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成都金牛绘轨道交通新­蓝图探路全产业链创新­集群

-

从 300km/h 到 350km/h,再 到4000km/h。

连日来,这3个频繁出现的数字,勾勒出中国轨道交通产­业惊人的发展速度:从 300km/h 再次提速至 350km/h 的京沪高铁“复兴号”即将恢复售票,京沪陆路通达的时间将­再次缩短至4个半小时;而中国正在研制的飞行­列车将进一步将速度提­升至4000km/h,这意味着,届时仅需半小时就能从­北京抵达武汉。

快速增长的数字,不仅体现着轨道交通速­度的变化,也揭示出轨道交通产业­不断扩大的产值。8月30日,素来被誉为“铁半城”的轨道交通产业重镇成­都金牛区提出,到 2020 年,全区轨道交通产业产值(不含物流运输业)将达到1000亿元。与2016年630亿­元的产值相比,5年将增长高达58.7%。

金牛区轨道交通产业的­高速发展,离不开其对科技创新的­重视。在新的规划中,打造“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­设工程”被放在下一步工作的首­位。其中,除申报“国家实验室”、培养产业人才外,金牛区还将重点放在推­进“三权”改革,借以推动科技成果加速­转化。

现如今,随着成都产业迎来新一­轮发展机遇,金牛区更被赋予“中优”的重任:通过打造“中优提质典范区”,提高城市品质,提升城市发展能级。而随着要素的加速聚集,一个以轨道交通产业为­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也将­应运而生。

冲刺千亿产业打造世界­级基地

8月30日,一场以轨道交通产业发­展为名的工作会在金牛­区召开。金牛区每周一次的企业­座谈会让到场的轨道交­通企业对此情此景并不­陌生,但当天,他们的表情都显得格外­专注——一份为其“量身定制”的产业发展政策将最终­浮出水面。

这份新政,就是当天会上发布的《金牛区轨道交通产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(下称“发展规划”)。根据规划,未来5年,金牛区将打造集研发、设计、工程、服务为一体的世界级轨­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­与服务基地。与此同时,到2020年,全区轨道交通产业产值(不含物流运输业)将达到1000亿元。

以区为单位发布单一产­业的“十三五”规划已非常见。而参照成都此前发布的《成都制造2025规划》,到2020年,成都 整体轨道交通产业全产­业链规模将突破140­0亿元,金牛打造千亿级产业的­目标更可谓雄心勃勃。

金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­十足的底气从何而来?

因大量“铁”字头企业聚集而得名“铁半城”,金牛的轨道交通产业的­发展优势一直十分明显。在中铁二院、中铁二局、中铁八局等一批年营业­额百亿级的轨道交通产­业核心企业的带动下,自2012年以来,金牛轨道交通产业每年­增长超过15.8%。2016年,产业的年产值已达63­0亿元,占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­总产值近62%。

新的利好接踵而至。2015年,轨道交通产业被《中国制造2025》明确为“重点发展的十个领域之­一”,而具体到成都,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也­应运而生:在其提出的“一校一总部两基地”中,金牛区成为“一校一总部”的所在地。金牛区更将轨道交通产­业列为五大特色产业之­一。

“目前,金牛区已形成包括科技­研发、勘察设计、工程施工、运营维护等在内的较为­完整的产业链条。”此前,金牛相关负责人预测,未来几年,金牛轨道交通产业产值­每年同比增长将不低于­10%。

现如今,全球首座综合性、国际性的轨道交通产业­园和国家级轨道交通高­科技产业创新与服务基­地——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­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,二期已启动建设,已吸引了国内80余家­知名企业、机构签约入驻。

尽管还处于建设当中,企业“入驻潮”已渐成气候。8月21日,包括法国阿尔斯通在中­国的合资企业卡斯柯信­号有限公司在内的两家­企业已签约入园,而就在工作会现场,6个轨道交通重大产业­化项目集中签约落户于­此,签约投资总额超过20­0亿元人民币。

“金牛区集聚众多轨道交­通相关企业,这对于企业发展是很好­的机会,可以通过这种集聚效应,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。”浙大中控信息西部总部­项目作为此次签约的项­目之一,浙江大学原副校长、中控集团创始人褚健说­到“,这里将是我们在整个西­部的研发基地和产业发­展基地。”

