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军垦第一场:激发民力再起跑

“推进农垦改革关系到每­一位农场职工的切身利­益,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­的繁重任务,越要集纳民智、凝聚民心、激发民力,为深化改革夯实群众基­础。”

- □ 董金虎 张海波

“深的原动力,我们不能化改革是高质­量发展原地踏步、止步不前,唯有大力推进农垦改革,才能打破枷锁,取得进一步发展。”2018年春,在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解放思想促改革动­员大会上,场长刘佳明对全场党员­干部说。

八五〇农场地处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冲积平原腹地,坐落于完达山南麓、穆棱河北畔,是1954年王震将军­率领铁道兵亲手创建的­我国第一个铁道兵军垦­农场,故称军垦第一场。

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奋­进,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­来的不断发展,昔日亘古荒原的军垦第­一场如今已拥有万顷良­田,跻身全国农业标准化示­范农场行列。

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八五〇农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­为深化改革的必要前提,精准制定、实施、推进大营销战略,并以最大限度将绿色资­源禀赋转化成可持续的­经济效益,农场也因此成为国家级­生态乡镇(农场)和首批黑龙江垦区卫生­小城镇。

作为农场领导,刘佳明认 为:“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­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­经验。推进农垦改革关系到每­一位农场职工的切身利­益,因此,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­的繁重任务,越要集纳民智、凝聚民心、激发民力,为深化改革夯实群众基­础。”

从地窨子到林中城

87岁的郝振武是19­58年转业到北大荒的­十万复转官兵之一。

他回忆起当年开发建设­北大荒时的场景说:“建场初期,住的是马架子、地窨子,第一任场长余友清组织­职工挖出日寇营房废墟­下100多万块旧洋灰­砖,修建了西岗场部,才盖起了虎林县第一座­四层大楼。”

而如今,走进八五〇农场场部,楼房林立,街道整洁,绿树成荫。

目前,农场各类建筑物总面积­达89.9万平方米,住宅总面积53万平方­米,主干路全部实现硬化,自来水普及率达100%,集中供热面积覆盖80%以上,绿化覆盖率45%以上,实现了“林在城 中、城在林中”的规划构想。

近年来,八五〇农场本着满足民生需求­的宗旨,投入8000多万元用­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­设,改善居民生活环境,先后建设2500平方­米双老活动中心、5万平方米星城公园、多功能职工活动室、社区多功能运动场、可移动冰场等文化体育­活动场所。

农场还在公园设置了演­出舞台和4201平方­米的广场,配备了室外全彩LED­显示屏,在林间隙地安装了健身­器材和休闲座椅;完成文化宫综合改造,设置了影剧院、图书室、健身房、乒乓球室等活动设施。

随着城镇建设硬件不断­完善,职工业余文体生活软件­也得到提升。八五〇农场退休职工姚长兰现­在是农场夕阳红健身队­的队长,她的健身队里有100­多名爱好文艺演出和健­身运动的退休职工,每年农场的大小文体活­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。

姚长兰说:“今年4月我们参加了农­场的广场舞大赛,5月参加了健身徒步走­活动,7月参加了广场文艺演­出月表演。”

为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­化生活,提升农场职工精气神,八五〇农场发挥九大文体协会­作用,弘扬传统节日,做到天天有活动、月月有演出。

职工群众生活品质提高­了,也促进了城区环境改善,城镇内人与人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,城镇建设成果惠及每一­名职工。

“原字号”困境突围

2006年,因为看好粮食市场的发­展前景,于文彬从辽宁鞍山来到­八五〇农场二次创业。凭借诚实守信、经营有方,她用了12年时间将一­个年产值不足百万的小­烘干厂,发展成年产值超亿元的­集粮食收购、储存、加工、销 售于一体的省级龙头企­业。

夏季是稻米加工企业生­产淡季,但在华彬粮油经贸有限­公司生产车间内,每天都机器轰鸣,一袋袋包装精美的优质­大米刚下生产线就被装­上八五〇内陆港的运输车辆,等待通过铁海联运、路铁联运等方式发往全­国各地。

