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xed Accent

12.“斯是陋室,唯吾德馨”思考之十二: 人生如茶,在尘世喧嚣中,慢慢看杯中茶叶沉浮, 细品茶味的清淡。

-

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”居“陋室”,坎坷清贫,又怎么样呢?“惟吾德馨。”“陋室”一样可以别有诗情,满屋生香啊。还可以穷乐呵: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这是写与世隔绝的幽静。

接下来说精神上的超越,生活情趣的高雅脱俗: “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扬雄的子云亭陋吧,诸葛亮的茅庐陋吧,那又怎么样呢?“君子居之”,“陋室”不陋。孔子就说过呀:“何陋之有”?不由想起莎士比亚的名­句:“即使把我关在胡桃壳子­里,我依然尊贵如帝王。”

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这是文人雅士的优越感。讲究。文人雅士干什么事都讲­究。我们看历史,十里秦淮,秦楼楚馆、雕梁画舫,桨声灯影处,才子佳人泛舟游湖,讲究。就连十里秦淮的北岸和­南岸都十分讲究,两岸被严格“讲究”成了两个阶层:北岸是学子们科举考试­的江南贡院,南岸是纸醉金迷的烟花­酒肆,中间隔着君子桥,分守在秦淮两岸。无限朱门生恶棍,几多白屋出公卿。凌云甲第更新主,胜概名圆非旧人。这种情秦淮名妓见多了。李香君血溅桃

花扇,柳如是投水明志,吴敬梓弃功名终成大作《儒林外史》,这些风花雪月的故事,只会发生在十里秦淮的­南岸。

讲究。我们的古人,尤其是文人,心里想着“举案齐眉”,表现出来却是讲究。李香君血溅的是桃花扇,绝对不会是薄荷扇、菊花扇。薄荷、菊花太不讲究,一点也不娇贵,宠辱不惊。房前屋后,自家阳台,种上就活,好养得很。薄荷、菊花的脾性,天生就是乡下人的植物,与泥土打交道的人,怎么可能有矫情的习惯­呢。所以,李香君面对自以为“青梅相嗅”的权贵,血溅的是桃花扇,绝对不会是薄荷扇、菊花扇。文人既穷又酸,却喜欢装X,最喜欢穷讲究。

“茶里乾坤大,壶中日月长。”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。一个简单的喝茶,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。宋代诗人陆游就连泡茶­的汤色都很讲究。他说:“嫩汤茶乳白,软火地炉红。”啥叫嫩汤?就是火候不要那么老,按现在的说法,就是60摄氏度到80­摄氏度左右。“病齿已两旬,日夜事医药。对食不能举,况复议杯酌。……青灯耿窗户,设茗听雪落。不饤栗与梨,犹能烹鸭脚。”曾经,陆游患上牙痛病,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,他就喝茶,端起茶瓯,听落雪的声音。

刘禹锡写过一首茶诗《西山兰若试茶歌》,详细地描写了茶的采、制、煮、饮及其功效,被视为茶史上、特别是制茶技术史上一­篇重要文献。诗中写道:

山僧后檐茶数丛﹐春来映竹抽新茸。

宛然为客振衣起﹐自傍芳丛摘鹰嘴。

斯须炒成满室香﹐便酌沏下金沙水。

骤雨松风入鼎来﹐白云满盏花徘徊。

悠扬喷鼻宿酲散﹐清峭彻骨烦襟开。

阳崖阴岭各殊气﹐未若竹下莓苔地。

炎帝虽尝未辨煮﹐桐君有录那知味。

新芽连拳半未舒﹐自摘至煎俄顷余。木兰沾露花微似﹐瑶草临波色不如。僧言灵味宜幽寂﹐采采翘英为佳客。不辞缄封寄郡斋﹐砖井锅炉损标格。何况蒙山顾渚春﹐白泥赤印走风尘。欲知花乳清泠味﹐须是眠云跂石人。

这首赞茶诗,是刘禹锡在被贬郎州(今湖南常德)时期,为抒发内心的寂寞苦闷­而写下的感悟。在远离尘嚣的山中僧寺,一瓯茶香使刘禹锡暂时­忘却俗世纷扰,在茶道中品味人生。“悠扬喷鼻宿酲散﹐清峭彻骨烦襟开”,茶的香气悠扬喷鼻,靠的是茶味“清峭彻骨”。

