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18 “.热来寻扇子,冷来对佳人”。古人在想念远方的丈夫­时候,就会看一种草,看得舒服,就给这种草取名叫忘忧­草。

-

曹雪芹耗费十年撰写《红楼梦》,呕心沥血,不过是想建立一个“情教”,万事皆空情不空。至纯的爱情难道不值得­顶礼膜拜?全身心地爱一个人,难道不是悲天悯人般的­宗教情怀?难道“爱着”的日子不幸福?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,你难道不想让至爱的人­陪伴在你身边?这个时候,也许,你需要吟诵几句古人写­的关于明月的诗词——

诗仙李白的《静夜思》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诗圣杜甫的诗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唐王建的诗: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霜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”杜甫《月夜》:“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”张若虚的诗:“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”张九龄的诗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白居易的诗:“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”孟浩然《宿建德江》:“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”李煜《乌夜啼》: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”刘禹锡的《石头城》诗:“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。”

说过了月亮,咱接着说药名词。

辛弃疾曾经用药名写了­一首词《定风波·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­雨岩·马善医》:

山路风来草木香,雨余凉意到胡床。

泉石膏肓吾已甚,多病,提防风月费篇章。

孤负寻常山简醉,独自,故应知子草玄忙。

湖海早知身汗浸,谁伴?只甘松竹共凄凉。

昨日开花今日谢,百年人有万年心。世事茫茫难预料,清风明月冷看人。辛弃疾在这首词里写山、写水、写石、写草、写风、写雨,抒发了词人内心世界的­愤懑。词中用了商陆(山路)、木香、禹余粮(雨余凉)、石膏、无荑(吾已)、防风、常山、栀子(知子)、紫草(子草)、海藻(海早)、甘松、竹等中药名。

中草药药名入词(药名词)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灿烂­明珠。在《全唐五代词》卷四·敦煌词(失调名)中有一首这样写道: “莨菪不归乡。经今半夏姜。去他乌头了,血滂滂。他家附子豪强。父母依意美,长短桂心,日夜思量。”词中用莨菪(又名天仙子)、半夏、乌头、附子等草药名联缀全词,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­念之情。

宋人陈亚擅长用中药名­填词。他是扬州人,仕至太常少卿,年七十卒。他写过一百多首药名诗,有的成了脍炙人口的名­句,如“风月前湖近,轩窗半夏凉”。

陈亚在《生查子》一词中这样写道:浪荡去未来,踯躅花频换。可惜石榴裙,兰麝香消半。琵琶闲抱理相思,必拨朱弦断。拟续断朱弦,待这冤家看。词中用了茛荡子、羊踯躅、石榴、兰花、麝香、枇杷叶、相思子、荜拨、续断、代赭(谐待这)等十味药名。

词写思夫。大意是说,这个女子嫁的老公呀,是个浪荡子(即谐音茛荡子,中药名),这一次出差,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。我踯躅在院子里,翘首企盼,看花开花谢。可惜我这花容月貌了(石榴裙,古时妇女用石榴花的汁­水染成的红裙子。这里既是药名,又是少妇自己的代称),年华逝去,容颜暗改,一天天憔悴下去。孤寂难耐时,闲抱琵琶,用琴声诉说相思,一定把丝弦根根拨断。等到冤家回来,我给他看拨断的丝弦。

再看看陈亚填的另一首­相思词《生查子·药名闺情》:相思意已深,白纸书难足。字字苦参商,故要槟郎读。分明记得约当归,远至樱桃熟。何事菊花时,犹未回乡曲。词中用了相思、薏苡、白芷、苦参、槟郎(槟榔)、狼毒(郎读)、当归、远志、樱桃、菊花、茴香等中药名。

词中的男人像一幅画:天上有一轮明月,一只小船在海面上,但没有靠岸。它的图注是:只有敢于丢掉岸边美景­的人,才可能发现新的大陆。

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船没­有靠岸,不在避风港里,所以随时都会遇到风险。男人去漂泊了,去追求“诗和远方”了。女人在家担心啊。

词的大意是说,自从夫君离别后,我的思念如江水,滔滔不绝。几张白纸根本无法表达­我深深的思念。信中“字字”都是诉说相思之苦。“参商”,指参、商二星。参星西,商星(即辰星)东,此出彼没,永远无法相见。我的“槟郎”呀,“字字”都是“苦参商”,你可知道?我们夫妻俩隔如参商,你说除了离愁和苦恨还­有什么呢?分别时,我“分明”“记得约当归”。

我对你说过重要的事情­说三遍:樱桃红熟时(指夏季)之前一定,一定,一定回家嘛。相约樱桃熟时,不见不散。现在是什么时候了?菊花都开了,菊花都黄了,秋天都到了,什么情况?为什么还不回来呢?

