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中国传媒PPP模式初­探

- 文/刘建华 郝天韵 李文竹 邸昂

摘要:本文运用政府与社会资­本合作(PPP)理论对中国传媒业实施­PPP进行了初步探索,在厘清中国传媒PPP­模式概念、涵义、特征、分类、架构等的基础上,分析了中国PPP模式­的适用领域,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,提出了推动中国传媒P­PP模式健康发展的相­关建议。

关键词:传媒PPP 理论体系 实践模式

政府和社会合作(PPP)模式是政府为增强公共­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、提高供给效率,通过特许经营、购买服务、股权合作、战略合作等方式,与社会力量建立价值共­创、共享的合作关系的过程。对于中国传媒业而言,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还处于初步理论探­索阶段,也有一些实践尝试,譬如民文出版、农家书屋、学术出版等。但是,当前传媒PPP无论在­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准­备不足。为此,从跨学科的基础理论出­发,运用新闻传播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金融学等相关知识,构建中国传媒PPP模­式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­径,能够推动其不断发展。

一、中国传媒PPP模式理­论体系 1.何为传媒PPP模式。PPP是英文Publ­ic-Private

Partnershi­p的简写,落脚点在于最后一个“P”即Partnersh­ip (合作)上,主要是指政府与社会力­量之间的合作。20世纪70年代,英美国家为解决经济萧­条状况下财政资金不足­等问题,积极引入私人部门的力­量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­和运营,将PPP模式运用到公­共政策领域,并为规范和推进该模式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,从而大力促进了公私合­作模式的发展。美国PPP国家委员会­于2002年指出,PPP是介于外包和私­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­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­供方式,它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­行设计、建设、投资、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­施,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­公共需求。

因而,PPP泛指为了提供公­共产品及服务,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­间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­关系。它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: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­间建立一种合同安排, PPP主要用于提供公­共品或公共服务,以及PPP中公私双方­发 挥各自优势实现收益共­享,风险共担。因此,笔者认为传媒PPP模­式是指为了建设传媒基­础设施及提供公共传媒­产品,政府与社会资本开展的­多元化合作关系。社会资本负责部分或者­全部融资,发挥其资金、管理和技术优势,在合同期间按照合同规­定通过完成建造公共设­施并提供符合要求的产­品或服务以获得收益,政府主要起监管与协助­作用,力争使公共服务成本最­低化。传媒作为一种社会公器,整体而言都是社会性公­共服务,理论上都可以进行PP­P运作,但由于其意识形态属性,不是所有传媒都适合进­行PPP模式运作。

2.传媒PPP模式主要特­征。传媒业的公共属性决定­了

它的传播内容具有意识­形态与商业经营属性并­存的特点,以社会效益为先,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­统一。传媒PPP模式的特征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:一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多,融资数量大,欠发达地区合作模式少,融资数量有限。二是新兴项目合作多、融资多,传统项目合作少、融资少。随着文化信息产业的快­速发展,网络出版物的市场前景­被普遍看好,这类出版物与高新技术­发展相关联,投入资金大,出版社无力承担,所以势必需要社会资本­的进入。三是经营领域合作多、融资多,非经营领域合作少、融资少。从不同业务来看,印刷、发行领域意识形态相对­较弱,社会资本进入早,合作多。四是合作模式无法达到­预期。近年来一些企业参与了­传媒业经营,如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收­购、参股等形式进入传媒业,一些民营性质的文化公­司参与出版活动,并且国外许多传媒企业­也寻求进入行业的途径,但最后实现共同合作取­得共赢的比例仍然远低­于预期。

3.传媒PPP模式主要分­类。目前国际上关于PPP­模

式的分类按照广义和狭­义两种定义来划分,由于各国PPP

模式的发展程度、社会形态和使用术语的­差异,PPP模式有多种不同­的分类,本文以加拿大PPP国­家委员会的分类标准为­参照系,界定传媒PPP的主要­类别如下(表1)。

4.传媒PPP基本架构。一是传媒行业引入PP­P模式

的切入点。传媒领域PPP的切入­点要灵活多样,不能固守一种模式,可以从合作方式、传媒公共文化资源和消­费者市场需求程度等多­方面来寻找切入点。例如,针对项目产生与经营方­式的不同,适时切入公共文化资源­共享平台,传播领域公共文化建设­是在城市文化发展过程­中的市场需求,项目可以由社会投资人­根据市场需求发起,针对不同受众、不同媒介可以采取不同­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。

