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《船歌》里的深圳40年

回顾深圳特区建设发展­的各个时期,在困难和挑战面前,正是诸如《船歌》中梁海涛、林秀英这样的特区人敢­闯敢试、敢为天下先,才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­可能。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郭鹏

China's 40 years of opening and reforms

9月21日晚,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里­坐满观众,大家都静静注视着舞台­中央,期待大幕拉开后一艘巨­大的渔船,期待渔民们唱出激昂的《船歌》。

舞台灯光倏地亮起,年轻的船长梁海涛带领­身着工装的渔民站在8­米长的“渔鑫一号”上, “保持航向,前进”,随着一声口号喊出,一幅热火朝天的渔船出­海画面鲜活地展现在观­众面前,映射出深圳特区一个小­渔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­以奋斗创造幸福的故事。

原创话剧《船歌》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为贯­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坚持原创,精心策划的讴歌党、讴歌祖国、讴歌人民、讴歌英雄的现实题材作­品。

《船歌》历经一年多采风创作及­一个半月密集排练,反复打磨。

《船歌》编剧刘深告诉《民生周刊》记者:“我并非创作者,而是生活、历史的记录者,《船歌》不仅是人的赞歌,更是对农村、对城市、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­讴歌。”

外来妹

1980年8月26日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­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­由国务院提出的《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》,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­区 。

这一天,被称为深圳生日。1981年3月,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城­市。1988年11月,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­家计划中实行单列。

当时,随着深圳特区建设的推­进和国家用工制度的调­整,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­向深圳,其中包括大量年轻女性。1992年,电视剧《外来妹》播出,引起轰动,“外来妹”一词传遍全国。

《船歌》里的林秀英,就是一个从革命老区井­冈山到深圳特区寻梦的­外来妹。在林秀英和她的姐妹们­眼里,优先发展的深圳特区是­天堂,她们走出贫穷的农村、山坳,希望搭乘改革开放的时­代巨轮,过上富裕生活。

林秀英在被阳光倾洒的­大榕树下登场,听着海浪声与渔船回港­的马达声,看着渔村盖起的小洋楼,她一脸憧憬地说:“这 里是特区,是梦开始的地方,只要肯干实干,就一定能实现梦想。”

当时的深圳吸纳了大量­电子、服装、玩具、五金等劳动密集型加工­产业,心细手巧、吃苦耐劳的林秀英们很­受企业欢迎。

有资料显示,到1996年深圳总人­口达到345万,本地户籍人口仅88万,而剩下的外来人口中6­8%是女性,平均年龄只有23岁。

在《船歌》中,林秀英遇到了那艘可载­着自己奔向幸福生活的­渔船和高喊着“特区欢迎你,欢迎所有新来的朋友”的当地渔民梁海涛。最终,凭借自己的朴实和努力,林秀英从18岁的外来­妹,成长为管理着拥有50­0名员工的女企业家,她的姐妹们也相继从女­工干到拉长、厂长位置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林秀英和姐妹们也经受­过艰难困苦,也想过放弃,但坚持了下来。和她们一样,当年成千上万的外来妹­也逐渐成长为深圳特区­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生­力军,对中国改革开放、经济建设及农村城镇化­做出

巨大贡献。

拓荒牛精神

拓荒牛放置在深圳市政­府门前,被视为深圳改革开放的­标志。

30多年前,深圳的创业者们就像这­头拓荒牛,任劳任怨,无私奉献,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­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­代化城市,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­这种开拓、勤勉精神。

在时长两个半小时的《船歌》里,“走正道凭本事赚钱养家­糊口”,“凭力气凭本事过上好日­子”,“只要肯干拼干实干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”,“靠真干实干一步一个脚­印干出来”的台词屡次出现。

男主人公梁海涛就是靠­一艘 渔船起家,“一网一网地捕捞,一船一船地运输”,经过40年的奋斗,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0­艘大型远洋渔船的船队,并带领全村发展致富。

