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从《诗经》走出的岁月静好

——花草树木里的禅意美学(上)/西门杏庵

- 文/西门杏庵

一个读书成风的城市,理应是一个优雅的城市。郑州就是这样一座有文­化底蕴的城市,处处飘溢的书卷气,一如金秋时节的桂花之­香,每一片花瓣,每一缕花香,都会在你的周围形成美­妙氤氲。这是郑州的气质和风度­的流露。

金秋时节,郑州人喜欢跟着花香,相约来到人民公园,因为这里有不少桂花树。

“不是人间种,移从月中来。广寒香一点,吹得满山开。”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《咏桂》诗。他说,桂花就是天上月宫移植­而来的仙花。 “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梅定妒,菊应羞。画栏开处冠中秋。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当年不见收。”这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­李清照的一首名叫《鹧鸪天》的咏桂词。她说,桂花才是花中之冠。 桂花的香,细密浓酽,藏不住。嗯,那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花­事,霸气地宣告它们的存在,却又幽幽地弥漫在空气­里,如影随形。

在《诗经》的305首诗中,有135首提到或描写­了植物,这个比例占44.3%。那么在《诗经》中总共出现了多少种植­物呢?有人统计,其中蔬菜38 种,谷类24种,药物17种,草37种,花果15 种。

花、草、树、木,和我们比邻而居。万物在诗词中皆可起比­兴之义。从《诗经》和杜甫的《春望》中可以看出,古诗中花、草、树、木,皆有独特的意象,有时候,对这个意象没理解透彻,就可能影响对整首诗的­解读,这也是汉字的独特魅力。

下面,我们对花草树木里的禅­意美学做个释读,读了之后,也许你会发现一种独特­而有趣的岁月静好。 ——题记

哪有什么岁月静好?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­行。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岁月静好”成了美好的祝福。在这个越来越喧嚣的世­界,大家开始渴望宁静了,对热闹有点逆反了,这倒是好事。

前几天,一电视台让我以“本台特约评论员”的身份谈谈酒吧、广场舞等噪音扰民的问­题。我对主持人和观众说,我们的美好祝福是“岁月静好”,不是“岁月吵好”。所以,《弟子规》上说:“斗闹场,绝勿近。邪僻事,绝勿问。”

“岁月静好”这个说法出自《诗经·国风·郑风》中的《女曰鸡鸣》,其中有云:“宜言饮酒,与子偕老。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”想想看,一对男女品着自家酿的­陈酒,女的弹琴,男的鼓瑟,夫妇和美谐调,就这样看着夕阳,吹着风,安静地,慢慢老去。“终身所约,永结为好,琴瑟再御,岁月静好”,温和从容,日子安好,就像当初那样眉开眼笑,单是想想这样的画面,生活就已经太美好。

1943年,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时,胡兰成于他和张爱玲的­婚书上写上承诺:“现实安稳,岁月静好。”诺言归诺言,实际上,他们婚后的生命既不安­稳,也不静好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和当时的大环境­有关,另一方面,也和张爱玲的古怪性格­以及胡兰成的“花心”有关。张爱玲在《我的天才梦》一文中这样自白: “我是一个古怪的小女孩,从小被视为天才,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­无生存的目标……”“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­的时候,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­想外一无所有……在现实社会里,我等于一个废物……”“但生活的艺术,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­略,我懂得看‘七月巧云’,享受微风中的藤椅,吃盐水花生,欣赏雨夜的霓虹灯。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­手,摘树巅的绿叶。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­合,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。”她写第一篇小说时才7 岁左右,14岁就写出这样的句­子:“一场红楼梦,十出西洋镜。”成名也是靠运气的,维特根斯坦仅仅靠两本­书就出名了,而且是红遍经院哲学的­圈子。张爱玲以《传奇》《流言》成名,在写小说方面确实很有­天赋,但是,在心理方面她接

近于泛自闭症,是个怪人。所以,张爱玲的晚年,长达 20多年的幽居生活,很少活在成人的世界里。她非常固执地把自己打­入冷宫。她的小说远离“国事”, “只关风月”,“生死契阔,与子相悦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。人生是个苍凉的手势,她一贯风格可以概括为“苍凉”,“我的心是一幢空房子”,那是惯有的末世凄凉感­叹,尽是冰冷和世俗,没有一点儿爱。她感叹:“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,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­下去,变得更坏,更坏,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­境界还要不堪。”她笔下的苍凉世界,不是漆黑无比的深夜,也不是光明战胜黑暗的­黎明,而是遥望茫茫夜晚中闪­闪烁烁的万点灯火。一方面,她向往“人生安稳一面”的日常生活;另一方面,她也藏着“人生飞扬一面”。她的小说属于才子佳人­那一类,但是让你觉得才子佳人­的可笑。

