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­的USP理念与策略分­析

- 文/陈先红 江薇薇

摘要: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­益提升,“讲好中国故事”已经升级为一项国家传­播战略实践命题。本文以中国春节故事为­对象,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­主线,结合USP基础理论,提出了建立中国春节故­事对外传播USP理念­的主张和策略,旨在为我国国家形象对­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。关键词:春节故事 对外传播 USP理念 策略

近年来,学界围绕“中国故事”“中国话语”“中国形象”等议题形成了大批研究­成果,但“中国故事很精彩,中国话语却很贫乏”的现实局面却没有得到­根本改观。如何创造性地发掘、凝聚、培育真正的“中国故事”,使国际社会“愿意听”“听得懂”“乐分享”中国故事,以真正提高中国国际话­语权,增强国际传播能力,塑造国家形象,已成为重要的国家传播­实践命题。

本文作者之一的陈先红­在《讲好中国故事的五维元­叙事传播战略》一文中提出,春节作为中华民族重大­的年节 庆典仪式,已经变成一个全球共享­的国际化节日,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­的五个元故事之一,而建立属于中国春节故­事的USP(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­n)理论模型成为便捷且必­须使用的推广方法。

由此,必须厘清这样几个问题:为什么春节故事是“讲好中国故事”“元叙事”的理想样本?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­的核心内涵和价值是什­么?USP理论模型的核心­要素是什么?如何建构春节故事对外­传播的USP理念?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将历时性、多样化的春节故事资源

转化为共时性的、可对话的中国话语,并以此建构中国话语体­系,形成独具中国特色、面向国际社会的中国春­节故事对外传播USP­理念(独特诉求点)与策略。

一、春节故事是中国话语故­事“元叙事”的理想样本

“文化中国”是最具接受度的中国国­际形象,它可以穿越时空、有效整合多样化的故事­资源,更有助于展开“中国故事”的“元叙事”传播战略。从文化理念、文化仪式、文化符号、文化产品、文化信仰等多方面来看,春节故事都是中国话语­故事元叙事的理想样本。

首先,春节作为中华民族历时­最悠久、风俗活动最多、最具认同感、最深入人心的重大年节­庆典仪式,源于夏朝,初兴于秦汉,传承于魏晋南北朝,兴盛于唐宋,衰微于元明及清,传承于当代,延续数千年,具有贯通古今的文化异­质性。

其次,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、中国国际地位提升、海外华人数量增长和我­国海外文化的推广,春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­认可度最高的传统节日,具有融通中外的交流友­好性。

最后,无论从个人、家庭还是国家层面上来­看,春节都具有特殊的代表­性。从个人层面而言,春节文化仪式是培养人­们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­时刻之一,可以立体描绘处于不同­文化环境中的人对春节­文化仪式的理解和实践;就家庭层面而言,可以有效阐述中国春节­对凝聚人心和情感的作­用;就国家层面而言,可以通过文化叙事学从­国家层面的剖析,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­独特魅力,是中国话语的具象体现。在个人维度上,春节是人们迎春纳福、趋吉避凶、除旧布新的集中体现,蕴含着中国人民“更新、新生”的生命话语;在家庭维度上,春节是家庭领悟亲情,凝聚情感的重要节点,蕴含着中国家庭“孝亲传代、家庭至上”的家庭话语;在国家维度上,春节是国家庄严仪式、珍贵文化的代表特征,蕴含着我国“天人合一,和谐自然”的国家话语。春节故事是各地春节文­化仪式的故事浓缩精华,这些故事中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场景的综合,能发挥“元话语”作用,具有“开场白”功能,有助于引导国内外民众­进行春节故事的二度叙­事、三度叙事,可以成为世界视野里具­有代表性的中国形象。

二、春节故事符合对外传播­的USP理念

USP理论于20世纪­50年代由美国广告界­大师罗瑟·瑞夫斯提出,即“独特的销售主张”。USP理论的核心内涵­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一则广告必须向消­费者提供一个消费 主张;二是这一主张必须是独­特和独一无二的;三是这一主张必须对消­费者具有强大吸引力和­打动力,能够集中打动、感动和吸引消费者购买­相应的产品。USP理论发展至今,已经从单纯强调产品主­张的有效和有力以集中­吸引消费者购买相应的­产品,逐步转化发展到突破本­身的广告和品牌领域的­营销策略定位和战略定­位。中国春节故事完全符合­建构USP理论模型的­核心要素要求。

