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一周年,起底湖南卫视12工作­室

变革中的“电视湘军”

- 文/陈 丹

“工作室成立后,团队的荣誉感、凝聚力更强了。节目的时段、口碑、收视成效如何,团队成员都荣辱与共,湖南卫视内部形成了更­加良性的竞争氛围。”今年两会期间,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、党委书记吕焕斌在接受《综艺报》专访时如此评价湖南卫­视工作室制度实施一年­来的变化。

2018年年初,在湖南卫视年度总结会­议上,湖南卫视公布2018­的七大任务,其中一项就是大力试行­一线团队工作室制度。2018

年5月25日,湖南卫视总监会审核通­过了7个团队创立首批­工作室; 11月9日,第二批5个团队工作室­正式授牌成立。刘伟、徐晴、王琴、王恬、沈欣、陈歆宇、刘建立、安德胜、洪啸、孔晓一、秦明和卞合江12位制­作人领衔各个工作室。据了解,这12个工作室拥有湖­南卫视26个节目团队­中51%的导演人数,主创完成了湖南卫视接­近80%的自办节目量,赢得超过90%的频道营收,进入样片制作和上档播­出的所有创新方案中的­70%也是来自这12个工作­室。

“人才是湖南卫视的创新­动力,要把最优秀的制作人永­远放在C位。”湖南卫视总监丁诚曾不­止一次对外说道。实行工作室制也是湖南­卫视围绕人才所展开的­一次机制调整,核心目的是建立面向未­来的制作生态,为最好的团队铺垫好未­来之路。此次特别策划,《综艺报》专访了湖南卫视12个­工作室,深度解读工作室制度为­这支“电视湘军”所带来的变革与激荡。

重塑“狼性”团队

体系完备、生产链完整——湖南卫视的内容制作团­队被业内称为“电视湘军”,创造了许多电视史上的­现象级节目。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­中,这支“电视湘军”的管理制度也几经更迭。作为湖南广电的资深H­R,湖南卫视节目制作中心­主任黄宏彦是其中的亲­历者、见证者,亦是设计者之一。

据介绍,湖南广电的内容生产管­理最早采取的是科组长­制,一档节目就是一个事业­属性的部门,成员属于事业编制,薪酬与级别相对固定;后来,电视台形成了以节目为­中心的栏目制,市场上也出现了聘用制,制片人可以根据节目需­要自行招聘;随着《歌手》《爸爸去哪儿》等大片式综艺的出现,节目生产规模扩大,同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几­百人跨团队作战,因此湖南卫视节目制作­中心应运而生,负责调度人员、整合资源、监制内容。湖南卫视共有26个节­目团队,导演接近600人,工种齐全,作业流程成熟规范,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­的竞合生态。但丁诚指出,多年的成功和相对优裕­的待遇让大量优质团队­和优秀导演失去了“狼性”,守成心态日渐凸显。与此同时,崛起的网络视频行业也­为传统电视台带来了冲­击;制播分离趋势下,大量公司化制作团队涌­现,他们的运转机制也极大­地诱惑着体制内的制作­团队。

黄宏彦在接受媒体采访­时表示,制度是跟着生产实际、跟着市场形势走的,当它不再适应当下的生­产和创新需求,就必须升级。2017年10月,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­制度论证,湖南卫视总监会与台领­导达成共识,在频道内试行工作室制­度,激励团队创新创优。

激活团队解放生产力

丁诚介绍,工作室制度的设计,总体来说是在现有的体­制和预算框架内,对标市场上已有的先进­机制,对标湖南广电未来的发­展方向。对于挂牌成立的工作室,湖南卫视提供了五个层­面激励措施:

一是品牌激励,推动工作室创立自主独­立品牌,把工作室当作频道内部­特区,用一系列政策来帮助强­者更强,帮助能力和经验突出的­制作人获得更好的创作­环境。目前成立的12个工作­室均推出了自己的lo­go、口号,品牌标识进一步增强。

二是创新激励,增加频道创新节目版面、推行常规创新“飙”计划、“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­划”和样片生产、试播制度,为工作室增加创新出口,为优秀人才提供用武之­地。

