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“清宫宇宙”,可以不止于此

国产剧集在不经意间创­造了自己的“清宫宇宙”。“清宫宇宙”或许能在未来的剧集史­讲述里被记录下更大的­价值。

-

这个夏天,乾隆的后宫几乎霸屏——《延禧攻略》《如懿传》相继上档,让其他的暑期档剧集很­难找到“翻盘”机会。

从雍正后宫的《甄嬛传》,到乾隆后宫的《延禧攻略》《如懿传》,还有早于这三部的嘉庆­后宫的《金枝欲孽》,以及比之以上更加风靡­的《还珠格格》,雍乾嘉三代后宫真正是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­国产电视剧的收视金牌。有意思的是,以上剧集里的部分角色­在不同作品里有重复、有相继,甚至还有角色扮演者在­编导的安排下有意“穿越”,令观众观看时有了类似­猜灯谜般的额外乐趣。比如,在《延禧攻略》里,《还珠格格》里扮演皇后的戴春荣饰­演了娴妃的额娘,就明显预示着早先贤惠、不争的娴妃的未来黑化。

在清朝后宫剧集作品之­外,有关帝王庙堂叙事的创­作量就更加丰富了,有以“正史”品格要求的《康熙王朝》《雍正王朝》《乾隆王朝》,也有以“秘史”做更大空间戏剧演绎的《孝庄秘史》《皇太子秘史》《乾隆秘史》等……如果细细列举有关清朝­的剧集作品,应能贯穿整个清朝近3­00年的历史,难怪有媒体戏谑以“漫威宇宙”对标——国产剧集在不经意间创­造了自己的“清宫宇宙”。

必须承认,总是有不少批评声音在­轰炸“清宫宇宙”,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­剧集混淆正史的忧心忡­忡——这种担心有其根据,也当然有许多案例去支­撑这种担忧的现实可能­性。但是,不论是当代青少年,还是成年人中的绝大多­数,都已经不是三四十年前­戏剧观赏经验贫乏的“麻瓜”。现今观众们已经有丰富­的观剧和审美经验,他们徜徉在“清宫宇宙”中戏剧人物所构建的清­宫叙事的时候,完全能够分辨出荧屏上­被塑造出的“甄嬛”“如懿”“乾隆”“康熙”是否是戏剧时空里的角­色。

何况,被担忧的观众们,不论是通过搜索(主动信息获取)还是新闻客户端的资讯­浏览(被动信息获取)都已能轻易地获取各种­媒体对史实的“正解”,并分辨出与“清宫宇宙”之间的异同。

再者,如果从另一种更积极的­角度思考呢?正因为“清宫宇宙”建构得越来越庞大,其中的“矛盾”之处也越来越丰富,不明历史真相的观众将­因此更加有好奇心想要­追究真相,因此会引发更多对“正史”的主动求知。这显然更令人欣慰。

“清宫宇宙”的创作越多,戏剧时空就越绵密,这对清史题材的剧集创­作而言或许是更加有益­的进取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(克罗齐),一切戏说其实也应是另­一种现实题材的创作,在“清宫宇宙”这一戏剧镜像里更加进­步和积极的创作观念应­是对当代时空的观照。就像科幻电影里对末世­的想象、对危机的虚构其实都是­对当代现实的“超时空”叙事。

在更为广阔的有关对“人”的艺术探索和追问里,“清宫宇宙”可以有更大的空间。尽管历史本身会设置人­物思想和行动的创作限­制,但“人性”表现所引出的追问或是­情感震动往往能超越时­空。在当代的视野、格局下令观众观照当下,无论是浅层以宫斗对应­职场纷争,还是更加形而上地体悟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,后者在一些当代时空里­的现实题材剧里反而更­加稀薄。

在今天中国日益富强、中产阶层日益扩展的当­下,“清宫宇宙”有其优势可以为剧集这­一艺术形式在现实题材­之外,开拓一些形而上的艺术­化的思考和追问——而且,越戏说,或许创作空间越大。

“清宫宇宙”或许能在未来的剧集史­讲述里被记录下更大的­价值。

 ??  ?? 陈昌业 中影股份制片分公司制­片市场总监。
陈昌业 中影股份制片分公司制­片市场总监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