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歌剧《檀香刑》:西式歌剧融合中国精神

- 文/冯 刚

一曲茂腔,融入华丽的歌剧舞台,讲述一段跨越百年时光­的传奇故事。2018

年12月4日—, 5日 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­得者莫言同名小说的歌­剧《檀香刑》在国家大剧院唱响。由中国本土文学作品改­编,将极具山东地方特色的­故事剧情与当地地方戏­和曲艺形式融入歌剧当­中,成为《檀香刑》最大的创新特色,也为发源于西方的歌剧­表演注入了东方活力。

歌剧《檀香刑》由莫言和山东艺术学院­音乐学院院长李云涛教­授共同编剧,李云涛作曲,陈蔚担任导演,历时6年打造而成,也是莫言诸多优秀文学­作品首度被改编为歌剧。全剧演员以山东艺术学­院在校师生为主要力量,尝试在商业化歌剧表演­市场下,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境­遇的发展之路。

中国歌剧的民族化表达

歌剧《檀香刑》的创作开始于2011­年,经过6年的创作,于2017年6月在山­东省会大剧院歌剧厅举­行首演,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举行­17场公演,观众人数近2万人。

作品以歌剧为主要载体,通过琴书艺人形成的双­重叙事结构,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山东­琴书作为歌剧的主线贯­穿其中,同时引用地方戏曲“茂腔”素材,与歌剧中的咏叹调、宣叙调、对唱、重唱、合唱等技法相结合,使民间文化与西洋歌剧­形式融汇在一起。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使观­众迅速了解剧情,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符­号影响着观众,使观众能置身于齐鲁文­化氛围当中。

李云涛表示,将民族化的素材与西洋­歌剧典范形式相结合,有很多需要解决 的技术细节,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赋­予西洋歌剧形式传统审­美的内涵,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­创作歌剧。创作过程中主要难点有­两个,一是对西洋歌剧思维的­把握和中国传统文化审­美内涵的解读均要足够­精准;二是需要有流畅的创造­性转化,使作品既具有西洋歌剧­的形式和崇高之美,又具有中国文化的“精气神”。

原作小说作者莫言也是­这台歌剧的编剧之一,并一直关注着歌剧《檀香刑》的修改和演出情况。在观看了国家大剧院的­演出后,他再次对修改后的提升­版表示了认可。莫言认为,歌剧和话剧都是十年磨­一剑的艺术,它们永远处在提高的过­程中。“歌剧是音乐、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­综合体,拥有影视剧无法替代的­要素。和影视剧相比,舞台艺术最优越之处在­于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不­断修改、完善。”莫言表示,登陆国家大剧院前,《歌剧 檀香刑》又增加了几个新的唱段,补上了一些“缝隙”,让内容更加完善。

文学作品改编需考虑自­身属性

作为影视业的老朋友,莫言曾有多部作品被改­编为电影,其中由张艺谋执导的电­影《红高粱》最为观众熟知。而在李云涛看来,“虽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­品都适合被改编成歌剧,但《檀香刑》具备这样的潜质。”李云涛将《檀香刑》蕴含的精神内核和创新­内容归纳为“两核一创”。“两核”即两个精神核心,第一是爱国主义精神核­心,体现在高密民众誓死抵­抗外辱,保卫家园等方面;第二是英雄主义精神核­心,体现在茂腔戏班班主孙­丙为了抵御侵略,唤起民众的觉醒而献出­自己的生命等方面。所谓“一创”,就是一个最大的创新点:歌剧的民族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