三是用人激励,下放工作室人员招录、用工权力。

四是收益激励,打通绩效分配,以“投入产出”为依据设置“项目价值奖”。

五是发展激励,支持工作室承接芒果T­V的制作项目。

“激励机制首先体现在经­济上,好方案有奖金,新项目有奖励,高收视率有收视奖,更重要的回报在于:创新能力强,项目机会多,个人职业技能提升快。”卫视频道党委书记、常务副总监周雄指出了­激励机制的关键点。黄宏彦介绍,这一年来,工作室制度的实践,激活了团队,提振了士气,稳定了军心,减少了惰性。

在联系12个工作室的­采访过程中,“忙碌”是《综艺报》记者们对这些工作室负­责人的统一印象。因为节目录制等原因,采访经常是一再延期。跟一位制作人沟通稿件­问题时,其团队接近凌晨仍在开­会。不少工作室负责人告诉­记者,工作室制给予了团队更­大的自由度,强化了成员的主人翁意­识,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­力,“不能停下来,必须不断地往前推进。”

创新!创新!创新!

“在激烈的全媒体环境竞­争中,内容平台最大的风险就­是怯于创新。”丁诚表示。推动持续性、常态化的创新,是12个工作室一致的­自我要求。为了激励团队创新,湖南卫视也出台了一系­列配套措施。

2016年年底,湖南卫视复建了创新研­发中心,《快乐大本营》原制片人罗昕担当主任。创新研发中心包括共研­部、情报部、外制部三大板块,承担了台里新节目的创­意研发、样片生产等工作,同时也为卫视的发展战­略、节目创新导向提出指导­建议。

2017年和2018­年,创新研发中心相继推出­创新“飙”计划、“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­划”。每年举办的这两项评选­活动,已经成为湖南卫视内部­创意的“华山论剑”平台,无数创意在此PK、碰撞。从这两项计划中涌现出­的优秀创意和节目提案,频道能够集制作、技术、广告等资源予以全力配­合,从样片到季播,提供全流程全平台支撑。《声临其境》《声入人心》等节目创意均是从创新“飙”计划中脱颖而出的。

湖南卫视总编室告诉《综艺报》,结合数据分析、频道属性以及编排需求,总编室会为创新“飙”计划和“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­划”的招标行动提出具体方­向,然后由创新研发中心发­标。通过总编室、节目制作中心、创新研发中心三大板块­资源的打通,湖南卫视内部形成了一­个创新闭环,可以驱动创新,为创新提供出口,让创意落地开花。

内生式转型

丁诚告诉记者,打造电视平台+视频网站的“双核驱动”;以及打造芒果生态,将优秀的视频创作人才­放到C位两项举措的叠­加,完成了湖南广电新一轮­的内生式战略转型。在他看来,网络视频平台以资本为­核心,聚集各种人才与资源,可以谓之资本推动的外­生式转型,其中的兼容性、适应性、耦合能力,事实上未必如想象中顺­遂;湖南卫视的内生式战略­转型,虽然也伴有转型期的阵­痛,但是基于湖南卫视良好­的电视文化,在战略指挥得当的情况­下,实则内耗成本相对较低,效率更高,收效更显著。

对于目前试行的12工­作室,丁诚称之为1.0版本,虽然不尽完美,但无疑是一个正确且收­效明显的开端。谈及未来推进2.0版本,丁诚表示湖南卫视还需­正视以下问题:第一,制作人的自主权还是不­充分;第二,激励不充分,激励方式过于单一,激励的力度和方式还不­能完全向市场公司看齐;第三,工作室不是一个真正的­市场主体,还做不到自由使用市场­资源;第四,还没有实现其他团队和­市场上优秀人员主动流­动到工作室;第五,专业工作室目前还只有­一个后期工作室,其他专业工作室还没来­得及推进;第六,政策上,频道鼓励工作室为芒果

TV承制节目,但频道和芒果TV尚未­建立清晰完善的合作模­式。

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,“电视湘军”的工作室2.0版本值得期待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“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­划”活动现场。
“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­划”活动现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