刘禹锡在郎州十年,见证了“斯须炒成满室香”。这说明,在刘禹锡时代的唐朝,已经出现了炒青绿茶工­艺。迄今为止,制造绿茶仍是沿用独特­的炒青工艺。茶树栽培环境要求比较­高,“阳崖阴岭各殊气,未若竹下莓苔地”。

白居易世称“元白”的元稹,所作的宝塔形诗《一字至七字诗茶》也颇为独特:

茶,茶,

香叶,嫩芽。

慕诗客,爱僧家。

碾雕白玉,罗织红纱。

铫煎黄蕊色,婉转曲尘花。

夜后邀陪明月,晨前命对朝霞。

洗尽古今人不倦,将知醉后岂堪夸。

元稹的咏茶诗提到了“醉茶”。

而唐代的另一诗人卢仝,一生未曾入仕,孤高自傲,不愿与凡夫俗子来往。在隐居少室山的时候,忽然收到时任常州刺史­的友人孟谏议(孟简)寄送的新茶,兴致颇高。品饮之后,诗兴大发,将品饮新茶从一碗到七­碗的感受,以及饮茶过程及体验,写下来,成了传颂千载的诗篇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,被后人称作“七碗茶诗”:

一碗喉吻润,两碗破孤闷。三碗搜枯肠, 唯有文

字五千卷。四碗发轻汗, 平生不平事,尽向毛孔散。五碗肌骨清,六碗通仙灵。七碗吃不得也,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。

佛本无言,茶已入心。卢仝的“七碗茶诗”,传神地描述了饮茶时的­身心体验,成为历代传唱不衰的诗­词佳作。

古人说炎帝神农氏发现­茶于草木之间,故以“草人木”为字形,这当然是传说。古代的典籍中最早出现­茶的文字记载是《诗经》。《邶风·谷风》中有“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”之句。这句中的“荼”到底是茶,还是指苦味的野菜?现在还存疑,但“先苦后甘”的味道,不正是今天的茶味吗?茶的名称很多,如荼、诧、苦茶、茗、皋卢、茶等。

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与­茶有缘。全唐诗中录有四百多首­茶诗。

刘禹锡在《酬乐天闲卧见寄》一诗中这样写道:

散诞向阳眠,将闲敌地仙。

诗情茶助爽,药力酒能宣。

风碎竹间日,露明池底天。

同年未同隐,缘欠买山钱。

“诗情茶助爽,药力酒能宣。”饮茶有破睡、益思的作用,能激发诗人文士的诗兴­和创作才华。唐代另一个诗人司空图­则说:“茶爽添诗句,天清莹道心。”唐诗人薛能说得更直接:“茶兴复诗心,一瓯还一吟。” “茶兴留诗客,瓜情想戍人。”等。

经过历史的淘洗,一些喝茶礼仪流传了下­来。亲戚来,把茶烹。尊长至,要亲敬。粗细茶,要鲜明,南方人都懂得这个礼仪。家里来了贵客,要沏花茶用两叶一芽的­茶叶制成的菊花茶,或沏上一杯浓醇芬芳的­茉莉花茶,养眼又养胃。故民间有“不是贵客不制花”的说法。

“诗情茶助爽。”茶的这种提神作用是逐­渐发现的。最初,我们的先民将茶作为蔬­菜来食用,后来人们发现茶叶苦中­有甜,苦后回甘,具有解渴、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­作用,于是将茶叶从蔬菜中独­立出来,将茶叶煮成菜羹,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。

“茶禅一味夹山寺,茶道源头碧岩泉。”两千多年前,“西汉茶祖”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­下七株茶树,并于蒙顶山脱发修行时,亦佛亦茶,“佛茶一家”便开始结缘。由此开启了人工种茶的­历史。四川雅安市的蒙顶山被­视为世界茶文明的发源­地。

成书于东汉的《神农本草经》有这样一句广为人知的­话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当然,这个“毒”不是今天理解的毒,而是说喝了有不舒服的­感觉。这至少说明,茶在古人眼中,还有解毒功能。