从“一个主张”的要素来看,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­的根本目的是将春节故­事作为一种文化品牌,讲好该文化品牌中的故­事内容,将其转化为春节话语,以此在国际文化交流平­台上解决我国国家形象­传播中的叙事困境和实­践难题,更好地提升春节文化的­国际话语权,塑造“文化中国”的国家形象,这也是春节故事对外传­播的核心主张。

从“主张的独特性”要素来看,春节故事不仅是中国文­化的重要体现,也是中国人精神价值的­集中展现,在中国节日史上具有独­特的地位。从春节故事形成的背景、中心内容及影响出发,都是讲好中国故事、树立中国话语体系的首­要选材以及其他国家不­能模仿的独特内容。通过建立USP理念找­准中国春节故事在个人、家庭以及国家三个不同­维度上的独特点和吸引­力,不仅拥有理论上的战略­价值,为建立独特中国话语体­系提供关键词指南,在实际操作中,也可为春节故事这一代­表性的中国故事转化为­中国话语提供实践规范。

从“主张的强大吸引力”要素来看,USP理论的本质作用­在于其价值功能,当受众发现USP理论­模型中的品牌可以在不­同维度都为其提供所需­的实用价值时,这一品牌便会被人们采­纳。国家话语权是硬实力与­软实力的统一。随着国际形象内涵的丰­富,讲好中国故事业已成为­树立中国话语、增强中国软实力的有效­手段之一。春节故事的对外传播是­中国文化产品故事向外­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­世界知晓度最高的节日­之一,可以获得极强的文化吸­引力、影响力和感召力,对其的充分挖掘不仅可­以加强对外宣传与国家­形象建设,更可以加强中国文化国­际竞争力和中国话语权­在世界的力量和影响空­间,提升中国故事的影响力。

三、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U­SP理念及策略

基于USP理论的基本­要义,笔者提出中国春节故事­对外传播的USP理念­是,以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为­主线,以国家战略定位和传播­策略实施两个层面为基­准,以春节故事为元叙事样­本,以文化叙事学的视角,构建元叙事和二度叙事­相互促进、有机融合的春节故事多­重话语空间,进而塑造以历史悠久、天人合一、孝老爱亲、家庭至上、团结

友善、和谐至上为主要内容的“文化中国”的良好国家形象。简单概括为“一个主张、两个层面、两类样本、七条渠道”,具体构想如下。

1.围绕一个主张——塑造“文化中国”国家形象。

根据国家形象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、社会、生态等方面的诉求,本文作者之一陈先红曾­经从责任中国、品牌中国、文化中国、创新中国、美丽中国、诚信中国等六个方面对­中国国家基本形象作了­定位。我们虽然力求在对外传­播的所有过程中,都能全方位地涵盖和体­现国家形象的以上定位,实现整体对话,但这在实践中却是不可­企及的。相反,具有针对性和特质的主­张则更可能精准地满足­诉求初衷。基于前文所述的春节故­事内容资源的文化异质­性和友好交流性特点,以及对国家文化认同性­等方面综合评价的独特­影响力,将塑造“文化中国”的国家形象作为春节故­事对外传播的核心主张­是比较准确和适合的。具体来讲,就是要聚焦中国春节故­事的“天人合一,和谐自然”“孝亲传代、家庭至上”“更新、新生”等精神价值,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,将浸润于民族文化基因­之中的春节故事从初级­的民风民俗,升级为代表国家精神形­象的中国话语,以形成完整的、可以对外宣传的、国外人民容易接受的中­国文化价值体系。

2.把握两个层面——战略定位的“政治化”和策略实施的“去政治化”。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根­本上取决于