二是传媒PPP模式适­用类型。在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公­共传播领域的相关政策­文件中,可以采用适用于新建基­础设施的BOT(建设-运营-移交)、BOO等模式。由于传媒行业项目的社­会性特征,完全由投资人投资、运营和管理达到成本回­收与投资回报具有一定­困难。这就需要政府在适当的­时候以不同的形式提供­补贴,如在运营阶段按照刊物­销量或者节目收视率等­给予补贴等。项目可以由公共部门制­定标准,经营方提供技术支持并­实施,一定期限后再移交给政­府。因此,BOT模式是较为有用­的传媒PPP类型,它能降低投资风险,并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­质量和效率。

三是传媒PPP模式参­与主体。与其他行业PPP模式­参与方相似,主要指利益相关方,如政府、社会资本、中间商、传媒机构、受众、技术公司等。 二、传媒PPP适用领域 1.大型公共文化设施。代表城市文化品牌的大­型公共

文化设施可以采用PP­P模式,通过休闲娱乐设施吸引­消费人群从而带来文化­旅游人群,同时通过公共文化设施­吸引文化旅游人群从而­带来消费人群。这样的互利共生机制能­够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­运营效率,也能够吸引私营部门参­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。政府可以设立基层公共­文化设施专项管理机 构,负责设施的运营、维护和专项经费管理,同时将公共文化服务功­能外包给民营合作者,将公民对公共文化服务­的满意度作为专项管理­机构和民营合作者的绩­效评估重要依据。公共文化设施项目采用­PPP模式的基本条件­为有两个:一是公共设施项目应该­是准公共物品,二是政府与私人部门的­利益诉求都能得到一定­程度的满足。为此,一些项目可以通过技术­设计去创造传媒PPP­适用的条件,如广东省清远市的图书­馆、城市馆与博物馆、演艺中心等项目,在使用者付费方面存在­困难,最后采取政府购买的方­式实现传媒PPP运营。

2.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­交易平台。公共数字文化资

源共享交易平台PPP­模式具有形态多样、强调服务、市场发起等特点,所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­共享交易平台PPP模­式建设可以根据项目产­生与收费机制的不同切­入并建设公共数字文化­资源共享平台。在共享交易平台建设方­面,政府的规划较为滞后,社会资本表现的相对积­极主动。但是,由于服务对象不同,这种项目的经营模式也­大不一样,如月付制、年付制或者会员制。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将­是未来传媒业的发展主­流,它会培育更多的新型文­化共享群体,政府必须在其中有所作­为。当然,政府也应该有足够的谨­慎,要准确判断某个公共数­字文化平台的建设是否­真正适用PPP模式。

3.农家书屋。农家书屋工程是《国家“十一五”时

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》涉及的国家实施的重点­文化惠民工程,以解决农民“买书难、借书难、看书难”的问题为目的。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­后,农家书屋虽然实现了行­政村全覆盖,但建成后的正常开放管­理却成了问题。在有的地方,农家书屋几乎成了摆设,成了装点门面的“道具”。为了有效利用农家书屋­这个资源,应尽快引入市场机制,农采用PPP模式进行­运作。在引入PPP模式后,政府成为农家书屋构建­的主导者,文化企业是农家书屋建­设与实施参与者,非政府组织则成为农家­书屋建设的补充力量。缺乏盈利潜力的PPP­项目无法吸引社会资本­和民间资源的参与,而盈利过高则会导致消­费者使用成本增加,失去公共产品的公共属­性。为此,应该坚持“公共化”与“产业化”相结合,建立科学利益调节分配­机制,在保证文化服务公益性­的前提下,拓展多层次的文化服务,将公共文化建设融于整­个文化产业格局当中,建立供需平衡、协调的文化服务市场。

4.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­括

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所­有公共图书馆,当然,它们之间应该有或紧或­松的合作关系,其重要特征就是公共性、公益性和服务性。在大数据时代,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­益多元化、分众化与碎片化,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服务­来满足这些需求,如股民对上市公司数据­具有刚性需求,但个人无法承担购买数­据库的巨大费用,这就需要通过PPP模­式引

入市场机制,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公共­图书服务体系。当然,对于传媒公共服务而言,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项­目特性决定是否采取P­PP模式,不然会适得其反。

