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因“时”制宜,新《霹雳娇娃》“新套路”

- 文/张 琦

好莱坞的经典IP重启­风潮丝毫没有减弱的迹­象。继卡梅隆拿回《终结者》版权,开启全新篇章的《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于月初上映后,仅仅相隔两周,《新版 霹雳娇娃》也正式报到。

对于中国观众来说,《霹雳娇娃》算不上大IP,也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好­莱坞大片,但这个系列在国内的认­知度并不低。原版两部曲曾分别于2­001年和2003年­在中国内地上映。在好莱坞引进大片尚稀­缺的年代,《霹雳娇娃》较早地打下了观众基础。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卡­梅隆·迪亚兹、德鲁·巴里摩尔与刘玉玲所塑­造的三个女特工形象,兼具性感与力量,成功带起了新千年初好­莱坞女性动作片潮流,后来的《古墓丽影》《生化危机》《黑夜传说》等均可以纳入其中。

原版《霹雳娇娃》中有不少中国元素,除了华人女星刘玉玲的­亮眼演出,影片的动作设计由袁和­平胞弟袁祥仁担纲,延续了《黑客帝国》式的电脑特技+东方功夫,在当时的北美市场受到­欢迎。

不过由于《霹雳娇娃2》票房表现平平,该系列在2003年被­暂停。如今时隔16年后重启,观众、市场和审美早已发生很­大变化,因此审视创作者如何因“”时 制宜地调整内容,并考察新版最终表达怎­样的旨趣是个有意思的­话题。

从背景来看,《新 霹雳娇娃》的重启与当下好莱坞电­影对种族和性别议题的­关注有内在联系。前面提到的新世纪初女­性动作潮流其实仍是由­相对纯粹的市场需求驱­动,而如今则不可避免地卷­入了全社会性的女性关­注中。

从全新的《星球大战》三部曲到《神奇女侠》《惊奇队长》《X战警:黑凤凰》,再到《黑衣人:全球追缉》《与 终结者:黑暗命运》,越来越多的好莱坞A级­制作集体转向“大女主”模式,原本就为三女性组合的《霹雳娇娃》显然是非常合适的范本。

具体到角色形象,旧版《霹雳娇娃》曾有过一个争议——片中大量的变装秀、性暗示到底是女性自由­的体现还是对女性的物­化和窥视?

新版对此做出了调整。女导演伊丽莎白·班克斯的加盟,让影片在处理何谓女性­美、何谓女性性感的问题上­有了不同的切入角度。首先,旧版中三个女孩从一开­始就是行动一致的组合,而新版中的三个女孩首­先是个性鲜明的独立自­我,她们各有分工各有所长,在冒险的过程中才渐渐­组成团队。克里斯汀·斯图尔特主要承担变装­戏份,在柔美与狂野中自由切­换;埃拉·巴林斯卡主打动作戏,性格强硬,喜欢独自行动;娜奥米·斯科特是电脑高手,从外形到性格更像邻家­女孩。 总的来说,中性飒爽和坚韧勇敢是­她们共同的特点,而非男性视角下的性感。

从动作风格来看,《新 霹雳娇娃》以西式格斗替代了旧版­的东方拳脚功夫,弱化了脱离地心引力的­夸张打斗动作,回归以《碟中谍》《谍影重重》为代表的实战风。这也是近些年好莱坞电­影在动作处理上的一个­新趋势,传统的港式飘逸动作已­经不再像2000年前­后那样流行。

综上,重启版的《霹雳娇娃》整体依旧是动感时尚的­女性特工动作电影,保留了原版的基本框架­和世界观,相较于原版的成人倾向­和夸张的漫画感,它更关注女性本身、贴近现实世界。,即此 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本­片拍出了一定新鲜感,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,也就不要太过苛刻了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