清代名医叶天士有个著­名的《药名四季诗》:春春风和煦满常山,芍药天麻及牡丹。远志去寻使君子,当归何必问泽兰。夏端阳半夏五月天,菖蒲制酒乐半年。庭前娇女红娘子,笑与槟榔同采莲。秋秋菊开花遍地黄,

一日雨露一茴香。牧童去取国共酒,醉到天南星大光。冬冬来无处可防风,白芷糊窗一层层。待到雪消阳起时,门外户悬白头翁。春风和煦满常山,芍药天麻及牡丹。远志去寻使君子,当归何必问泽兰。

叶天士是名医,所以,他笔下的春天,生长着的尽是宝贵的中­药:“常山”“芍药”“天麻”“牡丹”“当归”等。

古人写春天,那是被自己完全融入到­自然当中。贺知章说“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”;李商隐说“桥峻斑骓疾,川长白鸟高。烟轻惟润柳,风滥欲吹桃”。

早在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的第六章中,就有这样的诗:“六月食郁及薁,七月烹葵及菽。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。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。七月食瓜,八月断壶,九月叔苴,采荼薪樗,食我农夫。”其中“郁、薁、葵、菽、枣、稻、瓜、壶、苴、荼、樗”这些植物都有季节性,有的属于夏天,有的属于春天。这些季节性的植物,也表达了不同的季节人­的感情色彩。

比方说,春天,古人在想念远方的丈夫­时候,就会看一种草,看得舒服,就给这种草取名叫忘忧­草。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中有云:“焉得谖草?言树之背。愿言思伯,使我心痗。”“谖草”就是现代我们称的忘忧­草,也叫黄花菜。

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。春风是温和的,唐朝的春风是这样的:牟融说“正是太平行乐处,春风花下且停骖”。白居易在《春游》这样写道:“上马临出门,出门复逡巡。回头问妻子,应怪春游频。诚知春游频,其奈老大身。朱颜去复去,白发新更新。请君屈十指,为我数交亲。大限言百岁,几人及七旬?我今六十五,走若下坡轮。假使得七十,只有五度春。逢春不游乐,但恐是痴

人。”

古人看到春天,就由衷地高兴,想唱歌。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,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”、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,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、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,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”、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、“杨柳阴阴细雨晴,残花落尽见流莺,春风一夜吹乡梦,又逐春风到洛城”。

这哪里是写春天,分明是在吟唱春天。吟,《辞海》释为“吟咏、作诗”。吟诗的正确方式应该是:依照乐律发声,像歌唱似的读。杜牧有名句: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。古人什么场合唱什么歌,那都是很讲究的。

古典诗词有韵味,这个“韵”,就是音乐美。正如白居易在《与元久书》中所写的那样:“音有韵,义有类。韵协则言顺,言顺则声易入;类举则情见,情见则感易交”。

诗与歌原为一体。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:“三百五篇,孔子皆弦歌之”。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,孔子用琴、瑟等来伴奏、歌唱。《墨子·公孟》中也说:“诵诗三百,弦诗三百,歌诗三百,舞诗三百”,可见,中国的古典诗词,既是文学语言,也是音乐语言。

我为什么格外喜欢王维­的诗?他的诗境界开阔、空寥,天上地下,任我行,有一种思想在飞翔。比方说,同样写夏天的苦热,范成大在《秋前风雨顿凉》中说:“但得暑光如寇退,不辞老境似潮来”。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­时段。他说,希望这大热像贼寇一样­逃跑,就算自己跑步进入老年­都无所谓,只求这热早点退去。这是把热当成敌人看了,有点不耐烦、狂燥了。人可以像狗狗一样吐舌­头散热吗?单纯从理论上来说,人吐舌头也可以散发多­余的热量。然而,我们并不能像狗狗一样­光靠呼哧呼哧喘气就能­把体温降下来。于是,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,范成大不耐烦了。三伏天实在太热了。

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­秋之中,长达40天左右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­潮湿的日子。古人用字很讲究,什么叫“伏”?就是天气太热了,宜伏不宜动。但“伏”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。

“伏”天分为“初伏”、“中伏”、“末伏”、“出伏”。“伏”天,潮湿闷热,人容易出现食欲下降、脾胃失调的现象。三伏天,有的人会出痱子和湿疹。痱子是暂时性疾病,湿疹是慢性病程。

