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2《.玩命直播》探讨网络暴力发人深省。网络直播所引发的奇葩“作死”案例实在太多了。《玩命直播》堪称“粉丝与网红的最佳写照”。

-

如果说,《你好,疯子!》关注了精神病问题的话,那么,《玩命直播》则让大家看到了网络世­界中的疯狂和极度分裂。

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:“美丑有命,胖瘦在天,就靠这句话活到了现在。”之后,网友们将其改编成各种­版本。“就靠这句话活到了现在”在微博上火到爆棚。一位网友开玩笑说,“不是我胖,只是我懒得瘦,我就靠这句话活到了现­在”。

如果说网络上的调侃还­能逗人一笑的话,到了《玩命直播》则成了“粉丝与网红”疯狂的玩命游戏。有些网络创新有趣得紧,幺蛾子频出,却无人负责任。正像《玩命直播》所警示的那样, “你知道西雅图有孩子因­为玩这个玩命直播游戏­死了吗?”

由好莱坞新锐青春偶像­艾玛·罗伯茨与戴夫·弗兰科主演的青春惊悚­电影《玩命直播》于2017年1月6日­登陆全国院线。电影以时下红火的视频­直播为切入口,讲述了一个爱情与阴谋­的惊悚故事。

《玩命直播》全程围绕着一款名为“玩命直播”的直播社交软件展开。在这个软件中,观众付费观看,玩家赢得现金和名气。 当艾玛·罗伯茨饰演的维完成了­数个挑战,已经拥有大量粉丝后,她却发现自己似乎成了­游戏中的囚犯。而且,所有人原有的平静生活­都随着这款软件的介入­而被打破,主人公们的爱情、友情、亲情都在全方位的网络­直播中被影响和窥探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?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在学­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­己的未来。在《玩命直播》这样的直播社交软件中,孩子们不但不能发生自­己的未来,反而会埋葬未来。

综观虚火正旺的网络直­播行业,乱象丛生。网络直播所引发的奇葩“作死”案例实在太多了。《玩命直播》堪称“粉丝与网红的最佳写照”。

网络上,因为匿名,所以众人可以“享受”到一种病态的网络世界­里的狂欢。《玩命直播》中的游戏的规则很简单:玩家需要接受一个接一­个的挑战来增加人气数­及赢得奖金。如亲吻一个陌生人,脱一次衣服,偷一辆摩托车。挑战的难度会随着比赛­进程不断增加,当然奖金和人气也会随­之暴增。玩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­完成,并且透过网络全程直播。玩家每完成一个挑战,就能赚一笔钱。吸引越多看客,玩家就能获得越多的名­利。

记得1930年,有个后来帮助美国走出­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名­叫凯恩斯,他写过一篇充满乌托邦­幻想的短文:《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》。那一年,整个世界都被大萧条的­雾霾笼罩,凯恩斯没有直面现实,反而展望未来,这在当初显然不合时宜,他自己也承认这篇文章“对当下无甚帮助”。他在这篇短文中,为全人类描述了这样一­幅美妙的前景: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人们每个工时的产出一­直在不断增加,这样,人们用来满足需求所花­费的工作时间就会越来­越少,大部分人可能每周只需­要工作15小时,直到最后几乎不需要工­作,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。按照作

者的预计,要实现这样的生活,大约需要100年的时­间——也就是说,2030年的人类将因­为富足而无需为生计而­工作”。

80多年过去了,世界真的像凯恩斯预言­的那样美妙了吗?看看《玩命直播》这些年轻人,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呢?影片中各种抢眼直播,简直变态,如亲吻陌生人必须达到­五秒钟、只穿内衣半裸走出高档­商场、蒙着眼睛开摩托车在纽­约街头狂飙等等。影片结尾有些童话色彩:靠匿名网友投票来决定­生死。关键时刻,“黑客”出手,让众人联手,摧毁了这个“玩命直播”游戏。

“你说我要过好自己的日­子,你的意思是在你的影子­下面生活”。两个好闺蜜因为网络游­戏闹翻了,“你从来不告诉我真相,是因为你不告诉我我有­多么的不安全,我怎样向别人敞开房间?”、“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够­成为好朋友吗?一直都是我在替你忙前­忙后”、“因为我很有趣,而你,无聊得要命,你身上唯一还算有意思­的地方就是你哥哥”、“人生才不是那样,你永远都成不了玩家”,话越说越伤人,都是“玩命直播”惹的祸。想起微博上流行的一段­话:“如果我用你待我的方式­来待你,恐怕你早已离去”。真的,凡事换个角度,假如你是我,你未必有我大度 。值得每一个人深思。她们一方面是本质的,另一方面,也是非本质的。正如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所说:“女人的戏剧性在于每一­个自我的基本要求的冲­突之中:她总是把自己当作本质­的,然而在处境的压制下,她又是非本质的。”(见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:《女人是什么》,23页,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)

时光匆匆,我们都需要偶尔冒险。“玩命直播”是一个24小时直播游­戏,就像“真心话大冒险”。观众需要付费观看,玩家赢得奖金和荣誉,你是观众还是玩家?我知道,你又多享受生活在这样­的时刻,记住这一刻吧,你就像高中里的那些自­大的女孩子一样,当有一天,你醒来的时候,就发现自己还生活在斯­塔吨岛,睡的还是那一群人,搞不清生活咋就成了这­副样子。

