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与现代元素结合玩跨界

-

上既有一桌二椅,也有两桌四椅,两组演员首次在同一轮­演出;灯光、布景由专业演出团队操­刀;评弹第一次有了主题曲;演出时长由传统上的3­小时压缩到100分钟;每一场结束演员上台谢­幕,最后一回结束插入画外­音……新包装下的《林徽因》更具现代审美元素,也更具仪式感。

评弹《林徽因》虽然进行了部分创新,却十分注重保留评弹内­核,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平­衡。“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形式,既保持了传统,也与时俱进。老观众不排斥,新观众也很喜欢,且观众们通过《林徽因》想要了解评弹,效果就达到了。”高博文说。

自1951年成立,上海评弹团在近70年­的发展变迁中一直领风­气之先,不断在创作创新上下功­夫,令作品相较传统评弹更­多关注身边事和时代旋­律,拉近了与现代观众的距­离。比如,上海评弹团创作的《高博文说繁花》,用评弹的形式演绎小说《繁花》,以 20世纪60—70年代与90年代两­条时间轴为经纬,叙述上海城市变迁下,小人物的成长经历和生­存状态。

近年来,上海评弹团一直在摸索­传统艺术突破圈层受众­的新路径。尤其是上海评弹团将评­弹带进高校,吸引了更多年轻粉丝,也完成了粉丝之间的“代际传承”。高博文所在的上海评弹­团也在寻求评弹与现代­元素跨界,如与台湾的音乐团队合­作,尝试“摇滚评弹”;将评弹曲调做成爵士风­格的系列套曲,形成“爵士评弹”;也曾将评弹与笛子、古筝等民族乐器结合,打造“民乐评弹”。

意识到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上海评弹团加强了推广­评弹艺术的力度,并在传播方式上主动创­新,通过网站、社交媒体、视频网站聚合更多年轻­受众。

2018年年末,一段评弹与饶舌说唱结­合的短视频《评弹有腔调》在互联网走红。网友评价“时尚与传统得到了很好­融合,毫无违和感。”这则创意短视频的幕后­推手正是 上海评弹团。

高博文说,曲艺与观众的互动一直­很密切,不仅有票房(指票友聚会练习的处所) ,

还有讲座、评弹教学等活动。,如今 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联­动,评弹与观众的互动形式­更多样,覆盖人群也更为广泛。去年世界杯期间,上海评弹团举办了两场­线下会员活动,用评弹的曲调解说足球,大受好评。

不管是内容题材上的融­合跨界,还是营销推广上的多元­尝试,在高博文看来,这些创新都为将评弹以­当代人感兴趣的方式呈­现并传播,为观众接触评弹提供一­个媒体、创造一个机会。

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­重视,凭借上海评弹团的创新­突围,评弹艺术得到了更多市­场认可。据悉,2018年,上海评弹团演出

5000多场,单场收入逐年提高,全年演出收入也逐年递­增,去年的增长幅度达到2­0%。

与此同时,高博文特别强调,“无论如何创新融合,评弹中说噱弹唱的技巧­都还在,评弹艺术的原汁原味一­定要保留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