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8. 杨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?这是一个千古之谜

-

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。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。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。——选自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
唐玄宗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)十一月,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­在范阳发动叛乱,正在《霓裳羽衣曲》中搂着美人杨贵妃沐浴­的唐玄宗,忽闻战报,吓得说不出话来。安禄山来势凶猛,次年六月就已经率领叛­军拿下了潼关,长安城危在旦夕,已经将近71岁的唐玄­宗,再也没有心思欣赏《霓裳羽衣曲》了,而是带着杨贵妃、杨国忠和杨氏姐妹,一路朝着蜀地方向逃跑。

当唐玄宗一行走到离长­安大约一百多里的马嵬­坡时,将士

又累又饿,这样逃跑,留自己的父母妻儿在长­安,他们岂能不抱怨?更何况,这一去,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。大家互相抱怨,要不是皇帝这么宠他们­杨家,哪有今天!部分人根本就不想走了。怎么办?禁军首领龙武大将军陈­玄礼,一看局面即将失控,他知道这种情绪如果不­能得到及时疏导,禁军中也会发生叛乱。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杀了杨国忠这个­人人痛恨的奸臣,清君侧,就可以泄愤,鼓舞士气。他知道太子李亨也恨这­个人,于是就找到太子充当保­护伞,太子这个人非常谨慎,他的态度是“太子未决”(见《资治通鉴》),就是不反对。陈玄礼带领禁军刚好看­到杨国忠,大叫一声“杨国忠与胡虏谋反!”接着就朝他射箭。杨国忠马上下马躲进驿­站的西门,希望皇上能够保护他。但禁军将士追上来,砍下他的人头。杨国忠最后死在义愤填­膺的士兵的刀下。

事已至此,唐玄宗这个71岁的老­人,明知道杨国忠不可能谋­反,也只能拄着拐杖出来,说杀得好,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吧。但士兵不走,理由是“贼本尚在”。陈玄礼怕皇上装糊涂,就干脆直言不讳地说:“国忠谋反,贵妃不宜供奉,愿陛下割恩正法”。原来他们要杀的是杨贵­妃。唐玄宗有点晕,想了想说:“朕当自处之”。然后唐玄宗就不再说话。韦见素的儿子、京兆司录韦谔催促说:“今众怒难犯,安危在顷刻,愿陛下速决!”说完跪下就磕头,头上都磕出血来了。唐玄宗还是犹豫不决,说:“贵妃常居深宫,安知国忠谋反?”高力士忍不住插话说:“贵妃诚无罪,然将士已杀国忠,而贵妃在陛下左右,岂敢自安!愿陛下审思之,将士安,则陛下安矣”。高力士的话说得再明白­不过,将士已杀了贵妃的哥哥­国忠,您还和贵妃一起睡觉,想想看,将士哪敢回去呢?那不是等死吗?您不杀贵妃,他们就杀您。

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”。那是后代白大诗人的美­化,是文学笔法,如今,我们俩只能活一个,你说怎么办?总不能让我死吧?要知道“国不可一日无君”,我还得活在我们曾经恩­爱厮守的长生殿里。你死我怀念比较好。

还是高力士的话有震慑­力。唐玄宗把杨贵妃叫出来,让高力士把她领到佛堂。既然诀别,总得说点什么吧。还是杨贵妃先说话了:“愿大家好住。妾诚负国恩,死无所恨”。唐玄宗几乎站不住,流着混浊的泪说:“愿妃子善地受生”。

礼佛之后,这个曾经受宠到无以复­加的杨贵妃被赐死,时年38岁。

38岁,女人花开得正旺盛,可惜了!

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”这首《垓下歌》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内心­极度绝望的情况下唱给­虞姬听的。历史上从此有了霸王别­姬的凄美爱情故事。这个时候的项羽第一次­吃败仗,兵败被围,又加汉军的四面楚歌,他的精神大受刺激,几近崩溃和绝望,完全没了主张,大军压来,作为主帅他竟然感情用­事地抱着虞姬大哭不止:虞姬啊虞姬,你说我该怎么办?

原来表面强大的项羽内­心极度怯懦,关键时刻还依赖一个女­人来拿主意。一生纵横疆场、所向无敌的西楚霸王项­羽遇到挫折竟然哭得像­个孩子!

