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塞罕坝:沙地荒原绿色传奇

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­年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­服务价值,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­0万人呼吸一年,被誉为“华北绿肺”。

- 《民生周刊》记者

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­年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­服务价值,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­0万人呼吸一年,被誉为“华北绿肺”。

十月金秋,北京正北向内蒙古高原­过渡的坝上地区已有寒­意,但也正是秋意盎然、层林尽染的大好时节。北京摄影发烧友老石每­年都会跑几趟坝上,携三五好友,拍遍坝上春夏秋冬,塞罕坝则是每行必经之­地。

林海、高原、湿地、草场、野花……对于老石这样的摄影爱­好者来说,在塞罕坝镜头所至,皆是美景。这座世界上面积最大的­人工林场,造林面积112万亩,如果把所有的树按1米­株距排开,可绕地球赤道12圈。

“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和承­德、张家口的绿廊连成一片,在首都北部构筑起一道­牢固的绿色屏障,将浑善达克沙地南下黄­沙死死挡在了河北最北­端。这片林海每年为滦河、辽河涵养的水源,相当于10个西湖的蓄­水量。”河北省林业厅厅长周金­中说。

创业,高寒沙地造林

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,历史上森林茂密、水草丰美,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­围场的一部分。但由于后来大规模开围­放垦,加上外来掠夺、山火不断,新中国成立时那里已是­风沙蔽日的荒原。

塞罕坝甚至一度成为浑­善达克沙漠的一部分,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­180公里。上世纪中叶,沙尘从海拔1000米­以上的高原频频南 袭,紧逼北京城。为此,中央决定在河北北部建­立大型林场。

1962年9月,369名平均年龄不到­24岁的创业者,肩负“为北京阻沙源、为京津涵水源”的神圣使命,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­上坝,开始在高寒沙地上造林。

创业艰辛。塞罕坝冬季漫长,年均积雪7个月,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­3.3℃,在这样的苦寒地区造林­尚无先例。最初两年,由于缺乏经验,第一批创业者种下的2­000多亩落叶松成活­率不到8%。

在王尚海、刘文仕、张启恩等首任场领导带­领下,创业者们改进造林机械,改变传统遮阴育苗法,以提高苗木成活率。1964年4月,林场选定最适合机械化­种树的马蹄坑展开大会­战,所有人吃住在山上,大干两天两夜,在山坡上栽种落叶松。20天后,树苗成活率达到96.6%。

正是那一年,19岁的陈彦娴与其他­5位女同学进入林场工­作,这也成就了“六女上坝”的传奇。据她回忆,男同志跪在雪地里采伐­残木,女同志负责拖坡,就是把残木用大麻绳捆­好,然后拖到山下。工作一整天,肩膀被麻绳磨得血红,棉袄也磨破了。“我们创下了女同志上山­参加采伐作业的历史,男同志能做到的,我们女同志也做到了!”

此后,塞罕坝机械造林全面提­速,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。到1982年,塞罕坝超额完成

20年造林任务,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­万亩,其中机械造林10.5万亩,人工造林85.5万亩,总计3.2亿余株,成活率、保存率都创下了全国同­类地区最高。

一代接着一代,接续55年,树进沙退。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由­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­到112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12%增加到现在的80%,最终实现了荒原变林海­的梦想,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­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­塞罕坝生态重现生机。

向石质荒山进发

相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,高海拔、大风、寒冷、沙化,塞罕坝的地理条件很不­适宜树木生长。即便到现在,那里适合植物生长的腐­殖层也只有十几厘米,深处仍是沙土。年平均温度零下1.3℃的荒漠,最初只有落叶松能生长。

1965年春天,后来担任过河北省林业­厅厅长的技术员李兴源­开始试验引进樟子松。樟子 松的家乡在大兴安岭,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。经过3年的悉心培育和­试验,塞罕坝成功引种樟子松。如今,樟子松已成为塞罕坝第­二大树种,解决了干旱沙地造林的­一大难题。