在张爱玲的世界里,女人比男人强。她在《倾城之恋》里,表面上是写那个男人在­钓女人,实际上是写女人在钓男­人。张爱玲小说里的人,那是很俗气的,傅雷曾批评其“恶俗”,并不为过。“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­是千疮百孔的”,“五四”时期的浪漫神话是怎么­样被市民文化结构掉,她的小说就是讲这个。据说民国初年京城的茶­馆里,常有店家对茶客提示:莫谈国事,只谈风月。可见“国事”与“风月”成了指向相反的两组概­念。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”;天下无道,庶人要议。张爱玲的出现堪称“奇迹”。“奇迹”出现的前提,是远离“国事”,不关心国家大事,醉心风花雪月。难怪,一些年纪稍大一些的老­学者老作家,对张爱玲多是不屑,比如何满子先生。张爱玲为了能和胡兰成­厮守在一起,在《小团圆》中,她对他说:“希望它永远打下去。”让她在这金色的永生里­再沉浸一会儿。张爱玲完全是“无我”,陷于非理性的状态。为了那可怜的缠夹不清­的情,莫非倾城都不够?可见,张爱玲的心态是属于中­医中所说的“太阴”。 她的小说有很强的此岸­性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最强调的东西往往是最­缺乏的。大家可以设想一下,假如李双双嫁给贾宝玉,他们会幸福吗?倘若李

逵娶了林黛玉,不是生生糟蹋了林妹妹?常言道:苍天不负苦心人,有志者事竟成,有心人天助之。可张爱玲并不执着爱情,甚至解构爱情,她的岁月自然无法“静好”。怎么理解这个“静好”呢?大诗人王维没说“静好”,他只用禅心追求了一个“静”字。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”王维的这首《鸟鸣涧》,细听花落,整个写的就是一个“静”字。“花落”也好,“月出”也好,“鸟鸣”也好,都是为了烘托月夜春山­的幽静。“静”到什么程度呢?就连“花落”“月出”都有声音, “静”到把树上夜宿的鸟儿都­惊动了。这是禅心之“静”。 古代文人雅士,多喜欢倾听大自然的清­籁之声。“竹烟花雨细相和,看著闲书睡更多。”时光柔软,人闲乱翻书,听阳光打在树叶上的声­音。正如张潮在《幽梦影》中所说的那样:“春听鸟声,夏听蝉声,秋听虫声,冬听雪声,白昼听棋声,月下听箫声,山中听松风声,水际听欸乃声,方不虚生此耳。”陈继

儒在《小窗幽记》中说得更妙:“论声之韵者,曰溪声、涧声、竹声、松声、山禽声、幽壑声、芭蕉雨声、落花声,皆天地之清籁,诗坛之鼓吹也。”

如果你真的静下来,过得安乐,心中安然,也会听到风入松的声音。北京有个著名的“风入松”书店。这“风入松”三个字,实在妙极。嵇康有一首古琴曲,名字就叫《风入松》。微风吹过松针,似蚕食桑叶,那是怎样一种静啊。许知远在他的谈话节目­中说:“我们至少向往过精致。”这说法太谦虚了,至少,嵇康他们精致过,不是么?明代高濂在《四时幽赏录》里说: “飞雪有声,唯在竹间最雅。山窗寒夜,时听雪洒竹林,

淅沥萧萧,连翩瑟瑟,声韵悠然,逸我清听。”那是“风入松”的声音。你端详马麟的《静听松风图》,看看,那老者坐在大松树下,衣带轻缓,半闭着眼睛,静听松风,那是一种美的享受。真羡慕那种千金不换的­陶醉与享受。羡慕他那种闲雅的心态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

江山无声,岁月静好。人人都希望岁月静好,静了,才好。汉文学特有的魅力来自­于神秘的汉字,关键字往往是文学作品­的文眼、诗眼。“好”是和“静”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,耐人寻味。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描写的,其实像一个现代意义上­的美女,其中有云:“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自牧归荑,洵美且异。匪女之为美,美人之贻。”怀春的静女和帅哥约会,啥也不说,只赠给他一支红色的通­心草(管、荑即通心草),以示爱恋。言外之意,草木有本心,爱情多纯洁。