商周时期,茶叶开始受到王公贵族­的喜爱。春秋战国时期,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­区。到了西汉,茶叶已经成为士人生活­中时髦饮品,不过,当时的饮用方法还不是­现在的泡茶,而是煮,就是羹汤的方法。西汉的茶,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商品,可供买卖。白居易的名作《琵琶行》中有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之句。这说明,在白居易时代,“买茶去”,已经司空见惯,商人用茶来赚钱的市场­已经成熟。故有“茶兴于唐而盛于宋”的说法。到了宋代,嗜茶成风,饮茶之风更为盛行。

家住洞庭湖附近的人,都知道那个广为人知的“柳毅传书”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来自唐传奇小­说《柳毅传》。故事的大意是洞庭湖的­龙女远嫁泾川,结果遇人不淑,泾川龙子是个家暴者,龙女的公婆也好不到哪­里去,经常虐待她。龙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­中,度日如年。后来,一个偶然的机会,幸运地遇到白面书生柳­毅。柳毅同情龙女的遭遇,替她传家书至洞庭龙宫。龙女的叔父钱塘君看到­书信,大为愤怒,快马加鞭,赶至泾川,解救了龙女。龙女逃脱了家暴丈夫的­魔掌,重获自由。钱塘君为柳毅大义所感,请柳毅喝茶,并对柳毅说,你一个穷书生,好运降临了,我们家族可是豪门。你小子中大奖了。我欲将龙女嫁给你为妻,如何?结果遭到拒绝。钱塘君说:莫非嫌弃她是个离婚女?柳毅说,我决不是嫌弃她是个离­婚女,只是,我替她传家书乃急人之­难,并无私心。而且,你的言语傲慢,我惹不起,躲得起。说完,严词拒绝,绝尘而去。而龙女此时

已对柳毅芳心暗许,誓不嫁他人。几番周折,柳毅后来娶的范阳卢氏,实际就是龙女的化身,总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。[6]

从“请柳毅喝茶”的细节来看,唐代喝茶已经成了上层­人士的待客之道。唐人《封氏见闻录》中,有“茶道大兴,王公朝士无不饮者”的记载。

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国。茶叶在古代曾与中国丝­绸、瓷器齐名,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“明珠”。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­个国家和地区种茶、产茶,饮茶之风遍及全球,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­中消费最多、消费面最广的文化商品。

茶馆,古称茶肆、茶坊、茶楼。萌发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《清明上河图》中对此有所描绘。这跟宋徽宗赵佶的推动­有很大关系。赵佶是糟糕的帝王,却是位优秀的瘦金体书­法家,还是一位画家,而且精于茶艺,还写过一本被称为茶书­经典的《大观茶论》,如今市场炒作的白茶,就是因宋徽宗的推崇而­后来居上的。

宋徽宗经常召集臣下,为他们点茶,时任宰相的蔡京曾在《太清楼侍宴记》中记述:“遂御西阁,亲手调茶,分赐左右。”宋人喝茶极为讲究,对喝茶的环境、礼仪、操作方式等,都有详细的规范,而且分门别类,有宫廷茶宴、寺庙茶宴、文人茶宴等种种风雅集­会。宋代流行的茶道是点茶­法,也就是抹茶。所谓抹茶,就是把茶饼磨成粉末后,开水冲服。

我出生并成长在北方,见惯了喝酒。老家话叫“无酒不成席”,喜事喝,忧事也喝。结婚喝喜酒,生了孩子要庆生喝,孩子满月了要喝满月酒。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酒乎。相见时难别亦难,见面喝酒,送别也要喝酒,高兴了还不醉不归。曲尽人散,回家吐了一地,次日后悔。只要是朋友,聚在一起,没有酒,这顿就等于没吃。回想起来,酒友不知道有多少,但岁月沉淀下来的,反而是几个不怎么喝酒­的知己。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,一生爱过的大部分人,都会从陌生变得熟悉、又再从熟悉变得陌生。你们虽然还在一个朋友­圈,甚至在一个群,但彼此

之间都知道,“三观”差距太大,不联系是最好的结局。渐渐地,打动我们的不再是那句“我爱你”,而是一句“我陪你”。爱情不是终点,陪伴才是归宿。有情不是茶酒,而是话语的共鸣。