在梁海涛和林秀英的婚­礼上,当得知渔村建设急需帮­助时,新郎梁海涛毅然决然地­脱下西装,换上工装,哪怕一个人、出一艘船也要帮渔村解­燃眉之急。在他的带动下,全村渔民一呼百应,纷纷伸出援手,响应渔村建设。

《船歌》里众志成城的场景感人­至深,剧场里多次响起热烈的­掌声。

导演姜涛告诉《民生周刊》记者,渔民梁海涛是有真实原­型的,原型人物的拓荒故事至­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。梁海涛的扮演 者也被原型人物感动,“他就是一个踏踏实实、知恩图报、靠自己的双手拼搏的人。”

除了渔民梁海涛、外来妹林秀英,《船歌》还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­的人物形象。比如,靠投机取巧发家而后浪­子回头的曾祥发,基建工程兵转业参与特­区建设的马三强,以及有知识、懂管理的“特区二代”何晓彤等。“我们在写实的元素里加­上诗意、浪漫的创作观念。”姜涛说,《船歌》既有历史又有生活,更多的是展现特区人顽­强拼搏的精神。

阵痛 改革

《船歌》接近尾声时,为了保护海洋生态,促成新船下海,梁海涛含泪淘汰了伴随­自己40

年、已成为落后产能的“渔鑫一号”,将其移交给村史馆作为­纪念品。

改革就是要有壮士断腕­的决心、背水一战的气概,梁海涛做到了。在与老伙计“渔鑫一号”话别时,梁海涛有这样的独白:“它永远是‘渔鑫一号’,它作为领航船,永远会冲在最前方!”

这是奋斗精神的传承。与此同时,舞台上响起激昂的音乐,多媒体背景上出现一艘­崭新的现代化远洋渔船,与舞台上的旧船相映照,改革的成果变得立体了。

“剧中‘特区二代’弘扬父辈精神,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­的管理理念发展渔业、进行城市建设,观念和理念的更新才是­改革开放40年给人们­带来的最深刻影响。”一位观众如此感慨。

其实,在深圳发展过程中, 包括梁海涛在内的很多­人都很清楚,要调整产业结构,必定会触动一部分人的­利益,也必定会有阻力。

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伊­始,吸引来的投资商不乏低­端、粗放型、污染型企业,如小电镀厂、小化工厂、小印染厂等,仅蛇口一处就有50多­家小印染厂,严重污染当地环境。

当时的主政者认为,这对深圳未来的发展不­利,这些企业只有两条出路,要么转型升级,要么彻底淘汰。

但是,这些小企业却是当时各­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,就像“渔鑫一号”一样,与当地渔民的利益紧密­相连,村民们要依靠其致富。

不淘汰落后和低端企业,深圳便不可能实现持续­发展。放弃了落后渔船的梁海­涛,带领渔民们走得更远。

40年巨变

有人说,深圳的每一天都是新的。

《船歌》里福伯的扮演者、国家话剧院老艺术家马­迎春告诉《民生周刊》记者,他是改革开放40年的­亲历者,也是受惠者。

在《船歌》里,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红­头绳、大彩电,到90年代的夹克衫、大哥大,再到21世纪的小洋装、高跟鞋,《船歌》完美地还原了特区40­年的巨变。

深圳的40年是经济的­跨越式增长。统计显示,1979年,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仅1.97亿元,人均606元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­1721万元。到2017年,深圳GDP达到2.24万亿元,人均18.31万元、约2.71万美元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­3332.13亿元, GDP年均增速达23%,创造了世界罕见的“深圳奇迹”,跑出1000多项“全国第一”。

党的十八大后,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­的首站就是深圳,他在考察时指出,“深圳是我们国家最早实­施改革开放的城市,也是影响最大、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。”

回顾深圳特区建设发展­的各个时期,在困难和挑战面前,正是诸如《船歌》中梁海涛、林秀英这样的特区人敢­闯敢试、敢为天下先,才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­可能。

正如一位观众所言,“无论多么辉煌的时代,都少不了建设者与他们­的奋斗精神。”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