静女,才是善解人意的美女。

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
三千年前的《诗经》时代,我们的先民过着采集与­种植这种最简单最淳朴­的生活,从远古到商周到春秋,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国农­业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。周代的主食很朴素,大致有粥、饭和糗粮之食几种,烹饪之法则以蒸、煮、干煎为主。他们看人也简单,看植物花草也简单,从中体悟出的是古人那­种朴素的审美观。

儒家也好,道家也好,抑或是佛禅也好,都推崇自然精神。庄子说:“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。”什么叫“天地精神”呢?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精神,包括荒野。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­现代城市中,你是很难看到“天地精神”的,这种精神在荒野中愈加­清晰。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领­袖约翰·缪尔(John Muir)鼓励人像信奉上帝一样­信奉荒野,因为他认为:“在上帝的荒野中,存在着世界的希望。”我国南宋哲学家、陆王心学代表人物陆象­山则说: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。”心和荒野是连在一起的。

《诗经》是我国从西周到春秋中­叶(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­前6世纪)之间的一部诗歌总集,分为风(即民歌)、雅(即乐调)、颂(即天子诸侯的音乐、伴随着音乐、舞蹈而歌唱,用于宗庙祭祀)三部分,共有诗305 篇。

《诗经》产生的地域十五国风,大体是以黄河流域为主­的中原,包括今天的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北、湖北的大部。《诗经》里有505次提到植物,其中写到了大量的粮食­作物、蔬菜作物、栽培果类、纤维植物和染料植物,还有五六十种经济树木,比如

桑、桃、漆、松柏、杨柳和竹类等。

《诗经》里弥漫着野趣和性灵。《诗经·魏风·汾沮洳》有云:“彼汾沮洳,言采其莫。彼其之子,美无度。美无度,殊异乎公路。”说的是一个女子,在山野地里,绿水河畔采野菜。“言采其莫”里的这个“莫”,就是山野的杂草,类似野菠菜吧。

兰草与勺药,也是《诗经》里写到的植物。《诗经·国风·郑风·溱洧》有云:“溱与洧方涣涣兮,士与女方秉蕑兮。女曰:‘观乎?’士曰:‘既且。’‘且往观乎?洧之外洵訏且乐!’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”诗写的是传统节日上巳­节(农历三月三),溱洧河边男女约会的场­景。约会时男女互相赠芍药­花。庆典活动现场,奏音乐,祭春神,焚香草,除灾邪,求吉祥。诗中的蕑,即是兰草。女子说:去耍不?男子说:我已去过了。女子不无挑逗地说:拜托,怎么能拒绝女孩子的邀­请呢?再陪我去一趟,好不好,洧河边太热闹了。

《诗经·召南·采蘋》里说:“于以采蘋?南涧之滨;于以采藻?于彼行潦。”这里的蘋、藻,就是一种水草,类似海藻。2009年,有个热播电视剧名叫《蜗居》。《蜗居》中女一号姐姐海萍与女­二号妹妹海藻来自小地­方,姐姐海萍把妹妹海藻带­到大都市生活,在决意要买一套房子时,七凑八凑也交不上房款­首付。姐姐海萍找妹妹借款时,海藻找男朋友小贝借款,小贝拒绝。海藻不得已找仅见过几­次面的宋思明借钱,宋思明爽快地借给她了。一来二去,海藻与男朋友小贝分了­手,做了宋思明的情人。后来海萍创办了学校,海藻怀了宋思明的小孩。宋思明东窗事发前给了­海藻一笔钱。《蜗居》的最后,宋太太逼海藻交出宋思­明留的钱,并失去理智地踢了海藻。海藻倒在地上,流产了。而宋思明也在赶回来找­海藻的路上,出了车祸,结束了生命。

两姐妹起的名字海萍、海藻,很有意思。她们从小地方来到大都­市生活,的确像大海里的浮萍一­样,没有根,随波逐流,很难掌控住自己的命运,“海萍”就是这个意思。“海藻”呢?海藻是什么呢?海藻是海产藻类的统称,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,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,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的种­类,以颜色不同分为绿藻、褐藻、红藻等,但海藻均以光合作用产­生能量。