参加的饭局多了,慢慢悟出来一个道理:酒桌文化其实就是等级­文化,这个等级主要是看行政­级别。我喝干,你随意,谁让人家的地位高了呢?很正常。领导敬的酒,懂事的话,你就喝干。比你地位低一些的,敬酒,你可以找各种借口,少喝甚至不喝。酒精让人膨胀,好好的一个人,一沾上酒,就觉得自己是皇上,就开始胡说八道。大学毕业后,在北方工作了十年,然后,来南方工作。才知道,南方人没事儿爱喝茶,而不是喝酒,喝茶不是吹牛,那是信息交流、感悟交流、心灵享受。广东到处是茶楼,早有早茶,午有午茶,云蒸霞蔚,香气扑鼻。喝茶,不像喝酒,没到犯迷糊的程度,头脑至少是清醒的,不至于产生幻觉。即使独酌独饮,也在闹中求静,盘算自己的生计。每天喝茶,也需要花钱,大家就琢磨着怎么把这­个茶钱挣回来。喝茶的时候,就聊做什么生意能赚钱。茶是“和谐饮品”,茶文化的核心始终贯穿­着一个“和”字。

“朋友来了有好酒”。北方人以酒待客,南方人以茶待客,就连友情都弥漫着芳香。饭后,泡上一杯解乏的茶,这叫日常乐趣。朋友来家里,主人很自然地执壶沏茶。讲究的,来杯细茶。不太讲究的,来杯粗茶。待客讲礼仪,沏茶分粗细。

所谓细茶,一般是指嫩茶叶,也就是春天采摘芽头,用这个一芽一叶的茶鲜­叶为原料,制成的茶叶。细茶是上等茶、好茶的代称。物以稀为贵嘛。曾国藩曾经写诗,夸奖家乡的细茶:“银亳地绿茶膏嫩,玉斗丝红墨渖宽。” 细茶清新爽口,如龙井、碧螺春等,细茶要慢慢品,从中品出春天的细腻和­萌动,用朱熹的话说:“饮罢方舟去,茶烟袅细香。”

我少年时期背诵的一首­和细茶有关的歌诀,至今还记忆犹新——

薄荷甘草共天麻,荆芥防风甘菊花;

当归连翘枸杞子,川芎白芷密蒙花;

等分各研为细末,每服三钱只用茶;

劝君每日进一服,瞳人咫尺见天涯。

看一个人,首先看他的眼,看他的眼有没有神。

神主要表现在眼睛里。我们说,这个人没神,就是说他的眼睛没神采。鲁迅形容祥林嫂,说她“只有眼睛间或一轮,证明还是个活物。”可见,祥林嫂的目光多么呆滞。眼目为五脏之精华。古人说,夫人之有两眼,犹天之有日月也。视万物、察纤毫,何莫而不至?日月有一时晦者,风云雷雨之所致也。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,眼睛大赤、红肉堆起,这是心经上有实热了;小赤、红丝血胀,这是心经虚热了;乌睛红白翳障,这个人一定肝气不舒畅­了;白珠红筋翳膜,这是肺有了毛病;上下眼胞如桃,这是脾出了问题;迎风出泪、坐起生花,这是肾的问题。眼睛赤而痛,这是肝经实热。羞明怕光,这是脾实了;视物不真,这是脾虚了。拳毛倒睫,这是有了脾风。

现在很多年轻人看手机­太多,血少眼痛,有了干眼症或者飞蚊症,需要滋肾明目汤。滋肾明目汤由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、熟地、桔梗、人参、山栀、黄连、白芷、蔓荆子、菊花、灯芯草、甘草等组成。热甚加龙胆草、柴胡;肾虚加黄柏、知母;风热壅盛加防风、荆芥;风热红肿加连翘、黄芩。

有意思的是,滋肾明目汤里需要用“细茶一撮”。

这个细茶,实际上就相当于药引子。用了这么多药,往哪条经上走呢?肝主目,往肝经上走。为什么细茶能引药归肝­经?因为细茶是早春时节采­摘,有春天展放之气。用粗茶就不行,因为粗茶是夏秋时节采­摘,得夏季之火热或者秋季­之收敛,故不入肝经。

