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2. 思考“上善若水”之二 :津液少了,血不足以养心, 所以恍惚心乱,所以伤心。

-

《My Heart Will Go On》(我心永恒),这是《泰坦尼克号》的主题曲,那悠扬婉转而又凄美动­人的旋律,总能让人想起大西洋上­的那段爱情故事。

爱情,并未走远。重读《简·爱》,其实也是想等一等,放慢自己的脚步,回忆一些与爱情有关的­人和事。

在那鲜花盛开的年龄,《简·爱》女主人公简和桑菲尔德­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,邂逅了。简长相平庸,但她有一个美丽、高尚、自由的灵魂,她宣称“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、默默无闻、长相平庸、个子瘦小,就没有灵魂,没有心肠了?我的心灵和你一样充实!我不是根据习俗、常规,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­同你说话,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­魂在对话,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­墓,站在上帝的脚下,彼此平等——本来就是如此”。那是一种欲摆脱感情机­器的、女性意识的觉醒,那是一种执著于追求真­理、正义、公平的自强尊严。

因为缺失,所以追求。简的爱情平等宣言,恰恰表达了女性自身莫­名的恐惧感。那样的时代,那种禁闭与束缚总给她­带来不安感。简其实是矛盾的,一方面渴望被围困在桑­菲尔德庄园的封闭空间;另一方面,又想拼命地逃离废墟。

当知道罗切斯特是有老­婆的——就是那个“阁楼上的疯女人”伯莎夫人,简毅然出走,放弃作茧自缚的爱,离开桑菲尔德庄园,湮灭在人潮中。她担心,有一天,自己也会成为“阁楼上的疯女人”吧。

其实,再往深处想的话,伯莎夫人何尝不是简的­另一面

呢?当简决定嫁给罗切斯特­的时候,她潜意识中的疯狂(“伯莎夫人”)被“火”烧死了,然后,她可以过正常的生活了。

出走,也是反抗。反抗有意义吗?有的。加缪在《西西弗的神话》中,就强调了反抗的意义。他把人生比作不断推石­头上山的“西西弗”。“西西弗”明知推石头上山、再滚落下来没有意义,却依然坚持推,行动本身便已经产生了­意义。这与罗曼·罗兰所说的“真正的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­后还依然热爱它”有着相似的精神气质。

当罗切斯特的疯老婆一­把火烧毁了庄园时,当罗切斯特被毁容成了­瞎子并失去所有的财产­时,已经继承了大笔财产的­简又不惧浮世,勇敢地回到他的身边。

简的自白,云淡风轻:“生命太短暂了,不应该用于记恨。人生在世,谁都会有错误,但我们很快会死去。我们的罪过将会同我们­的身体一起消失,只留下精神的火花。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,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的­原因。我平静的生活,等待末日的降临”。
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躲到小镇的书房,远离都市的喧嚣。写累了,就走到空旷的草地上看­星星。当我凝望星空的时候,星空也在回望着我。

每个夜晚,我边散步边思考,思考一些“无用”的问题,一些关于“道”而非“术”的问题,孜孜不倦地仰望苍穹。仰望北斗星,我觉得自己有点迷失。记起小时候,躺在西瓜地里的草棚内,抬头仰望茫茫天空,总能看到北斗七星。我当

时就纳闷:为什么北斗星总是围绕­着北极星做永恒的运转?后来才知道,地球自转一圈,北斗七星的斗柄也转一­圈。古人已用北斗来指示方­向和确定季节。《周易》中有这样的话: “刚柔交错,天文也;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;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”。这里的“天文”指的就是季节、时令变化的学问。

先秦道典《鹖冠子·卷上·环流》有记:“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斗柄运于上,事立于下;斗柄指一方,四塞俱成”。意思是说,在傍晚时分,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­方,这时地球上是春季;指向南方,地球上是夏季;指向西方,地球上是秋季;指向北方,地球上是冬季。

北斗星在天为“天帝之车”,在地则为人间君王象征。《晋书·天文志》有记:“斗为人君之象,号令之主也”。北斗星第一颗星即天枢­星,被认为是天子象征。北斗在天极为明亮时,是人间帝王“承天统理”有德于民的感现。

北斗星主控着世人的富­贵发达。北斗星位于北方,居天界中心,是人间帝王象征,因此北方之地被视作大­地中心,历朝建都多择址北方——位居北斗星下,象征皇权应天。当人病重、命危之际,礼拜北斗,祈请主掌生死的北斗赐­寿福于人,是古人常为之举。《三国志·吴书九》记,吕蒙病重,孙权探望,命道士“于星辰下为之请命”。《三国演义》一百三零回中更有情节,诸葛亮于五丈原燃灯祭­坛,“日则计议军务,夜则步罡踏斗”,祈禳斗星,希求命延。

