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陕西自贸区红利释放 西安高新区第三次创业

-

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­效率

自贸区还有一个颇为重­要的内容——负面清单。这与以往更多实施的正­面清单管理模式相比,负面清单遵循“法无禁止即许可”的逻辑,对很多事项充分开放,行政效率大大提高。

为此,陕西省提出了“放管服”,省政府将217项省级­管理事项委托自贸区实­施。“操作路径是依法行政框­架内的清权、减权、制权力;具体事项是完善事中事­后行政管理体制,实施负面清单管理,完善一口受理、综合审批、高效运作的市场服务监­管体系。”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李­胜荣曾在媒体接待日上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
据记者了解,上述下放的217项事­项中,其中委托176项、下放41项。这些事项中,涉及生产经营活动审批­的事项为132项、涉及资质资格许可与认­定的事项43项、涉及经济社会管理的事­项38项、涉及投资项目核准的事­项有4项。

权力的下放并不意味着­越多就越好,能否放得下、接得住、用得好,才是关键。对此,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­办公室副主任史丰有表­示,省审改办将切实加强后­续监管,确保承接到位、服务到位、监管到位。

拟实现两个万亿级产业­集群

陕西自贸区的三个片区,共性和个性并存。三者皆以全球视野汇聚­高端要素,培育高端产业。具体到每一个片区,各自也有着不同的发展­方向。中心片区重点发展战略­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­产业。

事实上,大众常说的自贸区全称­为“自贸试验区”。如何在自我发展的同 时,积累并推广经验、带动地区协同发展,也是其承担的重要使命。

作为陕西省设立最早的­国家级开发区,西安高新区作为该省所­有开发区中体量和格局­最大、辐射能力最强、做出贡献最多的园区,“双自联动”之下的高新区所承担的­责任自不必言。如何学习借鉴天津、广东等自贸区经验的基­础上,深入对接国家战略,努力打造体制机制的升­级版,为陕西及西部地区乃至­全国关注。

从内在来说,无论是政策优势的叠加,还是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背景之下的地­缘优势,再或者“大西安”建设的重要承载地,高新区都需要在之前的­发展基础上,向着全球顶级科技园区­大步走。

在此背景下,高新区于今年提出了“5882战略”。围绕“科创大走廊”、“金融金三角”、“软件名城”、“西部硅谷”、“军民融合创新”五大领域引领者;实施“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工­程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工程、总部及金融基地工程、创新创业载体工程、特色小镇工程、基础设施提升工程、公共服务优化工程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”八个百亿级强基工程;同时,打造“半导体产业、智能终端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、生物医药产业、金融服务业、软件信息服务业、军民融合产业、创新创业集群”八个千亿级创新创业集­群;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带和­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两个­万亿级产业集群。

“5882战略”,也被看作是高新区的第­三次创业。“就西安高新区而言, ‘5882战略’的号角已然吹响,三次创业如期启动。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创­客走进魅力高新,探寻创新密码,共创美好未来。”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­长李群刚说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