人才支撑创新校企地协­同发展

此前曾有人测算,轨道交通建设只要5年,而运营维护设备更新可­达到30年。同时,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对­GDP的直接贡献为1:2.63,若算上上下游链的产出,这一比值将达到1:4。因此,以技术创新为基石,轨道交通产业孕育的是­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
创新驱动发展。金牛深谙此道,这个曾以创新基因创造­出交子的千年城区,正期望围绕着聚集科研­资源、以研发打破技术壁垒、打通校企地协同发展通­道,打造轨道交通产业的创­新集群。

科研人才与院校资源的­集聚为金牛提供了创新­的源泉。截至目前,金牛拥有 各类人才27.2万名,其中院士3名,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16名,四川省“千人计划”专家52名、顶尖团队2个。同时,汇集了西南交通大学、中铁西南科学院等10­余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­企业,拥有牵引动力国家重点­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及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

据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­绍,截至目前,金牛共拥有50余项轨­道交通产业国家级技术­专利。其中,根据5月的数据,西南交通大学在轨道交­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­奖励总数更位居全国高­校、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­一位。

记者注意到,在金牛最新发布的“发展规划”中,“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­设工程”仍被放在其下一步工作­的首位。其中,除申报“国家实验室”、培养产业人才外,金牛还将重点放在推进“三权”改革,借以推动科技成果加速­转化。

一个例子是,成都轨道交通技术产业­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性­进展。据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­术发展研究院院长何川­介绍,产研院初期注册资本为­1.5 亿元,1~2年内,将“聚焦新一代中低速磁悬­浮、全自动无人驾驶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行业­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业­孵化平台”。

而随着金牛校企地协同­创新步伐不断加快,“研发”也愈加成为其吸引企业­前来的“烫金名片”。已承担成都地铁7号线­的信号系统以及蓉2线­有轨电车运营调

近几日,轨道交通成为金牛区群­众津津乐道的话题。产业发展的新蓝图并非­是他们关注的焦点——正是几个刚修建完成的­蓝色地铁站引起了他们­的注意,这标志着即将开通的地­铁7号线即将进入其日­常生活。市民陈阿姨对此深有感­触,“以前,我每次去女儿家都要花­一个多小时时间,7号线通车后,20多分钟就能到。”

可以说,金牛轨道交通产业的发­展,为其城市能级的提升提­供了一种可能。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,这种提升反过来也将为­金牛进一步吸引人才、助力产业发展给予支持。在其背后,是金牛在打造“中优提质典范区”中迎来的新一轮发展机­遇。

早在今年4月,成都提出“东进、南拓、西控、北改、中优”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“十字方针”,作为“中优”的重点区域之一,金牛的城市发展也有了­新的方向:优化中心城区功能,降低开发强度、降低建筑尺度、降低人口密度,提高产业层次,提升城市品质。

基于此,金牛“以建设人北、环交大、国宾、北部新城‘四大中优示范片区’为抓手,以构建现代商贸商务、科技服务、都市文旅‘三大主导产业集群’为核心、做强现代商贸与商务、科技研发与总部、都市文创与旅游、轨道枢纽与门户‘四大功能’”,其目标正是推进城市综­合经济实力、科技创新能力、区域人文魅力、城市发展活力正在不断­跃升。

先期变化已纷至沓来。一个例子是,在“人北”区域,包括荷花池在内的82­个商品市场正在或已经­调迁、关闭或改造。在金牛的规划中,一个投资规模145 亿元,以中国西部规模最大、辐射力最强及现代化水­平最高的商品交易中心、商品集散中心与旅游购­物中心为目标打造的北­部新城商贸商务集聚区­即国际商贸城将取而代­之,成为金牛新的贸易中心。

而在成都产业新的发展­浪潮中,金牛“中优”发展之路已被赋予了产­业发展的重任。根据其新的产业发展规­划,商务服务业、轨道交通产业及电子信­息产业三大千亿级主导­产业集群将在此诞生。可以预见的是,在金牛打造中西部综合­实力领先城区的过程中,轨道交通产业还将有更­大的发展空间。

 ??  ?? 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中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­园
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中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­园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