这样的广告词很有煽动­性,眼球经济时代,围观就是“力量”,围观也是广告。可是,大家想想,参与其中的每个人,无论是匿名投票的网友,还是杀入决赛的网红,他们其实都是“无定着”的匿名者,他们不过是一个代码,一个符号,而已。

我们可以结合王安忆最­近出版的长篇小说《匿名》,来探讨这个匿名问题。《匿名》讲述的正是一个“无定着”的故事。书中的众多人物大都没­有名字。书中的主人公,叫“他”,也没有真实的姓名。原本“他”已经从大企业退休,平平安安地过着无风无­浪的日子,可他不甘寂寞,还想找点事情做,多赚点钱。经朋友介绍,他到一家物流商贸公司­做起了内勤。

古语有云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。人的命运就是 这样,云谲波诡、变幻莫测。这家公司的老板因为欠­钱玩失踪,他成了“替罪羊”—— 被要账公司错当成老板­绑走了。生活陡起波澜。要账公司很快就发现绑­错人了,但为了自保,如果就这么放了他,他回去一说,要账公司违法行为就暴­露了。于是,要账公司将错就错,杀了他罪太大,放他一条生路又不能让­他开口说话,想来想去,索性把他送进了一个荒­无人烟、早已被遗弃的小山村里,过着“无定着”的“亡命”日子。可怜!

他就这样消失在人海里,就像风消失在风中,就像水消失在水中。佛说人生有八苦,生,老,病,死,怨憎会,爱别离,求不得,放不下。其实,还有一种比苦更苦的苦:失忆苦。他失忆后,很多人问过他是谁,他不知道“我是谁”,他也想知道“我是谁”。

芸芸众生,多是无名者,或者说匿名者。据齐藤谦所撰《拙堂文话·卷八》统计,《清明上河图》上共有各色人物164­3人。他们有名字吗?没有。

我们回头看《玩命直播》中的人,他们每个人都极度分裂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­由Dr.大吉(杨浩)和晓连载于《知音漫客》的作品《极度分裂》。《极度分裂》讲述在亚巴顿陨石带来­的恐惧世界中发生的故­事,像极了《玩命直播》中的疯狂。《极度分裂》有句广为流传的话:“你会不断地遇见一些人,也会不停

地和一些人说再见,从陌生到熟悉,从熟悉再回到陌生,从臭味相投到分道扬镳,从相见恨晚到不如不见”。

“你破坏了游戏规则,现在你是我们的犯人了,我们告诉过你不要告密,现在你的声明由我们掌­握了,我们控制你的家庭,控制你的未来,你想全身而退唯一的办­法就是赢到最后,去斯塔吨岛,观众在那里等你。决赛再见了”,这样的话实在太恐怖。“为了赢,他会不惜一切代价”,游戏玩到这个程度,除了疯狂再无其他了。网络游戏也不能成为法­外之地。所幸的是,去年12月12日,文化部下发了《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­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的通知。《办法》规定从事网络表演经营­活动的网络表演经营单­位,应当向省级文化行政部­门申请取得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,网络表演者应实名注册,表演不得含有恐怖、暴 力、低俗等内容。此外,偷拍偷录和虐待动物的­表演方式也是被明令禁­止的。

总有一天,你会不需要轰轰烈烈的­爱情,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不会­离开你的人,冷的时候他会给你一件­外套,胃里难受的时候他会给­你一杯热水,就这么一直陪在你身边,陪你走过每一段路。这才是真实的现实温暖,而不是疯狂的《玩命直播》。

“知常曰明,不知常妄作为。”知道一个人的正常状态­应该是什么样子,就叫做“明”,反过来就是“不明”,不明就会妄为,妄为的结果就是凶灾,凶灾的一个体现就是疾­病,甚至是绝症,实际上很多绝症就是自­己的内心造出来的,这叫“造病”。

疯狂参与《玩命直播》的那些年轻人,其实就是在“造病”啊。

 ??  ?? 王安忆长篇小说《匿名》之特别在于,它对叙述视野的择取,对抽象事物的美学开掘,对各种隐喻的极致运用,都彰显出王安忆在这部­作品上进行文学实验的­用心。在阅读过程中,令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­诗歌魅力,或是一种散文化倾向。但绵密丰富的隐喻、象征书写,使得作品比诗歌厚重,比一般小说灵峭。把小说写成诗歌,体现了王安忆重建小说­诗学传统的文化自觉,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­些弊端,例如过多的诗性书写容­易削弱小说叙述的节奏­感和多样性,对琐屑物象的冗繁表述­也影响了文本的整体气­象。
王安忆长篇小说《匿名》之特别在于,它对叙述视野的择取,对抽象事物的美学开掘,对各种隐喻的极致运用,都彰显出王安忆在这部­作品上进行文学实验的­用心。在阅读过程中,令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­诗歌魅力,或是一种散文化倾向。但绵密丰富的隐喻、象征书写,使得作品比诗歌厚重,比一般小说灵峭。把小说写成诗歌,体现了王安忆重建小说­诗学传统的文化自觉,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­些弊端,例如过多的诗性书写容­易削弱小说叙述的节奏­感和多样性,对琐屑物象的冗繁表述­也影响了文本的整体气­象。
 ??  ?? 《玩命直播》剧照。
《玩命直播》剧照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