《中华大词典》的解释是:海藻,生于海中的藻类植物,如海带﹑紫菜﹑麒麟菜、石花菜﹑龙须菜等。有的可以吃,有的可以入药。

海藻就是飘来飘去,随处附着,依靠海水和阳光、光合作用生存,没有根基,没有故乡,随波逐流,却能给人类带来氧气。海藻的地位是低等的,以至于被植物学家列为­低等植物,但海藻的生命力是旺盛­的。海藻中的蓝藻个体极小,只有头发丝的百分之几,是非常低等的原始生命­体。海藻作为植物,没有开花、结果、种子等构造,当然也没有展示这些美­丽的机会,但它却用各式各样的生­殖方式来适应环境,繁衍后代。在无性生殖方面,有些海藻细胞可以直接­一分为二,如水绵,可以断成数段,每段再各自成长为独立­的个体;有的海藻个体可以产生­许多有鞭毛的孢子,可自由游动,每一孢子成熟后,又各自长成一个新的个­体;在环境不良时,有些海藻可产生厚壁的­休眠孢子,等到环境适宜时,再萌芽生长成新的个体。在有性生殖方面,有些海藻可产生雌、雄配子,经由交配后才长成为新­的个体。无论哪一种繁殖方式,都是海藻在不同环境下,为更好地繁衍后代而出­现的,是海藻适应环境而作出­的选择。在海藻的一生中,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常­常有规则地交替进行,如我们常吃的紫菜、海带,这种不同生活形态交替­进行的生活史,被称为“世代交替”。它们以无性细胞分裂来­繁衍下一代。

《蜗居》的主人公起了海藻这个­名字,就是象征飘来飘去,随处附着。

古代诗词中,作者常会用花草树木之­类的意象来起兴,以此来托物言志、借景抒情。比方说,宋代苏麟的《断句》:“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”意思是说,靠近水边的楼台先看到­月亮,而迎着阳光的花木,发芽早,最得春气。宋朝苏麟的这首诗,只写了两句,所以称为“断句”。

苏麟写这个“断句”是有故事的。他当时任杭州属县巡检。镇守杭州的官员是范仲­淹。范仲淹这个人,口碑甚好,有不少人升职都是他举­荐的。很多部下经他举荐升了­官,苏麟出差外地,担心范仲淹的举荐名单­忘记他,于是作诗云:“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。”

范仲淹是聪明人,看到他的诗后,就写了封推荐

信,使苏麟得到升迁。

一说“向阳花木易为春”,我就想到芦苇。

我的童年时代,生活在鲁西南一个农村。记忆中家乡的小河边遍­布芦苇。芦苇生命力旺盛。它的种子繁殖,随风传播,即使被砍了,不出几个月照样蔚然成­林。可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­代,生存为第一要义,谁还会有心思去欣赏芦­苇的美呢?后来读《诗经》才知道,芦苇有个美丽动听的名­字叫“蒹葭”,是个能产生如许幻觉的­词汇。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”幻觉中,有那么一个痴情男子,心中有梦,梦中有情。初见伊人,一见钟情。粲然轻柔一笑,顿时感到那么美,那么温柔。

伊人长得什么样呢?以今天的审美标准来说,就是那种肤色极白、温柔恬静、美丽贤慧的女子,或者,类似红粉佳人、红粉知己吧。看一眼,就知道她周身外围仿佛­有一种光圈,倏然感到一种无以言表­的美,让你身心无比静谧。反正不是那种化妆描眉、时髦打扮、搔首弄姿、明星名模、二奶花瓶、低智跟潮、甘当性的商品的女子,也不是那种汉子化、粗野化、商品化、花瓶化的女子。痴情男子神魂颠倒,他忘记了: “一见倾心”其实是极其危险的事。波德莱尔说:爱就是崇拜,崇拜就等于献出自己。本来,有性生殖是自然的需要,没有什么神秘,也没有什么复杂。可这位痴情男子有点被“光圈”迷幻了,他觉得“伊人”有一种“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”的神秘而好奇、亲近而又疏离的感觉。什么是人性?就是与生俱来的理性、自由意志和自我的冲动­力。我这种描写,相信我的朋友罗正园一­下子就能明白,因为他是古典家具的收­藏家和鉴赏家。人性的弱点,往往是欲望的失控。痴情男子这个时候就陷­入了欲望的失控,像中了邪一般,视死如归,携手相伴。从此,对伊人朝思暮想,忐忑不安。芦苇摇曳,情思漫漫。然而,温婉尔雅的女子在水一­方,于是他决定卖掉家产,涉水去寻。落花飘逝,从春找到冬。幽谷微风,披星戴月。道路险阻弯曲,历经艰辛,最终却“两处茫茫皆不见”,所谓佳人,不过幻影云雾,水月镜花,终不可得。

痴情男子从朝思暮想到­求而不得,这种风流梦,深深地影响中国后世的­士大夫和文人,以至于文人士

大夫都喜欢以“风流”自命,乱搞风花雪月,并以此来炫耀,除了家里的那一个外,最好还有一到多个红粉­知己可以吟风弄月、红袖添香。殊不知,痴情男子的这种落寞感­伤,个中滋味又有谁能解?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满腹惆怅又与何人说?而诗中的芦苇,虽没有芬芳,却像妖而不艳的女子,成全了文学的美丽。

记得第一次读到《诗经·国风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,我就特别羡慕郑州人。为什么2500年前的­郑州人那么高雅,到处都是茜草,而我的家乡,到处都是芦苇呢?

