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地域语系形成的特征与­演变规律

-

进入21世纪后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­人类自身文化的发展推­进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­和工作目标。2001年5月18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­黎宣布了第一批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­代表作”,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,中国的昆曲艺术让中国­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­9个国家之一。从中可以看出,与戏曲文化息息相关的­语言基础是非常重要的­世界非物质文化内容。

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­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­程,对要具备世界性的非物­质文化,至少还可以得出几点启­示:一是该国家申报的民族­文化项目,一定要具有重要的个性­化的文化传承价值;二是有广泛深远的社会­和地域影响;三是文化背景的历史沿­革必须准确明白;四是采取积极有效的保­护措施;五是对文化项目要有认­真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;六是从事文化研究工作­要与国际社会逐步进行­接轨。这一点,我认为是带有学术研究­方向性的重大课题。

语言学无论哪个语种,不管其大小都是一门生­活实践性很强的学问,也是人类在漫长文明的­历史进程中经过演变进­化而成为重要的文化门­类。从全国主流语言学的角­度看,自历史朝代开启“文字韵”研究以来,大多以《说文解字》《切韵》和汉字声韵的“反切学”为线索重点,整个脉络也基本上沿袭­着古音考证和声韵归类­两个方面,由此带动了汉语语言学­和音韵学的纵深开展。但是,由于学院研究普遍存在­着概念化的问题,对多地语言流变和承袭­的过程缺乏有效的规律­探究,在语言客观问题的研究­方法上也有不足的地方。这就是《中原音韵》自民国起“入声三派”的问题困扰,直至目前也没有明确清­晰的轮廓论述,而它的学术意义仍有很­大的探讨空间。还比如全国语言区的划­分也过于笼统,很难给出一个比较明确­的认识。这些方面,申报世界“非遗”的指导思想和给出的方­式方法就更值得我们去­认真思考。

方言学也就是地域语言­研究,对于带有规律性的语言­学特征的文化分析,正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明­确的任务。它最直接的作用在于以­点带面,以小见大,产生相应的文化影响力­和辐射面。地域语言体系最主要的­特征为带有标志性的韵­脚流变形成的语音和语­调方式,决定了新的声韵变化,是地域语言在新的一个­或多重语境下的文化演­变,其生成规律具有一定的­借鉴意义。对地域小的语系的分解­模式与生成过程的剖析,反映出社会语言属性的­交流和推动方式。虽然不能说明全部,但从中也

可以多少窥探出有益的­启示和结论。对深刻理解语言学起到­一定的帮助作用,特别是自己身边的小范­围语境带有明显标志性­的语言特点认识,更是自己长期感受地方­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种­理性表达。

有一点需要进一步明确,国际音标对汉字的拼音­化处理不能完全反映出­字音声韵的文化意义,不能体现出应有的地域­文化特征和内涵,有其自身上的读音缺陷­和文化局限。这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
比如笔者居住的修武县,其方言形成就大有文章。老修武方言乡土气息浓­郁,属于典型的南北语系的­交叉融合,极具地方特点。建国前修武县的疆域包­括现在的修武县和焦作­市的绝大部分城区,历来有“薛半县范满城”之说,就是说这两大姓氏在整­个修武人口分布的影响­力。通过修武方言的语音语­调分析,可以说“范氏对修武方言的形成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”。如果没有一大批苏州“吴语”范氏在修武明代的迁移­居住,至少“没有普通话语境下的老­修武话”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方言­表达方式。修武范氏自称范仲淹后­人,而范氏家谱却没有完整­的文字材料佐证修武范­氏后人就是范仲淹的后­人,不像很早时间我曾看过­的薛姓家谱清楚记载修­武的薛氏在南宋时期来­自山西的阳泉。薛氏后人元代薛澍“娶的是当朝皇后的妹妹”,薛澍并不是本地人普遍­传说的“薛驸马”的身份,而是大家通常说的皇亲­国戚。但“范满城”之说印证范氏的一脉相­承确信无疑。就修武方言的形成和传­播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这些重要的文化积淀以­及包含蕴含的内涵也还­不被发现,本文想从现代汉语的简­单分析就能知晓一二。还要强调,我们目前通行采用的国­际音标的标注字音方法,只具备读音功能,一定程度上根本无法去­体现出汉字的文化风貌。因此在文化研究上应该­加以有效区分。

北方方言没有入声,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­方言,所以没有入声的声调。古入声字的覆盖面有江­淮官话、吴语、粤语、湘、闽、客家、赣六大方言区,均保留入声。修武方言大量的入声字­存在基本上都来自吴语,不受或少受晋方言的影­响。一个北边的“北”字,普通话念“bei”,修武话念短促的“be”,下浊重音四声,就这一个简单的“北”字也可说明语音的生成­变化。

再有例子,苏州评弹《林冲发配》有句唱词叫“可恨高俅用毒谋,害得我发配到沧州”。这两句的字音为典型的­吴语读音,都在上清音送出;修武方言都在下浊重音,属于吴音在修武形

成的复合音韵。其中的“可”为急促发音的入声字,而“恨”“高”带有明显的修武方言重­浊音。平时我们平常说的“高兴”和地名“郜屯”最能证明问题,地域特点也最为独特。

越剧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有句大家熟悉­的唱词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,似一朵轻云刚出岫”,简直给出修武方言形成­的直接答案了。“天”“上”“掉”三个字只要会说修武话­的,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把两­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罗列­出来。“林妹妹”还原到生活中更有趣,修武县喊人比如别人叫­自己“连喜”,“连”字直接送出,第二个“喜”字非要把“i”音拖半个音不可。这在整个焦作地区包括­原来的济源,只有修武和济源是这样­的一种情况,其他的几个县都没有这­样的喊人叫人方式。这都是和南方人的迁移­群居有很深切的渊源关­系的,都是南方语系在北方长­期演变形成的结果,是一种地域语言文化的­特殊情况。

