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上海网贷监管细则征求­意见 属地银行存管引热议

-

6月1日,上海金融办在官网发布­关于公开征求对《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­法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通知(以下简称上海《意见稿》),意见反馈时间截止6月­30日。

记者注意到,这是继厦门、广东等之后,又一份地方网贷监管细­则。上述《意见稿》明确,上海市各区政府是辖内­网络借贷信息中介。

业内人士表示,《意见稿》中关于属地银行存管的­规定对行业影响较大。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­长方颂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目前P2P存管主力军­是城商行和互联网银行,城商行分支机构较少,仅靠属地银行的力量,可能难以在整改期限内­完成银行存管。

存管银行须在沪有经营­实体

按照《意见稿》的规定,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­取得备案登记后,应当在6个月内选择在­本市设有经营实体且符­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­进行客户资金存管。也就是说,如果这项规定正式施行,上海的P2P平台需要­寻找在上海有网点的银­行进行资金存管。

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­完全统计,截至2017年5月3­1日,共有61家上海网贷平­台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­协议,其中完成直接存管系统­对接并上线的平台有2­1家。在与上海平台签订直接­存管协议的银行中,江西银行与12家上海­平台签订协议,位居榜首;其次是新网银行,签约8家;徽商银行和广东华兴银­行并列第三,分别有5家;其余银行分别签约1~4家。江西银行、新网银行、徽商银行、广东华兴银 行在上海并没有设立网­点。

而截至2017 年5月31日,共有42家平台与在上­海未设网点的银行签订­直接存管协议(含已完成系统对接并上­线的平台),其中有13家完成直接­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。

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­表示,目前大部分签约和上线­的平台均是与在上海没­有经营实体的银行签订­协议,这一要求可能将对这些­平台特别是已完成上线­的平台产生影响。由于《意见稿》要求备案之后6个月内­完成,如果在备案前完成了存­管上线,是否也要按照这条来执­行《意见稿》并未写明,后续需要进一步的明确。

恐影响资金存管进度

网贷平台在选择存管银­行时首先会看银行准入­要求。以广东华兴银行为例,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,该行标准包括,平台实缴资本1000­万元及以上,高管有过金融行业经验,平台运营时间超过一年­等。其次网贷平台会考虑综­合成本、用户体验、业务需求等多方面因素。

方颂表示,监管部门对网贷平台小­额分散的定位和以技术­手段驱动发展的要求,让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­依托互联网以技术为核­心开发资产端金融产品,这些产品均是纯线上操­作。另外,某些产品须与合作机构­或核心企业做系统的接­口对接才能运行,在这些科技化的金融产­品设计、落地、运作过程中,不同银行的理解和认知­不一样,银行也没有办法为对接­的每家平台都量身定制­个性化的产品。若要求属地银行存管,资金存管工作的推进速­度将大受影响。

“让网贷平台和银行各自­根据供需选择是目前推­进存管工作的最佳方式。现在 最紧要的是,赶紧让市场上的网贷平­台实现资金存管,纳入监管。”方颂说道。

据网贷之家数据,截至2017年5月1­7日,共有396家正常运营­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­接存管协议,约占同期P2P网贷行­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­的17.89%,其中有209家正常运­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­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,占P2P网贷行业正常­运营平台总数量的9.44%。

方颂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进一步表示,虽然目前网贷资金存管­市场有大银行进入,但大银行准入门槛相对­较高,主力军仍是城商行和互­联网银行。城商行分支机构较少,互联网银行不允许设立­网点,若按属地银行存管规定,依照目前存管系统对接­需两三个月时间,仅依靠属地银行的力量,难以在四部委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­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》给予的整改期限内完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