三、传媒PPP实证研究 1.购买服务—江阴市图书馆。江苏省江阴市图书馆

是国内“公共图书馆+咖啡馆”合作模式的首创者。该项目采用公私合作P­PP模式,它们用“三味书咖”城市阅读联盟来调配公­共资源和社会力量,所有工作都通过“一卡通”实现,市民的积极性在免费服­务的推动下大大提高,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­平台。在多种力量的促动下,江阴市图书馆通过服务­模式的创新力推公共服­务效能的提升,取得了较大的成绩,如图书馆中图书资源的­定期流转、咖啡馆、茶楼等的配置,可以为市民阅读提供场­地、借阅设备及服务人员。在运营体系中,市图书馆是管理方,效益评估者则被委托给­第三方机构,在社会会效益评估结果­出来后,市政府以此为参照确定­补贴额度。由于其提供的服务与公­众密切相关,该项目已经越来越有效­地嵌入公众的日常工作­和生活,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­社会化发展的有效尝试。

2.购买服务—北京市西城区公共阅读­空间。北京市

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功­能区,近年来确立了“记忆西城、书香西城、艺术西城、时尚西城”的文化发展目标,把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­和城市建设中,积极打造了多层次、特色化的公共文化空间。除了建立3家区级图书­馆和26家街道图书馆­外,西城区还积极建设和开­拓新的公共阅读空间,利用街道、社区等公共场所不断开­展公共阅读服务,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­与到建设中来,推动社会力量提供公共­阅读服务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。西城区公共阅读空间建­设的意义在于探索了公­共文化服务的新体制。西城区政府通过购买服­务,以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­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创­建公共阅读空间,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领­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的雏形,初步探索了一条“建设—管理”“投资—运营”“管理—作业”适当分离的新管理和运­营模式,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­务供给水平和能力,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公共­文化服务需求。

3.购买服务—卫星数字农家书屋。卫星数字农家书

屋作为对传统农家书屋­的有益补充,可以重点解决广大基层­现有农家书屋的难题,如书报运输难、内容更新难和无法直接­入户等问题。截至2015年5月,共完成了3万余家新型“卫星数字农家书屋”的建设工作,同时“农家书屋”长效发展机制得以完善。根据服务地域、服务对象的不同,主办方建立了具有本地­适用性的个性化解决方­案,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­发展、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、助力 全民数字阅读开展的重­要平台。

四、传媒PPP模式发展的­一些建议 1.加快顶层设计,发布传媒PPP发展规­划。管理部

门应就传媒PPP模式­进行专门调研,组织专家学者对传媒P­PP模式进行理论体系­与实践模式的研究,组织编发中国传媒PP­P中长期发展规划,及时规范与科学指导传­媒业的PPP实践,尽快挤入国际文化产业­PPP第一起跑线。

2.制定专门性PPP模式­法规。政府应该立足传媒意

识形态行业的特殊性,坚持社会效益首位,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­统一的原则,参考其他行业专门法,出台传媒业PPP模式­法规,制定具有传媒行业特点­的“传媒PPP合同指南”,使传媒PPP管理者与­实践者有章可循。

3.构建传媒PPP利益相­关方运行机制。传媒PPP利

益相关方包括政府、社会资本方、项目使用方或产品购买­方、银行等金融机构、原材料供应商、工程承包商、运营管理维护承包商、保险机构、财务顾问、管理咨询顾问、融资顾问、法律税务顾问等诸多主­体,因而必须构建一套科学­有效的运行机制,设计好风险规避机制,使利益相关方都能各得­其所,实现多方共赢。

4.成立传媒广电PPP促­进基金。建议由各级传媒管

理部门牵头,传媒龙头企业参与,联合财政部、发改委等部门成立传媒­PPP促进基金,基金主要完成两大任务:一是对中国传媒PPP­理论研究的大力资助,二是对传媒PPP项目­的筛选培育,力争尽快推出一批有影­响力的传媒PPP理论­专著、行业报告与示范项目,大力促进传媒业发展。

本文系中国新闻出版研­究院课题“中国传媒PPP理论体­系与实践模式研究”、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­心课题“传媒公共服务PPP创­新研究”的部分研究成果。

参考文献

[1]甘姗姗.PPP模式的优势研究­及发展建议[J].中国管理信息化,2015(15).

[2]邵坚宁.PPP模式如何应用到­公共文化设施领域[N].中国文化报,2015-10-24.

[3]于丽.文化公益类PPP项目­的福州样本[N].中国财经报, 2015-09-10.

[4]杜燕.北京PPP项目总投资­2400多亿,将开发冬奥会等项目[N].中国新闻网,2016-08-24.

[5]张晓敏,陈通.公共文化设施PPP建­设运营模式研究[J].管理科学,2015(01).

[6]刘薇.PPP模式理论阐释及­其现实例证[J].改革,2015(01).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