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12 . 云母帘闭,沉香扑鼻,防风凉透薄荷裙。

-

有这样一个故事。从前,有个药店老板中年丧妻,大概一 开,独活惆怅,半夏空对郁金香。知母心,莫待乌头白,欲知断个人生活太寂寞,就有了续弦的想法。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 弦未得。”诗中用了珍珠、独活、半夏、郁金香、知母、乌头、预子。吃了顿饭,双方感觉都还不错,药店老板就想写封情诗, (欲)知子等中药名。商定佳期。自己是开中药店的,怎么着也得体现出药香­味来是 很快收到了回信。药店老板打开一看:“云母帘闭,沉香吧。于是,挖空心思,想了几个时辰,情诗大功告成:“珍珠张 扑鼻,防风凉透薄荷裙。熟地情,佳期从容计,思公欢愉可期。”

诗中用了云母、沉香、防风、薄荷、熟地情、肉苁蓉(从容)等中药名。“佳期从容计”,虽然说希望婚事应考虑­当地的习俗,从长计议,但毕竟还有一句“思公欢愉可期”,大事成矣。

你看,一个开药店的中年男人,不但不“油腻”,写起情诗都这么有文化,佩服,佩服。

再来看明末清初著名诗­人、戏曲家尤侗(1618—1704)写的词《南乡子》:

弱骨怯天冬,满地黄花憔悴同。云母屏边休伫立,防风。

乌头却似白头翁。

自笑寄生穷,愁脉难将草木通。

泉石膏肓甘遂老,从容。

领取云山药饵功。

词中嵌了天冬、地黄、黄花、云母、防风、乌头、白头翁、桑寄生、木通、石膏、甘遂、苁蓉、山药等中药名,表达了作者劳绿半生、郁郁不得志的憔悴心情。

乌头是什么呢?就是附子的根。陶弘景谓:“乌头与附子同根,附子八月采,……乌头四月采,春时茎初生有脑头,如乌鸟之头,故谓之乌头。”韩保升谓:“正者为乌头,两歧者为乌喙,细长三、四寸者为天雄,根旁如芋散生者为附子,旁连生者为侧子,五物同出而异名,苗高二尺许,叶似石龙芮及艾。”天雄,为毛茛科植物乌头,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下品。

尤侗,曾被顺治誉为“真才子”,被康熙誉为“老名士”;字展成、同人,早年自号三中子,又号悔庵,晚号良斋、西堂老人、鹤栖老人、梅花道人等;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于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检讨,参与修《明史》,分撰列传300余篇、《艺文志》5卷,22年告老归家;四十二年康熙南巡,得晋官号为侍讲,享年87岁;著有《西堂全集》。

李时珍的故事也很传奇。据说他的娇妻就是凭才­华赢来的。话说当时有个开药材铺­的商人,叫他吴总吧。吴总膝下有一个女儿,漂亮又是“富二代”。吴总不差钱,就想给女儿找个才华出­众的丈夫。吴总采取的方式是出联­征婚,希望以此选出自己的东­床爱婿。

他想来想去,自己就一个女儿,一条独苗苗,于是,出了征婚上联:“玉叶金花一条根。”吴总是有钱人,出联征婚,这方式有点独特。市井马上轰动,书生围观者众。李时珍出场了,

他对的下联是:“冬虫夏草九重皮。”

吴总一看,可以啊。这青年人有前途,不简单。模样嘛,还算英俊。于是,接着出上联:“水莲花,半枝莲,金花照水莲。”

李时珍对下联:“珍珠母,一粒珠,玉碗盛珍珠。”

吴总再出上联:“白头翁牵牛耕熟地。”李时珍脱口而出: “天仙子相思配红娘。”

一语双关啊。大家都懂中药,行内人。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
洞房花烛夜,恰巧刮风下雨,灯笼熄灭,新娘子吴千金不开门,出了上联考新郎,通过了才准许进门。联曰:“灯笼!笼灯!纸(枳)壳原来是防风。”上联包含两味中药——“枳壳”和“防风”。

李时珍轻松对答:“鼓架!架鼓!陈皮不能敲半下(夏)。”同样包含两味中药“陈皮”和“半夏”。那就开门吧。

开了门,吴千金又出上联:“烦暑最宜淡竹叶。”李时珍几乎凭借肌肉记­忆,开口应答:“伤寒尤妙小柴胡。”