《诗经·国风·郑风·出其东门》中提到茹藘,就是今天茜草科里的茜­草,“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虽则如云。匪我思存。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。出其闉阇,有女如荼。虽则如荼,匪我思且。缟衣茹藘,聊可与娱。”男子走出东城门,见美女如云。天下美女这么多,那都不是我的菜,惟有穿白衣系绿头巾的­女子,令我着迷。

后来读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君当作磐石,妾当作蒲苇,蒲苇韧如丝,磐石无转移。”才知道,蒲草韧如丝,可以象征坚韧的爱情。有一味中药,名叫蒲黄,现在的价格比较贵了。可在我童年时代,我们把它当成玩具的。遍地都是千年韧如丝的­蒲草,蒲草上面蒲黄多

得是,哪里想到现在这么稀罕­了呢?《诗经·王风·扬之水》有云:“扬之水,不流束薪。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申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!扬之水,不流束楚。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甫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!扬之水,不流束蒲。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许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!”《扬之水》中所谓的束薪、束楚、束蒲,就是我小时候经常捆扎­起来的蒲草嘛。诗中那个固守边戎的男­子,夕阳西下,站在河边,看着流水,想念家人了。后来读书,才知道,我小时候丝毫不在意的­蒲草居然有那么多用途,可以织茶托、笔筒、斗笠、果篮、草鞋、草席、草扇、草帘,还可以织成僧侣信徒打­坐的蒲团。据说,伏魔鬼王钟馗是用菖蒲­剑来捉鬼的,端午门眉上挂艾草和菖­蒲,则有驱邪避灾的功用。

现在想起来,芦苇荡气势盛大,枝枝摇浪花。芦苇迎风飘荡,确有浓郁之美,就像温文尔雅的女子,时而天真烂漫,时而静水流深。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这个画面,就是一种岁月静好之境。

还有杏树,当时村里几乎家家都有。村东头还有一片茂密的­杏林。少年是不知道疲倦的,我记得自己最喜欢在杏­林里跑来跑去,随意摘杏子吃。有时候,和小伙伴玩“躲猫猫”的游戏,也玩捉虫子。孩童的记忆里,始终和蜜蜂、蜻蜓、蜘蛛、蚂蚱、螳螂、蝉等联系在一起,那是我童年的一部分。现在你如果问我:人间有“尽欢”这种事吗?我不知道,但童年时代是有的,真的有。这种美好长大后消失了。现在科技发达了,人也孤独了。有了直播就只能看斗鱼­了。天天喊遇见最美的自己?遇见了吗?你了解自己吗?生活如此喧嚣,以至于每临近春节,大街上几十年高喊同一­个劣质推销台词:“好消息,好消息,某某皮革厂倒闭了。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!工资却抵成皮鞋了!全场统统十快了!”几十年不变的台词,别说买了,听了就烦。连促销都不创新。所以,长大后的记忆,再也没有杏树,没有杏坛,也没有了杏林,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,自欺欺人说我在象牙之­塔,写的文章都是一个人写­三个人看的那种,基本属于“有趣的事情不多,有的只是荒诞”。

当时并不知道孔子在“杏坛”讲学这回事,也不知道“杏林”成了医家的专用名词。只知道杏子好吃。

后来看书才知道,“杏林”的称呼来自三国时期的­医生董奉。董奉也是名医,和当时的华佗、张仲景齐名,被誉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中国古代的医者很低调,虽然被患者所敬仰,但他们把自己的身份和­地位看得很轻。比如工匠精神的“工”,就是古代医者的一种称­谓,他们不把自己看成家啊、大师啊之类,就把自己看成一种“手艺人”。他们既“精”又“诚”,精益求精,凭借一技之长,安身立命,救死扶伤。这不正是工匠精神嘛。董奉给人治病,不论贫富,一概不收钱,但要求重症患者在其诊­所附近栽种五棵杏树,轻症者就栽种一棵杏树。十年之后,“董奉诊所”附近有了十万余株杏树,蔚然成林。遇到灾荒年,用杏子换粮食,送给饥民吃。这就是“杏林春暖”“誉满杏林”之类词汇的来历。而“杏坛”这个词出自庄子的一则­寓言。庄子在那则寓言里,说孔子到处收徒弟,在杏林里讲学。课间休息,他就坐在杏坛上。现在一说“杏坛”,意思就是孔子聚众讲学­的地方。

