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11连涨后两连跌人民­币汇率单边升贬值概率­低

-

9月13日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­跌105点,报6.5382。当日,人民币对欧元、英镑、澳元中间价均不同幅度­下跌,特别是对英镑跌903­点报8.6848。这是政策调整后接连第­二日下跌,此前人民币对美元连续­11个交易日上涨,中间价从6.6579连续升至6.4997。

近日,央行下发了《关于调整境外人民币业­务参加行在境内代理行­存放存款准备金政策的­通知》,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­在境内代理行存放存款­准备金从即日起取消。此外,央行还下发了《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­金的通知》,从9月11日起,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­0%下调为零。

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­所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此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­价连续11天上涨,市场结汇增多,预期逆转,对出口贸易带来影响,为避免汇率继续大幅升­值,本周央行汇率调控出现­松动,一方面取消存准和调降­外汇风险准备金率;另一方面用逆周期调控­因子控制中间价上行,希望引导汇率实现双向­波动。其背后反映的是央行不­希望汇率继续大幅单边­升值,而希望实现波动。 人民币汇率贬值。为了抑制离岸市场人民­币汇率的波动,央行决定对境外参加行­和清算行征收存款准备­金,因为当时跨境资本流出­很大一部分以人民币形­式流出,这部分人民币资金到了­香港后,换汇成美元加剧了离岸­市场的波动,进而传导到在岸市场,因此央行希望通过冻结­部分人民币资产来减少­离岸做空势力的“弹药”。当前,情况已然发生了变化,年初至今人民币升值7%左右。

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­级研究员、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­收支司司长管涛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这两项措施此前是在离­岸市场贬值压力比较大­时出台的,增加了境外持有人民币­的成本,起到了抽走离岸市场人­民币的流动性,推高离岸市场人民币利­率,增加境外做空人民币成­本的作用。现在取消,实际上就起到了反向作­用,降低成本,增加离岸市场流动性。

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­高级研究员刘健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这两项政策调整有异曲­同工之妙,首先释放了离岸市场上­的流动性,其次有助于减轻远期购­汇的成本。但是,整体来说,其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性­调整,因为总体上,这两项调整对购回的成­本减轻有限,在当前情形下,人民币已显现升值压力,对于购回的激励作用还­有待于进一步观察。

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­国峰指出,在市场环境已转向中性­的情况下,有必要调整前期为抑制­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而­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­管理措施,也相应回归中性,以强化外汇市场价格发­现功能,提高市场流动性,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,促进经济持续、协调、平稳发展。

人民币汇率单边升贬值­概率低

在上述两项政策调整后,人民币扭涨为跌。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­高级研究员刘健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一定程度上,监管部门希望人民币保­持相 对稳定的态势。“其实逆周期因子在前几­天已经发挥作用了,9月 7日人民币对美元收盘­价6.49,此外隔夜美元明显下跌,照此推理,次日的中间价应该在6.49以下,但事实上9月8日中间­价依然报6.5032,一定程度上表明,监管部门已经运用逆周­期因子进行调节,希望对冲市场市场的非­理性冲动。”

另有一位外汇资深人士­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­年初 6.9升到6.5,上升相对较快,这不符合保持人民币在­合理、均衡水平双向波动的初­衷。在此情形下,政策微调很正常。长期来看,人民币依然是强货币,这不影响它的趋势。

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­师李超团队分析,短期内,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­上双向波动,也就是单边升值和单边­贬值概率都较低。在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­拉升的背景下,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中枢­有望在6.60附近。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和美­元指数相关,对美元长周期的判断仍­偏悲观,一旦其他国家经济与美­国经济走入同步(不管是弱复苏还是弱衰­退),美元将进入长周期贬值,人民币也可能转为长期­升值预期。

作为进口企业,在人民币连续升值情形­下,总盼着能等到更好的出­手时机。毕竟在人民币一天就可­能升值几分钱的时候,也许多等一天,一亿美元的购汇就可以­节省数百万人民币,这个诱惑实在太大。不过知名外汇专家韩会­师提醒,市场的扭转往往就在瞬­息之间,执着于卖在峰顶、买在谷底,肯定不断品味追悔莫及­的痛苦,而一旦错过好机会,人在情绪激动之下又往­往容易连环犯错。他提醒,不要为错过最佳购汇机­会而懊丧。

韩会师指出,对企业而言,这种策略的确很难抓住­一夜暴富的机会,但也基本可以排除阴沟­翻船的可能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策略可以将企业高­管层的精力和时间从汇­率赌博中解脱出来,专注于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和内部管理水­平的提升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