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竹石图 :抟庐如龙,襟韵皆胜

-

前些时,见到广君先生画的一组­朱砂竹石双清图,构图奇巧,敦厚镂空之石,配以潇潇娉婷之竹,两者互为映衬,一柔一刚,相得益彰,一幅幅皆显其趣,其意,其情,襟韵皆胜,形成美学上的对比统一。

竹子是中国文人人格的­具象化,几乎没有不爱竹子的文­人。广君自己就是一个“竹痴”,从艺术到生活皆有竹影­相伴。客厅与阳台上,那碧玉之色在夏日清凉­着画家的襟怀。朝夕观

摹,早已得其性,痴情之至竟每以洁布拭­竹,犹染元人倪瓒洗桐之洁­癖。从古代到现代,竹子还是那根竹子,但在一代代画家那里,从眼前之竹到纸上之竹,每人皆有不同。“以己之神,媚古之道”是魏广君固守与践行的­美学思想。画家沿此美学方向,在笔墨挥洒过程中避文­同之“俊俏”,书己之雍容。“作花鸟,宜用山水法写,写山水宜用作花鸟法。此君多年写作之经验”。观其一幅为学生示范之­竹画,果如画山水之笔。一竿斜

插于画面,枯笔作就,硕壮、勃发,那种毛毛的飞白,感觉有空气在中间游走­激荡,有活力在流动,在向上助推,笔墨干湿形成生动的画­面关系。广君先生写竹用隶法,用隶法来画山水花卉显­得沉稳朴厚,竿要用篆隶法,叶要用行隶法,神思贯之,缓缓自腕出,使竹干的厚与竹叶的面­形成不同的特点,方得舒润之质,富文士意趣。创作时,画家由逆笔入,以其摩擦力入墨,在灵动的基础上增加生­涩的味道,与传统思想呼应契合。竹竿顿挫有节,竹叶则纷披掩映,尤其竹叶被附上第二笔­时,叶子仿佛被点活了,那种灵气与翻转的态势­立马显现出来,倏然入神,灵动生趣。竹子看似简单,其实并不好画。中唐长庆年间,白居易曾为擅长画竹的­萧悦作《画竹歌》,“植物之中竹难写,古今虽画无似者”,而“不根而生从意生,一笋而成由笔成”,言其所画为无根之竹,所画之竹叶、竹笋并非写真,而是写意之竹,笔法生动,枝活叶动。如果本人没有那种养

育和修为,胸中无逸气,画出的竹便无可取之处。广君先生云:“大抵写竹石当以己意味­度物,专以意胜,咀之又有情胜,复韵胜,当为万世之宗。”梳理历代画竹名家,“文同如虎,倪瓒如苇,征仲若少妇,昌硕如草,抟庐如龙”。所谓“抟庐如龙”,形象地道出了其画竹之­风格特征及时代精神。

朱砂竹自东坡出,自此画家多喜用艳泽的­朱砂之红,画修篁之热烈。墨竹、朱竹两者各有意韵,墨竹幽婉古逸,朱竹潇洒高华,皆高雅脱俗之君。元代柯九思、倪瓒,明代文徵明、唐寅,清代赵之谦、吴昌硕等都留下朱砂竹­画作,当代齐白石也有上乘作­品《朱砂红竹》。自宋以降,明清以后,朱砂竹又从文人的遣兴­抒怀走向大众,被赋予浓郁的世俗意味。“竹”“祝”谐音,故寓有开运、辟邪、镇煞、驱邪等吉祥之意。又因朱砂竹在人们眼里­享有高贵之气,所以是竹画中的贵族。在画家客厅里,正对门墙上便有一小横­幅“竹报平安图”,推门即见,归家即安,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