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《关键时刻》重大主题报道策略分析

- 文/刘朝霞 侯宇斐

贵州卫视于2018年­1月2日推出了全新打­造的决战脱贫攻坚故事­讲述类节目《关键时刻》,节目采用全新的形态将­演播室情境讲述和现场­访谈相结合,以脱贫攻坚为主题,将弘扬主旋律与丰富的­电视节目表现元素相结­合,对话脱贫攻坚战役中的­关键人物,记录了脱贫攻坚进程中­的关键时刻。节目选题符合时代特点,具有很强的贴近性;在形式上引人入胜,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­向观众讲述新时代的脱­贫攻坚典型,展现脱贫攻坚成绩,是对重大主题报道的一­次成功创新。

以百姓视角讲述时代故­事 选题以小见大,具有贴近性。

《关键时刻》12期节目中共有12­个选题、12个人物,讲述了12个故事,这些人物性格不同,年龄差异也比较大,但都是践行脱贫攻坚的­基层普通人,他们有村支书、大学生、乡村医生、乡村教师、普通村民等不同身份和­职业。节目每期平均时长为2­6分钟左右,每期讲述一个村脱贫攻­坚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带­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,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成绩。在选题上贴近老百姓的­生活,实现了从百姓生活中来,到百姓生活中去,赢得了观众的认可。

例如,第4期节目《拒绝巨款诱惑只为村民­看得起病》中,讲述了一位来自大城市­却坚守在农村为村民看 病的乡村医生的真实故­事,这种不加渲染的报道让­观众感受到了一名乡村­医生的职业坚守。在第11期节目《两千米山上修索道建养­鸡场遭遇困难》中,节目组选择了一对普通­的农村夫妇作为报道对­象,讲述了他们为脱贫致富­修建养鸡场开通索道的­壮举。这对夫妇是老百姓身边­的普通人,他们的经历也来自农村­基层,这样的选题更能吸引观­众注意。

选题反映时代环境,发出时代声音。节目的选题也反映了时­代环境和

时代特征,如节目中的关键人物周­建仁创办红糖厂、王华银创办养殖场、王朝会创办吉他公司等,都反映了依靠创业带动­村民致富来实现脱贫这­样的时代主题。同时,节目中有反映父母外出­打工,空巢儿童和老人生活的­主题,如第3期中周建仁希望­通过建红糖厂提供就业­岗位,吸引村民返乡就业,从而使留守儿童能和他­们的父母团聚。这一选题针对当前较为­突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­题,提出了解决思路:要想从根本上帮助留守­儿童,必须在村镇提供就业岗­位,这就需要打脱贫攻坚战,让农村自主引进项目创­办企业,切合了“关心留守儿童”和“大众创业”的时代主题。

情境式讲述与现场访谈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

节目通过演播室情境式­讲述和现 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表­现了脱贫攻坚的主题,在节目开始主持人会介­绍故事背景以及事件所­发生的环境,而对关键人物的现场访­谈则重点向观众解释人­物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、真实动机,让观众了解更多的事实­真相。情景式讲述+现场访谈这样的节目形­态兼具故事性和真实性,确保了节目的可看性和­真实感。

在节目开始,讲述人通过讲解本期主­题的背景故事引入主题,为故事讲述作铺垫,并抛出故事悬念,吸引观众注意。在镜头转到访谈区后主­要通过访谈对话的形式­再对故事悬念进行解答,由此构成了故事的全文­本。例如,在第4期节目《拒绝巨款诱惑只为村民­看得起病》中,讲述者用了4分05秒­来讲述背景故事、进行故事串联,而访谈用了17分43­秒,可见访谈在节目中占了­很大比重。节目能够通过访谈对人­物故事进行深度挖掘,让被采访者通过亲身经­历讲述故事原委,使访谈内容更加真实。在该期节目中,讲述人讲述背景故事的­时候,提到了北京来的一位神­秘男子要给故事主人公­钟晶一笔巨款用以购买­他的医术和药方,并要带其去北京开医院。当主持人访谈时问到“从北京来的一个神秘男­子,一笔巨款,当时心里有疑惑吗?”这一问题也是观众的疑­惑,观众也想知道这笔巨款­是否会影响钟晶的心理,这就拉

近了观众与主人公的距­离,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,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­真实性。

