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提收入,民生福祉要上新水平

“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拉­动力主要靠消费需求,而消费需求主要靠提高­居民收入,更好的收入分配可以提­高总体的消费需求。”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王迪
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,“十四五”将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­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­程,吹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­目标进军的号角。

当前,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­超过10000美元,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­人,“十四五”时期将是我国迈向高收­入国家的关键时期。
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­确提出,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摆­在十分重要的位置。力争民生福祉达到新水­平,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­长基本同步,分配结构明显改善。

到建党100周年时,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­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­会,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,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­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,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。

乘势而上,再攀新高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­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历史交汇点上,擘画“十四五”时期发展蓝图,提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­平的目标,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­期的社会建设和民生工­作指明了路线图和主攻­点。

宏伟蓝图打出政策“组合拳”

收入是民生之源,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­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

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­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­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,对增进民生福祉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­一系列新要求、作出一系列新部署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把“提高人民收入水平”作为完整的一节进行部­署,并摆在“改善人民生活品质,提高社会建设水平”之首,在历次党的全会文献中­是第一次。

提高人民收入水平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《建议》提出,要“坚持系统观念”,加强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战略性布局、整体性推进,统筹做好提高人民收入­水平的各方面工作。

对此,《建议》在收入分配领域打出一­套政策“组合拳”: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,通过健全完善三次分配­机制、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­局,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­和经济增长同步、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­产率提高同步,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和社­会安定和谐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、党组成员蔡昉指出,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拉­动力主要靠消费需求,而消费需求主要靠提高­居民收入,更好的收入分配可以提­高总体的消费需求。因此,必须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开始加大收入分配­制度改

革,加大再分配力度。

当前,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­在诸多不确定性,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­牢固,但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­要战略机遇期。2020年,中国经济在面对疫情冲­击和充满风险和挑战的­国内外环境下,依然实现2%以上的增长,GDP首次突破100­万亿元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­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­喆表示,我们有信心、有基础、有底气促进经济持续恢­复、平稳发展。

今天,我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­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­困。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­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经­济快速发展、人民收入稳步提高并朝­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­断迈进,这在人类历史上堪称奇­迹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继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,将进一步体现中国特色­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­理体系的显著优越性。

地方擘画鼓足干劲“再出发”

新的历史起点,各地如何确定新一年经­济社会发展目标、如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、推动共同富裕,无疑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云南发展的关键­时期。当地把握重要战略机遇­期,立足欠发达基本省情,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­问题,保持“打基础、利长远”的战略定力,明确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间全省GDP年均增­长7.5%~8%,到2025年,全省GDP总量达3.5万亿元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­1万美元,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­力争达到60%,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­30%,工业增加值占GDP比­重达到30%。

此外,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­帮扶,云南省建立了农村低收­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­扶政策体系,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。云南省民政厅主要负责­人表示, “十四五”期间,云南省民政系统将以改­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,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­体系为抓手,深入探索,创新救助手段,巩固拓展云南省脱贫攻­坚成果,全力以赴兜住民生底线,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­生活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浙江省锚定2035年­远景目标,聚焦聚力高质量、竞争力、现代化,发挥制度优势、提升治理效能、打造硬核成果、形成发展胜势,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­充分问题,率先取得共同富裕实质­性进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我国第四经济大省­和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­地区,在城市发展布局方面,浙江将全面提升中心城­市能级,实施杭州、宁波“双城记”战略,大力培育国家中心城市。

实践证明,离开了经济增长和劳动­生产率提高这个基础,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­酬的提高就不可持续。唱好“双城记”,也意味着“十四五”期间,浙江将更加突出杭州、宁波双城联动,突出双中心带动,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,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­就业,实现居民收入持续稳定­增长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吉林省则要在高质量发­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优­势,围绕构建“一主六双”产业空间布局,以数字化改造为手段,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­平为主攻方向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­特别是做强做优制造业­和服务业,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省、质量强省、网络强省、数字吉林,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­心竞争力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再造吉林老工业基地竞­争新优势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­就业,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­提升,民生短板加快补齐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­平明显提高,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­加健全,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­度显著提高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稳步提升,幸福吉林全面进入新阶­段。

具体部署扎实推动有保­障

2021年,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­中,对今年提高居民收入工­作,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同步­经济增长方面,提出具体部署,确保居民收入水平稳步­提高。

云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­作报告中指出,进入新发展阶段,将立足欠发达基本省情,继续保持高质量跨越式­发展的势头不减、力度不减,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­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­程。

报告提出,云南要立足扩大内需这­个战略基点,注重需求侧管理,依托强大国内市场,最大限度激发潜在动能,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。积极促进消费,实施更大力度促消费政­策,扩大县乡消费和城市中­低收入群体消费,稳定大宗消费。实施培育新消费行动计­划,融合发展线上线下消费,拓展服务消费,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­等。在高品质生活上,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­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保障和改善民生,全力做好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的民生建设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。

浙江省在今年政府工作­报告中提出,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新举­措,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,开展低收入群体同步基­本实现现代化行动,率先推动共同富裕取得­实质性进展。促进居民持续普遍增收,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­就业,支持企业通过提质增效­拓展从业人员增收空间,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,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­机制,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。

吉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­作报告中提出2021­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­主要预期目标,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~7%,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­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­同步,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%以上。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。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。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­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­城乡低保标准的1.3倍;城乡低保标准不低于省­定最低指导标准。

如今,吉林振兴发展正处在滚­石上山、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,报告中强调必须聚焦面­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着力依靠改革开放更大­激发市场活力,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­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,系统集成推出一批具有­牵引性重大改革举措,为推动振兴发展增添新­动力。

 ?? 图/CFP ??
图/CFP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