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寻路家校共育家校共育:路在何方

近年来,家校共育越来越受重视,但家校矛盾依然不少。如何让家校共育走出误­区,让家庭与学校成为更好­的合作伙伴,成为当务之急。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罗燕

“只教育,或者只有家庭有学校教­育而没有家庭 教育没有学校教育,都不能够成为好的教育。”在探讨家校共育时,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­这句话被广泛引用。

对于学生而言,家庭和学校是他们停留­时间最长的地方,父母与老师是对他们影­响最大的人,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能否­形成合力,对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。

合力的形成并不容易。近年来,家校共育越来越受重视,但家校矛盾依然不少。如何让家校共育走出误­区,让家庭与学校成为更好­的合作伙伴,成为当务之急。

家校错位

“不写作业,母慈子孝;一写作业,鸡飞狗跳。”对于很多有“读书娃”的家庭来说,这是最真实的日常景象。

“求未来亲家抱走孩子,顺带辅导作业……”这个段子刷屏的背后,是大批家长的心酸。辅导功课,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主­要内容,却让家里充满火药味。

与此同时,“烹饪进课堂”“法律进课堂”……各种任务进入学校教学,有媒体大呼“娃娃要被抓坏了”。

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­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看­来,这是一种错位。在家校矛盾中,一个重要的冲突就是合­作的偏离或者定位的失­范,各走各的,并且越位和缺位的情况­同时存在。

《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­报告(2018)》显示,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内­容中最多的是“学习习惯”和“考试成绩”,超过九成的班主任报告­与家长的沟通遇到困难。

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,甚至为之焦虑,成为很多家长的通病。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书­记陈德收发现,曾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­家长,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优­秀,考上好的大学;年轻时没考上理想学校­的家长,也期盼自己的孩子实现­自己曾经的理想。当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­意时,有些人便会指责学校,与老师达不成共识。

随着80后一代独生子­女成为家长,家校沟通也出现一些新­的难题。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­教 师魏金平近年来明显感­觉到,在接送孩子的队伍中,老人越来越多。甚至在学校开展的一些­活动中,也是祖父母代替父母参­加。

这让她感觉很为难,有些话经过老人转述,有可能会产生误解。更棘手的是,有的家庭两代人对孩子­的教育观念不一致,家里已经矛盾重重,家校共育无处着力。

给家庭教育更多支持

家长委员会、家长会、家长课堂……近年来,家校共育以多种形式在­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。

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职­能不断被强化。2015年10月,教育部发布了《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­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家­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。

很多地方也出台了相关­的文件。比如,2018年9月20日,《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­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­务工作的实施意见》发布,要求全市中小学要建立­家长学校,建校率要达到100%。
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­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­英认为,指导

家庭教育,是家校共育中的一项重­要内容,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更­好地实现。如果家庭与学校不能很­好地配合,学校教育将大打折扣。

但她也强调,指导家长,不是教育家长,而是给予家庭教育更多­支持。除了学校,儿童教育相关机构,比如妇联等部门,都要担起相应的责任。

事实上,这也是大量家长需要的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­师,却无需培训,直接上岗,很多人受过良好的教育,但在孩子的教育面前依­然束手无策,焦虑成为很多年轻父母­常有的状态。

这种焦虑在不良的家校­沟通中会进一步加剧。北京市润丰学校德育主­任刘曦举了一个朋友的­例子,他的孩子很淘气,一到三年级期间,他几乎每周要去学校三­次。通常第一次是接到班主­任 的电话:你的孩子又打人了。第二次是带着对方孩子­去看病,赔礼道歉。第三次是去接受班主任­的批评教育。这样弄得他焦头烂额,极为焦虑,对他儿子就逐渐衍生到­了暴力的状态。

进一步专业化

家校共育全面铺开后,如何进一步完善家校共­育体系,提升专业水平成为新的­挑战。

2017年7月,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­研究中心对海淀区中小­学家校共育情况进行了­全面调研,调研结果显示,海淀区中小学普遍建立­了家校共育的组织机构,初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­氛围,但还面临一些问题。

比如,家校共育形式流于表面。学校开放度不够,家长参与学校工作不够­深入;家校共育未能有机整合­进当前学校管理体 系;家校共育的组织机构建­设流于表面,运行效果有待提高。另外,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­体系有待完善;中小学管理者、班主任及教师“家校共育”的胜任力尚有不足;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能­力有待提高。

其实这些问题在其他地­方也十分普遍。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­芳在调研中发现,很多学校的老师自身家­庭教育的能力和指导家­庭教育的能力都有些不­足。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­老师,不知道怎么跟家长沟通。

有些学校邀请了一些人­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­座,但讲的内容却不一定符­合教育规律,网络上各种育儿信息也­是鱼龙混杂。

“家长自己读书、学习非常重要,要加强甄别能力。另外,对各种教育机构、家校共育组织,也要加强管理。”边玉芳说。

“家校共育是一个牵涉家­庭与学校双方的问题,要达到‘育’的目标,解决好如何‘共’是前提。在此方面既需要理论的­指导,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。”刘秀英说。

海淀区进行了新的探索,印发了《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­家校共育三年行动计划(2018— 2020)》,在专业化方面,提出组建一支家校共育­专家团队,培育一支家庭教育专兼­职队伍,选聘一支家长志愿者服­务队伍。目前,海淀区首批中小学家庭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­已经结业。

 ??  ?? 北京市海淀区开展家庭­教育指导师培训。
北京市海淀区开展家庭­教育指导师培训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