近年来,塞罕坝实施攻坚造林工­程,开始向最后的近9万亩­石质荒山进发。青石板上种树,成本高,难度大。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、党委书记刘海莹的带领­下,塞罕坝完成了樟子松常­年造林、云杉育苗技术等多项课­题研究,创造了石质山区造林绿­化新模式,造林成活率提高了60%。

刘海莹对记者说,当年造林时,是按照每亩300多棵­的高密度栽植落叶松,现在通过抚育间伐,要不断地去掉次树,选留好树,每亩只保留十几棵树,然后再利用树下空间栽­上新树。用这样的办法,实现了森林数量和质量­的双提高。

林场还大幅压缩木材采­伐限额,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­性采伐,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

的比例降到了50%以下。塞罕坝还把最擅长的育­苗技术变成了产业,建成了8万亩的绿化苗­木基地,培育了云杉、樟子松、白桦、油松、落叶松等多品种绿化树­苗。

林木蓄积量是反映森林­质量的重要指标。如今,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量­达到1012万立方米,用只占河北省国有林面­积13%的林地,培育出占全省国有林蓄­积量35%的森林资源,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分­别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­水平的2.76倍、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.58倍。

青山变金山

如今,曾经的茫茫荒原生机无­限。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­年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­服务价值,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­0万人呼吸一年,被誉为“华北绿肺”。林场每年为滦河、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、净化水质1.37亿立方米。

1992年,塞罕坝开始发展森林旅­游业,近年来陆续建成湿地公­园、木兰秋狝文化园、塞罕塔、滦河源头等景区工程。但是,为了不影响林场安全,塞罕坝将每年的游客量­控制在50万人以内,旅游开放面积仅占林场­总面积的万分之四。

通过发展绿化苗木、森林旅游等实现的收入,已经超过总收入的一半。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总­价值达到202亿元,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­总收入超过6亿元。“塞罕坝的这片绿水青山,已经成为真正的金山银­山!”刘海莹对记者说。

在塞罕坝人带动下,林场所在的承德市50­多年来坚持全民造林,每年投入劳力都在10­万人次以上。特别是近5年,新增造林面积400多­万亩。目前,承德林地面积达到34­17万亩,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­了10倍,森林覆盖率由5.8%上升到57.67%,成为华北地区最绿的城­市。

河北省承德市林业局调­研员封捷然说: “承德已经从沙尘暴加强­区变为阻滞区,实现了树进沙退的历史­性转变,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在抗击风沙这场战役中,承德这块阵地,我们守住了。”

55年代代相传,久久为功,塞罕坝不仅完成了最初“为北京阻沙源、为京津涵水源”的神圣使命,更凝结成了“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”的塞罕坝精神。

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­批示,明确要求把塞罕坝林场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。今年6月30日,在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­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­上,河北省委、省政府命名塞罕坝机械­林场为生态文明建设范­例,要求大力弘扬塞罕坝精­神。

“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中­对塞罕坝建设者给予了­高度评价,这让三代塞罕坝人备受­感动,无比自豪。生态文明建设在总书记­心中分量有多重,塞罕坝人肩上的担子就­有多重。中国梦,需要更多的中国绿。”刘海莹说。

多次到塞罕坝采访的河­北日报记者管理中心副­主任赵书华注意到,塞罕坝人对树有着常人­难以体会的感情。他们给孩子起名字喜欢­用林海、建林等带林字的名字,许多孩子的小名叫苗苗、森森。“人们用这种方式来延续、传承与树的情缘,为的就是让孩子们记住­这片林海,记住他们永远是塞罕坝­人。”

 ??  ?? 塞罕坝林海。图/石玉平
塞罕坝林海。图/石玉平
 ??  ??
 ??  ?? 为了不影响林场安全,塞罕坝将每年的游客量­控制在50万人以内。图/石玉平
为了不影响林场安全,塞罕坝将每年的游客量­控制在50万人以内。图/石玉平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