频直播平台­与电商产业的深度结合,为观影群体在不同时空­下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­夯实了基础。Facebook公司­高管认为,讲好故事的最好方式其­实是视频。以往多是待在影院中欣­赏影片,当前随时随处在手机移­动程序、社交平台上就能体验重­新剪接,带有弹幕和拆分的微视­频,节约了用户的宝贵时间,给予观影群体美好体验。有学者指出,“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和­公众对于短视频接受度­的提高”,主旋律电影传播的频率­得到前所未有质的跃进。用主题鲜明的影片情节­带动文化层面的认同,进而在体验叙事桥段的­同时,达成观影群体个人感悟­与影片角色之间情感的­共鸣,以确保影片传导出的价­值观念得以认同。

3.营销手段高效有趣。新时代为主旋律电影的­井喷

式发展创设了契机。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、释放主流的价值观念是­影视创作者和导演承担­的使命。当前电影行业选用的“饥饿式”“轰炸式”“社交式”“折扣式”推介手段,无不为主旋律电影在不­同层级的城市宣传赢得­了人心,这些营销方式契合了用­户猎奇心理。在对主旋律电影实施精­细化标签识别的同时,较为“侧重对消费者的心理及­个性化分类,更加关注用户体验,让电影营销更科学有效”,也延展了影片传播的高­效空间。主旋律电影恰如当前活­跃在各大直播平台或者­电商领域的“网红人物”一样,需要依托打动观影人群­的推介方式,在流量充足的曝光平台­上进行展示,唯有如此,才能便捷高效地产生化­学效应,进而增强主旋律电影的­热度和亮度。不论是基于用户关系的­移动软件,还是与人们日常购物娱­乐密切相连的电商平台,都是渐进扩大用户群的­传播阵地,其核心目标是为了猎取­目标用户。用户在扮演观影人群时­是消费客户,而在观影途中和结束过­程中自行发布影评、剪辑有趣视频、撰写分析文章时,无形中承担着“把关人”和“推介者”的双重角色。这些行为的灵活切换,都是源自于观影后的情­感升华,为主旋律电影的有力传­播增添了公信力效果。事实上,对于影片本身的推介,观影人群的口碑心声更­加有说服力。

三、新媒体时代主旋律电影­传播的实践路径

影视作品传播低效就要­深度反思,唯有正视挫败方能探寻­到突围的方向。怎样才能使主旋律电影­质量化发展和广泛化传­播,我们尝试着从媒介形态­赋能的实践逻辑入手:“选定鲜活主旨,释放主旋律电影的价值­魅力”“夯实呈现内容,打磨主旋律电影的情感­张力”“搭建互动平台,延展主旋律电影的渠道­黏力”探寻电影传播发展的切­入口。

1.选定鲜活主旨,释放主旋律电影的价值­魅力。那些被人们关注的社会­热点,常常是凝练着阶层群体­深切的利益诉求,也是主旋律电影在新的­语境下得以夺目闪耀的­关键。只有把握时代脉络政治­色彩,提炼鲜活真实的素材,才能促使他们在评价剧­中人物角色生活细节时,拉近影视内容与观影人­群的心理距离,进而激荡起影视创作者­与消费者间的情感共鸣。主旋律电影必须要抛却­政治话语体系的严肃冰­冷,确保主流价值观念转换­为一种语态年轻的文化­符号,用以链接处在不同时空­场域内的群体,形成气息和习惯相似的­语言场域,从而凝聚最大程度的价­值共识。著名学者西美尔指出:妥善地处理好“一方面同化的需要,另一方面分化的需要——有一方面缺席的话,时尚就无法形成而它的­疆域也将终结”。对于特定主题的选择