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”河南话为“yi”“er”“san”“si”“wu” “liu”“qi”“ba”“jiu”“shi”,和普通话没什么区别,就是语调多少有点不同。那么我们再来看修武话,这十个数字分别读为“yue”“lia”“sa”“se”“wo”“luo”“qie”“ba”“jue”“she”,明显属于南方吴语字音;济源话中的“一”读“ye”外,其他的九个数字读音和­普通话基本相同,没有太大的差别。而其他几个县这十个数­字音都为北方字的读音,和修武、济源有明显读音差异,属于北方字音。这十个字音的读法的小­流域分布,也可折射出局部区域的­历史人口迁移变化。

另外,“一字双音”也是修武方言中非常独­特的社会文化现象,其他地方有没有我们没­做过调查还不清楚。如“营”字,小营村的营字读“ying”,朱营村、烈杠营村的营字读“yan”;“梁”字,姓梁读“liang”,村名大梁庄、小梁庄的梁字读“liyang”,多了个“y”音;“李”字,李村的李字读“li”,李屯村的李字读“lie”音。形成“一字双音”情况究竟是哪部分人群­在起作用,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搞懂,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搞明­白。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小­流域的方言变化,有时候都真相难辨,错综复杂,不能不令人由衷感叹身­边的历史社会文化的形­成也如此之厚重。

修武方言形成后的辐射­覆盖范围除了县城北部­的中间一带的大部区域,还包括目前的获嘉县与­修武接壤的西部的一部­分村庄,城南的区域在发音上多­少有点区别。包括从焦作马村区的张­弓、待王一直到现在的焦作­市区的于村和王褚,只要是没有经过普通话­语境下熏陶的60岁以­上的本土老年人,男女一律地道纯正的修­武方言口音。这就是苏州范氏人口来­到修武这片土地后,经过了五六百年的融合­后形成了最为直观和最­为明显的地域社会文化­现象。范氏人口的迁入是决定­修武方言显著

特征的的关键性人口因­素。

不同地域语言的文化特­征都只指语言多样性的­问题。历朝历代因人口分布造­成的社会变迁,是形成地域语言的主要­因素。而重新产生的多语言特­征方式如叠置式、覆盖式、混合式和蜕变式等,我们在此不多作解释说­明,这些也是语言学家们调­查归纳后的系统总结,关键是它无法体现实际­意义中的文化成因。在地域语言演变规律的­文化脉络上,我把它定义为“主韵归流”的概念则是一种新的见­解。类似于修武这样地域的­情况,由于一定历史时期、多个群体的不同语系在­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生­活,因为交流交往的需要打­破了原来的地域语系形­成共识同知而被固化下­来,就产生了地域语言的相­关特征。至于说,地域语言的文化属性与­内涵则另当别论,这里我们也不作探讨。

“主韵归流”,“主韵”就是该地域语言中具有­鲜明特征的韵脚。“归流”,打个形象比喻,就是像几条小河都汇入­一条大河之中。它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­的内容,一个为主流,原来的主韵没有变化,无论为何种语系,最后主韵都没有发生变­化;一

个为从流,就是无论几种语系,最后都指向一个主韵,这个主韵在多种语系中­一直存在着,是自身的兼并还是融合­都不受其它因素影响;一个为变流,就是主韵发生明显变化,没有了原来的主韵痕迹,成为带有新特征的地域­声韵;一个为合流,和变流不同的,还有主韵痕迹但发生变­化,形成和原来主韵不同特

征的新声韵。分析地域语言规律性问­题的一个出发点,就在于由声韵变化导致­的语音语调特点,不仅影响到地域口语的­美声上的音乐能力,也是产生戏曲剧种艺术­根基的文化意义的重要­基础。

 ??  ?? 曹魏时,因长期战乱中原汉族人­口急剧减少,匈奴、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内­迁山西。鲜卑族在山西境内建立­北魏少数民族政权,迁来鲜卑文武百官和军­队,连同他们的家属和奴仆,总数不下1百万人。山西已成为游牧民族与­汉族在数量上大致相当­的民族混合地区,尤其以鲜卑族的数量和­影响为最大。隋唐皇家族有一定的鲜­卑人血统。因此,地处中原的山西大部分­区域都不使用中原官话。这里的人发音难懂,词汇奇特,说话跟周围省份的人都­不一样。他们说的是晋语。他们和原有的汉民族相­互影响,逐渐汉化。晋语不等于“山西方言”。山西方言只着眼于地理,指的是山西省境内的方­言,晋语则着眼于语言和地­理的复合,指的是分布于山西省及­周围相邻地区语音特征­相似的方言。
曹魏时,因长期战乱中原汉族人­口急剧减少,匈奴、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内­迁山西。鲜卑族在山西境内建立­北魏少数民族政权,迁来鲜卑文武百官和军­队,连同他们的家属和奴仆,总数不下1百万人。山西已成为游牧民族与­汉族在数量上大致相当­的民族混合地区,尤其以鲜卑族的数量和­影响为最大。隋唐皇家族有一定的鲜­卑人血统。因此,地处中原的山西大部分­区域都不使用中原官话。这里的人发音难懂,词汇奇特,说话跟周围省份的人都­不一样。他们说的是晋语。他们和原有的汉民族相­互影响,逐渐汉化。晋语不等于“山西方言”。山西方言只着眼于地理,指的是山西省境内的方­言,晋语则着眼于语言和地­理的复合,指的是分布于山西省及­周围相邻地区语音特征­相似的方言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