痱子,又称“热痱”“红色粟粒疹”。它的产生是因为在高温­闷热环境下,出汗过多,而汗液蒸发不畅,导致汗管堵塞,汗液排出不畅潴留于皮­内引起的汗腺周围发炎,出汗导致汗孔阻塞。

主要表现为小丘疹、小水泡。如果没有起黄尖的话可­以用一些爽身粉,吸收汗液,一旦起了黄尖,为了防止感染,不建议再用爽身粉,而是可以用碘伏来擦拭­患处,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。痱子治疗不当还有可能­会出现败血症。

一些内服中药也可以外­用,将金银花、菊花、蒲公英放在洗澡水里泡­澡,也能起到预防痱子的效­果。

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,有遗传的倾向,是大家口中常说的“奶癣”。如果长湿疹,开始时皮肤发红,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­丘疹,严重的湿疹大多是连成­一片的。有的湿性的湿疹还有可­能会出现水疱、脓疱、小糜烂面、潮湿、渗液,并可形成痂皮,痂脱落后下面是糜烂面,愈合后成红斑。约数周至数月后水肿性­红斑开始消退,糜烂面消失,皮肤干燥,呈现少许薄痂或鳞屑。

湿疹,根本原因是过敏因素。有的人对乳类、鸡蛋、鱼虾等高蛋白食品较为­过敏,有的人则对粉尘、花粉甚至是番茄、橘子等都比较敏感,有过敏反应,就会长湿疹。激素类药物虽然见效快,但是有反跳作用,停止用药后可能复发,症状可能比之前更加严­重。

唐范登在《六月》中说:“六月季夏天,身热汗如浆”。宋代梅尧臣的《和蔡仲谋苦热》中这样说:“大热燥万物,万物不可逃。燥者欲出火,液者欲流膏。飞鸟厌其羽,走兽厌其毛”。晋程季明在《拒客诗》中则说:“摇扇手都酸,流汗正滂沱”。宋戴复古《大热五首·其一》中则说:“田水沸如汤,背汗湿如泼”。这些描写的都是挥汗如­雨的实景与具象。你看王维在《苦热》一诗怎么写的,他说“思出宇宙外,旷然在寥廓”。王维一出手就不凡,高下立见。他不写“滂沱”,不写燥热,说苦热让他超越了,思出宇宙外了。

有句老话说得好:“热来寻扇子,冷来对佳人”。

大街上脸色红润的人为­什么越来越少?很多人都是“隔夜面孔”,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“面色少华”、“面色晄白”。

除了睡眠不足,现代人很多气色不好也­与夏天长期处在空调房­间里有关。入睡后,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减慢,抵抗力减弱,这个时候长时间吹冷风,人体毛孔打开会受寒受­风,风邪从毛孔进入,很容易生病。尤其是对体弱的人来说,会引发空调病。颈椎病、肩周炎等都和这个有关­系。大热天,连条毯子都不盖,你怎么保证肩膀、脊椎不受凉?睡觉时头要凉,脚怕凉,盖被盖毯子首先捂住双­脚,或者穿上袜子再睡觉。

摇摇蒲扇,吃吃西瓜,喝杯清热解毒的决明子­茶或者菊花茶、或者大麦茶,能够定人心神,心静自然凉。《紫岩隐书·养

书》说:“入睡时行,绕室千步,始就枕……盖则神劳,劳则思息,动极而求静。”

人到夏天一定要出汗,出了汗才能祛湿。现在人天天呆在空调房­里,不出汗了,虽然天气很热,夏季却是受寒致病的高­发季节。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­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,这都是乱吃寒凉食物导­致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形寒饮冷则伤肺”。外面的天突然变冷啦,夏天喝冷饮啦,都会伤害肺的功能。不少人咳喘、哮喘、鼻炎,都是“形寒饮冷则伤肺”导致的。中医治疗就是祛湿开胃。比方说,用杨梅、酸梅汤来解暑、增加食欲,适当摄入有酸味的食物。酸可以收心,可以起到增加胃液酸度、养阴生津止渴、健胃消食的作用,能够增进胃口。

冰淇淋的温度一般在0℃左右,人体正常体温37℃,如此悬殊的温差对人体­胃肠道刺激较大,可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,消化液分泌减少。若进食冰淇淋过频或过­量,还会削弱胃黏膜保护屏­障,引起急性胃炎及肠道功­能紊乱,可造成厌食、消瘦、胃肠功能紊乱并导致黄­而暗的特征性面孔,医生形象地称之为“冰棍脸”。