《黄帝内经》将北斗星称为“太乙”(或“太一”)(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)。《史记·天宫书》言:“中宫天极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”。《史记正义》释为:“泰一,天帝之别名也。刘伯庄云:太乙,天神之最尊贵者也”。太一、泰一、太乙,即天帝,古人将天极星视为天帝­象征。古代又有“三垣”之说,分别为紫微垣、太微垣、天市垣。紫微垣,在北斗北,位于北天中央,由北极星及周边众星构­成,为中垣,称中宫,是天帝常居之所,象征着皇宫;太微垣,位于紫微垣下东北角,为上垣,是天子布政之所,象征着朝堂;天市垣,位于紫微垣下东南角,为下垣,是天子率诸侯游玩之所,象征着都市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及­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二­十八宿星座,分列周边,被认为是天帝的外朝臣­僚藩属。

古代的大学问家,那多是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中知人

事。仰观天文是看星星、看太阳,俯察地理是看昼夜和四­季。看星星,这就是看五行。《史记·历书》说:“黄帝考定星历,建立五行”。什么叫星历呢?斗柄360天运动一周,用这种办法来计算24­节气的历法,就叫斗历,也叫星历。

《史记·天官书》载:“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乡,分阴阳,建四时,皆系于斗”。张衡云:“一居中央,谓之北斗,四布于方个七,为二十八舍”。北斗星由七颗恒星组成,七星各有其名,分别为: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瑶光。早在汉代民间,就已经开始崇拜北斗七­星。七星相连成形,状如舀酒器具“斗”,又位于北天,故被称为“北斗”,民间则通俗地称之为“勺子星”。七星中,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星组成斗身名“魁”,玉衡、开阳、摇光星组成斗柄名“杓”。天璇、天枢相连成直线朝斗口­方向展延约5倍距离,即为北极星所在。

北斗星有七颗星,但又有九星之说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有“九星悬朗,七曜周旋”语。九星即北斗九星,七曜为日月与金木水火­土五大行星。民间有言:“北斗九星,七见二隐”。位于勺端两侧又有两颗­星:招摇—弼星、天锋—辅星,其亮度弱,难为人眼所见。

想起最近看的美国电影《天地大碰撞》中,一个老师带着他的学生­用望远镜观察星星。某学生发现一个异常的­星星,

老师让他拍下来,给相关专家看。专家看后,马上用电脑数据算出异­常星星其实是彗星,然后通过计算,算出轨道、抛物线、速度和轨迹,发现彗星已偏离轨道,要撞击地球。总统得知后,开始拯救人类的行动:挖一个可容纳100万­人的地洞,其中20万人是科学家、医生、工程师、教师、军人和艺术家。我觉得,他们的思维中没有抽象­这一块,比如,在我国古人的原始信仰­中,北斗星被认为是天帝之­车,《史记·天官书》言:“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乡。分阴阳,建四时,均五行,移节度,定诸纪,皆系于斗”。

这样想着,回到书房,随手拿起一本书,那是河南籍作家祖克慰­的《观鸟笔记》(沈阳出版社,2017年9月)。这是一本让人心灵柔软­的书。书中所写绣眼、燕子、黄雀、百灵、乌鸦等等,这些与儿时乡村里与鸟­有关的记忆,也被唤醒。但远在海南,我看不到这些鸟了,还好,尚能听到虫鸣。

我们的世界不只是人的­世界,也是许许多多其他生物­的世界。我们的世界不只是“有用”的世界,也是“无用”的世界。幸好,还有爱情。

岁月,可以慢慢老去,而爱情却可以永远年轻。重读《简·爱》,有念如此。我想起古老的中原爱情,那与溱水、洧水有关。

哺育了我们的先民的溱­水、洧水,流淌在中原腹地。那里藏着远古人类的能­量,带着《诗经》的温文尔雅。

那是中原的诗歌之河。

爱情,至美的爱情,与水有关,那是一种“上善若水”。

我有一个观点:美女一定是“上善若水”的。“上善若水”的爱情,最令人向往。不信的话,你看看溱水和洧水的爱­情文化,就明白了。

《诗经·郑风》中的《溱洧》这样写道: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

士与女,方秉蕳兮。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,且往观乎?……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芍药”。

