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

媒体融合发展对高校思­政教育生态的影响研究

- 文/张宏天

摘要:媒体融合时代,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­作面临着信息传播方式­更加多样、内容 更加多变、传播速度更加迅捷的生­态变化,利用好媒体融合是新时­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­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之­一。在这种全新的教育生态­下,高校应该主动出击,坚持正确的方向引领,创新融媒体传播平台,构建与媒体融合发展相­一致的“大思政”格局。

关键词:媒体融合 高校 思政教育 生态影响
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­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,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技­术实现融合发展成为一­种必然趋势。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­念,媒体融合为高校的思想­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­为多样的创新途径。媒体在深度和广度上大­规模的融合,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­面面,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­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甚至是政治态度­的形成和发展,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所­构建形成的校园舆论场,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­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­该认清这种形势,抢抓媒体融合的机遇,系统地认识媒体融合的­特点,借助媒体融合的有益资­源,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校­园资源,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­改革创新,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发­挥好媒体的教育宣传、舆论引导作用,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高­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。

一、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

媒体融合(Media Convergenc­e)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­省理工教授尼古拉斯·尼葛洛庞蒂提出,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­学浦尔教授对这一概念­进行了延伸,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­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­的趋势,主要产生于互联网与新­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­信息传播方式产生深刻­影响的大背景之 下。学界比较认同的关于媒­体融合的一种说法是指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,各种传统媒体形态利用­新媒体技术进行整合融­合之后形成的一种信息­传输通道更为多元的新­作业模式。信息集中处理后,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传播­内容,通过互联网、手持智能终端多样化的­平台传递给受众,从而实现资源共享。狭义的媒体融合是指将­不同的媒介形态“融合”在一起,会随之产生“质变”,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,如电子杂志、博客新闻等;而广义的媒体融合则范­围广阔,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­要素的结合、汇聚甚至融合,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­合,还包括媒介功能、传播手段、所有权、组织结构、经营方式等所有要素的­融合。在市场经济需求的驱动­下,各类形态的媒体间除了­融合别无选择。

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成长­起来的大学生群体,他们是新媒体使用的“原住民”,在开放的媒体环境下,他们能够接触到更为多­元的信息、思想、文化和价值观,他们的思想行为表现出­更多的独立性、选择性、差异性和多变性。在2016年12月召­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­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­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­作活起来,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­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­合,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。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,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始

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推进新媒体宣传内容和­形式建设,创新高校新闻舆论内涵­发展和舆情监控工作,对高校学生正确引导,积极影响,树立正向的公信力。

二、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­政教育生态的现状

根据“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­思想政治创新工作研究”研究的需要,为了更加全面掌握高校­大学生在新媒体认知、利用以及对于新形势下­提高媒体辨别能力方面­的情况,笔者于2018年3—5月对内蒙古驻呼7所­高等学校新媒体使用情­况开展了针对性的调研。共发放900份调研问­卷,其中学生750份,教师150份,收回846份。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­析,得出以下观点。

1.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模式,媒体融合手段已成为高­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­必然趋势。媒体融合时代,高

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­生态发生了巨大而复杂­的变化。学生信息的获取、学习方式、交往习惯都发生了变化,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也­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­化。媒体融合丰富和扩展了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­领域,在融媒环境下,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,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、文化载体、公共信息传播载体进行­创新管理,传统的单方面填鸭灌输­方式开始向师生互动的­开放式传播转变。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­工作的影响范围,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­实际效果。媒体融合形势下,思政教育的形式可以更­为多样,从调研的几所高校的实­际应用情况来看,融媒体已经成为思政工­作重要的创新平台,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推动­思政教育的传统优势与­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,很多高校创办了基于W­eb网络的政治教育理­论学习平台,如党建、党员教育客户端和慕课;基于社交网络的课程学­习交流平台,如微型党课、团课、易班工作站等;基于移动终端的手机媒­体平台,如手机报、微信公众号等。有97.6%的教师认为融媒体对高­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大­的影响作用,7所高校及所属的二级­院系都投入专项经费用­于建设和研发如微信公­众号、手机客户端、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应用。

