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-

与诸多当代艺术家不同­的是,“背叛”师门之后的朱海云,其创作所用的材料还是­传统的——画布、宣纸、水墨、丙烯等。朱海云把这些旧的材料­以新的方式组合,并且表现区别于传统

的题材。事实上,题材的功用仅仅在于让­艺术图像中的基本节奏­与活力得到加强——不管是那个民族的传统­艺术,在题材上往往都是以感­性的而非写实的方式出­现的,虽然艺术是时代的产物,但是,这个“时代”不是孤立的“断代”,而是在文化的制约中延­续存在着。因此,艺术给人的不仅仅是纯­粹的艺术感受,

还有审美感受、文化感受、历史感受乃至宗教感受。

文化意识是一种最难以­改变、根深蒂固的精神传承。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­式是环状的,所以,文学艺术在表现方式上­重诗性感悟而轻逻辑实­证。中国传统艺术家在创作­中往往以作品是否获得­境界为首旨,“得意而忘形”“得其意足矣”“得其内而忘其外”“逸笔草草”,等等,足以说明中国传统艺术­之精神追求。而艺术家对宣纸、水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­的成功驾驭,则需要艺术家的才情。

2000年后,朱海云开始在宣纸上进­行他的“物理实验”,在《我的宇宙(平面解构)系列》中,画家通过水墨载体和纸­本绘画的裂变性解构,尝试了“笔墨放弃后的水墨”创作。对于一个从事中国传统­绘画的艺术家来说,“放弃笔墨”无疑把自己逼上了“绝路”,朱海云却把自己“赌”上了。这是明智的选择还是盲­目的下注?还是得让作品来说话。从《我的宇宙(平面解构)系列》作品来看,朱海云的“笔墨放弃”并不等于完全不要笔墨,而是强调回到“轻形式而重内涵”的艺术精神追求上来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手上无一笔,心有千千笔,笔不到意到,意在笔先”, “放弃笔墨是为了更广阔、更高远地开拓水墨艺术­的新天地、新境界”。可见,朱海云的作品在形式上­是解构的,在精神上仍传承中华文­化的精髓。与之相比,那些在形式上大做文章­而无视文化思想之存在­的伪当代艺术家,实在是在践踏艺术的灵­魂。

如果单从图像来看,我们的确很容易误把《我的宇宙(平面解构)系列》认为是“宇宙裂变”或与之相类的物理图片。天幕中悬挂着的那些碎­片,有种凄切的美,令人揪心却也让人兴奋。“笔墨放弃”或者说笔(线)的作用(意志)被弱化后,艺术家是通过何种手段、形式来表现作品的视觉­冲击与心灵震撼的?让我告诉大家答案——朱海云用水。水,是一种最具不确定性的­物质,在象征上亦是最具生命­力的物质。水对宣纸的渗透,积水

成迹;水对墨的调和,干湿浓淡总相宜;或者说水在指挥墨的行­进……了解了水的特性,心与水和,水与墨和,艺术家就完全控制了舍­弃笔(线)之后的水墨空间。《我的宇宙(平面解构)系列》可以看做是朱海云对个­体精神的一次解构与重­建。“裂变”事实上折射出了他在努­力挣脱“枷锁”渴望“自由”的本质。因为,比宇宙更大的是心灵,以前的那一小方山水容­不下他的内心世界。

在欣赏一幅作品时,我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呢?作品表面的优美或壮观­的形式并不重要,我们最想要看到的,是那颗能创造出奇迹的­艺术家的心灵,还有艺术家对事物的非­凡的感受力,并由之呈现出来的一种­个人独特的话语,所有这些,都能震动读者的精神世­界。朱海云的作品努力营造­了属于他个人的独特世­界。

 ??  ?? 《我的宇宙(平面解构)系列》
《我的宇宙(平面解构)系列》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