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节,又称女儿节,也就相当于西方国家的­情人节。总之,就是一个恋爱的季节。这情景,让我想起《楚辞·大招》开篇的一句话:“青春受谢,白日昭只。春气奋发,万物遽只”。意思是,四季交替,春天降临,太阳灿烂辉煌。春天的气息蓬勃奋发,万物繁荣急遽地生长。

2500年前,西周时期某年农历三月­初三,那是一个蓬勃舒展的春­天,溱洧河水荡漾,就连小草也发情。嗯,那时候青年男女没有手­机,两人相约走到小店吃饭,不会上来就说“请问,WiFi密码是啥?”夜晚,青年男女就是“看星星”。女子不会问:“看星星”这件事,究竟有什么用?

“没用”。没用,你看它干嘛呀。那年代的人不会这么功­利。哪怕全世界都用怀疑的­目光看着她们,她们也能守住自己心里­的真。

你看,山水间,原野上,都是年轻人。青年男女到河边采

兰,踏青,唱歌。遇到可心的人,表达爱情送什么礼物呢?互赠没啥用的香草(蕳)。那时的“90后”少男看上一个姑娘,不是送玫瑰花,也不是送巧克力,而是送一朵“没用”的芍药花。

姑娘如果接受了,两个人也不用商量买房,更不会讨论去哪度假,就直接私订约期。等到“秋风吹溱水,落叶满新密”的时节,我们一起看星星。姑娘真是“上善若水”啊。绝对不会出什么“女朋友和老妈同时掉进­河里,你应该先救谁?”之类的道德考试题。
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。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笔下­的水,经历过广阔的大海,别处的水再难以去吸引­他;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­云,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,不说也罢。

王勃笔下的水什么样呢?在《滕王阁序》里,他描写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。青天碧水,天水浑然一色,彩霞自上而下变幻,孤鹜自下而上挥翅。写《滕王阁序》时的王勃正遭遇怀才不­遇的无奈,但他眼中看到的不是自­媒体上的流量,而是晚霞长空亘古长存­的开阔,天地之间,自己不过是那只孤独的­孤鹜,一个匆匆过客。
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与崔颢吟咏黄鹤楼的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地球上的水,要供70多亿人用。人越来越理解水的宝贵。人类逐水而迁、傍水而居。凡是有水流淌的地方,万物就会丰盈,人丁就会兴旺。水是一切生命之源,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母­亲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­祥于江河之滨,发祥于西亚地区的两河(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幼发­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)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­明;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­及文明;恒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­文明;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,孕育了中华文明(也称华夏文明);古希腊文化则是地中海­滋养出来的。

溱洧河水,则孕育了中原古老的爱­情文化。溱洧河水,我称之为“上善若水”之河。黄帝和岐伯关于病机十­九条的著名对话,就在溱洧河附近。诗词歌赋、影视作品中的爱情,固然令人向往,但终归有些缥缈。现实中的爱情,没有那么朦胧。生活就是过日子,过日子谁还没点小毛病。有病之后,怎么看?岐伯这个病机十九条,就是一个治病的总体原­则,就是一个大方向,按照这个原则这个方向­去用药,就不会出错。否则,吃错药就是害人了。由此可见,病机十九条多么 重要了。病机十九条,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­的基本准则。

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里这段对话如下:帝曰:“愿闻病机何如?”

岐伯曰: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;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;诸气膹郁,皆属于肺;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;诸热瞀瘛(mào chì),皆属于火;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;诸厥固泄,皆属于下;诸痿喘呕,皆属于上;诸禁鼓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;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;诸逆冲上,皆属于火;诸胀腹大,皆属于热;诸躁狂越,皆属于火;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;诸病有声,鼓之如鼓,皆属于热;诸病胕肿,疼酸惊骇,皆属于火;诸转反戾,水液浑浊,皆属于热;诸病水液,澄彻清冷,皆属于寒;诸呕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。”

“故大要曰:谨守病机,各司其属,有者求之,无者求之,盛者责之,虚者责之,必先五胜,疏其血气,令其调达,而致和平,此之谓也。”

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翟­双庆的解读,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。指出肢体动摇不定和头­目眩晕的病证,大都属于肝的病变。掉,摇也,包括头部、四肢的抖动和肌肉瞤动­等;眩,即眩晕,指视物昏花旋转,头重脚轻,如坐舟车之状,甚则张目即觉天旋地转,不能站立。掉、眩,均有一个共性,即“动”。

“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”。提示身体蜷缩、四肢拘急不舒、关节屈伸不利的寒性病­证,大都属于肾的病变。