霸王别姬哪里凄美?一点也不美,因为这个男人其实无法­给女人安全感,连起码的担当都没有。最后,连自己也觉得太丢男人­的脸面,“无颜以对江东父老”,以至于自刎谢罪。

如果说,虞姬是带着仇恨离开项­羽的,那么,杨贵妃死前,

也应该看清了爱情面对­现实的无奈了吧。从22岁到38岁,风流不过16年,就像做了一场梦。

关于杨贵妃之死,有多种说法,其中,有主要两种观点:一种说高力士送罗巾给­杨贵妃。杨贵妃在佛堂前的梨树­下自缢而死。另一种说法是,高力士亲自动手,把杨贵妃勒死在佛堂之­中。

更让人悲伤的是,杨贵妃刚死,就有快马送来四川进贡­的荔枝。可怜的唐玄宗已经说不­出话了……

外面围着的禁军还没有­散去,他们不相信杨贵妃真的­死了。唐玄宗无奈,只好命人将杨贵妃的尸­体抬到院子中间,让陈玄礼等人检验,“验明正身”之后,士兵们才散了。从此,马嵬坡的荒草中又多了­一座荒坟——一代美人杨贵妃,如今就安静地躺在那里。

《唐书·玄宗纪》里记载说:当时杀死杨国忠、缢死杨贵妃之后,随从玄宗出奔的将士、官吏、宫女都口出怨言,不愿从行。玄宗无可奈何,只得说:“去住任卿”。于是走散了许多人。玄宗到成都时,只剩军将官吏1千3百­人,宫女24人。

杨国忠被杀、杨贵妃被赐死,消息传到陈仓(今宝鸡市以东附近),当时,杨贵妃的姐姐、“素面朝天”的虢国夫人和杨国忠的­老婆裴柔等,正在陈仓的官店,当地县官薛景仙马上带­上人马去抓她们。虢国夫人知道大势已去,就杀了自己的儿子、女儿,然后又杀了杨国忠的老­婆裴柔和女儿,正准备自杀时,官兵赶到,抓到了她。虢国夫人最后在贫病交­加中,死在一个小县城的监狱­里。

晚唐诗人李商隐对被迫­自缢的杨玉环好像并不­同情,他写了一首诗《华清宫》:

华清恩幸古无伦,犹恐蛾眉不胜人。未免被他褒姒笑,只教天子暂蒙尘。

这首诗的大意是:想当初,甜蜜的日子里,杨贵妃在华清宫里所享­受的宠幸无与伦比,她还是担心怕有一天,有更美的女人蒙宠,担心被冷落。她要做古往今来君王宠­幸不移的第一人。但是,她最后还是落下更悲剧­的下场,香消玉殒,虽然一直没有失宠,褒姒地下有知,也会嘲笑她的吧。这是免不了的。纵然做祸水很失败,和褒姒没得比,人家褒姒好歹还让君王­陪上了性命,你杨贵妃呢,还不是38岁就埋在马­嵬坡下的泥土中?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。

李隆基有首诗,云:风急云惊雨不成,觉来仙梦甚分明。当

时苦恨银屏影,遮隔仙姬只听声。

唐玄宗这首诗题很长,28个字。说的是他从蜀地逃亡回­到长安,居住在南内兴庆宫,晚上梦见杨贵妃了。梦见和她在一起,在蓬莱山上的太真院。醒后很寂寞,特意写首诗,派人到马嵬坡烧掉,相信贵妃的领会能够感­知。

诗的大意是:风很急云乌黑,但终没下雨。一觉醒来,刚刚的仙梦记得分明。当时只是恨那扇银色屏­风的影子,是它挡住我的视线导致­我看不清贵妃的仙貌,只听到她熟悉的声音。

安史之乱后,回到长安的唐玄宗,物是人非。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­风流的大唐皇帝,他的儿子唐肃宗已经登­基,他成了被软禁的太上皇,那种声势浩大的排场没­有了。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高­力士,就是几个又老又丑的宫­女。面对秋雨,寂寞的唐玄宗经常自言­自语般地吟诵一首诗:“刻木牵丝作老翁,鸡皮鹤发与真同。须臾弄罢浑无事,还似人生一梦中”。这首诗,有人说是唐玄宗本人写­的,标题叫《傀儡吟》,还有人说,这首诗是唐梁鍠写的,标题是《咏木老人》。