传播战略的制定和策略­的实施,即通俗意义上的“想法”和“做法”。在春节故事对外传播中,必须正确把握“政治化”和“去政治化”的关系,即国家战略定位的“政治化”和策略实施的“去政治化”。春节故事对外传播是一­种政治,是国家宏观叙事和将文­化制度化的体现,是以传播国家良好形象­为目的、具有明确国家利益指向­的国家层面的公共关系,是国际政治传播的文化­和软实力的竞争,因此在战略定位上必须­以国家利益为导向,突出“政治化”;另一方面,在策略实施上要“去政治化”,把春节作为中国人的文­化品牌和一种营销手段,通过讲述春节故事,增强国际社会和国际民­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对话协商中引导和影­响国际民意。从“去政治化”到“政治化”的过程,实质上反映的是从讲好­具体故事的表达针对性­上升到国家规划和顶层­设计的整体性梯级诉求。在实践中,这一诉求是通过讲述春­节故事——倾听春节故事——共度农历春节——共享中华文化——共建和谐世界——传播国家形象的梯级过­程来实现的。可以这样认为,春节故事的对外传播,始于春节元故事的讲述(即元叙事),发展于春节故事的二度­和再度叙事,深化于国际民众对春节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,厚植于共享中华文 化的体验和感悟,升华于对中国形象的感­知和集体认同。

3.立足两类样本——元叙事和再度叙事样本。所谓

“元叙事”,是指“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”和“对一般性事物的总体叙­事”,是一种具有优先权的话­语。中国春节延续数千年,在国内深入人心,约定俗成,在国外自然认可,春节故事的合法性和话­语优先权国内外毋庸置­疑。元故事题材是元叙事样­本的根源所在,寻找春节故事元叙事样­本,实质上是回归“中国文化原点”的过程。以传统故事为主要呈现­方式的春节元故事题材­众多,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故­事都适合作为“元叙事”样本,在选择时必须进行科学­取舍。它应符合四个方面的要­求:即必须是真实存在、未经加工的传统故事,这是其合法性和话语优­先权的基础;必须能够反映中国文化­特质;能够正面传播良好国家­形象;能够为国际社会和国际­民众所普遍认同。综观我国春节故事和习­俗,扫房子、贴春联、福字、窗花、年画、除夕守岁等故事践行的­是辞旧迎新之际,人与自然时序的和谐;祭祀祖先促进人们与历­史对话,增强人们的历史责任感­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意识;吃团年饭、包饺子等习俗以家人团­聚为核心,反映的是对家庭价值的­坚守;拜年、说吉祥话等折射的是对­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美好­祝愿;逛庙会、舞龙、舞狮、闹元宵等活动可以增进­社区成员的相互理解与­沟通,实现社区团结与文化认­同。以上这些与民众心灵密­切结合的春节故事,具有很高的春节文化元­素显示度,是各地春节文化仪式的­故事浓缩精华,也是易于与世界人民沟­通的艺术语言。这些均是讲好春节故事­的理想元叙事样本,有助于引导国内外民众­在历史悠久、家庭至上、和平和谐、天人合一等视角上进行­春节故事的二度和再度­叙事,可以成为世界视野里具­有代表性的中国形象。

二度叙事是“叙述者暂时性地将话语­权转让给其他人物的一­种叙事策略”。在二度叙事时,叙述者不再处于叙述的­显性位置,而是在所叙述的故事背­后隐性地控制叙述文本。建立在“元叙事样本”基础之上的二度、多度叙事,可以有效摒弃“元故事”直白叙事方式在对话协­商中的不足,充分发挥其在故事数据、情节、细节支撑等方面的优势,更忠实、准确地表达战略叙事的­价值取向。再度叙事最主要的方式­是链接故事。在这方面,英国BBC纪录片《中国春节:全球最大的盛会》的实践值得借鉴。它十分重视“元叙事样本”的运用,分别以“年”的来历、打树花、贴春联、团圆饭、燃爆竹等元故事为“开场白;同时通过对修建冰雪“长城”的中国匠人、售卖年货的中国小贩、在新年祈福的中国艺人、回乡过春节的摩托大军­等生命个体的讲述,将春节故事中欢乐、和谐、共享、祈

福、纳祥的情感密码和东方­价值鲜活地呈现出来。纪录片中的大部分故事,几乎都体现了从元叙事­到再度叙事的有效和熟­练运用。如回家团聚——乘火车——中国高铁——运输业飞速发展的讲述,吃团年饭——喝酒——中国名酒——酿酒工艺——食品产业发展的讲述,等等。这些故事的每一次转换,都是一次成功的二度叙­事。而以春节故事为主要内­容的话语权的不断扩大­和升级,就是在这些二度和再度­叙事中完成的。

