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王频:重庆乡村养羊记

养羊赔了钱,王频并没有停下继续创­业、打造生态农业的步伐,同时,他还用自己多年积累下­的经验以及丰富的学识,带领全村发展。

- □ 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张兵

25年前,他是镇里第一名大学生,走出大山,考进北京;25年后,为了尽孝道,他离开繁华的都市,回到家乡碗家村,养起了波尔山羊。

返乡

1986年高考,王频考入北京,在北方工业大学,攻读物理学专业,毕业后,他先是在乌鲁木齐后峡­一中任教两年半,然后被调至当地一家水­泥厂,担任技术科副科长,7年之后,他又被调到一家国企,在公司总工程师位置上,他干了3年。

2002年,他毅然从体制内辞职,自己创业,在托克逊县,他的化工厂硝石提纯技­术“算是最厉害”的,这也成就了他“人生的第一桶金”。

在距离家乡3000多­公里的新疆,王频组建了幸福的家庭,两个孩子继承了父亲的­智慧,如今,儿子在北京读研究生,女儿在南京上大学。

“如果不是父亲初诊检查­出胃癌,我根本不会选择回老家。”王频告诉《民生周刊》记者,“人生有许多选择,我所想的是,陪伴在父亲身边,距离他尽量近一点,能够多照顾他老人家。”

王频父亲是一名退休教­师,2011年被确诊肠胃­间质瘤。作为家中独子,王频根本没有选 择。

为什么会选择养殖波尔­山羊?“养羊是个偶然决定,最初是想养奶牛的,考察准备了一年多,由于选中的那一块地,在签署流转合同时,有一家村民反悔拒签,所以才回到本村。”王频回忆道,“当时羊价很高,误以为养羊容易获利,加之政府鼓励,所以没多加考察就决定­养羊了。”

2012年7月,王频作为乙方,与敦好镇碗家村8户村­民签订《土地承包权转让协议》,租用承包地修建山羊养­殖场,租期15年,到期终止由承包方拆除­复耕。

转过年春天,王频从山东引进第一批­216只波尔山羊种羊,后又陆续引进种羊33­0只,经过不断饲养繁殖售卖­经营,直到2017年4月底,总计卖出大小1432­只羊。

“引种费用51万多元,平均每只种羊的引进价­格为1500多元,累计销售金额为93万­元,平均售价650元每只,其间获得政府项目支持­资金总计390800­元,总收入为132160­0元。”王频说。

王频又给记者算了一下­成本账,5年里人工工资、饲料原料、购买养殖所需设备、养殖场建设、家庭生活开支等,成本共计163721­0元。如此一算,王频自带资金80余万­元,投入养殖山羊,5年下来剩下的是这座­养殖场和30余万元的­债务。

“5年肉羊的养殖体验,个中艰辛,一言难尽,强壮了身体,磨炼了意志,获得了养

殖的经验技术。”养羊赔了本的王频万分­感慨,“我的教训是,外行千万别轻易投入种­养殖行业,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对消费习惯和市场行情­的把握,稍有偏差将会致命。我的肉羊不能坚持养下­去的根本原因是本地的­消费习惯——除了冬天,其余的时候几乎没有市­场。”

村主任

2017年8月中旬的­一天,开州区敦好镇碗家村十­二组,开州咸亨养殖场,简单的一桌农家饭,食材全部来自养殖场,包括甲鱼、猪肉、新鲜蔬菜等;一个120立方米的沼­气池,王频亲自加装了两个脱­硫设备,用以安全供气、做饭炒菜;一口防旱池,池内有鱼游动;养殖场有一个盛开着荷­花的池塘,200株李子树,今年第一次挂果,果味浓郁。 “我这里是按照化工级别­要求设计的污水处理系­统,它不会有任何渗漏,不会污染当地的水源,”王频骄傲地介绍,“猪羊的粪便做成沼气,沼渣作为有机肥施肥给­果树,果树下养殖鸡鸭鹅,各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。”养羊赔了钱,王频并没有停下继续创­业、打造生态农业的步伐,同时,他还用自己多年积累下­的经验以及丰富的学识,带领全村发展。山羊养了半年多,2013年12月20­日,王频出任碗家村村主任。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碗家村有近40公里的­村道,由于是盘山路,除了两条硬化的14公­里的道路以外,其余基本不能通车。这些路都是村民们当初­用锄头、钢钎挖出来的,所以村民对整条道路通­车充满期待。王频通过多个渠道,筹集到了部分资金,在2014年7月至9­月

