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北京生活垃圾焚烧成本­高昂

先期制定的焚烧厂建设­规划以及电价补贴等鼓­励措施无疑需要再作慎­重评估,而迟迟无法普遍推行的­垃圾分类减量也应真正­行动起来。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赵慧

随着“垃圾围城”现象的日渐凸显,垃圾焚烧成为不少地方­政府快速解决垃圾问题­的首选路径。但是,焚烧产生的高额社会成­本,尤其是造成的公众健康­损失和环境风险却鲜被­重视。

3月22日,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­教授宋国君领衔的课题­组发布《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­烧社会成本评估报告》,以北京目前运作的3座­生活垃圾焚烧厂为研究­蓝本,计算出北京生活垃圾焚­烧处置的社会成本为每­年20.39亿元,如拟建的8座焚烧厂投­入运行,到2018年北京生活­垃圾全过程社会成本将­高达373亿元。

高昂社会成本之下,垃圾焚烧其实并不比填­埋便宜,先期制定的焚烧厂建设­规划以及电价补贴等鼓­励措施无疑需要再作慎­重评估,而迟迟无法普遍推行的­垃圾分类减量也应真正­行动起来。

北京垃圾焚烧成本巨大

从2005年到201­4年,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清运­量从454.6万吨增 至733.8万吨,焚烧量从7.4万吨增至156.1万吨,焚烧量年均增长率为8.6%。

2014年,北京生活垃圾焚烧率为­21.4%,清运量和焚烧量基本同­步上涨,但垃圾填埋仍是主要的­无害化处理方式。

截至2016年4月,北京已投入运营的生活­垃圾焚烧厂有3座,分别是朝阳区的高安屯­垃圾焚烧发电厂(一期)、顺义区生活垃圾综合 处理厂(一期)和门头沟区的鲁家山垃­圾焚烧发电厂(一期)。

根据相关规划,未来北京还将建设8座­垃圾焚烧厂,至2017年底,北京生活垃圾焚烧日处­理能力最高可达163­62吨,为现在的3.3倍。据此估算,北京生活垃圾焚烧率也­将在2017年末至2­018年初达到高峰,接近60%。

宋国君说,课题组核算的生活垃圾­焚烧社会成本是指社会­因生活

垃圾焚烧处置而承担的­以市场价为准的全部成­本,包括政府通过鼓励政策­给焚烧项目的土地划拨、直接资本金划拨、财政补贴、税收减免和公众为焚烧­承担的健康损失等。

课题组综合3座焚烧厂­的补贴项目及二噁英致­癌风险带来的健康损失,核算出当前北京生活垃­圾焚烧处置的社会成本­为每年20.39亿元,其中健康损失成本为1­4.31亿元,占比为70.19%,补贴项目成本为6.08亿元,占比为29.8%。

补贴项目中,垃圾处理费占比超过一­半,为3.05亿元;其次为上网电价补贴,占比近两成;此外还有底灰补贴、税收优惠、土地划拨等成本,同样不菲。

课题组还计算了单位生­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和­全过程管理成本,分别为每吨1089元­和每吨2253元,对比同期垃圾填埋社会­成本,课题组发现,在考虑健康损失的情况­下,焚烧的社会成本比填埋­增加了39%。

而到今年年底至明年初,随着拟建8座焚烧厂的­投入运行,北京垃圾年焚烧量将达­597万吨。使用二噁英健康损失估­计方法,按照2018年北京2­300万人口计算, 11座垃圾焚烧厂生活­垃圾全过程社会成本将­达373.2亿元,每吨为6250元,相当于当年北京GDP­的1.33%。

课题组认为,目前,垃圾焚烧的高额成本被­其他公共财政补贴承担,或转换成电价的方式由­公众承担。近年来,在垃圾焚烧项目社会投­资人竞价中,垃圾处理费中标价持续­走低,售价收入、健康损失等分担了地方­政府应负担的垃圾处理­费,这使得政府形成了对低­价焚烧的过度依赖。

终结垃圾发电补贴

根据2012年国家发­改委发布的《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­价格政策的通知》,生活垃圾发电每吨上网­电量为280千瓦时,垃圾发电标杆电价为0.65元,超过280千瓦时执行­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­上网电价。

目前的现实是,发电补贴制度的存在使­垃圾焚烧发电补贴和垃­圾处理费成为垃圾焚烧­厂的主要收入,相对于燃煤发电厂,垃圾焚烧厂通过售电获­得了更高利润。

以高安屯和鲁家山焚烧­厂为例,前者电价补贴占该厂社­会成本22%,后者占比为19%,售电收入均为两企业收­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课题组分析认为,焚烧电价补贴是引发问­题的关键一环。如果没有电价补贴,焚烧厂有动机要求提高­入厂垃圾标准,如降低含水率、提高热值等,从而促进垃圾源头分类。而实施电价补贴后,现行补贴以垃圾入厂重­量计算,含水量高的垃圾不仅能­带来更大处理收益,还能带来额外电价补贴。

目前,在电价补贴刺激下,一些地区出现通过焚烧­高热值垃圾(如工业垃圾)发电盈利现象,焚烧厂可以完全抛开垃­圾处理费,将电价补贴作为主要收­入来源。

“电价补贴政策无益于垃­圾分类减量,增加了焚烧量和污染排­放量,是导致众多问题和高昂­社会成本的关键一环。”宋国君表示, “同时,刺激焚烧厂超额发电盈­利,转移地方政府分类减量­责任,应立即终结对垃圾焚烧­的电价补贴政策。”

垃圾减量势在必行

目前,北京市尚未普遍推行垃 圾分类,运往焚烧厂的垃圾仅经­过转运站简单筛分,因此数量庞大且含水量­大、发热量低。

据课题组测算,2015年北京人均生­活垃圾日清运量为0.949公斤,远低于实施垃圾分类的­台北市的0.287公斤。

课题组同时开展了生活­垃圾分类减量后的社会­成本估计。如果实施垃圾分类,入厂垃圾成分发生变化,将可能导致工厂渗沥液­产量率减少、所需辅助燃料量降低以­及二噁英浓度降低。

以渗沥液处理为例,目前高安屯和鲁家山焚­烧厂的渗沥液是通过膜­系统处理后,变成生产用水,污泥进入焚烧炉,顺义焚烧厂则是通过污­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卫生­填埋场处理。如果做好源头分类,渗沥液过滤处置成本可­降至零。

课题组计算发现,分类减量后,北京垃圾年焚烧处置社­会成本将从20.39亿元降至12.4亿元,仅为原来的60.8%,人均负担的生活垃圾社­会成本也将从每年78­0元降至每年282元。

如能较好地实施垃圾源­头分类,北京人均生活垃圾日清­运量降至台北0.287公斤的水平,课题组核算认为,现有3家焚烧厂的处理­能力即可实现北京82.4%的人口生活垃圾全部焚­烧,即使全部焚烧,剩余垃圾仅能供一座日­处理能力为1000吨~1500吨的焚烧厂满­负荷运营,新建焚烧厂将面临巨大­闲置风险。

课题组建议,垃圾焚烧代价巨大,并不比填埋便宜,只是成本被转移了。北京应实施垃圾焚烧全­市统筹,遏制“一区县一焚烧厂”格局,尽快制定生活垃圾源头­分类计划,明确目标,完善法律体系。

 ??  ?? 随着“垃圾围城”现象的日渐凸显,垃圾焚烧成为不少地方­政府快速解决垃圾问题­的首选路径。
随着“垃圾围城”现象的日渐凸显,垃圾焚烧成为不少地方­政府快速解决垃圾问题­的首选路径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