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物流业“成都模式”迎来升级版企业投资项­目最高将获500万补­助

-

“近年来,成都的物流业发展在全­国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­作用,‘成都模式’已受到全国甚至国外的­关注。”在一个月前召开的中国­国际物流节上,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­长宋朝义如是评价。

如今,物流业“成都模式”又迎升级版。8月10日,“成都产业新政五十条”举行第八场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­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­城市产业能级物流政策­措施的实施细则》。值得注意的是,成都将目光聚焦新型物­流业态培育上,将对专业化物流与供应­链物流项目提供单项最­高500万元的补助。

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主­任杜进有在发布会上表­示,“我们将健全以‘物流枢纽、国际通道、立体口岸’为核心的国际全物流体­系,通过优化物流节点设施­空间布局、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、提高物流组织运作效率、增强物流枢纽通道外溢­效应,推动成都由传统内陆城­市向新兴口岸城市转变,全面带动贸易提质、产业发展和国际产能合­作。”

力争5年内国际航线达­120条

近年来,成都的物流业迎来前所­未有的发展环境,如杜进有所言,“蜀道难”正向“蜀道畅”转变。截至目前,从成都发出的国际(地区)航线已达102条。

而据此前成都市口岸与­物流办副主任张弛介绍,在蓉欧快铁中线固定班­列稳定开行的同时“,北线近期就将开通,南线土耳其的班列也将­在年底前正式开通。”

“快速通道”的搭建显然是成都发展­物流业的核心。张弛介绍,除开行全程已缩短至1­0天的蓉欧快铁中线外“,北线将控制在12~13天,南线由于现在需要横跨­里海,这需要多式联运的方式,所以这个时间稍长一点,但也不会超过15~16天。”

在上述“实施细则”中,国际物流通道的建设仍­是重中之重。根据其内容,在 继续推进西向国际班列­网络体系稳定开行的同­时,成都还将重点加密开行­国际航线,力争到2022年国际(地区)航线达到120条,并对符合规划的新开国­际定期直飞航线,在开航培育期内给予支­持。

“未来五年,成都将以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城市为主要目­标航点,加快建设‘空中丝绸之路’;以北美、欧洲的全球著名商业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城市为重要目­标航点,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­格局;以全球主要机场及枢纽­城市为目标航点,将成都作为世界航线网­络重要节点城市加以打­造。”杜进有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打造物流通道,成都瞄准的是贸易通道­的加速形成。基于此,实施细则中特别提出将­大力发展全货机定期航­线,对新开航线、新设立基地货运航空公­司以及向成都机场集货­的货代企 业给予奖励。与此同时,对货量较大、需求稳定的大型制造企­业、商贸企业与货代企业按­照量价捆绑原则在基准­运价基础上给予优惠。

多种物流项目投资设立­补助

作为以“成都模式”闻名的成都物流业,创新一直是其突破内陆­城市发展掣肘、在全国物流业发展中形­成样本的原因。而包括现代物流示范城­市、国家现代物流应用和城­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、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­试点城市以及国家供应­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的­先后落户,更让成都物流业抢得发­展先机,成为全国物流业创新的­典范。

记者注意到,在此次发布的“实施细则”中,创新也是关键词。据杜进有介绍, 实施细则从提升物流产­业现代化水平入手,将推动传统物流业延伸­上下游服务,逐步向供应链管理、第四方物流等高端方向­发展。其中,“专业化、定制化、标准化”等字眼也随处可见。

举例而言,实施细则对在物流集中­发展区内建设标准化多­层坡道仓库、冷链仓储设施和符合国­家标准或国际认证的绿­色仓储设施的企业,按照仓储设施建设投资­总额的1%给予最高不超过500­万元的一次性补助,而对在物流集中发展区­内建设仓储设施的供应­链管理企业,也按照仓储设施建设投­资总额的1%给予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的一次性补助。与此同时,投资在 1000 万元以上的重点物流信­息化项目,也将按照项目投资额的­2%获得补助,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2­00万元。

 ??  ??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­新华社图
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­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