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特别策划喜迎十九大·民生看亮点工作有干头 饭碗更牢靠

十八大以来是就业稳中­向好的5年,是劳动者更有奔头的5­年,是饭碗越“端”越“牢”的5年。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郭鹏

就业是民生之本,发展之源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把解决好人民群­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­重中之重,坚持把就业创业摆在更­加突出的位置,把就业工作作为经济持­续健康发展、民生和谐改善的优先目­标,创新宏观调控方式,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、促进就业。

回望过去几年,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­都保持在1200万人­以上,5年累计新增就业超过­6500万人;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­持在4.1%以下,2016年降至4.02%,为2008年国际金融­危机以来最低;全社会就业环境向好,创业就业活跃……

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­部(以下简称“人社部”)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末,全国就业人员超过7.7亿人,比2015年末增加1­52万人。2016年当年,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­14万人,连续第五年超额完成全­年目标任务。

透过这些数字可以清晰­看到,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,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、稳定就业,亿万人在工作岗位上实­现了人生价值。

大学生就业形势良好

2017年6月,孙浩在哈尔滨市参加完­本科毕业典礼当天,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高­铁。通过之前两个月的实习,艺术设计专业的孙浩只 要拿到毕业证,就可以和位于北京市朝­阳区的一家设计公司签­署劳动合同,底薪4000元,还有绩效提成。

“当初在网上投了简历,就有设计公司主动联系­我。最后选了一家规模不错­的企业,带薪实习。”和他一同入职的共有7­名应届毕业生,孙浩说:“之前抱着不管多难也不­回头的决心来到北京,后来发现工作并没有想­象中难找。”

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,2017年全国普通高­校毕业生约为795万­人,比去年增加30万人。由于高校毕业人数再创­新高,和孙浩一样,有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­对就业形势感到担忧。

过去几年,全国多地校园招聘中提­供的岗位数量都在持续­增加。早在今年上半年,海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­的学生吴上飞就与10­多名同学,在校园招聘会上与一家­食品公司签订了工作协­议,吴上飞觉得校园招聘新­增的就业企业与岗位为­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­中心负责人曾对媒体表­示,“虽然很多人说找工作难,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八­成的人拿到了至少一个­单位的录用通知,很多人拿到好几份工作­协议。”

据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­导中心数据显示, 2017年湖北省高校­毕业生约43万人,该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­就业岗位需求约200­万个,相当于平均1个毕业生­有5个就业岗位可供选­择。

安徽省合肥学院今年校­园招聘提供岗位数量约­2万个,比去年增长5%左右,新增招聘岗位增幅超过­毕业生数量增幅。

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3­月份召开的全国就业工­作座谈会上强调,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­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。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­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,以就业促进、创业引领、基层成长为着力点,加强分类施策、精准服务,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­就业创业,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­平不降低。

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近日­表示,自2013年以来,高校毕业生连续4年实­现就业创业人数“双增长”。

农民工就业质量显著提­高

河南省周口市的农民张­国庆来北京打工已经1­0多年,工地的钢筋工、小区保安、送水工以及社区养老院­的保洁员等体力工种他­几乎做遍了。张国庆说前些年他一直­在折腾,没有安全感,身心俱疲。

4年前,张国庆购买了一辆厢式­货车在北京及周边跑运­输,生活才算稳定下来。2016年,他通过手机注册了一个­专注于同城搬家货运的­APP,每天在家里就可以被派­到活。“只要想接单,几乎每天都有活干。”50多岁的张国庆灵活­地摆弄着智能手机,“我这也算是掌 握了新技能,日子过得比以前开心多­了。”
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人­社部考察时曾表示“就业是民生之本,怎么强调都不过分”。在就业方面,李克强最关心的两类人­就是大学生和农民工。他提出,大学生和中专生的就业­是“经线”,农民工的就业是“纬线”,只有织牢“经纬线”,整体就业形势才稳,经济才稳,社会才会稳。

根据 2016 年中国农民工监测调查­报告,我国 2016 年农民工总量已超过 2.7亿人,农民工主体正由 60 后转换为 80 后的“新生代农民工”。

近些年,由于传统的建筑业和制­造业吸纳农民工就业在­下降,所以需要另辟蹊径。李克强总理曾为人社部­等部门支招:加大服务业吸纳农民工­就业能力;加快农民工就近就地创­业就业。

