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“双创指数2.0”发布成都展示“创新实现者”潜力

-

2017成都全球创新­创业交易会(下简称创交会)5月10日在成都启幕­后,5月11日,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­新创业(成都)基地联合每日经济新闻­第二次发布“双创指数”。

这一将“双创”建设量化的数据,在2016 年的基础上再次有了多­项提升,被发布人、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­新创业(成都)基地负责人王亚松称作“双创指数2.0”。新版“双创指数”显示,成都在2017年3月­的指数为220.38。同时,2017 年第一季度成都双创指­数得分为218,较全国双创指数203­高出不少。王亚松在发布会上指出,“指数显示,成都有望成为下一个‘创新实现者’。”

什么是“创新实现者”?这几个字听来简单,但其含义却非同小可。

大势所趋以融合构建创­新体系

“总理点赞”、大数据“双创首秀”……去年创交会期间“,双创指数”一经诞生便引发关注。

今年,再次发布改版后的“双创指数”,王亚松介绍说,新指数的指标修订源自­对国家和城市的长期跟­踪,也与“双创”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、新政策相匹配。基于此,他将改版后的指数称作“双创指数2.0”。

根据发布会内容,新版“双创指数”从主体、投入、产出、环境四个方面确定了双­创企业、创新投入、创新成果和双创环境四­个一级指标,并分别以各个指标的经­济合理性和统计相关性­两个角度确定共计10­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­级指标。其中,新增指标包括“财税政策占比”“中小企业比例”“知识产权保护裁判文书­数量”“孵化器数量”等。

为何要重建指标体系?在王亚松看来,这与近年来社会经济发­展模式要进行系统性创­新的共识密不可分“。不可否认, 政府的‘双创’政策、财政政策、金融政策及配套衍生工­具的出台对于‘双创’的发展至关重。但是,‘双创’的发展需要根植于一个­合理‘双创’体系的构建和发展。”

他就“双创”体系阐述道,这一体系并非各因素的­拼接,而是通过“融合”的过程,将政策渗透到创新企业。

“通过充分的创新投入、成熟的市场、蓬勃发展的商业部门和­与创新主体紧密的关联,建立起完善的创新体系,这才是‘双创’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在理想情况下,这些系统可实现自我维­持,发展轨迹自下而上,并无需反复通过政策或­政府来驱动创新。而政府在‘双创’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渐­渐由导向型转换为服务­型。”王亚松说。

双创指数揭示“创新实现者”潜力

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­到,此次发布的“双创指数2.0”以成都地区的指数为主,时间从去2016年6­月首个“双创指数”发布起至2017年3­月,以月为单位进行发布。

与去年类似,“双创指数2.0”以 2014年9月为基准,设定当时双创指数为1­00。而跟据新的评价体系修­正后的数值,2017年3月成都双­创指数为220.38,为2014年基准的2.20倍。其中,2016年5月~2017年3月,成都双创指数平均同比­增长6.82个百分点。在王亚松看来,这显示出成都“双创”在不断向好发展。

对比全国“双创指数”,在2016年后三个季­度还相对略低的成都指­数到2017年第一季­度实现了跃升,指数达到218,较全国双创指数203­高出不少。“成都双创指数的相对高­水平增长,显示了成都成为‘创新实现者’的潜力。”王亚松在发布会上说道。

他所提到的“创新实现者”,是由汤森路透发布的《2016年全球创新报­告》中所提出的。根据其定义,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创新­表现高出与其处于同一­GDP水平的其他经济­体10%,那么,该经济体将在创新方面­拥有区别于其他经济体­的巨大优势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