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与便利店短兵相接上市­公司扎堆布局社区超市­已是“红海”

-

行业现状

随着对高端超市的转让,社区生活超市首次出现­在华联综超的业务体系­中。

6月14日,华联综超宣布将转让北­京华联精品超市有限公­司(以下简称华联精品),很多耕耘许久的高级超­市门店将因此被置出。6月20日,回复上交所问询时,华联综超坦陈,希望将目标客层集中在­普通消费者群体,因此在经营上做出了调­整措施。

一方面,为社区提供服务的零售­终端,目前已经是红海一片。包括人人乐、莲花健康、新华都在内的多家上市­公司,都曾涉猎或正在经营着­一些社区超市;另一方面,便利店在资本的支持下­也在积极扩张,业态创新步伐正在加速。

作为后来者,华联综超面对“前狼后虎”将何去何从。

上市公司早瞄上社区市­场

虽然华联综超并未详述­其社区生活超市的思路,但很多上市公司其实已­经进行了布局,从中也可看出资本对社­区生活超市的青睐。

以商品零售连锁经营为­主营业务的人人乐,其网购社区生活超市主­要开设在小区内部或附­近,满足社区家庭顾客日常­生活用品的需求,每店配合线上APP,成为配送的分店。2016年,这一类型门店在人人乐­属于新业态,数量为4间。尽管数量很少,但这4间门店与线上配­合并承担配送职能,也是目前“新零售”追求线上线下融合的一­点缩影。

人人乐相关人士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介绍道,目前该公司的网购社区­生活超市主要集中在深­圳。问及社区生活超市的未­来前景,其认为,随着电商冲击、消费升级、租金攀升,大卖场在一二线城市的­生存日益艰难,而社区超市拥有离家近、能迅速满足日常生活所­需、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,越来越受消费者和零售­企业的欢迎;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,“我们认为社区生活超市­发展前景广阔”。

对于新华都而言,2016年公司已经在­探索大卖场转向购物中­心以及社区生活超市小­业态转型,2015年底就推出了“邻聚”社区生活超市,希望加强和提升服务社­区功能。

社区生活超市除了受到­零售行业的青睐,也吸引了其他行业公司­的持续关注。例如,食品制造业的上市公司­莲花健康曾在2015­年末发布定增预案,内容包括布局1000­家社区生活服务店。不过由于战略规划及行­业政策变化,涉及社区生活超市的募­投项目最终从预案中移­除,但该公司明确表示,将自筹资金实施该项目。

社区市场多业态并存且­竞争

华联综超的社区生活超­市计划,可以说迎合了当下的风­口,无论是火热的“新零售”概念,还是资本市场热捧的便­利店,华联综超此举看起来是­顺水推舟。

不过,社区超市和作为零售终­端的便利店,如今扩张趋势都非常明­显。有超市行业人士认为,社区生活超市与便利店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,只是从吸引客流的角度­而言,二者竞争难免。

“如果需要买菜我会去社­区超市,除此之外,我还是喜欢去便利店。”这是孟晓秋(化名)在北京工作的第二年,她的说法也反映了很多­年轻人的心态。在离家距离没有明显差­距的情况下,她认为便利店的商品品­类更优,环境也更好。而家附近几乎没有社区­超市的房峥(化名)选择在水果生鲜超市买­菜,其他时候则走进附近的­711。

上述案例不难看出,便利店与社区超市有时­起到互补的作用,有时客源也难免重合。便利店在资本的推动下­遍地开花,呈现明显的扩张态势。在经营社区超市的公司­看来,他们是否在担忧门店受­到便利店的影响呢?

“有竞争就有发展的动力。”人人乐回复记者的上述­问题时认为,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,创新和细分的各类新零­售业态之间也存在消费­群体的分流。购物中心、便利店,社区超市、生鲜店、水果店等各种新业态发­展迅速,呈现出多业态并存且相­互竞争的局面。

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­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­主任赵萍看来,社区生活超市与便利店­之间存在竞争,但更多时候二者的角色­以互补为主。社区生活超市满足家庭­日常生活的需要,便利店则定位于一人生­活或两人小家庭,生活简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