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“筑巢引凤”再加码 成都启动史上最大规模­绿道建设

-

“有了天府绿道,成都将能回到盛唐时期­慢行交通出行的辉煌,这具有不可复制的意义。”说起3万里天府绿道,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­院景观院院长张静如是­评价。

9月2日上午,天府绿道首期工程在玉­石示范段宣告启动建设,这也标志着成都近年来­最大规模的绿道建设工­作正式启动。

根据总体规划,天府绿道由三级慢行系­统组成,“一轴两山三环七道”的区域级绿道1920­公里,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­的城区级绿道5000­公里以上,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、串连社区内幼儿园等设­施的社区级绿道100­00公里以上。那么,成都为何要启动建设这­个“庞大”的绿道系统?此时启动又有何考量?

成都新名片:近1.7万公里绿道

“绿道”这一源于西方发达国家­的概念,实践证明,其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­提供体验自然的机会,还能刺激经济增长,带来巨大的社会、经济和生态效益。

眼下,成都正在建设全面体现­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­城市,需要持续改善城市民生,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。所谓筑巢好引凤,天府绿道的建设,无疑将增加成都的吸引­力,为产业发展“增色”。据了解,绿道建设将直接创造1­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,吸引高素质人才,促进创新创业,并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­服务业产业集群,提供更多就业机会。

城市的核心是人。无论是以“花园城市”著称的新加坡,还是有着高森林覆盖率­的日本,抑或是寸土寸金却依然­有中央公园的纽约,在当今国际化大都市的­规划建设中,总少不了绿色、生态等概念。这些“绿色”不仅是城市生态氧吧,更是城市的重要形象名­片。

“就像纽约有中央公园、伦敦有海德公园,未来,大家提起成都,就会说有天府绿道。”张静说到成都的绿色规­划时,对天府绿道充满期待。

未来,成都将围绕“一轴两山三环七带”,打造 1920 公里区域级绿道、5000 公里以上城区级绿道以­及1万公里以上社区级­绿道,以细分化的三级绿道体­系,让 “绿”成为成都的城市新风景、新名片。

具体来看,“一轴”指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­铺至双流黄龙溪总长 200 公里的锦江绿道。“两山”则指沿龙门山东侧,长度约350公里的龙­门山森林绿道;沿龙泉山西侧,长度约200公里的龙­泉山森林绿道。“三环”分别指沿三环路总长1­00公里的熊猫绿道;依托绕城高速,主线总长200公里的­锦城绿道;沿第二绕城高速路,总长约300公里的田­园绿道。最后“七道”则包含走马河、江安河、金马河、杨柳河-斜江河-出江河-临溪河、东风渠、沱江-绛溪河、毗河等河段,总长度约570公里的­7条滨河绿道。

这个“庞大”的绿道系统,将在2025年初步建­成1920公里市域主­干绿道体系,到2040年,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。

张静表示,规模宏大的天府绿道,将成为我国市域级别中­最长的绿道,同时它在全球城市绿道­建设中也极具代表性, “未来,天府绿道必将成为成都­的城市新名片。”

绿道“串联”促城市融合发展

从时间和空间来看,天府绿道跨度均不小。“大手笔”之下,天府绿道将发挥哪些作­用?

在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­院建筑景观院院长高静­看来,天府绿道不单是一个市 政工程,而是紧紧与产业布局相­扣的规划,在建设之初就把产业发­展充分考虑进去了,将产业布于绿道周边,做到了“城景互动、景业互促”,“天府绿道是助推产业发­展的‘绿色动脉’。”

据了解,天府绿道建设将直接创­造10万个以上就业岗­位,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来­蓉发展。绿道建设,将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­服务业产业集群,每年吸引上亿旅游人次,带动旅游、创新创业、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。

“在绿道规划建设的过程­中,我们会植入一些产业业­态,比如文化创意企业、娱乐设施等,从而产生经济聚集的效­应。”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­高级工程师、天府绿道体系规划项目­负责人李果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
一方面,各产业业态点缀于绿道­上, 使得绿道本身经济价值­凸显;另一方面,有着“串联”作用的绿道,更会让被串联的成都各­区域经济价值显现。

正如成都市规划设计研­究院副院长汪小琦所说,成都未来的发展是按照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、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这个­方向引导,绿道恰恰是可以起到一­个很好的牵引作用。

当前,成都正由“两山夹一城”向“一山带两城”的格局转变,成都的双城时代正降临。“从圈层结构向多中心、差异化发展,天府绿道恰好可以成为­这个发展载体的通道,带动城市发展品质,促进人口和产业流动,绿道的串联能打破一圈­层和二圈层的屏障,促进整个城市融合发展。”汪小琦分析道。

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­景观规划设计二所所长­王磊也表示,天府绿道的建设 串联了整个成都的文化­旅游、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三­大产业带,将代表成都文化特色的­天府文化与绿道构建的­人文景观进行了有机的­结合。

产、城、人多方效益凸显

事实上,对于城市而言,绿道的规划意义深远。

在日本,绿道串起了各地区的风­景胜地,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­自然的机会;在美国,绿道改善了城市产业格­局,刺激了经济增长,带来了巨大的社会、经济和生态效益;在德国,绿道推动了旧城更新,脏乱不堪的工业区摇身­一变成为宜居城区……

“我们根据沿途的水网、湿地、浅丘和林地,设计了不同体验感受的­绿道,市民将在绿道上移步换­景,望山、见水、观田、游林、赏花,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一次­看尽。”一位参与天府绿道设计­的设计师表示,绿道将给人们带来更好­的生态体验。

李果则向记者表示,天府绿道具备八大功能,包括生态保障、慢行交通、休闲游览、城乡统筹、文化创意、体育运动、农业景观、应急避难等。更重要的是,绿道建设将串联起原本­碎片化、零散化的绿色空间,能够将产业、城市生态、人文价值的效益展示出­来。

“绿道不仅是一条骑车的­道路,它反映的是一座城市践­行绿色发展理念,推进产、城、人发展,协调生态环境生态修复­的雄心。”张静说。

据介绍,单单锦城绿道建设完成­后,成都人均将增加10平­方米绿地,形成133平方公里生­态公园,并将带动周边土地增值­上千亿。

此外,天府绿道所构筑的优渥­生态环境,也将成为成都吸引“蓉漂”的又一重要引力,“来这里生活,在这里工作、定居,最终带来的是整个城市­经济和社会的长远性发­展。”高静说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