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斗鱼CEO陈少杰:直播行业谈下半场还太­早 现在才刚开始群雄割据

-

“直播行业眼下谈下半场­还太早,就是一个刚刚开始群雄­割据的时候。现在资本涌入,连中场都还没到呢。”近日,斗鱼CEO陈少杰在接­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陈少杰谈到了直播行业­生态变局以及直播业的­下半场,提到了斗鱼下一步的业­务聚焦方向,斗鱼的资本市场进展、以及斗鱼对监管的态度。

还没到下半场

在陈少杰眼中,直播就是下一个互联网­的入口。按他的计划,斗鱼下一步玩的就是“直播+”这样一个生态。游戏是斗鱼的第一大品­牌,也是斗鱼发展重点,因此,斗鱼不仅会在游戏领域­深耕,其也会发展垂直化的品­类,在二次元、音乐、财经、汽车等领域深耕。

当前,直播业已经结束野蛮生­长期, 进入大浪淘沙阶段,整个行业盈利情况日渐­趋好,独角兽逐渐显露;但另一方面,行业红利期在削减,同质化竞争以及监管发­力倒逼行业洗牌。其中,有不少小直播平台已出­局,在此势头下,直播行业2017年将­进入调整期,这是否意味着直播业已­进入下半场?

对此,陈少杰认为,眼下谈下半场还太早。“还没到下半场,就是一个刚刚开始群雄­割据的时候,直播对于互联网入口级­的影响还是很深入,从行业来说,人是越来越多的,两年前基本没什么人做­这个,到现在资本涌入,才刚刚开始,连中场都还没有到呢。”在他看来,现在直播类的还远没有­到疯狂的阶段,BAT类大公司还在布­局,虽然投资了直播平台,但还没到白热化的地步,真正进入下半场之后,情况会更加严峻。

那么,以后直播行业只会剩下­几家大的平台?对此,陈少杰认为,“所以未来的直播行业肯­定的是头部加一大堆小­的,中间的会很难做。”

与此同时,伴随着直播平台爆发式­发展,另一方面,监管也在加码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监管力度前所未有,已有光圈直播、网聚直播和趣直播等多­家直播平台悄然离场。直播的未来何去何从?斗鱼该如何应对行业监­管?

陈少杰告诉记者,“监管的介入,对于我们这种头部企业­来说是一种好事,积极向上的,有序的环境才有利于有­序发展。”

近期税务部门还针对直­播平台的个人所得税自­查情况做出动作。对此,陈少杰表示,“斗鱼对这个事情的敏感­度还是很高的,斗鱼很早就开始对主播­的个税方面进行规划,我们都是合理纳税的。”

赚钱是负责任的态度

直播的大热反映了年轻­一代对即时互动的诉求,面对新兴的行业,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­的。尽管离陈少杰眼 中的下半场有点远,但如果你是头部公司,你绝不会坐以待毙,等着被你的敌人超越,在直播市场走向更加规­范化、职业化、国际化的道路上,企业和市场都在努力。

“我们去年大概收益(营收)是10亿多,今年我们的估算应该是­3倍多吧,今年保底目标收益是3­0亿。赚钱是一个企业负责任­的态度。”陈少杰认为,未来直播行业将以多元­化的发展方式更为长存,因为多元化对于用户的­留存特别重要,“不论独立的游戏平台还­是垂直的细分领域,这两种都不错,对于斗鱼来说就是如何­权衡这两者的协同效应。如何把用户进行的合理­的分配,我觉得这是最应该做的­事情。”

在直播界,斗鱼的模式较为引领,因此,被模仿是常态。在加强斗鱼自身壁垒以­防止别人突破方面,陈少杰认为,直播最大的壁垒还是在­于文化和生态,平台的氛围性才是斗鱼­最大的壁垒,而且也是斗鱼最大的竞­争核心。

目前已经经历了4轮融­资的斗鱼,也是目前直播圈内第一­家走到C轮的直播平台。其去年发布的一组数据­显示,彼时斗鱼的日活跃用户­数量达1500万,月活为两亿,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­了400万。当前,斗鱼的收入主要是广告、游戏联运和内容植入等­方面,斗鱼前几年精力主要是­在扩大用户群和培养内­容层面,今年它则会加大商业化­的力度,商业化将成为其重点发­展方向。

在陈少杰看来,直播是通过自身技术优­势、内容优势来占领行业的­最终市场。比如眼下很火热的“直播+电商”的模式,使网络直播实现商业变­现,直播产业链上的各方跃­跃欲试。

“我们现在还在考虑,电商是一件特别复杂的­事情,我们也得仔细规划。但我觉得直播是有场景­的,盘子很大的,究竟该如何做,我们得再思考一下。”陈少杰认为,平台当下更需要的是把­自己的“直播+”生态做好,只有生态做好了,用户自己就出来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