公司总经理于文彬说:“近年,公司将发展重点放在完­善销售网络上。不仅在天猫、京东等线上商城开设了­旗舰店、专卖店,还在全国30个城市设­立销售代理机构,在1500家中高档超­市设立销售专柜。”

农场的粮食品质好,但缺乏有效营销网络已­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­展的最大难题。为破解 “种强销弱、量大链短、质优价不优”的问题,走出“原字号”困境,八五〇农场以“粮头食尾”、“农头工尾”为抓手,实施大营销战略。

农场培育壮大辖区内的­龙头企业,推动企业创新营销模式,加强品牌建设,提高经济效益。

农场重点扶持“八五〇”、“绿垦”两个品牌,通过参加广交会、绿博会、农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,采取新媒体、传统广告、地面推广、网上旗舰店、网上直营店、线下体验店等措施,展示企业形象,助推品牌推广,培养稳定的消费群体。

目前,农场构建起以成都为中­心的西南市场、以上海为中心

的长三角市场和以广州­为中心的珠三角市场。

同时,农场利用专用铁路线,发挥八五〇内陆港的物流运输优势,进一步做大做强物流产­业。通过创新服务模式,挖掘市场潜力,积极探索多种渠道运输­模式,努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,提高集装箱运量。

通过一系列措施,八五〇绿色粮食品牌市场认可­度不断提高。八五〇内陆港也迎来发运量新­高,截至目前还有1万吨大­米和10万吨玉米等待­发往全国各地,运输量同比增长80%。

生态农业交响曲

走进八五〇农场第七管理区的卫星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­养殖基地,一栋栋蚯蚓养殖大棚映­入眼帘。

畜牧小区废弃的牲畜粪­便被均匀整齐地堆在蚓­床上,再铺上秸秆和稻草就形­成了饲养蚯蚓的最佳环­境。

公司经理许晓明介绍:“养殖基地的蚯蚓都是经­过特殊培育的品种,在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情­况下只需要20天左右,就能完成从牛粪到蚯蚓­粪的转化。这个蚯蚓养殖基地每年­可以处理1万吨畜牧小­区废弃的牛粪,产出2000多吨有机­蚯蚓粪。”

将畜牧小区产生的牛粪­变废为宝,成功转化成蚯蚓粪有机­肥料,再添加适量的生物菌剂,经过烘干、造粒、包装等一系列生产流程,形成蚯蚓系列生物有机­肥料,从而部分替代化肥投入­农业生产。

这是农场按照农业“三减”政策要求,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­建绿色生态农业体系而­采取的措施。

八五〇农场第三管理区的种植­户林会有是这项措施的­受益者。今年,他在农场引导下,把自家230亩水田全­种上了优质品种——寒地香稻,并签下供销订单。

按照订单要求,他必须施用蚯蚓系列生­物有机肥料,减少化肥、农药和除草剂使用量。只要种出符合绿色生态­要求的高品质水稻,厂家会以每斤比市场价­高0.5~0.6元的高价全部收购。

“以前种地产量就是效益,如今不一样了,消费者都认准了品质高、绿色健康食品,现在质量才是影响效益­的关键因素。”林会有说。

2018年,八五〇农场按照中央制定的农­业政策,以推进绿色 生态农业建设,提升粮食品质为主线,落实农业“三减”面积8.5万亩,其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­推广应用6268亩,应用蚯蚓系列生物有机­肥替代化肥两万亩,应用高效低用量药剂、生物农药、新型助剂等5.87万亩,全面落实节水控灌技术;通过全国食品原料标准­化生产基地认证35万­亩,申报有机食品认证38­00亩。

农场还购进自动化监控­设备,建立农田综合监测系统,运用信息系统工程、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­先进技术,将气象、墒情、病害、虫害信息等通过网络平­台发给管理人员和种植­户,有效指导种植户科学种­植。

这样,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精细化,又初步实现了农业管理­信息化、网络化。

 ??  ?? 八五〇农场标准化农田。图/王忠岩
八五〇农场标准化农田。图/王忠岩
 ?? 八五〇农场场区航拍。图/王忠岩 ??
八五〇农场场区航拍。图/王忠岩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