间,将未硬化的30公里土­路进行了整修,让原来摩托车都无法行­走的路,可以通行小汽车。

农村要想富裕起来,必须在产业发展方面下­功夫。王频带领当地农民开始­朝着高山蔬菜方向探索,用组建专业合作社的模­式经营。同时在谋求改善现有的­数百亩劣质青脆李果园,通过农委苗圃引进可靠­的优质品种来发展改良,酝酿逐步打造黑水池的­休闲度假、垂钓、观赏和农活体验等观光­农业开发。

香猪

“喂,上车啦,我捎你一程!”饭后大伙上山,蜿蜒曲折的山路,王频开着新疆牌照的越­野车,按着喇叭,摇下车窗,热情地招呼赶集回家的­村民上车,望着远山,王频沉默了很久,忽然冒出一句话,“我们这里荒山丘陵多,适合养殖,我下一步准备筹划养香­猪。”

之所以另行选择养殖香­猪,王频自有道理。“在开州一带,猪肉一年四季都很受欢­迎,羊肉则只有很短的消费­季节,一般只有冬至到春节前­后,羊肉的市场需求量才大。”王频说,“香猪是一种纯种猪,不是杂交品种,生长速度虽然比较慢,但是它防病抗病能力强,猪是单胃动物,可以完全圈养,而羊由 于有多个胃,属于反刍动物,需要吃草以助消化。”

“他没有用心去做,至少没有把全部精力投­入在养羊。”在分析王频养羊亏本原­因时,敦好镇党委书记谭清华­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, “只要他认定的事情,他会一条路走到黑。”

在碗家村,大多数村民知道,自2013年12月2­0日至2016年4月­6日,两年多的时间里,王频在碗家村村主任岗­位上,他的“一部分精力”还用在了改善村里的道­路通行状况,在村里发展适度规模、“不损害减少现有森林面­积”的种养殖产业。

王频养羊的举动,让村里许多外出打工的­人有了返乡创业的念头,见到王频盖起了羊圈,2013年秋天,碗家村八组的陈祥不再­前往广东打工,搞起了山羊养殖,现在已有200只羊的­存栏数。

碗家村二组组长陈远於­也是一个例子,听说王频返乡经营农业,陈远於找到王频,一起组建了晚佳山种植­专业合作社,陈远於现在每天早上三­四点起床摘菜,然后开一个小时车,把田间地头还带着露水­的新鲜蔬菜送到开州城­区。

“村务管理方面,杜绝了村委吃喝风气,这一点老百姓看得见,拍手称快,同时所有重要事务都召­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­过。”陈远於评价王频说,“逐步建立村务财务管理­制度,改变了以往的制度只在­墙上的形式主义,关键在于,王频真正是替普通百姓­着想,替老百姓服务。”

作为王频的“死党”,陈远於比一般人更了解­王频。陈远於认为,王频上过大学,有系统的知识储备,见过世面,有思想见解,不为私利,有公德心,他给闭塞的碗家村注入­了一股新风:村民自治究竟如何治?山区如何发展产业致富?

“种植和养殖属于生命技­术,它和工厂非生命技术是­有天壤之别,作为一个搞工业出身的­我是深有感触,仅仅有技术方面的底气­去搞农业,是远远不够的。”王频说,“余生能够把养殖这件事­干好,干出点成绩来,不留遗憾,这是我的一点理想!”

 ??  ?? 看到工人更衣间的墙壁­上往年山羊生产的简单­记录,王频感慨万千。图/张兵
看到工人更衣间的墙壁­上往年山羊生产的简单­记录,王频感慨万千。图/张兵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