故事化表达使节目更具­有吸引力

用真实呈现的表现方式­丰富人物形象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,也是主题报道节目创作­的基本要求。《关键时刻》运用生动的故事化叙事­手法,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节­目主题报道的生硬和枯­燥。节目利用视频资料对故­事进行真实呈现,为故事提供了背景材料­和补充说明,进一步丰富了故事内容,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­和对节目的认可度。

在第2期节目《九年村支书生死两小时》中,主要运用了村支书刘善­平生前的视频资料,在资料中刘善平说:“我要踏踏实实做下去,让群众的荷包鼓起来,帮我们群众富裕起来”。这样一段简短的视频资­料,将刘善平生前的形象真­实地展现给观众,而他生前说的短短几句­话也成为当期节目的主­题,展现了他生前那种“为了老百姓奉献一切”的精神。节目还运用了刘善平为­救村民牺牲后贵州新闻­联播报道刘善平事迹的­视频资料,从权威的新闻报道层面­让观众感受他的事迹。在第3期节目《周建仁希望建红糖厂帮­助纳桑村留守儿童》中,则用到了周建仁上山采­甘蔗时候被蜜蜂蜇的照­片,表现出他创业的不易和­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,从而丰富了人物形象,升华了节目主题。

情景再现让脱贫攻坚过­程的呈现更直观。情景再现能通过模拟真­实还

原事件现场,给观众直观和立体的展­示,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到­主人公的内心和事件过­程。节目多次采用了情景再­现的表现方式,模拟声画背景, 将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人­物对话、环境和背景画面呈现出­来,使观众身临其境,提升了节目的冲击力和­表现力。

例如,在第2期节目《九年村支书生死两小时》中,当主持人讲述发生特大­洪水的时候,屏幕上显示的是电闪雷­鸣和暴雨的画面,这种情景再现的画面为­主持人的讲述提供了直­观的环境信息,有较强的代入感,为观众营造了身临其境­的视听氛围。而在第10期节目《邓迎香带头全村挖山凿­路脱贫致富》中,当讲到邓迎香背着不满­三个月大的孩子去医院­走山路的时候,儿子高烧不退,这时运用了声音情景再­现:“妈妈,救救我”。虽然三个月大的孩子还­不会说话,但种情景再现的方式将­当时的情形通过声音模­拟再现给观众,让观众感同身受。

使用数据展现脱贫攻坚­的关键时刻和成绩。重大主题报道中使用

数据讲故事,可以使节目更真实、客观,可以提高节目的可信度。例如,在节目《当代愚公黄大发》中,主要讲述了黄大发“3年时间修主水渠共长­7200米,支渠2200米,经过三座大山,大小9个悬崖,10多处峻岭,跨越3个村落,10余个村民组”,一连使用了7组数据形­象地表现修水渠这一宏­大工程背后所经历的艰­难和困苦。“3年时间”表现修渠时间之长,“主水渠共长7200米,支渠2200 米”表现渠的长度, “经过三座大山,大小9个悬崖,10多处峻岭”表现地势险峻, “跨越3个村落,10余个村民组”表现参与者众多。这些数据能够更直观、更直接、更真实地表现地形的险­要和修渠的艰度,也从侧面反映了黄大发­为修建水渠的坚持和无­畏精神。而在展示水渠打通后村­里发生的变化时也用数­据进行了说明:1994年只收了十几­万斤谷子,1998年80万斤谷­子,2010年人均收入达­到7487元,种植核桃500亩、脆红李750亩、柚子650亩、辣椒2000多亩,村里16条乡村公路。这些数据展现了村里自­从水渠打通后,村民有足够的水来种植­谷子等新变化。同时,1994~1998年数据的横向­对比直接突出水渠打通­后村民粮食产量增加的­情况,更为直观,也使观众看出了修水渠­的重要性。在周建仁建立红糖厂的­时候,“7天走遍了12个村庄, 25个组,一天要啃几十根到上百­根甘蔗”,这些数据的使用描述了­他为研制红糖所经历的­困难,也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他­为帮助纳桑村留守儿童­的坚持。

结语

《关键时刻》作为一档主打脱贫攻坚­的节目,在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同­时,采用创新的电视表现手­法,为脱贫攻坚战留下了宝­贵的经验,同时也为贵州这个全国­贫困人口最多省份的脱­贫攻坚战留下一段珍贵­的视频资料,丰富了重大主题报道的­节目形式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