远离喧嚣与贪欲,才真正是文人的归宿。这是岁月静好的深意。

岁月静好,我们大致有个印象了。什么叫岁月不静好呢?和岁月静好相反的,是杜甫的名诗《春望》中描写的“烽火连三月”。我们来看看这首诗:春望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杜甫的名诗《春望》,很多小学生都很熟悉。记得,2012高考作文就和《春望》有关。题目是这样的:语文课堂上,老师在讲到杜甫的《春望》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时,不无感慨地说:“可惜啊,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­家书了,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­失了。”

学生甲:“没有啊,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­给我写信,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­不可替代的。”

学生乙:“信息技术这么发达,打电话、发短信、写邮件更便捷,谁还用笔写信啊?”

学生丙:“即使不用笔写信,也不能说明书信消

失了,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­了。”

学生丁:“要是这样说的话,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?社会发展了,科技进步了,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。”

……

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,任选一个角度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­的文章。要求:明确立意,自定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。

杜甫(712—770),字子美,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­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杜甫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现存诗歌1400­多首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杜甫从小接受严格系统­儒教家训。35岁时杜甫就有了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历史学家范文澜说:“杜甫,在唐朝是诗人第一,在古代所有诗人中也是­第一。”

杜甫十三世祖为杜预,史载其人渊源、事迹如下:杜预(222—284),字元凯,西晋创国功臣、名将、《左传》学大学者,乃三国时曹魏名臣杜恕­之子。

要说《春望》这首诗的背景,得简单说一下杜甫的制­举考试经历:天宝六载(747)前,35岁的杜甫入长安,参加制举考试。这场由李林甫主持的制­举考试,根本是个笑话,因为考试的结果是无一­人上榜。李林甫会圆谎,竟然上表恭维玄宗说:无人上榜这件事表明:“野无遗贤。”

杜甫自然和上次一样,落榜了。

杜甫的一生,是在理想的失意中度过­的。长安十载,杜甫没有工作,多年求仕不得,生活窘迫可想而知,只能“无声泪垂血”。为了吃饭,甚至不得不去集市卖药­为生,“卖药都市,寄食朋友”是他的真实写照。

从此,杜甫未再参加常科、制科,而是采用了向玄宗献赋、再献赋的方法,直到引起玄宗的注意。8年后,终于把李林甫熬死了,一直等到天宝十四载(755)十月,杜甫才终于被授官,虽然只是一个九品下的­河西尉,但他仍没有放弃自己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政治理想。当这么一个小芝麻官还­不到一年,安禄山就起兵范阳,造反了。天宝十五载(756)

六月,安禄山攻下潼关,玄宗仓皇出逃。天宝十五载(756)六月,安史叛军攻下长安。七月,杜甫携家眷逃亡时,听说太子(唐肃宗)在灵武(今宁夏灵武)即位,便将家人匆匆安置于鄜­州(今陕北富县)姜村,自己只身去投奔肃宗。途中为叛军俘获,所幸未发现其官员身份,只是将其押解回长安,而没有被抓去东都。次年(757)三月,在长安,杜甫放眼望去,目睹了破败不堪、生灵涂炭的惨状,写下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。[1]

杜甫的《春望》一诗出现不久,就蜚声诗坛,誉满天下。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,通常的解释就是这首《春望》不仅仅是情景交融,更做到了情、景与时事的交融。杜甫开篇即写春望所见:国都沦陷,城池残破,山河依旧,可是乱草遍地。这其实是被一个“破”字误导了。

杜甫的《春望》一诗通常的解释是:长安城早已破败不堪,放眼望去,一片断壁残垣,只有山河无言,依然如故。春天,本应游客云集,可城内外只有野草野花­漫山遍野,满目凄凉。眼前花开正艳,想想艰危的局势我不禁­潸然泪下。耳边鸟鸣婉转,回望当初生离死别的艰­险,我仍然胆战心惊。战乱已经持续三个月了,不知妻儿过得可好,如果能收到一封家信,那将是无价之宝啊!头发从乌黑变得花白,头发愈来愈少,连发簪都插不住,只能仰天长叹了。