俗语道:“贵人到,细茶泡。”明朝嘉靖年间,朝廷在浙江设立制造局,制造丝绸,一部分用于宫廷,一部分卖给西洋人。那个时候宫里的太监下­去视察,当地的丝绸商人都要采­摘春天的鲜嫩茶叶,也就是细茶,来孝敬这些宫里的人。绿茶的价格素以新茶为­贵。新茶多为嫩芽,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类物­质,少含茶多酚、茶丹宁之类苦味物质。所以新茶喝起来,口感清香爽口,有开春之气象。

老百姓有俗语云:“粗茶淡饭,延年益寿。”什么叫粗茶呢?就是粗老一些的茶叶,一般指到夏秋季采摘制­成的茶叶,以一芽三四叶以上或含­梗的茶鲜叶为原料而制­成的茶叶。与细茶相比,粗茶口感上要苦涩一些,沏出的茶韵味更浓。粗茶中含有大量积累多­酚类物质与丹宁,中老年人喝了健康。但茶艺界又有个说法,叫:“细茶粗喝,粗茶细喝。”细茶,春天采摘嘛,叶嫩,升发之气强,味道比较淡,为了喝起来有味,就得多放茶叶,这就叫“细茶粗吃”。粗茶呢,采摘的都是成熟一些的­茶叶,这些茶叶吸收夏秋季的­营养,养分都比较充分,样子虽不太好看,但冲泡的汁汤比较浓郁。冲泡时,就要少放一些茶叶,投茶量少一些,这就是“粗茶细吃”。

物极必反,器满则倾。喝茶要的是心静,也就是在世俗的喧嚣中,在滚滚红尘中,冷看杯中茶叶沉浮,细品茶味的清淡。在齿颊留香之中,默默相坐,干脆什么也不想,一任时间流逝。

一人非之便立不定,只见得有是非,何曾知有道理;一人不知便就不平,只见得有得失,何曾知有义命。“茶禅一味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­重要特征,是对茶与禅内理的精辟­概括,是指饮茶和参禅修行方­法上的一致。佛本无言,只是要有缘人参透。

什么季节的茶好喝呢?“明前茶”和“雨前茶”。“明前茶”,就是清明节前的茶,“今年茶比常年早,笑试西峰一掬泉。”陆游自注云:今年清明前数日,山中已有新茶。这是例外,大多数时候,是喝雨前茶, “霜清桑落熟,汤嫩雨前香。”“山寺馈茶知谷雨,人家插柳记清明。”“人卖山茶先谷雨,鸦随墦祭过清明。”

谦恭待人,忠孝传家。开门七件事,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。茶已经是中国人生活的­一部分,这种习惯在宋代已经逐­渐形成,就像日本的茶道、英国的下午茶一样,成了自己民族的特征。

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穷苦,只会喝最简单的泡茶叶,贵族化的茶道,奢靡而复杂,这让朱元璋非常厌恶这­种风雅,于是他下诏正式废除团­饼茶,全国上下都学农民的泡­茶方法——饮用散茶。明皇室提

倡饮用散茶,民间蔚然成风,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。从此,风雅千年的茶道,在中国因为朱元璋的禁­止而断绝。在明朝禁止茶道的时候,日本却留了下来。不过,冲泡法别看简单,也有创新,明代绿茶就产生了炒青­技术。花茶的生产得到了进一­步的发展,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­花茶。此外还出现了乌龙茶和­红茶。

工夫茶形成于明代,在清代转移到闽南、潮汕一带为中心,至今以“潮汕工夫茶”名称享有盛誉。清初文人袁枚在《随园食单·茶酒单·武夷茶》中记述了工夫茶艺:工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­美,冲泡过程的程式美,品茶时的意境美,此外还追求环境美、音乐美。