“诸气膹郁,皆属于肺”。指出呼吸喘促、胸部胀闷之类的气病,大都属于肺的病变。膹,气逆喘急;郁,痞闷。

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。指出浮肿和脘腹胀满之­类的湿病,大都属于脾的病变。肿,即浮肿,水肿;满,即腹满之谓。

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”。疮疡及痛痒之类的火证,大都属于心的病变。对本条病机的认识,历代注家认识不一。金代刘完素认为此条分­痛、痒、疮三症,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云: “人近火气者,微热则痒,热甚则痛,附近灼而为疮,皆火之用也”。而明代张介宾则认为此­条以“疮”为核心,痒和痛皆是针对“疮”而言,如《类经·疫病》云:“热甚则疮痛,热微则疮痒。心属火,其化热,故疮疡皆属于心也”。也有人认为是错讹者,如清代高世栻《素问直解》云: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火。火,旧本讹心,今改”。据《说文》:“痒,疡也”。可见“痒疮”即“疡疮”。疮疡,包括痈、疽、疖、丹毒等,肿痛是其主要症状。心为阳脏,属火,主一身之血脉。若心火亢盛,火热郁炽于血脉,腐蚀局部肌肤,就会形成痈肿疮疡等症,正如 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所云:“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”。

临证中疮疡属热者居多,属寒者虽少,但亦有之,不可不辨。

属火之病机者五条:第一,“诸热瞀瘛,皆属于火”。高热、神昏、肢体抽搐之类的病证,大都属于火的病变。瞀,昏闷;瘛,瘛疭,抽搐,手足抽掣,时伸时缩,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曰:“病筋脉相引而急,病名曰瘛”。火为阳之极,火盛则身热。心藏神,主血脉,属火。火热扰心,蒙蔽心窍,则见神识昏蒙;火灼阴血,筋脉失养,则见肢体抽搐。第二,“诸禁鼓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”。口噤不开、鼓颔战栗,不能自控者,大都为火邪所致。禁,同噤,指口噤不开;鼓,指鼓颔;栗,指战栗,寒战。皆为恶寒之象。如丧神守,指寒战等一些躯体动作­不能控制,就如神明不能主持,正如吴崑《素

问吴注》所云:“神能御形,谓之神守,禁鼓栗则神不能御形,如丧其神守矣”。火热郁闭,不得外达,阳盛格阴,则外现口噤、鼓颔、战栗等类似寒证的症状,且病人不能自控。其病机在于火郁闭于内。第三,“诸逆冲上,皆属于火”。呕、哕、咳喘等气逆上冲诸证,大都为火邪所致。逆冲上,指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,如呕吐、噫气、呃逆、咳喘、吐血等。火性炎上,扰动气机,则可引起脏腑气机向上­冲逆,故临床上见到气机急促­上逆的病证,首先应从火的病机考虑。第四,“诸躁狂越,皆属于火”。神识狂乱、行为越礼、手足躁扰诸证,大都为火邪所致。躁,指躁扰不宁;狂,指语言及行为错乱;越,言行乖异,失其常度。心主神,属火。火性属阳,主动。火盛则扰乱心神,神志错乱,而见狂言骂詈,殴人毁物,行为失常;火盛于四肢,则烦躁不宁,甚则可见逾垣上屋。第五,“诸病胕肿,疼酸惊骇,皆属于火”。皮肤肿胀疡溃、疼痛酸楚以及惊骇不宁­等证,大都为火邪所致。胕,通腐,胕肿,即皮肉肿胀溃烂,即腐肿。火热壅滞皮肉血脉,则会导致血瘀肉腐,正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所云:“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乃生痈肿”。而其主要表现则见:患处红肿溃烂、疼痛或酸楚。火热内迫脏腑,扰及神明,就会出现惊骇不宁。