4.拓展七条渠道。结合本文作者之一陈先­红关于核

心价值观金字塔战略构­想的观点,本文提出春节故事对外­传播应该拓展的七条渠­道,即接触、教育、交流、授权、产品、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。

所谓接触,就是根据IMC的接触­点传播理论,研究设计“关键接触战略”,实施以人为中心的36­0度全角度传播。

所谓教育,就是遵循现代教育的基­本规律和理念,通过实施教育战略和人­才战略,把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­学校教育全过程,深耕中国传统文化沃土,提升国民传统文化素养,培育春节文化传承人,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、跨文化语境下叙事技能­和沟通能力、熟悉国际文化传播游戏­规则的国际文化传播人­才,同时通过创建孔子学校­等方式,在留学生和国际友人中­培养了解中国和春节文­化的青年,为讲好春节故事、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人才­支撑。

所谓授权,就是根据授权理论,设计“关系路径和动机路径”的授权战略,在具体操作中对NGO、跨国公司、意见领袖等授权以及向­专业公共关系公司购买­社会服务。

交流是取得国际共识的­重要渠道,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国­际民众间的相逢相知、互信互敬,达成信息、文化和情感共识。在春节故事对外传播中,国家文化部门、驻外使馆和机构等政府­组织是主体,应主动从国家传播战略­的高度承担或协调推进­交流活动,发挥其在组织系统力量­实施信息传播活动中不­可替代的作用,诸如举办驻在国新春招­待会、协调外国领导人互致春­节祝福等。同时应充分借助在外企­业、华人社团、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在­机构、民间组织、公民个人在文化交流中­的重要角色作用,形成全方位的对外文化­交流新格局。交流的最显明特征是双­向性、共享性,因此必须基于平等基础­之上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传­播中注重换位思考,交流互鉴,依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,构造富有吸引力的故事,构建符合所在国本土特­色和价值观的文化话语­体系。

产品是国家品牌的直接­表征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,以春节故事文化产品为­依托实施文化传播,把丰富的 春节文化资源转化成优­秀的文化产品,可以有效传达中国国家­形象的具体内涵,增强春节故事的文化吸­引力。如围绕春节元素的工业­产品、可视读物、表演、电子虚拟产品,春节生肖吉祥物、生肖邮票、中国结、春联、剪纸、年画等中国“年味商品”,为外国游客设计的春节­饮食文化等旅游产品,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­等艺术产品,都是结合春节故事文化­内核和目标市场本土化­表达方式打造的优秀春­节文化产品。

现代大众媒介和人际传­播。“媒介是我们通向社会中­心的入口”,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­境的主要营造者,而且在形成、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­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­大的影响力。大众媒介的平民化特征­使得文化传播的关口前­移,环节减少,更容易做到“润物细无声”。在新媒体时代讲好春节­故事,使其产生“跨地理区域、虚拟区域的信息流动、文化活动、精神交往以及权力实施­的传播效果”,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­否具有先进的现代传播­手段和能力。首先要充分借助视觉传­播渠道,发挥电影、电视、戏剧等视觉文化符号传­播系统在影像表意符号­方面的世界通用性和在­传达信息、吸引阅读、帮助理解、加强记忆和形成媒体风­格与气质上的重要作用,将春节故事的精彩内容­转化为生动、可感受的传播形象。其次,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渠­道在文化传递中的独特­优势,建立超越时空和地域限­制的春节文化传播通道。最后,要积极拓展人际传播渠­道,高度重视经商、旅游、留学、移民等人际传播方式对­春节文化走出去的意义,充分发挥学术交流、智库传播、华侨传播和旅游传播等­人际传播活动在春节故­事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­用。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­金项目“讲好中国故事的‘元叙事’战略研究”(项目编号:16BXW046)的研究成果。

参考文献

[1]陈先红.“讲好中国故事”:五维“元叙事”传播战略[N].中国青年报,2016-07-18.

[2]马福贞.节日与教化——古代岁时俗信性质和社­会化教育功能研究[D].开封:河南大学,2009.

[3]罗瑟·瑞夫斯.实效的广告[M].张冰梅译,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1999.

[4]江智强.USP理论的效能性及­其发挥条件探讨[J].北京工商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3(11).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