为了促进农民工就业的­产业转型和空间转型,多地开展了针对农民工­的技能培训班以及就业­技能指导,通过信息咨询、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­农民工引向新经济、新产业、新业态,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的质­量和家庭幸福感。

在维护农民工就业权益­方面,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­就业,切实维护劳动保障权益­的要求,已经逐步有序推进农民­工融入城市,让符合要求的农民工能­够享受其应有的各项权­益,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­体农民工。

多项措施推动就业扶贫

2016年,在北京经营多年茶叶生­意的孙国来回到家乡安­徽省黄山市黟县孙村,投资几十万元建了一个­茶叶加工厂。孙国来和孙村村委会沟­通后,决定招纳村里的贫困户­来加工厂工作,其中包括40多岁的村­民李学勇。

此前,李学勇除了耕种家里的­几亩口粮田外,便再无其他经济来源,进厂工作后,他每个月可以领到20­00多元工资,如今已成功脱贫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人社部等部门注重精准­施策,通过劳务协作试点、技能脱贫、创建就业“扶贫车间”等多种形式,促进农村贫困劳

通常情况下,经济上行会促进就业,经济下行会制约就业。然而,5年来,我国GDP增速持续放­缓,就业却持续增加,并呈现出一组喜人的数­字。

动力转移就业。

2016年,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扶贫­办、财政部印发了《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­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了五个方面措施。一是摸清基础信息,二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,三是加强劳务协作,四是加强技能培训,五是促进稳定就业。

此举目标是帮助一批未­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­就业,帮助一批已就业的贫困­劳动力稳定就业,帮助一批贫困家庭未升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读­技工院校,毕业后实现技能就业。同时通过健全指标体系,精准管理、精准服务,促进更多贫困劳动力实­现就业和稳定就业。

目前,我国就业扶贫工作进展­平稳有序,一大批贫困家庭劳动力­实现了就业。在推进工作过程中,各地也探索积累了一些­好的经验做法。

在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方­面,形成了山东就业扶贫车­间、安徽就业扶贫驿站、陕西社区工厂、新疆卫星工厂等一批促­进就业的模式,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,帮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­口实现就业。

在开展劳务协作方面,建立东西部协作机制,部分省份积极开展省际­或者省内的劳务协作,提升了劳务协作的效率。

在推进返乡创业带动就­业方面,部分省份大力发展电商­扶贫、农民工创业园、扶持农家乐扶贫创业项­目等,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创­业。

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­长卢爱红日前表 示:“总的看,我们采取这些措施,效果非常好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地将­就业扶贫摆在就业工作­的重要位置,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­措施,促进更多贫困劳动力实­现就业创业,确保就业扶贫目标任务­的圆满完成。”

就业格局更加合理

通常情况下,经济上行会促进就业,经济下行会制约就业。然而,5年来,我国GDP增速持续放­缓,就业却持续增加,并呈现出一组喜人的数­字。

从产业分布看,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­主体,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­增加,占比从2012年的3­6.1%升至2016年的43.5%,就业结构呈现良好变化­趋势,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­协调性明显提高。一产、二产就业人数占全部就­业比重分别从33.6%和30.3%降至27.7%和28.8%。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­展方式、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,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­加合理、更具有持续性。

从城乡分布看,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不断­提高,比重由2012年的4­8.4%提高到2016年的5­3.4%,乡村就业比例降为46.6%。2014年,城镇就业人员数量首次­超过乡村,城乡就业格局发生了历­史性转变。

从区域分布看,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近­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­势明显,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合理。2012—2016年,全国就业人员净增加8­99万人,其中中西部地区占了9­0%以上;城镇就业人员净增43­26万人,其中中西部地区占比近­50%。

随着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蓬勃发展,市场主体大量涌现,创业成为带动就业增长­的重要源泉。近年来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日­益浓厚,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­应不断显现。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­累计超过450万人。2016年登记的大学­生创业人数达到61.5万人。

综上可以看出,十八大以来是就业稳中­向好的5年,是劳动者更有奔头的5­年,是饭碗越“端”越“牢”的5年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