明代“文士茶”也颇具特色,尤以吴中四杰为最。四杰,即文徵明、唐寅、祝允明和徐祯卿,他们都是怀才不遇的大­文人,更加强调品茶,使品茶成为一种契合自­然、回归自然的高雅活动,从而开创了“文士茶”的新局面。到了晚明,文士们开始讲究全身心­地融入品茶,追求至精至美之境。但明代的老百姓还有煮­茶的习俗。明代的小说《金瓶梅》第七十二回写到潘金莲­给西门庆泡茶,茶叶用的是六安雀舌芽。潘金莲也不是追求精致­的女子,她在煮的时候,胡乱加了10种乱七八­糟的辅料。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:“从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,点了一盏浓浓艳艳,芝麻、盐笋、栗丝、瓜仁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­天鹅,木樨玫瑰泼卤,六安雀舌芽茶,西门庆刚呷了一口,美味香甜,满心欢喜。”

真正让茶成为一门专门­的学问,就是今天说的有完整理­论的茶学,那是从唐代陆羽开始的。他撰写了7千余字的《茶经》,集茶文化之大成,阐述了唐代茶叶的历史、茶的起源、产地、技术、效用、栽培、采制、煎煮、生产过程、饮茶器具、饮茶风俗等等。烧茶的炉子非常有讲究。陆羽在《茶经·器》中说:“风炉,以铜铁铸之,如古鼎形。”鼎一般是三足,是金属铸成,炉底有洞来通风漏灰,所以叫风炉。而瓦炉呢?一般老百姓家用不起铜­炉,则用黏土烧制,这就是瓦炉。

据《茶经》记载,好的陈茶,倒在杯中,茶水飘着一层烟雾,烟雾薄厚与茶叶的存储­年限有关。“茶烟”一词,时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­品中。所谓茶烟,并非吞云吐雾,从佛家而言,是一种禅悦。

“明窗睡起浑无事,篝火风炉自试茶。” “藤杖有时缘石磴,风炉随处置茶杯。”“今日蜀州生白发,瓦炉独试雾中茶。”这三句诗里,出现了“风炉”“瓦炉”两个名字。[7]

不论是自我品茶,还是待人待客,用茶都应做到五好:茶叶品质好,泡茶水质好,茶具质地好,泡茶调制好,待客礼貌好。品茶,我的老师李一翔堪称专­家,中医、茶、诗、书、画、古琴,恩师样样都喜欢,而且都到了一个相当高­的境界。闹中求静,心无旁骛。我知道,他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“心学”,住着一个王阳明。我虽然不懂针灸,但我能感觉,他安神定志的状态,其实是用“心学”来针灸。孙思邈在《大医精诚》中说: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。”此之谓也。我从跟他喝茶,逐渐明白:茶是“君子之饮”,绝非仅仅是为满足生理­需要的饮品,它的性质决定了对饮茶­者的道德要求。

想当初,陆羽写《茶经》的时候,想必也处在一个安神定­志的状态。陆羽是个孤儿,自幼生长在寺院之中,长大后,他谢绝了入朝为宦的邀­请,四处游学,走遍半个中国,采茶制茶,品茶觅水,后隐居苕溪(今浙江湖州),写成《茶经》一书。《茶经》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­度的标志与总结,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­一个里程碑。陆羽首倡品饮艺术,他集儒、道、佛三教精神为一家,且与饮茶结合,开中国茶道之先河。宋人梅尧臣这样总结说:“自从陆羽生人间,人间相学事春茶。”陆羽也被后人称为茶圣、茶神。 汉代直接摘下茶叶煮汤,唐代人喝茶已开始出现­茶饼。为了能让茶叶保持更久­时间,并去除其中青涩的草味,唐代人将茶采下后,放到甑釜里蒸一下,然后将蒸过的茶捣碎,再把茶末放到铁范里压­实,制成团饼,然后烘焙、封存。

陆羽认为喝茶的理想状­态——把茶饼拿到火上

烤,烤的时候要不停地翻茶­饼的正反两面,使其受热均匀,看到茶饼有突起时,拿远一点烤,直至茶叶舒卷展开;然后,将茶饼放凉,掰小块放入碾中磨成粉­末,再用筛子筛一遍,将细末留用;接下来,再用风炉煮水,水分为三沸,当水出现“鱼目”气泡,微微有声响时,为第一沸,此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;当水泡从釜边像泉涌般­上冲时,为第二沸,用勺子从釜里取一瓢水­备用,然后用竹夹在茶釜中心­顺着一个方向循环搅动,将量好的茶末倒入釜的­中心,片刻之后,茶汤如奔涛溅沫烧开,这是第三沸。此时,要将在第二沸时取出的­水倒入釜中止沸,培育汤花。陆羽认为汤花是茶汤的­精华;最后,将煮好的茶分置于小杯­中饮用,倒出时将汤花分配均匀。

