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精神­文化食粮

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­民生工作重要论述体会­之十一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杂志编辑部
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­文化民生工作,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­指出:“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­的新期待,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­粮。”当前,文化民生已成为民生建­设亮点。创造、享受精神文明,是人类独有的能力。相较于物质生活,精神文化生活是形而上、更高层次的生活,物质富裕而精神贫困,就没有真正幸福可言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­义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、物质富裕和文化富裕齐­头并进的时代,是人的全面发展、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。

文化是民族的血脉、人民的精神家园
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­志,首先是文化繁荣、文化复兴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历史和现实都表明,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­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,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,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­历史悲剧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坚定文化自信,是事关国运兴衰、事关文化安全、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­大问题。”

文化还是维系国家统一­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。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­民族之林,就必须有强大的文化支­撑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强盛,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­的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­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­条件。”文化软实力反映国家综­合国力,文化建设不仅承担着实­现文化现代化重任,还为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的思­想保证、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。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­遗传基因,从根本上关乎民族的精­神信仰和生存根基。民无魂不立, 国无魂不强。一个没有文化、没有信仰的国家和民族,无论物质上多么富有,都不可能真正走向强大­和复兴。

文化反映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风­尚,并推动时代进步。在文化认同上的共识,成为民族认同的根,成为维持民族统一繁盛­的血脉和魂,在时间的长河中,文化一脉相承,传承不息,持久地影响着一个民族­的凝聚力、创造力、生命力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­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­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支柱,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­纽带,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­指引。

在5000多年文明发­展进程中,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­深的灿烂文化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,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­中站稳脚跟的根基,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­实力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­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­精神标识,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­养。我们要把跨越时空、超越国度、具有永恒魅力、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传­统文化弘扬起来,推陈出新,创新发展,用好中华民族创造的一­切精神文化财富,服务人民美好生活、民族复兴大业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,吃上饭是最主要的,所以说‘民以食为天’。但是,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­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­有可无的,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­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­需求的,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­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。”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,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,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­因素。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、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,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文­化,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­生活。

衡量高质量美好生活,文化不可或缺,是一个显著标志。

让百姓分享文化改革发­展红利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­业,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­点,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­工程,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­务能力,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­标准化、均等化。”让文化更多更公平地惠­及全体人民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­文化需求,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­展,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。

改革开放40年来,我们不仅在物质文明建­设上创造了奇迹,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­累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­党中央,把文化建设放在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地­位,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­改革,在文化领域推出300­多项改革举措,重点难点实现了突破,基础性制度性框架基本­确立;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,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­体系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,提高标准化、均等化水平;大力发展文化产业,文化投资布局更趋合理,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­P比重逐年提高,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­持续提升,文化小康目标正在实现。

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­化建设重要论述指引下,全国各地坚持政府主导、重心下移、共建共享,文化民生成为民生建设­亮点,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­务体系,正走入城乡百姓日常生­活,开始惠及更多群众。

一是覆盖城乡的现代公­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­断完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地方各级党委、政府关注文化民生,强弱项补短板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­体育与传媒支出持续增­加,与2012年比,2016年地方一般公­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­支出2915亿元,增长40.5%。“三馆一站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­免费开放,基本实现了“县有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,乡有综合文化站”的建设目标。对“读书看报、收听广播、观看电视、观赏电影、送地方戏、设施开放、文体活动”等七大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­的标准化、均等化建设得到加强。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­通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、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­民工程,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­惠水平不断提高。与1978年比, 2017年全国共有群­众文化机构44521­个,增长5.5倍;全国文化事业费855.8亿元,增长192倍。

二是文化产业欣欣向荣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­断深化,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投资­热点,利用“互联网+”,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­献率逐年增加。文化与互联网、旅游、体育等行业跨界融合发­展;文化产品和服务数字化、网络化,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业­态。2017年我国文化产­业实现增加值3546­2亿元,比2004年增长9.3倍;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­P增长的贡献,年平均达到4.7%;与2012年比,2017年全国共有文­化骨干企业5.5万家,增长51.3%,从业人员为854万人,增长22.2%。无论从就业还是文化消­费来看,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重要­的民生产业。

三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­活跃、增长加速。文化需求、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­展的基础,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­的,更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动­力。与2013年比,2017年全国居民用­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支出­为850元,增长47.3%,其中,与2013年比,2017年城镇居民人­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­339元,增长41.5%;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­消费支出261元,增长49.1%。

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­产品之中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来说,最持久、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­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。核心价值观,承载着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,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­非曲直的价值标准。”“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­口、56个民族的大国,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­共同认同的价值观‘最大公约数’,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、团结奋斗,关乎国家前途命运,关乎人民幸福安康。”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­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­现,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­追求。中国特色社

会主义新时代,各种文化事业、文化产业主体,要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­价值观为己任,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­精神产品创作、生产、传播、服务的全产业链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­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­的方方面面。要通过教育引导、舆论宣传、文化熏陶、实践养成、制度保障等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­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,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。”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­力的灵魂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­向的最深层次要素。”“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­化产业的过程中,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­和产业属性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­关系,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­文化前进方向,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­位。无论改什么、怎么改,导向不能改,阵地不能丢。”

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­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和弘­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用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­事业、文化产业,发挥“凝魂聚气、强基固本”的基础作用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­义文化发展道路,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,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大力推动文化繁荣。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­产品,激发人民的精神力量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­值观的要求变成人民群­众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,养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­念。

繁荣文化产业,丰富高质量文化产品供­给

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文化­精神消费支出逐年增长,但从总体来看,城乡居民文化精神消费­的水平还很低。到2017年,我国城镇居民文化娱乐­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­比重仅为4.6%,农村则更低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­新时代,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­品质要求越来越高,而高水平精神文化产品­供给短板突出,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。

文化与经济结合、经济打文化牌、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,开拓市场,竞争发展,先以文化开路,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。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动­力、以内容为核心,主要靠脑力劳动、智慧投入的产业,是典型的绿色低碳产业,也是关乎

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­生产业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­质需求,必须抓好经

济社会建设,增加物质财富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

的精神文化需求,必须抓好文化建设,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­富。”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­断

提高,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­内的文化产品的质

量、品位、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。”

新时代,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­品的内容、品种、形式、层次等,呈现多样化、个性化以及数字化、可视化等特征,老百姓对文化精神产品

的审美标准也今非昔比,精神文化产品的竞争也­更加激烈,没有高质量的产品,难以吸引眼球、打动人心。文学、戏剧、电影、电视、音乐、舞

蹈、美术、摄影、书法、曲艺、杂技以及民间艺术、群众文艺等,都要跟上时代发展,把握人民需求,创作生动形象、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­品,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­精神文化生活需求。
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,而

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,有血有肉,有感情,有爱恨,有梦想,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。”所以,文化精神产品“要解决‘为了谁、依靠谁、我是谁’这个问题,拆除‘心’的围墙,不仅要‘身入’,更要‘心入’、‘情入’”。

新时代,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“双效统一”,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­统一,经济效益要为社会效益­让路,这是任何文化企业“能生存、活得好、行得正、走得远”的底线,要以无形的文化产品,作用于人的精神,激发昂扬向上的正能量,产生社会和谐奋进的红­利。新时代,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,重点要健全现代文化产­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创新生产经营机制,完善文化经济政策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,培育更多实力强大的精­神文化产品生产主体,创造更多文化精品,弥补高水平文化产品供­给不足短板,用更多更好的产品,释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­化消费潜力,让人民过上物质生活富­裕、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­的幸福生活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