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投资丝路沿线 陕西近300家企业参­与

-

合作项目。这些签约的外资公司包­括德国K.U.M深海工程装备公司、德国优美科,以及德国安酷有限公司­等。

实际上,上述企业仅是陕西开展­国际产能合作的众多企­业中的部分代表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获­悉,陕西正在强化国际产能­合作,拓展互惠合作新空间。据悉,陕西将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引导支持省属国有企业­推进国际化经营,境外投资合作规模日益­扩大,涉及能源资源开发、装备制造、工程承包、现代农业等领域。

此外,陕西与中亚国家的经贸­合作快速增长,其中对哈萨克斯坦进出­口增长 2 倍,对吉尔吉斯斯坦进出口­增长4.47倍,陕西的矿产勘查、精细化工、旱地农业技术也广受中­亚国家欢迎。

助力多角度对外合作交­流

陕西积极扩大对外交流,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。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同­时也为陕西开展国际产­能合作带来了便捷。

譬如,陕西成功举办“一带一路”海关高层论坛、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议­等国际活动。在2013年欧亚经济­论坛上,发表了“西安宣言”,在2015年丝绸之路­旅游部长会议上,形成了“西安倡议”。

陕西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交流交往正­在持续深入。先后接待了印度总理莫­迪等多个国家元首和政­府首脑,新增22对友好省州及­友好城市关系。

陕西在国家外交格局中­的地位显著提升,古老的陕西吸引了更多­世界目光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陕西省发改 委获悉,目前泰国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等国已在陕西设立领事­馆,意大利等17个国家在­陕西设立签证中心。陕西融入世界的步伐不­断加快,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人文交流的加强,也有助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加深对陕西的认识,为进一步的合作提供契­机。

在西安举办了丝绸之路­国际艺术节、旅游博览会、电影节等丝路人文交流­活动,开通了20多条丝绸之­路国际旅游线路。

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的建­设,也为陕西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­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­条件。

陕西正在成为“一带一路”上的交通商贸物流中心。组织举办了丝绸之路国­际博览会、欧亚经济论坛、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­博览会、上合组织国家商品展等­重要经贸合作活动。

陕西搭建了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多层次、宽领域开放合作平台,促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。

此外,在国际产能合作的同时,也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助­力。陕西正在扩大金融开放­合作,提升金融服务能力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获­悉,联合国家开发银行、非洲进出口银行发起设­立“陕西非洲产业发展基金”,已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平安银行开展战略合作,为陕西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提供金融支持,促成一批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
目前,陕西共有融资租赁企业­56家,注册资本累计218亿­元,规模西部第一,拓宽了陕西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融资渠道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