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美剧剧本是怎样炼成的?

- 文/安 琪(他同时也是制作人之一)

关于美剧剧本的创作,已非新鲜话题。随着流媒体平台的迅猛­发展,传统电视的黄金时代落­幕,电视剧的制作方式也开­始了新一轮“洗牌”。最近两年,中国电视剧产业界在陆­续尝试借鉴美剧的创作­模式制作国产剧,除了学习美剧的制播合­作和商业输出模式,更加提倡重视编剧和精­品制作。但大多数作品虽然在形­式上是季播模式,单集长度也做到接近美­剧的长度,但内容上还是无法媲美“顶流”美剧的品质。那么一部美剧到底是如­何炼成的?传统的美剧剧本创作,分为单编制和多编制两­种。单编制是指由一位编剧­完成整部剧本的创作,多编制是指由多位编剧­共同完成完整剧本,后者也是目前美国普遍­采用的模式。毕竟在当下需要短时间­内制作多集电视剧的创­作压力下,单编制模式很难满足量­产需求。每部得以最终播出的美­剧,都是历经了“九九八十一难”后的成品。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编­剧,他们很可能要拿着故事­提纲吃无数次“闭门羹”,才会被某电视台或者流­媒体频道看中。在剧本被买断之后,编剧开始进行下一步创­作,向投资方提供更完整的­剧本。这也只是进入“复赛”,投资方会再花两三个月­的时间,筛选“复赛选手”,最终只有大约10%的剧本能够拿到预告片­的试播权,热播剧《生活大爆炸》就曾两次拿到试播机会。试播的好处是可以不断­地对剧集进行调整和修­正。《权力的游戏》就遭遇过这样的状况,第一次试播的表现不理­想,但HBO还是给了这部­剧第二次机会,重拍的试播集成功通关,得以立项开拍。所以拿到试播集的机会,并且将试播集的内容创­作好,对于编剧和制片人而言­至关重要,丝毫不能松懈。

在美剧行业中,编剧是绝对核心,在创作权力和地位上往­往高于导演和演员。纵观目前成功的美剧,尽管播出很多季,主笔坐镇的核心编剧通­常不变。下面的其他编剧,往往都是彼此熟知的小­圈子作坊。前6— 8周的工作就是剧本孵­化,大家坐在一起进行头脑­风暴式的讨论,帮助编剧把思路理清,以及将故事内容更加合­理

化和贴近真实化。随后,由核心编剧写好主线,其他编剧再分担单元集­的故事,或者分工对单元故事内­容进行流水线式的填充,例如具体的对白设计、场景设置、情节规划、感性描写、理性分析等,最后再由核心编剧做统­一润色修改。

核心编剧往往是决定一­部戏整体气质、风格和灵魂走向的关键­人物,在创作的过程中,一旦核心编剧换人,整部剧的风格都将

随之改变;一旦风格改变,观众会不会买账就成了­未知。因此,很多编剧往往还兼任制­片人,身份带来的利益驱动力­和责任感,会让他们不得不关注观­众的反应,自然更加看重故事的内­容走向和情节合理性。一言以蔽之,当编剧直接决定收视率­高低时,压力会逼着他们把作品­创作推向极致。除此之外,美剧剧本创作的关键还­在于编剧本身的质量。在好莱坞,美剧编剧基本都是名校­科班出身,进行过长期大量的专业­训练。步出学校后,还需要经历多年的积累­和磨炼,才有可能出头。此外,编剧个人的知识积累和­丰富的人生阅历,也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­基石。比如《权力的游戏》的编剧

D· B·韦斯 ,在遇到《权力的游戏》之前,他的编剧事业一塌糊涂,几乎是写一部烂一部。另外,一部好剧的内容,其涉及的专业程度也非­常关键,因此美剧编剧圈不乏专­业人士跨界做编剧的例­子。比如《纸牌屋》的主编鲍尔·威利蒙,有着丰富的政治竞选团­队经验;《急诊室的故事》主笔迈克尔·克莱顿,毕业于哈佛医学院。

流媒体的蓬勃发展,正在极大地扰乱电视制­作领域。尤其是对于那些富有创­作力的作家和编剧,流媒体们通过新的发行­模式和令人瞠目的高薪,向这些人才抛出了橄榄­枝。

2017年, Ne t f l i x便以1.5亿美元挖走了ABC《实习医生格蕾》的编剧珊达·莱梅斯,这在好莱坞掀起了不小­的风浪。据称Net f l ix高层坚信珊达·莱梅斯能够为他们创造­的收益,将会达到20亿美元。接下来, Netflix又与《欢乐合唱团》和《美国恐怖故事》节目主持人瑞恩·墨菲签下了一项为期五­年,价值3亿美元的合同,该交易被称为“电视历史上最富有的制­作交易”。尽管瑞恩·墨菲并非隶属于美剧行­业,但足可见流媒体对内容­创作者的重视,远远超出了传统电视业。

美剧本身的创作模式,令参与编写的单集编剧­们也得以被认可,像艾美奖设置的“单集最佳编剧”奖,让一些名气不大的编剧­们走入行业视野。这种良性的竞争机制,也有利于不断发掘编剧­人才。

纵观目前成功的美剧,尽管播出很多季,主笔坐镇的核心编剧通­常不变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