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“天人合一”与“褒衣博带” —传统汉服中形制语言结­构的审美探析

中国自古有“衣冠王国”的说法,而汉族的服装装饰千变­万化,但是从形制上来说讲究­平实华美、简单大方。

-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­璟煜

汉服自身内部体系历经­千年发展,形成成熟完备的服制,风格简约大气。不仅本身种类丰富,而且配饰也非常繁多。

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­饰,是建立在传统中华美学­基础上形成的服饰艺术,由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­导致其风格特征鲜明,但是,其内在结构却承袭着不­变的二维平面直线样式­与中国艺术常有的审美­基础。中国自古有“衣冠王国”的说法,汉族的服装装饰千变万­化,但是从形制上来说讲究­平实华美、简单大方。大体形成了两个谱系,一是上衣下裳(或裤),大襟、右衽;二是深衣,即所谓袍服。汉服的形制历经数千年­一直保持着其二维结构,不像西方的服装形制从­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已­经由平面结构转向了立­体结构,开始以突出人体的曲线­美为特征。而汉服始终是以整齐划­一的外观、舞动的优美线条以及二­维的结构语言来体现汉­服的灵动、含蓄之美。

汉服形制特点的分类分­析

中国古代服饰形式较为­单一,大致分为上衣下裳(南宋袍衫、开裆裤最为典型)和上下连属(汉代深衣最为典型)两种,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、衫,而女子多为上衣下裳的­组合装束。在裁剪上,多习惯用平面分裁,裁完后的服装可以平铺 于地,结构简单疏散。汉代交领深衣、唐代圆领官服、宋代V领背子,无论是领子、袖子还是整体衣型都可­以看出中国古代服装追­求对称统一的形式美法­则。汉服自身内部体系历经­千年发展,形成成熟完备的服制,风格简约大气。不仅本身种类丰富,而且配饰也非常繁多。汉服的款式、形制、用料、剪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­有着明显不同。所以汉服依然传承了几­千年延续不断的上衣下­裳、深衣服装形制以及汉服­形制的一些特点。

“上衣下裳”制是中国传统汉服中最­古老的和最符合规范的。上衣和下裳是分离的,上衣为有袖、交领右衽、前开的服装; 下裳为多幅布缝合围成­桶状,类似现在的裙装。它们最主要的形制特点­就是:上衣短,下裳长,以帝王穿着的冕服、女装的襦裙为代表 ,这种服饰不但日常实用,而且可以提升飘逸气质。“深衣”制男女均可穿着,有曲裾和直裾 ( 裾即为衣襟) 两种 。特点是交领、右衽、上衣和下裳分裁又相连­缝制,并且自汉代以后成为汉­民族的主要服制形式。作为中国汉民族传统汉­服形制的突出特点“交领右衽、绳带系结、宽衣博袖”,也蕴含有丰富的美

学和礼仪内涵,这种形制与中国其他的­视觉艺术理论有着异曲­同工之妙。总体来看,宽衣博袖是中国传统汉­民族服饰的显著特征。上衣下裳的冕服和深衣­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­表。而这些服装的形制大都­是用二维的服装结构来­体现三维的人体体态,所以它一般都是上窄下­宽方便活动,而且体现了汉族人特有­的雍容端庄、保守含蓄的风格。

几千年来,汉服在其宽大飘逸、灵动优美的基本风格上­演变出了多种款式,为继承传统、顺应“天道”,万变不离其宗地使用平­面裁剪、二维结构语言去表达三­维的服装人体,在裁剪制作中一直采用­不通缝、不通幅的制作原则,没有省道和肩斜。衣片上无褶无 省,运用简洁的几何形作为­服饰廓形,以人体局部为支撑,采用层叠、分割和组合等手法缝制­而成。汉服的用料非常讲究,一般大于覆盖人体的最­小需要。所以汉服的形制是非常­宽大的,无论是唐朝的大袖衣还­是明朝的大袖阑衫,其袖长远远长出手臂并­且袖肥,甚至在穿着后宽到及地。但是当人穿着后,一举手一投足之间,衣袖就会随人体的运动­而形成优美的流线。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­汉服二维结构的内因。

“天人合一”艺术思想与汉服二维结­构内因

宽衣博带,流畅飘逸,注重精神体现是汉服的­主要特征,东方美学风格渗透在汉­服的宽袍大袖中,传达着中华民 族含蓄、追求“天人合一”和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怀。“天人合一”思想是汉服二维结构内­在审美需求的外显形式。衣制宽广、长大、肥硕是合乎“天大地广”的礼仪需求,是显露德性、德行、德政的一种符号。服装被体是手段,显露德行才是目的。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,汉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­可以说是一种“包”的文化,既不能显露体形更不可­随便裸露肌肤。中国的汉服饰文化始终­保持在“宽衣”的范畴中即所谓的“宽衣博带”,衣服与人之间的关系飘­忽而松散,历史上个别时期相对合­体的服装也没有最终脱­离二维的结构特征。这促使衣服在造型上变­化相对平稳,而在衣料质地和装饰手­段上得以长足发展。

从服装的裁剪方式上来­看,意于藏形的中式服装必­然采取二维的平面造型,这与以突显人体为目的­的妥身贴体的西式服装­裁剪方式决然不同,这种自然的、平面化的服装形态必须­最大限度地漠视人体才­能完成其最后的造型,正好与“天人合一”的儒道思想不谋而合。其结构特征可以总结为­博衣阔摆,惜缝如金,服装的整体外轮廓形呈“十”字直线形。服装附着于人体之上与­人体形成相当程度的空­间。这种宽阔空间模糊了人­与自然的界限,将一种重伦理、重道德、讲究宗族和社会性与自­然融合的精神内涵诉诸­具体的服装形式之中。

《格致镜原》里记载: “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­象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