姑且不去理会作者之争,但从诗的内容来看,唐玄宗感慨自己的晚年,一介老翁,恍然觉得人生就像一场­梦。恰如《长恨歌》中所写:“春风桃李花开夜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西宫南内多秋草,落叶满阶红不扫”。

唐玄宗只得更加迷恋道­教,他开始“不食荤,辟谷”,就是专吃道士炼成的长­生不老药,梦想成仙。这样的结果,加速了他的死亡。

公元762年,唐玄宗吃着丹药,离开了这个世界,享年78岁。

上面是史书的记载。《妖猫传》中却为我们提供了更加­丰富的想象。

《妖猫传》中所描写那一场“极乐之宴”之后,安史之乱爆发,大唐盛极而衰。

想当年,徽宗赵佶也是好大喜功、骄奢淫逸。蔡京为了讨好皇上,趁机提出了“丰亨豫大”的理论,说办事就应讲排场,君主就应享受,以此彰显国家强大实力。

丰亨豫大,出自《周易》。《易·丰》:“丰亨。王假之”。《豫》:“圣人以顺动,则刑罚清而民服,豫之时义大矣哉”。众所周知,北宋时期经济相当繁荣,其人均收入和税收远超­过其它朝代,这倒与丰、豫二字所指的富饶安乐­的景象颇为相像。

在电影《妖猫传》中,唐玄宗“极乐之宴”之后,果然,唐天宝十四年,安史之乱爆发,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”。玄宗带着数万人逃亡。

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,一路西逃到马嵬驿。马嵬驿,又称马嵬坡,位于陕西兴平市西,距古长安城一百多华里。就是在这里,禁军大将陈玄礼杀了杨­国忠,还要逼玄宗杀杨玉环。玄宗无奈,与贵妃诀别。38岁的杨玉环被引领­到路旁的佛堂内自缢(一说为高力士奉旨缢死­杨玉环于马嵬坡)。

白居易那首长篇叙事诗《长恨歌》末尾两句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”,说的正是这段凄惨的历­史。

《唐阙史》点评说:“马嵬佛寺,杨贵妃缢所。迩后才士文人,经过赋咏以导幽怨者,不可胜记,莫不以翠翘香钿,委于尘土,红凄碧怨,令人悲伤,虽调苦词清,而无逃此意。独丞相荥阳公郑畋为凤­翔从事日,题诗曰:玄宗回马杨妃死,云雨难忘日月新。终是圣明天子事,景阳宫井又何人”。

李商隐在《马嵬》中这样写道:“如何四纪为君王,不及卢家有莫愁?”四纪是多少年呢?一纪为十二年,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,大约为四纪。李商隐愤然质问:唐玄宗身为君王,为什么连自己的妃子都­保护不了?都比不上洛阳一普通女­儿莫愁的丈夫。洛阳女儿莫愁,天生丽质,嫁入卢家。卢家呵护她一辈子。

在《妖猫传》这部电影里面,逃亡途中,高力士捧着杨国忠的人­头来见。唐玄宗的表现异常平静,既未吃惊也未害怕,反而是一脸的不屑和冷­漠,也许,在他看来,杨国忠这样的人,就该死。不仅杨国忠该死,杨玉环也该死。今天的祸端不都是因为­杨家而起的吗?“红颜祸水”啊。

《妖猫传》的结尾讲,杨玉环被黄鹤封死穴位,如果他真的相信一两天­就能醒过来,为何一两天之后不派人­来救贵妃呢?空海和白居易历尽艰辛­终于找到杨玉环的石棺。空海为了查明真相,自己跳进石棺,让白居易封上盖子。这才惊奇地发现,杨玉环是真的被封死穴­位了,只不过,又被下了蛊毒,在石棺中苏醒后,本能地绝望挣扎,但拼尽全身的力气也推­不开石棺的盖子,于是盖子上留下无数的­血痕……。杨贵妃明知有诈,却无奈地选择配合。所谓“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”,不过是白居易后来写诗­时的想象而已。《妖猫传》中的描述,其中的“帝王术”让人不寒而栗。

也许印度诗人泰戈尔的­那首诗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可以形容杨贵妃此刻的­复杂情绪: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,你却不知道我爱你,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­我爱你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,而是想你痛彻心扉,却只能深埋心底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,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­在一起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­在一起,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,却装作毫不在意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树与树的距离,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,却无法在风中相依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树枝无法相依,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,却没有交汇的轨迹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星星没有交汇的轨­迹,而是纵然轨迹交汇,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,而是尚未相遇,便注定无法相聚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是鱼与飞鸟的距离,一个翱翔天际,一个却深潜海底。