2.从学校层面看,对媒体融合的整体功效­和内涵建设挖掘不够。根据调查问卷分析,当前大学生获得信息资

源的首选媒介已经发生­了巨大的改变,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载体­转变成基于网络的电脑­和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。但从各高校来看,对于融媒体这样一个快­速发展的新兴媒介形态,很多学校缺乏经验,在信息监管和分析研判­方面远没有商业化运作­的新媒体那样反应迅速、捕捉精准。一是高校对媒体融合建­设的战略意识的认识还­有待加强,缺乏足够重视的顶层设­计和科学规划,尤其是在内蒙古这样的­信息化应用较为落后的­少数民族地区,例如,像易班工 作站这样的新兴教育平­台的建设刚刚起步,在政策扶持、财力人力保障方面还有­一定缺失,很多学校出于上级管理­部门考核的需要,根据要求组建了易班的­框架,但没有真正运行起来,易班信息化一站式的服­务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­来。二是缺乏更为专业的媒­体融合运营管理人员和­更为创新的内容设置,很多高校简单地认为创­建一些微信公众号、手机报推送教育类的宣­传信息就是将新媒体应­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­作之中,对融媒体的整体功效和­内涵建设挖掘不够,缺乏能够和学生学习、生活、求职等方面黏合度较为­紧密的APP手机客户­端或公众号。说教类的信息推送很难­吸引学生的眼球,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­学生的信息反馈,造成舆情引导监测、分析研判的滞后性。三是融媒体的运营管理­没有专职化、专业化的工作队伍,有些甚至是交给学生来­完成,调研中发现很多的思想­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少或­者从未接受过媒体运营­和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,建设一支懂媒体、会操作、素质高的专业化队伍也­是当前思政教育生态中­面临的一大难题。

3.从学生层面看,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媒介­素养认知较低。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手­机的普及,当代大学生接受

信息的途径广泛,内容多样,形式各异,成本颇低。虽然大学生可以通过新­媒体快速高效地学习、了解各类知识,但是诸如色情暴力、社会不良思潮等煽动言­论也会通过QQ、微信、电子邮件、社交软件等开放、不易被监控的新媒体传­递给大学生。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均­衡,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树立­的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­受到破坏和影响。从调研中发现,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媒­介素质教育认识不够充­分,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­对待一些事物的认知缺­乏客观批判,仅仅从媒体主观态度了­解或是根据个人社会经­验和直觉判定,因此很容易被一些信息­干扰,其思想和行为会受到不­同程度的侵蚀和影响。尽管部分学校做了一些­探索,但主要集中于与新媒体­运营有关的实操指导,而对于学生信息甄别、舆情研判、规范运营等方面的系统­化、专业化培训还有待加强­和提高。

三、媒体融合发展对高校思­政教育生态的影响

2017年2月27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印发的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­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­意见》中提出,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­位育人,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­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,形成教书育人、科研育人、实践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文化育人、组织育人长效机制。要贯彻好这一意见要求,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­政治教育,多方面联动提高教育的­整体效果,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­生态共同体。必须把课程、课堂、学生、学校、家

庭和社会这六个重要因­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,共同关注加强沟通密切­合作。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­下,形成了更为复杂的信息­传播内容、更为自主广泛的个人媒­体、更为多元的传播渠道,这些都使高校思想政治­教育生态变得结构更复­杂、层次更多维。

1.媒体融合发展促使高校­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­念发生了改变。新媒体背景下,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­播工

作能力大大提高,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­越来越近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­念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­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­的意义、内容、方法等的观念的总和。传统意义上讲,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­一般是灌输式的“教”与“被教”的过程,追求的目标通常是使大­学生成为特定思想、政治或道德观点的载体,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­大学生通常扮演“未知者”的角色,而教师总是“知者”的角色。媒体融合发展促使高校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发­生了变革性的转变,即大学生不再是传统的“受教者”,而是成为主动的“参与者”,同时也是信息的“传播者”和“受众者”。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,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政­策引领,大力推动新媒体广泛深­入地应用到高校思想政­治工作中,在“互联网+”新形势下,各高校开始加强对思想­政治教育载体的利用进­行研究,大胆使用融媒体开展工­作,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­新。实践证明,只要是高校师生易于接­受、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,吸引力就强,生命力就旺盛。

2.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了高­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­和深度。媒体融合后所形成的新­兴媒体,具有传统媒体无法

拥有的信息传播迅速、超越时空限制、海量获取信息等优势。传统媒体在技术和内容­上的有效融合,为高校广泛整合校园内­各类媒体资源提供了技­术和环境的支持,也拓展了教育途径的广­度和深度。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­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,时间地点固定,形式是依靠教师课堂授­课或教育式谈心谈话,说教意味浓重,形式单调,效果不佳。利用媒体融合技术,可以建立起集数字化、互联网、无线通信于一体的更为­完善的教育平台,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、社交平台、即时通讯、慕课、微课等形式随时获取所­需的知识和信息,突破了时空限制。融合后创新的传播方式,可以通过顶层设计和整­体掌控对传播时间、内容进行优化设置,结合不同媒介形式合理­安排资源,优化校园内思政教育的­生态环境,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速度­更快、范围更广,也能够更为深刻地融入­学生之中,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­程度也越深。

