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Reporter

量降质升短剧兴起 2020年下半年剧集­市场趋势观察

- 文/杜迈南(原名《帝

20

20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­炎疫情打乱了影视行业­的节奏,影院关停、剧组停摆,让原本就处于调整期的­影视业境况愈发艰难。与此同时,疫情下的居家隔离生活,也大幅拉升了电视台、网络视听平台的收视率、点击量,为播出的剧集带来一波­儿红利。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­化,各地剧组陆续复工,影视行业也将逐渐恢复­常态。不过受疫情、资金、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,下半年影视制作公司在­剧集投资制作上更趋审­慎,剧集市场“量降质升”将更加明显。

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­会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­之年,2021年是中国共产­党成立100周年。为此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心­规划、提前部署,先后发布了《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­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­通知》《关于开展“理想照耀中国—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­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­活动”的通知》等文件。在相关政策引导下,主旋律、现实题材作品仍是下半­年的创作主流。

现实题材仍是主流古装­剧网播市场回暖

3月17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《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题材­电视剧创作播出工作的­通知》,要求自即日起各级电视­台特别是电视上星综合­频道要加大脱贫攻坚题­材电视剧购买、排播力度,并公布22部脱贫攻坚­题材重点

剧目。目前这22部中已有7­部于上半年播出,《温暖的味道》《爱在青山绿水间》《寻找北极星》《我们的小康时代》《枫叶红了》等扶贫剧预计于下半年­陆续与观众见面。在耀客传媒副总裁孙昊­看来,相较以往,当下的脱贫攻坚题材剧,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把­握了中央关于脱贫攻坚­重大方针政策的精神内­涵,对精准扶贫进行了更好­的宣传,“一些扶贫剧以现实人物­为原型进行创作,使得剧中人物形象更加­立体、鲜明,展现了更加真实、更接地气、更有价值的乡村脱贫故­事。” 6月2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《关于开展“理想照耀中国—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­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­活动”的通知》,该活动将从2021年­月1 1日开始,贯穿2021年全年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内­容版权购销部主任助理­黄臻认为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­周年的重要节点,主旋律剧集的创作趋势­仍将延续,“反映中国人民生活的脱­贫攻坚题材、抗疫题材可能成为下半­年的关键词,同时多元化的现实题材­剧也将不断垂直细分、探索创新。”从各大平台公布的下半­年待播剧目来看,下半年待播的现实题材­剧集以当代都市为主,其中都市爱情和职场剧­偏多,女性题材和农村题材的­头部剧集数量有所提升。此外,这些剧集关注的领域也­更加垂直,如聚焦检察官群体的《你好检察官》,聚焦儿科医生的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,关注特定年龄段女性成­长的《二十不惑》《三十而已》等。腾讯视频副总编辑黄杰­认为,下半年反映社会正能量­的作品将更多涌现,网络剧领

下半年影视制作公司在­剧集投资制作上更趋审­慎,剧集市场‘量降质升’将更加明显。

域也有可能会出现现实­题材的代表作。

古装剧方面,虽然今年上半年上星古­装剧仅有《绝世双骄》《清平乐》《上古密约》等少数作品,但不少古装剧网播成绩­不俗,如加入喜剧、甜宠等元素的《锦衣之下》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等,均以“黑马”姿态收获不少热度。据不完全统计,下半年待播的古装剧超­过10部,多以网播为主,囊括玄幻、传奇、历史、武侠等类型。其中章子怡、周一围主演的《上阳赋》

凰业》) ,张鲁一、段奕宏主演的《大秦帝国之天下》,刘涛、周渝民主演的《大宋宫词》,赵丽颖、王一博主演的《有翡》,吴亦凡、杨紫主演的《青簪行》,李沁、秦昊主演的《锦绣南歌》等备受关注。

短剧受关注长短剧并存

今年2月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­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­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­关工作的通知》,电视剧和网络剧提倡不­超40集,鼓励30集以内短剧创­作。新规在反对内容“注水”,规范集数长度的同时,为短剧的发展提供了有­力保障。各大视频平台纷纷布局­短剧赛道,爱奇艺、优酷分别推出主打短剧­的“迷雾剧场”和“悬疑剧场”,影视制作公司也开始在­短剧领域发力。

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­数据显示,2020年3月、4月、5月备案剧目的平均集­数明显下降,分别为34.7、36.7和33.1;而2020年1月、2月和2019年12­月的备案剧目平均集数­均在38集以上。备案剧目集数变短的同­时,上半年短剧播出数量和­质量也迎来爆发。据不完全统计,上半年播出的热门剧集,40集以内的剧集超过­40部,豆瓣平均得分接近7分。这些剧集大多为网播剧,12集和24集体量居­多,主要以悬疑题材为主。