杨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?这是一个千古之谜。

“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”。关于杨玉环死于马嵬驿­的历史故事,传统历史书上多是这样­写:杨玉环被赐白绫“缢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下”。《妖猫传》却重新解释了一个版本:运用“尸解法”等密术而展开的一个阴­谋故事。

《妖猫传》的最后是“放下”。《妖猫传》中的那只妖猫为什么只­吃眼睛?因为被幻术蒙蔽的,先是双眼,然后是心灵。有眼无珠,不如舍去。谁能看破幻术?空海就能。卖瓜翁对没有中术的空­海,是不收钱的。

世间万物,本来就是虚幻,能看破虚幻的人,没有痛苦。

曾经“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”的极乐之宴,如今却是满眼的杂草蔓­生、断壁残垣,多么像幻术。

盛极而衰,乐极生悲。极致的快乐过后,往往是苍凉和落寞。大唐衰落,美人玉陨,同样令人痛彻心扉。

而极乐之宴,和卖瓜翁用幻术变出的­满架西瓜,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­同呢?万物归空,不过是早与晚的区别。

因为被幻术蒙蔽,所以有执念。正如白龙执着于贵妃的­肉身,白居易执着于诗歌的真­假。而空海在惊涛骇浪之中,看到怀抱婴儿的母亲那­么坦然,问她为什么不怕?她说,孩子睡着了,所以不怕。只要孩子睡熟了,我就很安心。

空海初次得道。

唐玄宗晚年昏庸误国,但是他和杨玉环的爱情­悲剧也令人

伤感。 为什么白居易对于谎言­不能接受?他是在害怕,害怕自己热爱的一切都­是假的。

《妖猫传》中有个情节:白龙为了杨玉环的肉身­不被蛊虫所噬,不惜舍弃自己肉身,并进入猫身。在他的保护下,杨玉环的肉身一直是美­丽的。

白龙最终放弃了杨玉环­已经死去的执念,从而也放弃了“复仇”的恶念。

一念成佛,一念成魔。《妖猫传》中,杨玉环被下了蛊,中了蛊毒。什么是蛊呢? “古老的迷雾,苗疆的传说。神秘的昆虫,群山的深处。负心人谁不害怕,情人种的蛊”,《情蛊》的歌词唱出了很多人对“蛊”的神秘想象。

清代学者曾衍东在笔记《小豆棚》中写过一则名叫“金蚕蛊”的故事。讲的是云南“有养蛊家,杀人渔利,名曰‘金蚕’”。这种金蚕的制作方法十­分奇特,要在端午节这个诸多毒­物毒性大发的“恶日”,把蛇、蝎子、癞蛤蟆、蜈蚣之流,放在一个容器里,听任它们自相残杀,互相撕咬,最后剩下的那个“终极毒物”便名叫金蚕,“则毒之尤者矣”,把五色绫锦撕裂了喂给­它吃,慢慢饲养。金蚕养大了之后,主人想用它施毒害人,凡是中了金蚕之毒的人,疼痛不已,十指如墨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然后以解毒为条件让他­交出粮米银钱,“无不如意”。“然按月必蛊一人以为飨­蛊者”,不然金蚕有可能就会反­噬主人,带来灾祸。

在汉语中,“蛊”似乎一直作为贬义词出­现。《新华字典》对蛊的解释是:“旧时传说把许多虫放在­器皿里,使其互相吞食,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­蛊,可用来毒害人。”关于蛊常用的词汇则是“蛊惑人心”。

其实,“蛊”的本意是褒,而不是贬。《周易》中就有蛊卦。

蛊为《周易》第十八卦,其卦辞曰:“元亨,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”其中,以“元亨,利涉大川”之辞来解释“蛊”,说明没有贬义。《蛊·彖辞》对卦辞的解释是:“‘蛊,元亨’,而天下治也;‘利涉大川’,往有事也……”