随时莫起趋时念,脱俗休存矫俗心。追求精致的生活,如此花费大量精力与时­间煮茶,简直是“装X”的最佳选择。老百姓煮茶,干脆将茶与其他食物同­煮,以消除茶的生涩之味。或者,直接拿大杯或大壶泡了,老百姓没有工夫也没有­耐心做这个事,反倒是文人雅士津津乐­道。特别是唐代禅宗的流行。坐禅渐修,通过繁杂的煮茶程序,明心见悟,修炼耐心,启迪子弟。僧人们要坐禅,为了防止打瞌睡,便饮茶提神,后来发展到“人自怀挟,到处煮饮。从此转相仿效,遂成风俗。自邹、齐、沧、济,渐至京邑城市,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”。

会使不在家豪富,风雅不用著衣多。要烹煮出一壶好茶,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。除了好茶叶,还需要活水、活火以及丰富的经验和­十足的耐心。

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画­面:“嫩白半瓯尝日铸,硬黄一卷学兰亭。”一个文人,面前放着半瓯茶,临一临《兰亭集序》,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很雅?

清代诗人袁枚认为茶应­该细品,曾在《试茶》中批评卢仝:“叹息人间至味存,但教鲁莽便失真。”

“潮打空城寂寞回。”好茶要静品,正如庄子《天道》中所说:“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,万物之本也。”恬淡无为,行动循乎自然,这才是养神的方法和准­则。老子说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令人行妨,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”人欲从初起处剪除,如斩新刍,功夫极易,若乐其便而姑为染指,则深入万仞。天理自乍见时充拓,如磨尘镜,光彩渐增,若禅其难而稍微怯步,便远隔千山。

庄子提出:“清静多寿” “静默祛病”。如果一个人终日躁动不­安,思想不能逸息,定会心力交瘁,百病丛生。庄老之学,提倡“清静无为”。何为“清静无为”?就是重在养神。庄子以薪比喻人的身体,以火比喻人的心神,薪可以燃尽,而火没有尽期。要做到“清静无为”,就要“忘我”,而“无欲”则是“忘我”的前提。正则静,静则明,明则虚,虚则无为而不为也。如此,才能达到“忘我”的境地。没有了贪求食、色、权、名、利等的欲望,心神自然“清静”无浊。

一饭一粥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曾经在一篇文章中,看到一个老人的“微”

生活,颇受启发。其中说,吃饭只吃七分饱,这叫“微饿”。这样既可以保证营养充­分,又能保持头脑清醒。日本曾做过研究,体重微超重的人寿命更­长,微胖的老人不易发生流­感、肺炎等急性感染。所以平时只要自己控制­好食量,不用过分担心长胖,这叫“微胖”原则。

庄子在《养生主》篇中说:“缘督以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尽年。”这和《内经》中所倡导的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是一致的,简单说,就是顺应自然。督脉在哪里?在人的后背部的“正”中间,居人身之中,不偏不倚。所以,做人要“正”,这也是养生的准则。

河北赵州禅师以“吃茶去”的机锋接引弟子,禅茶自此结为一体。在禅茶界流传着这样一­个故事: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­学禅,师从大名鼎鼎的一休和­尚。然而,珠光参禅念佛经常打瞌­睡,医生建议他“吃茶去”,结果立竿见影。

“清泉绿汤,无非是水;红尘百味,山中唯茶;端起一杯,放下万念;动静诸相,皆为空相。”常将酒钥开眉锁,莫把心机织鬓丝。闹钟吵醒、洗漱收拾、担心迟到、出门赶车、繁忙工作……这样紧凑的节奏,也许,我们真的需要有足够的­耐心,煮出一壶好茶,品读河南诗人刘禹锡的­诗,说不定,你也可以把充满劳绩的­人生,过出诗意栖居的味道。

美编赫赫 编辑饶丹华

 ??  ?? 茶叶
茶叶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