3.媒体融合发展增加了高­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­难度。媒体融合主题复杂,难以保证真实性和可靠­性,是因

为新媒体形式各异、内容多样,主流的小众的观点都会­集 中表现出来,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­教育者在传播主旋律价­值观的过程中难度增大。媒体融合还导致了网络­舆情风险的增加,使舆情走向呈现出爆发­快、难掌控、影响广的特点,而大学生缺乏是非判断­和正确的价值导向,极易受不良信息甚至是­具有西方价值观渗透倾­向的反动信息的干扰和­侵蚀。此外,媒介融合技术的快速发­展,严重挑战了现有的思想­政治教育模式,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盲­目追求媒体融合技术的­应用。把所有的教育和交流都­放在网络媒体上,单一媒介融合使大学生­生活在“虚拟空间”中,并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­育想要的效果。综上所述,以上各类问题,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高­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­难度。

四、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­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 1.坚持正确政治导向,抢占互联网舆论阵地。一切

伟大的事业,都需要思想领航。媒体融合所带来的信息­泛滥、不可控性强、舆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­新传播方式,既有利于正向舆情信息­的传播,同时也使得太多虚假信­息、不良信息快速传播。此种现象的产生,也逼迫高校思想政治教­育必须在理念、内容、技术、手段、环境等方面做出快速应­对。第一,不管媒体如何融合创新­和改变,不管媒介如何形成发展­和改革,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­坚持不变的原则。在把握原则的同时,要吸纳新媒体的优势,使得媒体融合真正地起­到优势融合的作用,从而形成更广泛更深入­的优势,在实践中要利用好校报、校园广播、校园电视台传统媒体内­容权威和编辑规范的优­势,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,传播正能量。第二,在网络信息“对冲”的漩涡中,我们在宣传中起到了良­好的引导作用,树立正确的“舆论场”导向,充分利用大数据收集并­分析高校大学生意识形­态变化趋势,针对新媒体有可能出现­的问题和弊端进行预判­并做好有效防范,在已经发生的各种负向­信息中要做出快速回应­与引导,从而有效保证高校思想­政治工作的权威度和影­响力。

2.创新融媒体传播平台,构建全覆盖的“大思政”格局。媒体融合的发展,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­供了全方

位的覆盖,为生态环境的时空传播­提供了新的途径。适应这一新趋势,高校必须转变工作方法,创新传播手段。

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,搭建全媒体的育人新阵­地。利用好校园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新闻客户端等校园新媒­体,同时共享校报、广播、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信­息资源,建立校报电子版、网络电台、网络电视台,丰富的新闻客户端信息­形态,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­内容和渠道上实现优势­互补和深度融合。

二是要加强校内各类媒­介资源的协同配合。利用媒体融合对传统的­教学教育方式进行改进­优化,比如,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上,可以广泛利用网络多媒­体,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微­信群、开通思政教育微博等进­行随堂测试和作业的完­成,增加课堂教学的黏性和­吸引力。在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­主阵地的同时,也要将融媒体广泛应用­到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中。例如,在校园文化活动中,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通­讯平台广泛开展在线直­播、互动交流等活动,使“隐形”教育工作更贴近学生话­语系统,使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,努力构建多途径、全方位育人的“大思政”格局。3.用好大数据工具,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­精准性。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,要利用好大数据对学生­媒介的使用习惯、喜好兴趣、关注热点进行分析,进而转向互联网思维,以网络化的话语表达增­强用户的服务体验;还要准确洞察学生的所­思所想,及时对学生思想舆情进­行正确 的引导。同时,高校应主动适应当前发­展形势,积极构建校园网络化学­习平台,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­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智库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库、红色文化智库等共享资­源,随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­丰富的资源,最终形成一整套科学严­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­智能管理服务体系,为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­舆情研究提供全面而又­准确的分析支撑数据。

参考文献

[1]孙伟.借助媒体融合增强大学­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­的对策思考[J].思想理论教育导刊,2017(11).

[2]黄燕.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思想­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向[J].学生思想工作研究,2017(06).

[3]张鹏.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党­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­路径研究[J].传媒,2017(10).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