现在啊,你到小区里走走,就知道,街坊邻里聚在一起聊天,永远离不开健康。有人说,我热了就难受,没胃口也睡不好,怀疑这是病。中医上确实有个病名,叫疰夏病。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,亦称注夏,相当于西医的夏季低热。疰夏多见于体质较弱者,女性发病远远高于男性。每到炎炎夏日有的女性­朋友就会乏力倦怠、纳呆多汗、头晕心烦、月经异常、带下增多,肢体浮肿,甚至低热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除外器质性疾病,就有可能得了疰夏病。全国名老中医蔡氏妇科­传人蔡小荪教授认为:妇人以气血为本,气血常处于相对不足的­状态。所以,对于女性而言,在清热利湿的同时,亦当顾护气血。

疰夏病常发生于体质虚­弱者,因此,可以适当多食鸭子、黄鳝,既可补气生血,又能祛除暑热。夏季阳气旺盛,湿气过盛,易于伤脾,因此,可吃一些山药白扁豆粥、白术党参茯苓粥、薏米瘦肉冬瓜粥。也可多吃百合、绿豆,百合润燥、清心,可健脾调中,绿豆能消暑止渴、清热解毒、利水消肿,绿豆百合汤就是一道很­好的调养佳品。

写到这里,忽然想起李白的一首七­绝《戏赠杜甫》:“饭颗山头逢杜甫,顶戴笠子日卓午。借问别来太瘦生?总为从前作诗苦”。

李杜二人一问一答。李白说,你太瘦了。怎么这么瘦啊?有点营养不良啊。是不是患了疰夏病啊?多保重。

杜甫说,可能我最近写诗太辛苦­了。

写诗怎么个辛苦法?杜甫不像李白,“敏捷诗千首”、“一斗诗百篇”。他虽然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”(《壮游》),虽然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赋料扬雄敌,诗看子建亲”(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),但毕竟不像李白那么洒­脱,他“为人性癖耽佳句”,喜欢雕琢,正如他在《江上值水如海势,聊短述》自述:“为人性癖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!”为了能作出好诗,呕心沥血。也难怪他说“作诗苦”了。

李杜相交对于文人相轻­传统,弥足珍贵。李白写了《戏赠杜甫》之后,杜甫也写了《赠李白》:“秋来相顾尚飘蓬,未就丹砂愧葛洪。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”杜甫说,我也就是借酒浇愁吧。

“诗圣”杜甫的死因,目前有不下于四种说法:“溺死”说、“病死说”、“饫死”说和“食物中毒说”。

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:“疰夏病死说”。

杜甫曾在《落日》中说:“浊醪谁造汝?一酌散千愁。”就是说,杜甫穷,很穷,买不起好酒,他又爱喝酒。喝的酒质量又不好,多是旧醅、浊醪等“低端”酒。有时,“低端”酒也没有钱买,他靠赊喝酒,在《复愁十二首》中他就说:“每恨陶彭泽,无钱对菊花。如今九日至,自觉酒须赊”。公元759年底,48岁的杜甫,挈妇将雏逃难至成都,穷到没处赊酒。在《草堂即事》中他说“蜀酒禁愁得,无钱何处赊?”

之后,杜甫又不断迁移,生活难言安定。贫病交加,患有疰夏病也未可知。

在安史之乱那个兵荒马­乱的年代,颠沛流离,食不裹腹,但是,杜甫在《江村》一诗中却写得那么温馨、好玩,像个孩子:

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作钓钩;

但有故人供禄米,微躯此外复何求?

他不写挨饿,而是写“家和”,写老婆多么疼爱自己,写小儿多么可爱,口中无粮,那就吃“爱”喝“情”吧,相依为命吧。此所谓: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一家之计在于和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厚积不如薄取,滥求不如减用。

“自家心病自家知,起念还当把念医。只是心生心作病,心安哪有病来时。”这是林砚堂写的诗。诗人说,要“清静”、“淡泊”。最大的精神隐患莫过于­整天患得患失、斤斤计较、追逐名利、贪求无度。活得“清静”才健康。只有提高“清静”的功夫,才能少费精神、深蓄厚养、储藏能量。

心清一身轻。清静状态能够培养一种­健康的人格,从而增强人的内在精神­力量。减少妄念,怡心可以安神。wy美编敏子 jiminzi512@163.com 编辑饶丹华

 ??  ??
 ??  ?? 花鸟画《忘忧草》/鲍海斌, 镜心, 设色纸本。
花鸟画《忘忧草》/鲍海斌, 镜心, 设色纸本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