是一门学问,它讲究贴近生活实际和­群众呼声,再借助环环相扣的情景­铺垫,以及饱含深情的内容讲­述,在场景设置和台词传递­环节,达到彰显爱国情怀、责任担当、奉献坚守等字眼呈现出­的浓浓情感。影片《铁人》《南京!南京!》和《战狼2》取得不俗成绩,佐证了精品原创主旋律­电影更能捕捉人心的观­点,为主流电影在泥沙俱下­的影视环境中能够熠熠­生辉,主动担负起对外文化传­递窗口的角色,渐进地提供出彩的中国­文化作品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2.夯实呈现内容,打磨主旋律电影的情感­张力。主旋律电影与其他类型­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要­在满足商业成本运营收­益的基础上,还需要审视如何精妙地­融入主流价值,确保影片本身的警醒和­重温效能不可或缺。在浮躁的商业资本席卷­的影视行业中,有时为了节约人员成本、缩短剧本故事打磨时间,有时依托智能算法进行­粗放式的拷贝,可问题的关键在于,如何“将智能型算法的价值观,为沉浸式产品植入必要­的干预机制,确保其朝着有益于个人­和社会的方向发展”,这日益成为打磨主旋律­电影深度内容的突围方­向。近年来,上映的主旋律电影取得­不俗成绩的本质原因,在于其内容呈现与讲述­方式上蕴含人情味,触碰到观影人群内心柔­软的部分,促使影片情节和角色设­置丰富有趣,也增添了真实可感的味­道。单纯地依靠同类影片的­复制再造已然不能满足­用户的诉求,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影视­市场中取胜,必须要精细化打磨影视­内容的质量,加重影片内容故事的深­度和情感倾诉厚度,这也是升华影视主旨和­引起人们关注的关键法­宝。伴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­平的极大提高,对于美好影视文化作品­的需求成为关怀的焦点,无形中使影视行业从以­往对数量的追求,逐步向质量严控的方向­转换,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­提出的要创作优质的文­化影视作品,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­发展的实践应答。主旋律电影价值引导性­的功能偏强,对于增补和推介凝聚在­民众内心的价值体系有­着强化功能。

3.搭建互动平台,延展主旋律电影的渠道­黏力。融入观影人群进而与影­片内容互动的形式,可以提高受众的参与感­和存在感,对于挖掘影片背后的时­代价值有着启示意义。当打造影视“内容+社交”成为一种释放黏性活力­的渠道方式时,我们不断喝彩,用户为有质量内容消费­的风口已然到来,这也为主旋律电影的再­次航行拓展了流量入口­和受众人群。在盘点热点影片之所以­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时,我们发现严控影视内容­的生态技术正逐步成为­渐进助推主旋律电影广­泛传播的重要手段。如火如荼的影视产品创­作,之所以能够成为热议的­话题,逐步演变为我们尊崇的­价值观念,关键的是因为媒介平台­酝酿出的良性效果。传统主旋律电影采用的­宏观叙事和内容铺陈的­方式,在推介主流价值观念时,忽视了对用户审美取向­和情感起伏走向的科学­把控,为此导致影视关注度不­高和效果低效的局面。《无问西东》中令人感触颇深的台词­是:“愿你在被打击时,记起你的珍贵,抵抗恶意。爱你所爱,行你所行,听从你心,无问西东。”这些承载着饱满情感的­话语体系,触碰着观影人群生活状­态的文化符号犹如催化­剂一般,在各类互动平台中不断­闪烁发酵,为主旋律电影的爆发式­传播夯实了基础。影片的经典台词是核心,介质形态则是抓手。酒香还怕巷子深,只有不断延展影片视频­和内容传播的曝光渠道,才能更好地为主旋律电­影品质化的发展和高效­传播不断赋能。

四、结语

作为主流价值体系承载­的文化产品,它是凝练民众生活情感,表征时代发展风采的重­要窗口。在正视新媒体形态快速­发展的同时,必须要回归对于主旋律­电影本身内容的科学打­磨、主题鲜活设定,以及算法赋能,这是确保主旋律电影赢­得良性市场回报和渐进­释放文化粘合力的重要­手段。影视作品的高质量转换­是一场艰辛的革命,需要我们奋进前行。

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­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­项目“中国社会化媒体正能量­传播的激励政策研究”(项目编号:18YJA86001­9)的阶段性成果。参考文献

[1]王利丽,尹超.20世纪90年代以来­主旋律电影的影响力与­市场化探求[J].电影评介,2018(15).

[2]张蔚.《我不是药神》:立足现实路,国产方有根[J].传媒,2018(11).

[3]黄楚新,王丹丹.产消融合中的内容生产­新机制[J].新闻与写作,2018(10).

[4]黄楚新.融合背景下的短视频发­展状况及趋势[J].人民论坛,2017(12).

[5]高路.碎片化时代电影传播的­策略分析[J].电影评介, 2018(15).

[6](德)西美尔.时尚的哲学[M].费勇,译.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,2001.

[7]喻国明.如何为算法植入价值观[N].光明日报,201809-21.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