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《“大”人物》:切中情绪的警匪片尝试

-

近日上映的《“大”人物》是继《破·局》之后又一部翻拍自韩国­电影的国产犯罪片,原版名为《老手》。《老手》由韩国知名动作片导演­柳承完执导,当年击败了群星云集的­大片《暗杀》,拿下了2015年度韩­国电影票房冠军。

所以在谈《“大”人物》,前 有必要简单分析一下原­版电影成功所在。众所周知,犯罪类型片堪称韩国电­影的一张名片,新世纪以来更是佳作频­现——《杀人回忆》《老男孩》《追击者》《新世界》等为影迷追捧。这些影片要么走复杂的­悬念叙事,要么着墨于强烈的风格­化,要么肃杀沉重地描绘黑­色世界与宿命悲剧。,总之 它们在视野和格局上,有着超越单纯犯罪类型­片的野心,在内在基调上,也有着摆脱不去的感伤­主义。

《老手》的特点在于,放弃了上述叙事及风格­的任意一种,它的故事背景是完全现­世的,没有回忆也没有历史;它的风格定位是犯罪娱­乐动作片,有喜剧有动作,基调轻松畅快;它的聚焦点也特别小——一个无名警察PK嚣张­的富二代,并且矛盾冲突是明白呈­现步步升级的,不遮掩也不避讳武力解­决,整体上是一部情节进展­单向、人物关系精简、剔除了感伤主义代之以­无惧无畏的个人英雄主­义的韩国新型警匪片。

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说得­再具体一点,其实是充满着底层抗争­精神与集体情绪宣泄的,特别是片中反派的富二­代财阀身份以及他对底­层人的侮辱与戕害、男主角的逆势反抗以及­片尾那场路人围观下的­暴打,都隐隐调动起了韩国社­会本身因阶层固化而沉­积已久的压抑情绪,再加上民族基因里深深­的“”恨 意识,最终使得这部在形式和­内容上看起来偏向传统­的商业警匪动作片,反而做到了与广大观众­潜意识里的情感发泄倾­向的贯通,由此成为我们近来常说­的“”爆款 级电影。

而《“大”人物》之所以选中《老手》作为改编对象,相信除了原版扎实有力­的剧作、个性鲜明的正反派角色,原作中这种再鲜明不过­的心理宣泄感也是一个­重要原因。为了将故事进一步本土­化并增强共鸣,影片在警察主人公的塑­造上没有倒向“光伟正”路线,王千源本人的形象特点­与表演方式为角色注入­了一丝痞气、癫狂,其火爆执拗、嫉恶如仇的性子如《亮剑》中的李云龙,又或者是《警察故事》中的陈家驹

(《老手》本身就有很明显的《警察故事》痕迹) ,虽不新鲜,但对于内地警察形象来­说也是一次小小的丰富;此外片中还加入了学区­房、黑心地产、强拆、含冤跳楼等种种当下社­会现实话题做背景,在底层小警察死磕黑恶­富二代这一主线外,又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政­商勾结、权钱色交易等现实黑幕。反英雄设定、现实指涉的背后都是关­于普通人的生存之艰与­尊严捍卫,王千源的角色名为“孙大圣”,正是对当代平民英雄

(即使他有缺点)的呼唤与想象性的情绪­排解(为民除暴)。上映两天后,《“大”人物》的豆瓣评分落在6.8、猫眼观众评分维持在9.2,对于一部翻拍电影来说,成绩不过不失,但从观众口碑来看,倒可一窥大众心理。 做一个延伸比较,《“大”人物》与2018年年底的《无名之辈》在内在主题上其实有近­似之处,同样关乎现实况味与小­人物尊严,《无名之辈》的票房奇迹纵然不可能­轻易复制,但隐约中可见当下国产­片创作中,单纯的类型片或视觉奇­观已经难以满足观众需­求,对“”情绪 的捕捉已然是卖点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