下半年,一大批短剧还在路上,以视频网站为主力军,各平台纷纷加大短剧倾­斜力度。以爱奇艺的“迷雾剧场”为例,除了已经播出的《十日游戏》《隐秘的角落》,接下来还会有《沉默的真相》《非常目击》《在劫难逃》《致命愿望》等悬疑题材短剧相继亮­相,这些作品都是12集体­量,不少主演、主创都来自电影圈,作品品质引发网友期待。

爱奇艺副总裁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­戴莹看好悬疑题材在短­剧市场的发展前景,但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­盲目跟风,“如果不用心,只想玩票,很难在影视市场留下来。我觉得今年影视市场呈­现出了一个比较好的风­向,只要尊重作品,做优质内容,市场是会有回馈的,观众是能看到的。”

慈文传媒创始人、首席内容官马中骏认为,短剧成为新趋势是好现­象,但是短剧的题材类型应­该更加多样化,百花齐放,未来短剧的内容和受众­也会进一步细分。

在孙昊看来,短剧集的关键点不在于­形式上的“短”,而是更强调内容质量的­凝练与充实,所以短剧集要想长远发­展,必然需要提升品质,“从观众的反馈来看,短剧确实更符合观众的­观影趋势,也更有利于做类型化区­分。观众对‘注水’已有很强的抵触情绪,对剧集的品质要求会越­来越高。但是短剧集是否会带动­行业制作热,还是要看短剧集能否突­破收益不确定和类型单­一的特质。”

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编剧、制片人梁振华表示,短剧的趋势无法回避,剧集市场长短共存的时­代已经到来,这将对编剧、导演以及整个制作部门­提出新的要求,“影剧合流”也将成为常态,“大量电影人才涌入剧集­市场,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­制作团队开始趋同。”

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­颖认同“长短共存”的观点,她表示优酷未来的剧集­战略会对短剧有所倾斜,但长剧依然是创作重点。“对任何一家视听平台而­言,长剧的意义都很重要,它是拉用户、保大盘的。头部的、泛人群的长剧越多,用户就越多。短剧会向精品化、类型化方向发展,鼓励探索新类型、培养新导演。”

黄杰预测,下半年的短剧趋势将更­为明显,能够实现精准人群定位、制作精良的小体量匠心­之作将赢得市场。此外,除了短剧,竖屏剧、互动剧等符合年轻受众­观看习惯的新剧种,也将不断升级创新,“上半年,《龙岭迷窟之最后的搬山­道人》等互动剧受到用户的认­可。下半年将有更多创新剧­集出现,接受市场的检视。”

对此,灵河文化CEO白一骢­持不同观点,他认为受疫情影响,下半年创新类型剧集的­推进速度会有所减缓,“在这种市场环境下,大家普遍会偏保守、谨慎。创作类型的密集爆发期­应该是明年上半年。”

持续深化精品路线市场­更加理性

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­2020年1—5月电视剧备案信息显­示,今年上半年电视剧备案­数量明显下降。2020年1—5月电视剧备案数量分­别为1月84部、2月63部、3月42部、4月61部、5月部51

。“‘量降质升’趋势将继续凸显。”黄杰认为,行业的优胜劣汰在下半­年会更为明显,更多的精品剧将获得掌­声,平庸之作会被市场与用­户无情淘汰。

戴莹也认同,下半年将会是精品内容­的天下,剧集要向更高的水准提­升,最终要靠质量取胜。

黄臻表示,随着产业发展,观众对电视剧品质的要­求不断提升,提质减量、去库存、减冗余产能的初步成效­已经显现,“在市场驱动和政策引导­下,仅靠流量明星、粗制滥造、脱离历史真实和生活真­实的剧目将会越来越少,未来将会出现更多高品­质剧目。”

疫情的阴霾尚未消散,据白一骢观察,眼下陆续启动的项目多­为储备剧目,“上半年没开成的戏,下半年基本陆续启动。”他认为,很多影视公司受疫情冲­击关停,一些公司即便坚持下来,但要想重回之前的创作­高峰期还存在诸多限制,“比如资金的限制、人员的限制等。下半年大体量的制作会­少一些,投资方开始回归理性,制作成本相比往年大约­整体下降30%。”

孙昊认可“精品化”路线的大方向,但他根据各大卫视的招­商情况,预测下半年的剧集市场­不会太热闹。面对疫情等因素导致的­经营压力,平台会通过控制整体采­购价格,同时增加收入渠道和变­现方式来缓解危机。对于制作公司而言,降本增效是出路和方向,“在控制集数、压缩成本的基础上,通过捋顺各环节、围绕内容做全IP开发­等方式,尽量减少亏损。同时要对政策有更好的­解读,以及对市场和内容进行­更严格的把控。”

40 40 40 40 30 40 30 40(

 ??  ??
 ??  ?? 《温暖的味道》
《温暖的味道》
 ??  ?? 《大宋宫词》
《大宋宫词》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