属热之病机者四条:第一,“诸胀腹大,皆属于热”。腹部胀大诸证,大都为热邪所致。这里的胀腹大,主要指腹部胀满膨隆,疼痛拒按,大便不下,属实属热。外感邪热入里,壅结胃肠,导致气机升降失常,热结腑实,故可见胀腹大等。第二,“诸病有声,鼓之如鼓,皆属于热”。腹中肠鸣有声、腹胀如鼓诸证,大都为热邪所致。有声,指肠中鸣响;鼓之如鼓,指叩击腹部如打鼓一样,空空作响。无形之热壅滞胃肠,导致气机不利,传化迟滞,则见肠鸣有声、腹胀中空如鼓等症。第三,“诸转反戾,水液浑浊,皆属于热”。转筋拘挛、腰背屈曲反张以及小便­浑浊诸证,大都为热邪所致。转,扭转;反,背反张;戾,身体曲而不直。转反戾,指由于筋脉扭转,使肢体呈扭曲、反张等各种状态,但不同于抽搐。水液,指尿液、涕、唾、涎、痰、白带等分泌物。热灼筋脉或热伤津血,导致筋脉失养,则见筋脉拘挛、扭转,身躯曲屈不直,甚至角弓反张等症。热盛煎熬津液,则涕、唾、痰、尿、带下等液体排泄物黄赤­浑浊。第四,“诸呕吐酸,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”。呕吐吞酸、急暴腹泻以及里急后重­诸证,大都为热邪所致。暴注,指暴泻如注,势如喷射;下迫,指欲便而不能便,肛中窘迫疼痛,即里急后重。胆热犯胃,或食积化热,胃失和降而上

逆,则见呕吐酸腐或吞酸。热走肠间,传化失常,则见腹泻。热性属阳,故其腹泻之特点多表现­为暴泻如注,势如喷射。热邪杂合湿浊,热急湿缓,则见肛门灼热窘迫,里急后重,粪便秽臭。值得说明的是,《内经》病机十九条关于六淫病­机的论述中,尚缺燥邪。为此,金元时期刘完素著成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一书,提出了“诸涩枯涸,干劲皴揭,皆属于燥”,至此将《内经》病机十九条所缺的燥邪­病机补充完整了。

通过以上分析,可见溱洧河水,不仅孕育了中原古老的­爱情文化,也孕育了中医学文化。

和那个简单朴素的“蒹葭苍苍”(《诗经·国风·秦风》中诗)世界不同的是,今天这个世界越来越“麦当劳化”和“麦当娜化”。这个时代飞扬的尘土如­此呛人,没有一点“水德”还真

的会抓狂。今天,那种具有“上善若水”性格的“人”,那种大巧若拙的人,越来越难找到。

儒家总说,仓廪实而知礼节。于是,审美也有了阶段性,所谓“食必常饱,然后求美;衣必常暖,然后求丽;居必常安,然后求乐”。但《闲情偶寄》的作者李渔却不这么看,他说干嘛把好端端的审­美弄得如此对立?审美和谋生可以一举两­得。比方说,富贵之家喜欢名花,寒素之家一样喜欢在房­前屋后栽花,“以备点缀云鬓之用”、“既悦妇人之心,复娱男子之目”。

乾隆皇帝所谓“南巡”,六下江南,其实就是游山玩水,看看“花柳繁华地,温柔富贵乡”的江南。在乾隆看来,人一辈子干两件事就了­不起:第一是在用世层面干成­了有意义的事,能让后世记住的事,这个属于“碑”的层面。第二是诗意的人生理想,这个属于性情,属于愉快和满足,属于审美层面。

孔子和弟子谈人生时,有的学生说想追求仕途,有的说想做音乐。惟有曾参,他说,他就喜欢大自然,在沂水春风里,唱着歌回家。孔子说“吾与点”。孔子没有把“票”投给一心追求仕途的学­生,而是投给了道法自然的­曾参。

这就是孔子给出的答案。老子说得更直接,结论性的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人往高处走,是人生追求;人往低处走,是追求人生。老子属于后者。他的不争并不是不争,无为也不是无为。
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《秦风·蒹葭》堪称中国最早的朦胧诗。因为没有人猜到诗究竟­在说什么。连朱熹也坦率地说,他没弄清楚:“言秋水方盛之时,所谓彼人者,乃在水之一方,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,然不知其何所指也”(朱熹《诗集传》)。我想,诗人要追寻的是终极“情人”——人类的终极价值。

而在溱水和洧水岸边,我们可以找到终极“情人”。这就是中原文化的魅力。这个魅力和黄河有关,和溱水、洧水有关。

水,是人和万物的生命源泉。《尚书·洪范》说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”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说:“民非水火不生活”。强调了水与火的地位。《周易》将水描述为天地生命变­化的根由——《说卦》:“故水火相逮,雷风不相悖,山泽通气,然而能变化,既成万物也”。《黄帝内经》也持同一观点: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”。

水让世界生生不息,水让大地丰饶多姿。水是万物之源。老子的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里,飘逸着水的柔性,也隐藏着水的谦卑。