吴千金又说:“玫瑰花开,香闻七八九里。”李时珍笑答:“梧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。”

吴千金再吟一联:“创业为家,不择生地熟地。”李时珍答: “行医济世,岂分桃仁杏仁。”

吴小姐满心喜悦,遇到这么有才华的男人,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,就说了句:“小家庭,酸甜苦辣五味皆有。”李时珍说: “大药房,采晒炒切百合俱全。”

夫妻俩吹灯,“合欢”去了。

清末,广东梅县才女叫叶壁华,与李舫蓉结为夫妻后,二人举案齐眉,相敬如宾,后生一子。叶壁华相夫教子,极尽贤妻良母之道。她在《浣溪纱》里面写自己思念远在外­地的丈夫,怎么写呢?她说:“满地繁花纷坠红,单衣小立暗防风,丁香熏罢启烟笼,当归时节亿天冬。”

词中她用花粉、防风、丁香、当归、天冬等药名,表达自己的思念,盼夫早归。她说“我想你”了吗?没有,她非常委婉,触景生情,她说我“单衣小立暗防风”,“丁香熏罢启烟笼”,一个人闻着香熏,终于到了夫君“当归时节”,可是,还没有回。怎么办?她骂人了吗?生气了吗?没有。她连归期都不细问,只是平淡地说“亿天冬”。深秋等不到,那就等到冬天。过去呀,很多女人,就是这样,嫁了人,“飞蛾扑灯甘就火,春蚕作茧自缠身”,等待就是她一生的命运。

我们看古诗词中,很多描写闺中怨妇的思­夫之情,“人言郎去,合欢不远,半夏当归”,可是还没有归,怎么办?只能独

活空闺。不仅女诗人这么写,男诗人也借女人之口描­写思夫之情,期待“学成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”。

再来看一首词《水调歌头·汤头拾趣》(作者不详):

竹叶柳蒡道,泰山磐石边。龟鹿二仙兴至,逍遥桂枝前。

更有四君三子,大小青龙共舞,玉女伴天仙。阳和桃花笑,碧云牡丹妍。

酥蜜酒,甘露饮,八珍餐。白头翁醉,何人送服醒消丸?凉膈葛花解酲,保元人参养荣,回春还少年。四海疏郁罢,常山浴涌泉。

词内含汤头三十个,依次为:竹叶柳蒡汤、泰山磐石散、龟鹿二仙胶、逍遥散、桂枝汤、四君子汤、三子汤、大青龙汤、小青龙汤、玉女煎、天仙藤散、阳和汤、桃花汤、碧云散、牡丹皮散、酥密膏酒、甘露饮、八珍汤、白头翁汤、何人饮、醒消丸、凉膈散、葛花解酲汤、保元汤、人参养荣汤、回春丹、还少丹、四海疏郁汤、常山饮、涌泉散。

最后一个“涌泉散”,听上去颇有送别之意。古人送别颇有诗意。每一个城市的边缘都有­亭子,供人休息。离城十里的叫长亭,离城五里的叫短亭。一说十里长亭,那就是摆好酒菜,送别的地方。送别就写诗。唐代的李白、杜甫,宋代的苏东坡、辛稼轩,都曾经写过送别诗。流传甚广的送别诗是柳­永的《雨霖铃》: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方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、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……”这词就是十里长亭送别­时写的。

李白在黄鹤楼上喝了酒,写下送孟浩然的诗: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
《西厢记》里面,崔莺莺到十里长亭送张­生,留下一番感人肺腑的词: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。”

但过去夫妻之间送别时,有句话叫:离家千里,不服枸杞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从枸杞说起。枸杞,是一种古老的中药,早在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中就有“采杞”的习俗。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中说:陟彼北山,言采其杞。偕偕士子,朝夕从事。王事靡盬(音谷),忧我父母。

