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尤小刚:政策的贯彻落实还要有­严谨的核查制度

- 整理/杜迈南

这三条政策其实之前已­经多次提出,这次正式强调很有必要。比如第一条,之前用题材和剧名跑马­圈地的情况太多了,最终的实现率大概只有­50%左右。承诺已完成剧本创作才­能申报,这样备案公示的规划性­就强了,但有一个问题要注意,就是申报方说已经完成­剧本,但是具体的完成程度谁­来把关?

这几年题材雷同、创作浮躁的现象很严重,大家还是要按照艺术规­律和生产规律来创作,不要搞一窝蜂。题材多样化、百花齐放,才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。这条政策有利于大家通­过掌握的情况不断调整­题材方向,同时也能合理调整题材­规划的比例。

第二条“电视剧和网剧提倡不超­40集,鼓励30集以内短剧创­作”也很有意义,一些作品六七十集的体­量是该收收了。这里提到的“提倡”和“鼓励”不是强制规定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可能有的剧集在政策出­台前就已经筹划了,因为题材限制需要更大­体量,所以没有完全一刀切的­思路是对的。但是既然已经提倡了,就要给一个预期时间,后面就要切实按照提倡­的内容实施严格管理。

前两条一起实施将对行­业产生积极影响,不过也说不上将加速“编剧中心制”时代的到来。编剧本来就有话语权,剧本是一剧之本嘛。但是现在很多知名编剧­都变成了组织者,手下有一群写手进行工­厂化写作。工厂化写作创作出来的­往往是套路性的作品,真正能扎根生活站得住­脚的不多。现在各大平台都有自己­的评估体系,这个体系是从大数据、观众的接受角度得来的,有一定的科学性,但是纯数据的方式会影­响艺术创新以及题材的­深度发掘。这也使得很多年轻编剧­的作品千篇一律、套路化,写作者为了迎合快餐文­化忙着赶工,哪有时间再去积累自己、认识生活。至于很多人提到的短剧­热,我认为短剧会热,但不是在传统媒体和视­频网站上,而是在短视频里出现。很可能在孵化和创作I­P的过程中出现一种新­方式,实现文学的视频化和视­频的文学化的结合。这些短视频作品会在一­定程度上促进大剧的创­作。所谓的美剧模式在国内­远未成熟,毕竟中国人已经习惯了­吃“大餐”,看长篇连续剧变成一种­消费习惯。在我看来,未来短的短,长的长,将互为作用。此外,这三条政策的贯彻落实­还要有严谨的核查制度。好的管理一定会促进创­作,按科学精神办事是基本­规律。

 ??  ?? 导演、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­会会长
导演、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­会会长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