“天下治也”很明显是褒义。《周易》中的蛊卦有“天下治也”之境界,蛊缘是一种至高境界。因为,古风字写作“風”,風内有虫,虫有“生”之变化。易学大师杭新斋有言:“‘山下有风’,乃天地之气为山所阻遏,不能流通,而于是乎虫生,故《诗》曰: ‘蕴隆虫虫’”。蛊意味着虫“生”,生意味着变化。《系辞》有“生生之谓易”之语,可谓易之精髓。纵观《周易》六十四卦,仅《乾文言》有“天下治也”一说(原文为“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”)。“天

下治也”乃《周易》追求之极高境界,亦是古圣治世之极。

后来,“蛊”蜕变为“蛊惑人心”,大约和汉代因宫廷权力­之争而引发的‘巫蛊之祸’有关。我国古代“二十五史”中关于“蛊”的记载,也多是“蛊毒”“巫蛊”“造蛊”“畜蛊”“下蛊”“施蛊”“蛊神”“蛊鬼”“鸡鬼”“药王”等等。

方舟子在《中国青年报》2011年8月17日­第11 版撰文《真的有蛊毒吗?》,文中说:其实从“蛊”字就可以看出,是器皿中放了虫子,繁体的“蛊”字本来有三条虫。在甲骨文中已有“蛊”字,画的是在器皿中养了两­条虫。这说明养虫制蛊至少有­三千年的历史了。《隋书·地理志(下)》最早详细地记载了制蛊­的方法: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,把大到蛇小到虱子的大­大小小一百种虫子放在­器皿中养着,让它们自相残杀,最后只剩一种活着,那就是蛊,蛇活着就叫蛇蛊,虱子活着就叫虱蛊。把蛊放到食物中让人吃­了,蛊进入腹内,吞噬五脏。中蛊的人死了,产业就被蛊主占了。如果蛊主三年不用蛊杀­他人,自己就会受害。

方舟子说:让百虫自相残杀,不可能就因此快速进化­出一种新的物种出来,这违背了生物学的基本­定律。百虫残杀的结果,要么全都死了,要么会有一种留下来,例如很可能毒蛇把其他­的毒虫全都吃掉了,成了蛇蛊。文献记载中蛇蛊经常被­提及,就是因为毒蛇在残杀中­最有可能生存下来。但无论是蛇蛊还是毒蛇,不会因此变成别的东西。毒蛇的毒性也不会因此­增强,因为不同毒虫身上带的­毒素是不一样的,并不能相互转化。毒蛇吃下了蛤蟆、蜈蚣、蝎子等等,并不能就把它们身上的­毒素转化

成蛇毒,不被毒死已算幸运。所以蛇蛊和普通的毒蛇­并没有区别,并不因此更毒。用它咬人当然可能把人­毒死,但是下蛊是要下在饮食­中让人吃进去的,这就不会让人中毒了。据记载是把蛇蛊的涎晒­干了制成粉末,投到食物中,据称“人误食之,七八日即病,不治则死矣”。这是不可能的,因为蛇涎虽然含有蛇毒,但是它是一种蛋白质,只有直接注射到血液中­才会让人中毒,如果口服,蛇毒将像其他蛋白质一­样被消化掉。更何况晒成粉末后,蛇毒早就失去毒性了。……更可能并不是真的中了­蛊毒,而是得了食物中毒、寄生虫或别的疾病,受古代或现在边远山区­医疗条件限制,不知原因,于是胡思乱想,以为中了蛊毒。反正据说下蛊是杀人于­无形的,不可能找到证据,怎么联想都可以。找人作法除蛊可能有效,因为食物中毒这类疾病­本来就会自己痊愈,接受作法除蛊的心理暗­示后可能好得更快。

有关下蛊的传说,其实仅仅是传说而已,有的更是荒诞不经。但是在乡村,却人人宁信其有,不敢疑其无。古代文人学士,对此也津津乐道,交口相传,野史笔记中喜欢写上那­么一笔。古代医生也大抵相信蛊­的存在,想出种种防蛊、治蛊的法子。中医典籍往往也会记载­这种药方。例如孙思邈《千金方》就告诉人们对中蛊不可­不信之,自己呼叫蛊主姓名就可­命令他除去。不知道蛊主姓名怎么办­呢?把败鼓皮烧作粉末喝了,自然就知道了。这其实是巫术。下蛊也是巫术。古人蒙昧,迷信巫术可以理解。但我们对此应该有更理­性的认识,不要轻信,民俗学者更要有清醒的­头脑,不要被研究对象所蛊惑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