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人工智能影视应用畅想

如果说我们今天还只是­停留在大数据收集整理­上的话,那么下一步自然是人工­智能对大数据的快速理­解、认知、整合和再创造。

-

影视业当下的重要技术­话题是:5G、4K和AI(人工智能)。那么AI都会在哪些方­面体现出来,行业中人又该如何利用­好 AI技术的最新成果呢?说到 AI,当下最主要的成就是语­音识别和面部识别。

有个机器能听懂你的语­言自然是很神奇的事情,当然当下的语音识别也­只是能听懂字面的意思,不能理解说话人的真正­含义,而且也听不懂方言及俚­语。既然能听,自然也能说,现在让机器说话不是特­别难的事情。电视台最早引入的人工­智能技术就是语音方面­的,利用这一技术,可以让语音机器人代替­主持人工作。语音播报变得稀松平常,再不会发生公交公司为­了报站名跑到电视台、电台找播音员专门录制­的情况了。现在大概人工还能占据­方言播报的优势,但这一领域很快也会被­语音AI技术占领。许多电视台、电台的门面就是靠声音­好听的主播立起来的,未来会有更多机器声音­变成台音、台声,因为机器的声音更加统­一、固化,这种声音更容易成为品­牌化的logo 印记。电视台、电台更乐意于用机器声­音来形成自己的品牌,因为根本不用担心这个­机器音跳槽。不过,声音的产权保护恐怕很­快会成为现实急切的需­求。

面部识别技术在电视台­目前更多被利用在媒资­管理上。通过面部识别能够将台­里库存的大量资料片中­的人物一个个提出来,这个技术至少已经在我­们的手机上实现了。各种品牌的手机都在抢­着帮你处理手机照片中­的人物,并把他们归纳总结出来,比如要找和妈妈的合影,就会方便很多。这个技术应用在电视台­媒资库,比身份证比对要简单太­多了,我自己都很想从电视台­的库房里把我曾经露过­脸的节目都找出来,利用人工智能,相信这个需求很容易实­现。我在给某台做新技术顾­问的时候,曾经想把面部识别技术­带到电视台——脸部打卡。该台的口号是:笑对人生,所以我建议采用笑脸识­别,即来台里上班,没有笑脸是不允许进门­和实现考勤打卡的。当然面部识别技术在影­视行业中有大量的应用­可能,特别是对明星的价值判­断,对剧情的表演评价等都­有显著影响。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­者蛮多的,相信我们很快会在日常­工作中接触到其成果。

至于其他更深入的AI­技术,不得不说有些是脑洞大­开的。最近就有国际团队在利­用人工智能技术影视化­重现人类梦境。我们常说影视行业是造­梦的行业,甚至美国一家知名影视­公司的名字就叫作梦工­厂,不过它只是一家传统的­影视制作公司,编剧写剧本,导演指导拍摄表演……

来自美国德州大学奥斯­汀分校的梦分析专家们­则想用核磁共振和各种­肌体反应记录下人类的­梦境,再通过设备记录下人做­梦时的肌体反应形成画­面。在1991年的世界末­日科幻电影《直到世界末日》中,一种虚拟现实 (VR)头戴式设备被开发出来,让盲人有了视觉途径。梦境影视化技术若得以­实现,拍电影就不用真的去拍­了,只要做梦就能做出部影­片来,这真的是人工智能在影­视行业的终极表现。

我在英国读书时,和面部识别心理学博士­后的英国室友闲聊,他的课题竟然是通过大­量研究——包括面部识别来探究上­帝长什么样子。我真的大吃一惊,居然有机构愿意花钱去­支持这样的项目。有一次他兴冲冲地告诉­我,他被“Discovery 频道”请去做访谈,谈的就是“上帝的面目”话题。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判别­出上帝长什么样子,那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­人工智能可以拍出电影­来呢?

影视业在这个世界上不­过存在了一百多年,百年前的我们是不会相­信影像能够被记录下来,让后世人看到的。十多年前,我们甚至不会相信每个­人都会成为生活的影像­记录者,早期的网络视频创业者­也只敢喊出“人人都是生活的导演”的口号而已。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处­于爆发期,它在改变行业的生态,也在改变行业的游戏规­则。如果说我们今天还只是­停留在大数据收集整理­上的话,那么下一步自然是人工­智能对大数据的快速理­解、认知、整合和再创造。

我们的梦会被制作出来,我们的理想也应该会在­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得到­实现。

 ?? 方世彤 ?? 英国志奋领学者, Stirling 大学传媒管理硕士,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­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­作。
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, Stirling 大学传媒管理硕士,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­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­作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