在自然状态下,水有三种存在形态:液态、气态和固态。地球上有了液态的水,一切生命体,从微生物到动物和植物­再到人,生命才因此生机勃勃。

李白写诗说: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。水的蒸汽使水的循环成­为可能。由江河湖泊汇入大海的­水,太阳出来,蒸汽上升,云层低垂,随着蒸汽的上升形成云,云又以雨雪冰雹的下降­成雨,在冰雪雨雾中转世轮回,实现生命的循环。

这种气态的水,其实就是老子说的“原初之物”,也就是《孙子兵法》中说“兵形象水”的无形之物。

从“汽”与“水”的交互变化,老子思考出一个结论:在“无”与“有”的关系中,“无”比“有”更原初、更根本。老子说有与无,是互相依存、互相转化的生成关系,认为它们是“同出而异名”,属互相区别又本质相同­之物;另一方面,在更根本的意义上,他指出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后来,庄子的思考更进一步,他思考“有用”和“无用”的问题,说“无用”才是大用。

对这种“无”的状态,老子描述为“视之不见名曰夷(无色),听之不闻名曰希(无声),搏之不得名曰微(无形)”,认为它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”,是一种没有形状、没有物象的恍惚之物。

老子对这种原初之物的­想象完全是以水汽为摹­状物的,与水“同出而异名”的“汽”正是一种无色无声、无形无状之态,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,属似无而有、似有而无的东西。老子在论天地之道时发­问:“孰能浊以澄?静之徐清”。说的正是“汽”了。

人的健康其实也简单,水是阴,火是阳。水和火两个平和了,就是健康。不平和,就生病。水胜了火,就会寒就会虚,就是太阴病了。火胜了水,就会热,就是太阳病了。广西中医学院的刘力红­教授说:五脏六腑都要由血来濡­养。所以在肌表与太阳相配­的阴气,主要是津,也就是在三焦气化的水­液。这样一看,不仅仅是太阳病必然影­响水液代谢,事实上是所有的太阳病,必然同时也是水液代谢­或运行出现了病变。就是最典型的太阳中风­与太阳伤寒,不也是水液为汗失守或­水液不能外出为汗吗?再看《伤寒论》太阳篇涉

及到的主要方剂,麻黄汤、桂枝汤、大小青龙汤、五苓散、越婢汤,也都是能治水的方剂。那么可不可以说太阳病­就是水液病、是阴病呢?显然不是,因为太阳病的主导因素­是阳气出现了问题,我们知道同时水液也一­定有问题是因为中医学­的整体观就是这种思维­方式,要“知阳者知阴”。阴阳两方面都了解了,才能全面把握病情。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阳,所以是阳病。我们了解太阳病还是要­抓住阳的病变特点。如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在­阴,且在于代表着最多阴气­的水液,那就是太阴病了。

你看《简·爱》中的简还是反复对罗切­斯特强调,我追求灵魂平等,你爱我就要尊重我。强调,说明她还不够自信。罗切斯特向她求爱时,她恍惚心乱。当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­时,她伤心地离开了。什么叫心乱?什么叫伤心?中医学的观点是,津液少了,血不足以养心。所以恍惚心乱,所以伤心。有的人一感冒就痉挛、抽风,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肌肉­不和。为什么肌肉不和?津液少了,不能够布达四肢。这都是水的问题。为什么有的人会患黄疸­病?还是水的问题。水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并­运化成精气了。所以有经验的中医,治疗黄疸病,就是利小便加上清热解­毒。“上善若水”,这个水是健康水,不是有污染的水。

水的本色是流淌,即使被禁锢在狭小水缸,即使在水壶内煮沸了,依然会奔腾咆哮。水有一种无形的能量。马克·吐温说过:“一万个河道管理委员会­也不能驯服那条无法无­天的河流,不能告诉它‘来这里’或者‘去哪儿’,不能让它顺服”。但人类总是控制水,兴水利、除水害,漫长的治水史就能说明­这一点。从传说中的鲧和大禹这­对父子,到建造绝世奇迹都江堰­的李冰父子,再到秦人开郑国渠和灵­渠、西门豹“发民凿十二渠,引河水灌民田……”

古人云:“水向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。”这“高处”二字怎

么理解?工资待遇好的地方?挣钱多的地方?还是发展空间更大的地­方?这些理解都是形而下的,古人说这个话的时候,是从心灵上说的,是形而上学方面的。这高处就是“自由”“大自在”,就是无挂碍,就是自我陶醉,就是进入忘我状态,就是化解了自己这个肉­体束缚进入无我状态的­自由,这可能吗?!“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吧!可以达不到,却不能不向往。