中华书局的《唐诗三百首》这样解释:长安沦陷,山河依旧。春天草木茂盛。感于国事,见花而落泪。家人分离,闻鸟鸣而心惊。[2]

杜甫的代表作《春望》 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该诗曾经被墨西哥诗人­帕斯翻译过,后来又被回译成汉语:“帝国已然破败,唯有山河在/三月的绿色海洋,覆盖了街道和广场/艰难时事,泪洒花间/天上的飞鸟盘旋着人世­的别情/塔楼与垛堞倾诉着火的­言语/家人的书信堪抵万金/搔首时,才觉细细的别针/别不住稀疏的白发。”

上述的解释也好,翻译也好,都未得《春望》之真情与真意。不信的话,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分­析。如果第一句“国破山河在”,真是写因江山易主,“长

安城破败不堪、断壁残垣,只有山河无言,依然如故”的话;为什么第二句“城春草木深”,突然间转到草长得旺盛、木也茂密呢?破败荒凉景象,难道不应该破败荒凉吗?长安城的春天,草深木也深,这不正是美好的春天吗?有人说了,第一句“国破山河在”的意思就是国家虽然破­败但山河依旧“在”啊,所以,下一句“城春草木深”,说自然并不荒凉,这不矛盾啊。好吧,那你怎么理解接下来说­的“花”啊“鸟”啊的意象?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“草”中有花、“木”中有鸟,分明是一派生机勃勃的­春天画面啊,这和荒凉有什么关系?树木花草繁盛,还有这个鲜活的花开鸟­鸣的景象,和第一句杜甫因国家破­败而悲伤,明显不相应不互符了。

《春望》之真情与真意究竟是什­么呢?就是杜甫借助于“草”啊“木”啊、“花”啊“鸟”啊,来表达一个意思,就是他担心家人的安危­了,想念老婆、孩子了,这是最朴素的感情。他说啊,“国破山河在”,国家被安禄山这些人弄­得破败不堪了,社会秩序乱了,但山还是那座山,河依旧还是那条河,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模­样,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”你干嘛要理解成花因伤­心而“溅泪”、鸟因国破而“惊心”呢?那样理解的话,整首诗岂非前后矛盾? “城春草木深”,安禄山混蛋,是坏人,虽然民间无奈说“好人不长寿”,可也不能向坏人学习是­不是?安禄山想让江山易主,国家陷入兵荒马乱。杜甫因国家破败而悲伤,值得欣慰的是,长安城的春天依然“草木深”,树木花草到了季节,该繁盛的依旧繁盛,不因外力而改变生机。非要解释成“草木深,明无人矣”,太过牵强附会。

杜甫开篇都说了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,天地无情,草木依旧深,那么,接下来他说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就是说,国破山河在,我的妻女在不在?感时花溅泪,想到妻女,“溅泪”啊。看到“鸟”,就“惊心”,想知道有没有送来家书,鸟飞来飞去的,有没有带来我的家书啊?北国之春已来临,我的妻女可安全?杜甫在这个烽烟四起的­长安城,自己都朝不保夕,你干嘛非要把他拔高成“忧国忧民”

啊。忧妻女安全,一点也不损大诗人的光­辉形象,你

说是不是?语文老师把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一句解释成——花和鸟因国破而“溅泪”和“惊心”,这也太勉强了吧。之所以有这种误读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­没领会“花”“鸟”二字的意象。古诗中的“花”,那多是美女的意象,“云想衣裳,花想容”嘛。“喝花酒”“拈花惹草”本意很单纯啊,可是,现在一说这两个词,谁都明白这样的男子花­心啦。而且,古人用不同的“花”,代表不同的意象,《浮生六记》中芸娘曾拿佛手和茉莉­对比,说:“佛手乃香中君子,只在有意无意间;茉莉是香中小人,故须借人之势,其香也如胁肩谄笑。”

在对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的吟咏中,古人想表达的是花姿色­生香的生命意义。陶渊明爱菊,林和靖爱梅,周濂溪爱莲,人有人格,花有花格。花事即人事,赏花即赏人。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”讲的是桃花;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咏的是梨花;“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”指的是海棠。

“感时花溅泪”,杜甫看到春天的花,想念妻子、女儿,不由潸然泪下,这是正常男人。如果非要说成因为忧国­忧民、因为国破,所以花溅泪,这有点不近人情。再说,也和事实不符合。当时,杜甫当一个小芝麻官(河西尉)还不到一年,安禄山就起兵范阳,国家就“破”了。“北漂”长安10多年,才得一河西尉,还不算谋得官职,然后就只忧国忧民不对­妻子、女儿牵肠挂肚,那也不正常。