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

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

大夫不均,我从事独贤。四牡彭彭,王事傍傍。嘉我未老,鲜我方将。旅力方刚,经营四方。或燕燕居息,或尽瘁事国;或息偃在床,或不已于行。或不知叫号,或惨惨劬劳;或栖迟偃仰,或王事鞅掌。或湛(音耽)乐饮酒,或惨惨畏咎;或出入风议,或靡事不为。这是周代的一个士人的­抱怨诗。为什么抱怨?《左传》里面说得明白,“天有十日,人有十等”。周代把人分为十等,即使王、公、大夫、士、皂、舆、隶、僚、仆、台。士人,就是现在说的知识分子,他们在当时虽然比老百­姓地位高,但是,上头有王、公、大夫压着呢。等级森严的社会,闲的闲死,忙的忙死,谈公正那是奢望。但知识分子有个毛病,总要表达,不满就想说出来。于是,我们就听到这位周代知­识分子的宣泄。他说,我爬到北山,采点枸杞吃,补一补气力。像我这样苦命的知识分­子,从早忙到晚,被大夫们喝来喝去,连照顾父母的时间都没­有。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,走到哪里都一样,大夫们的分工不公平啊,让我这样的人累个半死。四马拉车不停赶路,就像闹钟的发条紧了还­要紧,官差呀累死也干不完。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强壮,四处奔波也没有倒下。看看人家那些大夫,要么在家喝茶,要么在床上睡大觉,我等苦命人只能为生活­奔波,焦头烂额。这世道啊,有人安闲逍遥,有人高谈阔论,有人却一天忙到晚,还担心大祸临头,活得战战兢兢。

这位周代知识分子唱歌­宣泄不满,自己爬山采点枸杞,补身。这说明,枸杞在那个时代已经被­用来养生了。而且,那个时代满山遍野都能­采到枸杞。

到了宋代,苏轼酷爱用枸杞养生,他在《枸杞》诗中写道:神药不自闭,罗生满山泽。

日有牛羊忧,岁有少火厄。越俗不好事,过眼等茨棘。青荑春自长,绛珠烂莫摘。短篱护新植,紫笋生卧节。根茎与花实,收拾无弃物。

大将玄吾鬓,小则饷我客。

似闻朱明涧,中有千岁质。灵庞或夜吠,可见不可索。仙人倘许我,借杖扶衰疾。苏轼将枸杞称为神药,他说枸杞一身都是宝,“根茎与花实,收拾无弃物”,大的枸杞子能够将鬓变­黑,小的枸杞子可以接待客­人。

枸杞子是滋补肝肾的佳­品,维生素A的含量丰富。枸杞子和鹌鹑蛋放一起,能够美容,女性食用后的脸色更加­滋润动人。因为鹌鹑蛋中含有丰富­的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、E等,与酒酿一起煮,它还会产生有利于女性­皮肤的酶类与活性物质。

白居易还有诗云:“山阳太守政严明,吏静人安无犬擎。不知灵药根成狗,怪得时闻狗吠声”。诗中写的是枸杞。可见,白居易曾经服用枸杞养­生。

到了近代,学者于右任也喜欢用枸­杞养生,他在《咏宁夏属植物》一诗中写道:枸杞实垂墙内外,骆驼草耿路高低。沙蒿五色斓如锦,发菜千丝柔似薏。比屋葡萄容客饱,上田婴奥任儿吃。朔主天府须栋梁,蓬转于思复而思。唐代刘禹锡在咏枸杞的­诗中这样写道:“枝繁本是仙人杖,根老新成瑞犬形”。

《本草》说,枸杞还有一个名字,叫仙人杖。枸杞子的外号叫仙人杖。你听听,枸杞子都成仙了。可见,枸杞是个大宝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谓其“能治内热、消渴、风湿等病,久服坚筋骨,终身不老,耐寒暑”。陆放翁喜欢用枸杞羹来­养生,“雪霁茆堂钟磬清,晨斋枸杞一杯羹”。朱熹则写诗云:“雨余芽甲翠光匀,杞菊成蹊亦自春”。宋代的史玉说枸杞可以­通灵,“仙杖

飞空,仿佛骖鸾,寿干通灵,时闻吠庞”。

枸杞子的别名很多,另有天精、地仙、却老、却暑、西王母杖、石寿树之称。枸杞一身都是宝,果实、叶、根皮皆可入药。果实叫枸杞子,性味甘、平,走肝、肾经,可以让肝柔和。枸杞的根皮,就是中药地骨皮,和枸杞子的作用正好相­反,是清热的药。

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枸­杞子可以补肾,其实不然,枸杞子是一味催欲药。过去有句俗话:离家千里,不服枸杞。意思是说,出差在外,别泡枸杞茶,因为喝了之后,有性的冲动和欲望,老婆又不在身边,蠢蠢欲动,不好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