生老病死四大苦谛,其实人生何止四苦呢。有句话叫“行行出状元”;还有另一句话叫“做一行就怨一行”。这两句行话看上去自相­矛盾,但都有道理。状元毕竟是凤毛麟角,多数人注定是普通人,工作不过是糊口而已,哪有什么趣味可言。但轻易换一个行业又不­能不慎重,行业里还有一句很有意­义的行话:“换一个行当,即是换一副筋骨”。

乐趣只能自己去发现,去寻找。你看一个人,一般人就看他的面貌、社会地位等等。但艺术家能够超越面貌,看到他的性格,看到更深的层次,从中发现美。你可以不是艺术家,但需要一个艺术的眼光。

在电影《爱在午夜降临前》中,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他出现,又消失。一如日升日落,抑或任何转瞬即逝的事­物,就像我们的生活。我们出现,然后我们又消失。我们对于一些人是如此­重要,但我们……只是经过”。既然如此,又何必活得那么斤斤计­较呢?凡事必要“有用”才去做,失了很多乐趣。

我为什么欣赏古老的中­原爱情?因为“无用”,因为“上善若水”,也因为那时的姑娘本色、率真。有话就直言。《说文》释云:“直言为言”。口是心非、拐弯抹角,这个不叫言,叫诳语。

2500年前,那个时代,咱们河南人怎么写情诗­的呢?就是非常自信的那种,命令式的。你想我了吗?

想。

想就赶快过来呀,中不中?

可是,我们俩中间隔着一个溱­河啊。

傻瓜。你不会把裤腿挽起来啊?提着衣襟过溱河,赶快来找我。大老爷们,别那么“娘”好不好?你不来,别人可抢先了。老娘没功夫跟你耗啊。

这可不是我瞎编的,不信你自己查查《诗经·郑风》,上面是不是明明白白地­写着“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。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”、“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子不我思,岂无他人?狂童之狂也且”。

是不是这么写的?还有更直接的呢。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……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”用今天的话来说,别装那啥了好不好。老娘不去找你,你就不过来找老娘啊?

你看,那个时代,中原土地上的人们,消磨时间的准入门槛很­低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听着“嫦娥奔月”“牛郎织女”的古老传说,读着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”、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”的诗句,岁月悠然而又宁静。生活在溱水河畔的河南­姑娘(今天的河南新密市),就用这样热烈、奔放的诗歌来表达古老­爱情。《诗经》中采自溱洧流域的诗歌­共有25篇,《郑风》21篇,那些诗歌的风格都是明­丽欢畅,哪有彷徨啊?哪有抑郁啊?没有,完全没有。上来就是本色、热烈、奔放,爱就爱了,大气又快乐,真正的正能量。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­那么喜欢溱洧二水,他曾经这样写诗

来描述溱洧二水的古韵­新风:“莫道溱洧春光好,年年月月有人情”、“郑风变已尽,溱洧至今清。不见士与女,亦无芍药名”。

贾宝玉说:“男人是泥做的,女人是水做的。”贾宝玉说这话的时候,其实是在骂男人是俗物,污秽而俗气,骨子里都浸淫着一股子­世俗浊气儿。他说:“女人是水做的。”这是夸水做的女人,冰肌玉骨、冰清玉洁、水嫩水滑、水灵清秀、千娇百媚。这话我们在现实中可以­找到印证,大家都说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”。自古苏杭出美女,为什么呢?这是天地造化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好水养好女人。因为苏州有太湖,杭州有西湖,水好,所以苏杭女子就水灵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­貂蝉为什么生在陕北米­脂?因为米脂的饮用水好,米脂的婆姨水灵,肤如凝脂。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”这个说法也是根据水来­的。江河水、自来水,纯净水、矿泉水,水和水的品质不一样,女人和女人的气质也不­同。女人如水,健康是源。女人如水,才能柔美、细腻,如果肌肤缺水就像沙漠­一样,从而水灵女变成女“旱”子,然后,很多广告商又要开始忽­悠你补水了。

生活在溱水河畔的河南­姑娘一定是极美的,极水灵的,因为水有灵动、超然之德。溱水滋润了她们。难怪她们那么自信,那么“上善若水”了。这个“上善若水”,是说水出身很高贵,但是整个心态极谦虚、居下,与世无争。不是那种骄傲得不知道­姓啥的人。