“恨别鸟惊心”,古诗中的“鸟”,有传递家书信息之意象。所以,杜甫闻鸟鸣,立刻惊叹:有妻女消息否?接下来他才感慨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。最后两句,“白首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说的就是他的愁,头发白少,插不了簪了。

杜甫的代表作《春望》为什么好?恰恰因为杜甫的人情味、盼望家书的急切之情。这首诗成就杜甫别具一­格的“子美体”。因为担心自己老婆孩子­的安危,以至于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这样的男人就是天下至­好的男人。

好的诗,好的词,一定有自己的风格,自成一家。比如婉约派女词人李清­照,她创造了别具一格的“易安体”。她多以内心情感世界为­抒写对象:情窦乍开

的羞涩,深锁闺中的苦闷,夫妻别离的相思,国破夫亡的凄凉等等,都在词作中大胆率直地­透明展示出来,正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所说的“不隔”,即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”,“其辞脱口而出,无矫揉妆束之态”。易安语言最突出的特点­是玲珑剔透,清新自然,浅白如话,却又意味无穷,正如王国维所说的:“淡语皆有味,浅语皆有致。”

《诗经》的开篇是《关雎》: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“雎鸠”到底是种什么鸟?通常认为是斑鸠。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。

经典是什么?《诗经》就是经典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典,五帝之书也。”《尔雅》言:“典,经也。”以中医为例,现在一说大医,哪个不重视经典啊?真正道医,主要靠悟性,一般人没有那个慧根,还得老老实实走儒医的­路子。儒医需要多读经典。比方说,蜂蜡,又称黄蜡、蜜蜡,为什么能治疗久不愈的­咳嗽?从取类比象的角度来看,它的外形就像人的肺啊,就连肺泡都那么象。这观点就来自《黄帝内经》啊。硫磺,性味酸,热,有毒。为什么大医张锡纯用生­嚼硫磺来治疗肿瘤呢?硫磺别名硫、胶体硫、硫黄块,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­或粉末,有特殊臭味。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泼,内服后变成硫化物及硫­化氢,刺激胃肠粘膜,使之兴奋蠕动,导致下泻。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、大肠杆菌,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­在。肠内物中,脂肪性物质较多时,易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而­致泻。这是张锡纯运用经典的­一个发现。张仲景为什么被称为医­圣?这是他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,撰用素问九卷、八十一难、阴阳大论、胎胪药录,并平脉辨证,为伤寒杂病论”的结果。唐代大医孙思邈“痛天枉之幽厄,惜堕学之昏愚。乃博采群经,删裁繁重,务在简易,以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一部”。后世尊其为药王。金元大家李东垣,研经读典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阴虚生内热”“劳者温之”“损者温之”等理论,提出甘温除大热、火与元气不两立等理论,并开创脾胃学派,后世奉其为脾胃学始祖。目前中医学术界一般将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奉为四大经典,学习这四大经典是成就­医道必经之路。读书百遍,其意自现,不熟读经典是成不了大­医的。正如清代医学大家徐灵­胎在《慎疾刍言》一书中所说

的那样:“一切道术,必有本源,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­书,徒记时尚之药数种,而可为医者。”徐氏所说的汉唐以前之­书,即是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等著作。现在人看手机多了,广义上的干眼症患者不­少。有经验的医生,除了内服中药,还会让患者经常按四个­穴:睛明、攒竹、瞳子髎和太阳。这个经验来自哪里?来自经典《黄帝内经》啊。

孔子非常重视《诗经》这部经典,他在教育儿子孔鲤时这­样说:“小子何莫学夫诗?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,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”大约在孔子看来,《诗经》就是一部百科全书,《诗经》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­是用来认识

鸟兽草木。

在《诗经》的305首诗中有13­5首提到或描写了植物,这个比例占44.3%。那么在《诗经》中总共出现了多少种植­物呢?有人统计,其中蔬菜38种,谷类 24种,药物17种,草37种,花果15 种。

花、草、树、木,和我们比邻而居。万物在诗词中皆可起比­兴之义。从《诗经》和杜甫的《春望》中可以看出,古诗中花、草、树、木,皆有独特的意象,有时候,对这个意象没理解,就可能影响对整首诗的­解读,这也是汉字的独特魅力。

我试着对花草树木里的­禅意美学做个释读,读了之后,也许你会发现一种独特­而有趣的岁月静好。

 ??  ??
 ??  ?? 手绘茜草
手绘茜草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