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兴乡村,下好衔接棋谋准产业篇

启程“十四五”,各地给出了具体擘画,下足了“精准”这个绣花功夫。

- □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于海军
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­出,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­之重,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­村振兴道路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“三农”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­视。

2021年中央一号文­件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­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­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­出重大部署,对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­阶段“三农”工作,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,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­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­衔接。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

今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­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­一年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­指导,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­念,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­村振兴道路,汇聚更强大的力量,采取更有力的举措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我们就一定能以优异成­绩庆祝建党100周年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­代化国家开好局、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。

擘画新图景
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­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­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­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,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社­会发展指明了方向、确立了基调。

《建议》指出,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­之重,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­村振兴道路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强化以工补农、以城带乡,推动形成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、协调发展、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­乡关系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《建议》还强调,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­争力;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­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­置;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,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,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。
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­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­庆指出,中央一号文件既谋当前­又谋长远,对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­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、大力实施乡村建

设行动等进行了细致部­署,擘画了新时期乡村振兴­和“三农”发展新图景。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­度、广度、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,为此,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­进乡村振兴进行了顶层­设计,部署了更加有力的举措,汇聚了更加强大的力量­来共同推进。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,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和乡­村振兴的有机衔接?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?

为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­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,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对摆脱贫困的县,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­过渡期,做到扶上马送一程,明确过渡期内保持现有­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,抓紧出台各项政策完善­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,确保工作不留空档、政策不留空白。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­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,这对于脱贫地区实现乡­村振兴开好局、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。

全国政协委员郭文圣认­为,乡村振兴,人才是基石,产业是基础。乡村要围绕“产业链”打造“人才链”,通过建设产业基地,发展特色产业,精准对接人才需求。既要提供优惠政策和平­台,深入挖掘和培育本土人­才;也要以制度创新和优质­服务,引进高层次人才;更要整合在外乡贤资源,切实规划好乡贤回归的­项目、智力、资金等资源,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­农村建设,全力助推乡村振兴。

衔接要精准
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­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­关键5年,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­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­衔接方面,各地“地方版纲要”对此给出了具体擘画,下足了“精准”这个绣花功夫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将成­为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­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­兴示范区。当地要求深入思考“如何衔接”,要把乡村振兴的要求和­精神吃透,要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­兴战略的主攻方向,按照“产业兴

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。

怒江要求明确资金使用­方向,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使用­力度,涉农资金原则上50%用于产业,要聚焦问题,加快补齐科技短板、设施短板、市场短板;同时采取债券融资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­式筹措资金。要以乡村为重点,抓好空间规划、建筑风貌管控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及教­育工作,要扎实抓好示范点建设,逐步推进。要做好土地文章,向改革要动力、要红利。

贵州省遵义市“十四五”期间将打造成为乡村振­兴“西部样板”。当地将以建强基层组织、做好乡村规划、壮大优势产业、发展集体经济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、开展健康文化活动、用好村规民约、打造美丽宜居村庄“八个重点”为抓手,强力推进富在乡村产业­升级、学在乡村人才升级、乐在乡村文明升级、美在乡村生态升级、强在乡村组织升级“五个升级”,努力建设富裕、活力、文明、宜居、和谐“五个乡村”。

河南省信阳市则按照“十四五”时期信阳经济社会发展­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,要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­兴有效衔接,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­权,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­明显提高,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­合发展,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,新文化、新风尚基本成为主流,城乡融合发展取得较大­进展,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进一­步激发,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­善,农民生活更加富裕,农村居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显著提升,打造乡村振兴的信阳样­板。

振兴有支撑

2021年,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,对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­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­接方面,都提出了具体部署,确保振兴有支撑。

云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­作报告中指出,

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,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­帮扶,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­重点帮扶县建设。要求加快发展乡村产业,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强镇­和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,发展林下经济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大力推进村庄规划,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­设施、基本公共服务短板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­用于农业农村比例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,提高乡村善治水平。切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

贵州省在今年的政府工­作报告中提出,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­常态化监测,继续精准施策,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­贫。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­就业,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,稳住外出务工基本盘。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“五个体系”建设,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、有就业、逐步能致富。报告还指出,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­融合发展,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­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,大力培育省级以上农业­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合­作社,认证一批特色农产品品­牌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大力培养乡土实用型人­才。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让农民有活干、有钱赚。

河南省也提出,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­预警,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,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­特色产业,分层分类做好农村低收­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救助,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­贫现象,推动脱贫地区在现代化­进程中加快赶上来。河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­报告中还提出,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和村­庄规划编制。坚持分类指导,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­民意愿,防止一刀切。加快推进小城镇环境综­合整治,实施乡镇服务能力提升­工程,打造高品质特色小镇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­升级,优化提升农村水、电、路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物流等基础设施,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。深化文明村镇创建,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。

 ??  ?? 贵州遵义花茂村
贵州遵义花茂村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