 ??  ?? 北斗星基本一年四季都­可以看到,但是春夜最引人注目,它在北方,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一­个勺子形状,就像古代人盛酒的器皿“斗”,故称北斗,也叫北斗七星。
北斗星基本一年四季都­可以看到,但是春夜最引人注目,它在北方,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一­个勺子形状,就像古代人盛酒的器皿“斗”,故称北斗,也叫北斗七星。
 ??  ?? 蒌蒿(芦蒿) 选自《诗经名物图解》,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­者细井徇/细井东阳撰绘,出版于嘉永元年(1848年)。
蒌蒿(芦蒿) 选自《诗经名物图解》,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­者细井徇/细井东阳撰绘,出版于嘉永元年(1848年)。
 ??  ?? 兰草
兰草
 ??  ?? 芍药花开
芍药花开
 ??  ?? 兰草,选自《诗经名物图解》。《诗经·郑风》中的《溱洧》,描述了两千多年前初春­的欢乐景象:溱水洧水,绿波荡漾,男男女女,手拿兰草游乐,有少男少女相互戏谑,送一枝芍药私订约期。民歌流行的春秋时期溱­洧一带,就是今天鄢陵的双洎河­畔。诗很美,美在春天,美在爱情,尤其美在两枝花的俏丽­出场:兰草与芍药。凭借两种芬芳的花草,一首诗完成了从风俗到­爱情的转换,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­青春的转换。一枝一叶,灵性生动,漂流在文学的长河中,跃动至今。一草一木,姹紫嫣红,年年开遍鄢陵,令人心动。鄢陵花木甲天下,缘于人们赏花、护花,缘于中国人心中一份浓­郁、清澈的爱花之情,一种精致生活的雅趣。
兰草,选自《诗经名物图解》。《诗经·郑风》中的《溱洧》,描述了两千多年前初春­的欢乐景象:溱水洧水,绿波荡漾,男男女女,手拿兰草游乐,有少男少女相互戏谑,送一枝芍药私订约期。民歌流行的春秋时期溱­洧一带,就是今天鄢陵的双洎河­畔。诗很美,美在春天,美在爱情,尤其美在两枝花的俏丽­出场:兰草与芍药。凭借两种芬芳的花草,一首诗完成了从风俗到­爱情的转换,从自然界的春天到人生­青春的转换。一枝一叶,灵性生动,漂流在文学的长河中,跃动至今。一草一木,姹紫嫣红,年年开遍鄢陵,令人心动。鄢陵花木甲天下,缘于人们赏花、护花,缘于中国人心中一份浓­郁、清澈的爱花之情,一种精致生活的雅趣。
 ??  ?? 兰香草图片。兰香草为一年生草本,高8 ~ 30厘米,茎多数,四方形,自匍匐茎上发出,被激柔毛;单叶对生,卵形或茎最下部的叶圆­卵形且较小,顶端钩,基部圆形,边有疏圆齿,背面脉上被疏短硬毛。兰草花白色或紫红色,唇形;轮伞花序分离,或密集于茎端成短总状­花序。兰草小坚果卵球形。兰草花期6 ~ 8月,果期8 ~ 10月。兰花全草均可入药,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散瘀等功效。
兰香草图片。兰香草为一年生草本,高8 ~ 30厘米,茎多数,四方形,自匍匐茎上发出,被激柔毛;单叶对生,卵形或茎最下部的叶圆­卵形且较小,顶端钩,基部圆形,边有疏圆齿,背面脉上被疏短硬毛。兰草花白色或紫红色,唇形;轮伞花序分离,或密集于茎端成短总状­花序。兰草小坚果卵球形。兰草花期6 ~ 8月,果期8 ~ 10月。兰花全草均可入药,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散瘀等功效。
 ??  ??
 ??  ?? 《轩辕黄帝与天师岐伯》/李兴国书画。《黄帝内经》简称《内经》,是中华五千年最伟大的­医学巨著,是中华传统文化千古不­易的哲理经典。《黄帝内经》以黄帝问、岐伯答的方式论医,不仅是一部医经,还蕴含着“医人、医社会、医世、医国”的大学问,涉及天文、历法、气象、地理、生物、农艺、哲学、音乐等方面的知识。后世称之为中华医祖。
《轩辕黄帝与天师岐伯》/李兴国书画。《黄帝内经》简称《内经》,是中华五千年最伟大的­医学巨著,是中华传统文化千古不­易的哲理经典。《黄帝内经》以黄帝问、岐伯答的方式论医,不仅是一部医经,还蕴含着“医人、医社会、医世、医国”的大学问,涉及天文、历法、气象、地理、生物、农艺、哲学、音乐等方面的知识。后世称之为中华医祖。
 ??  ?? 黄河之水天上来
黄河之水天上来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